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8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734397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82.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8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8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8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8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8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8文档格式.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8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8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8文档格式.docx

只有依靠一个一个六棱形排列起来,才可能稳定。

即便局部崩溃,但是整体不会崩溃。

”这里评述的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三省六部制D.行省制

4.著名的历史学家范文澜说:

“西周社会最重要的上层建筑就是宗法制度,而宗法制度的基本精神就是以宗主为中心,按血缘关系的远近来区别亲疏贵贱,从而规定出无可改变的等级制度”。

材料反映了

A.西周已经进入了封建社会B.西周的等级制度具有血缘性C.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D.血统是西周等级制度的唯一标准

5.春秋时期,许多封国间彼此征战不休,无视周王的最高领主地位。

造成这一现象是由于

A.宗法制的推行B.贵族特权扩大C.井田制的存在D.王室日益衰微

6.“三代”姓氏分而为二。

“姓”源于母系氏族,多带“女”旁。

“氏”主要源于各级贵族的分封。

秦汉以来,原来的“氏”大多转化为“姓”,姓氏合而为一。

此后“氏”通常指女子娘家姓,称为“某氏”,男子反而不称“氏”。

这一变化反映

A.传统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崩溃B.女权社会为男权社会所取代C.民族大融合促进姓氏的发展D.国家的统一使姓氏走向规范

7.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断有幼童、白痴、昏庸之徒登上皇位,“在君主所拥有的制度化权力与其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

究其渊源,这一现象的出现源自于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中央集权制

8.下图为我国古代地方权力强弱变化图,较为正确的是

A.B.C.D.

9.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

“历史是公平的,当世界跨入文明时代的门槛的时候,它给了东西方两个伟大民族以同等的机会,让它们各自创造了一种国家制度,并分别成为后世的楷模,邦国和城邦,它们一个是帝制的渊薮,一个是民主制的源头,但都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邦国”指的是

A.宗法制B.郡县制C.分封制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10.钱穆先生认为: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

”据此,下列“现实”与“制度变动”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西周灭亡——秦朝郡县制B.秦朝灭亡——汉初郡国并行制C.藩镇割据——唐朝三省六部制D.丞相擅权——明朝内阁制

11.历史学家钱穆认为:

“秦汉以来的郡县制,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统一国,此项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

”郡县制能发挥这一作用,是因为它

A.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B.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C.官吏由中央直接任免D.保证了官僚队伍的廉洁

12.研究历史要“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下图所示是秦朝的四方古印文,仅以此为依据,可知秦朝

A.首创皇帝制B.实行三公九卿制

C.推行郡县制D.统一了书写文字

13.中国古代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

“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

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

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此大臣的主张

A.反对郡县制B.主张郡县制C.反对中央集权D.主张中央集权

14.下列措施,属于秦朝首创的是

A.分封诸侯B.设立郡县C.设置提点刑狱司D.采用“皇帝”称号

15.假如有一名秦朝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整理大臣奏章外,还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

这位高官应是

A.太尉B.廷尉C.丞相D.御史大夫

16.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

“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

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

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

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

”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

A.皇帝制B.三公九卿制度C.郡县制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7.唐代实行宰相集体议政制度,三省宰相不仅都要参与诏令的决策和审议,还要在对所议诏令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后才能形成正式决策。

这种“宰相一致原则”

A.提高了行政决策效率B.削弱了宰相的决策权C.旨在制约皇权的滥用D.体现了权力的制衡性

18.中国社科院知名学者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

“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

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

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

”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行省制必然导致地方势力膨胀B.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对较大C.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D.行省是元朝最高的行政机构

19.据《资治通鉴•唐纪八》记载,贞观年间,唐太宗签署了征收十八岁以下体壮者当兵的敕书,但魏征就是不肯属敕。

魏征只是门下省正五品的给事中,居然有权阻止最高指示的下达。

这主要是因为

A.门下省参与决策程序制度化B.皇帝昏庸大臣操纵朝政C.门下省可监察政府政令实施D.分割相权避免君主独裁

20.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

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

A.文官任知州B.设三司使C.设枢密院D.施行将兵法

21.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

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职务,其中“位同宰相”的是

A.转运使B.兵部员外郎C.知府D.枢密副使

22.下列各项中,能体现君主削弱宰相权力的措施是

A.汉代颁行“推恩令”B.宋朝设立三司使C.元朝设立中书省D.清朝沿用行省制度

23.“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伏尔泰在这里主要赞扬科举制度

A.加强了中央集权B.提高了官员素质C.提高了行政效率D.废除了门阀制度

24.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

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

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

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A.唐朝的门下省B.宋朝的枢密院C.明朝的内阁D.清朝的军机处

25.宋代,皇帝的诏令在没有下达之前,中书省要进行是否可行的审批,下达之后还有御史或谏官指出其是否错误。

这反映了宋代

A.皇权专制受到了抑制B.宰相权力进一步扩大C.中央行政效率的提高D.行政监督体系的严密

26.龚书铎著《中国社会通史》:

“汉建国时,认为秦二世而亡与宗室无寸土之封,无法以枝叶护本有关。

”为此,汉初采取的行政制度是

A.郡县制B.行省制C.郡国并行制D.分封制

27.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

A.汉朝的刺史B.宋朝的通判C.明朝的内阁D.清期的军机处

28.清初皇帝用奏折的形式与总督、巡抚这一级封疆大吏建立直接的统辖关系,后来总督、巡抚的属官布政使和按察使也有了直接向皇帝呈递奏折的权利。

这一改变

A.遏制了地方官僚腐败B.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C.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D.扩大了地方行政权限

29.17世纪英国革命期间产生了一个意外的局面,革命因反抗一个人的专制开始,却造成了另一个人的独裁。

这里的“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分别是指

A.詹姆士一世、克伦威尔B.查理一世、克伦威尔C.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D.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

30.1689年,英国议会决定拥戴威廉和玛丽为英国国王和女王,同时选派代表将王冠连同《权利宣言》(《权利法案》的初稿)一起呈献给二人,并当面宣读,威廉和玛丽心照不宣地全部接受。

这一事件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A.天赋人权B.民主共和C.君主立宪D.权力制衡

31.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形式不尽相同,但核心都是由议会掌握了国家的

A.行政权B.立法权C.司法权D.外交权

32.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对于国王的存废,英国人经历了反抗国王、处死国王、请回国王和进口国王的不同选择,但是英国的国王一直保留至今。

这表明

A.国王保留了一定的权力B.英国人尊重社会传统C.英国政治缺乏民主传统D.英国民主政治不彻底

33.“《权利法案》的意义并不在于使议会获得多少新的权力,而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因权限模糊而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

”这一观点主要认为《权利法案》

A.创造了英国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B.改变了英国国王权力的来源C.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D.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政治理念

34.有学者认为:

“(光荣革命)是英国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一个决定性的转折点。

”这里“转折点”的意思是说

A.《权利法案》剥夺了国王的权力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D.英国君主制度终结

35.“这个国家政治制度发展呈现出原创性、连续性和渐进性特征。

诸多事实表明,这个国家是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开拓者,是供宪政考古的博物馆。

”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个国家应该是指

A.英国B.美国C.俄国D.德国

36.西方学者评价1832年英国议会制度改革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变革,这是因为

A.无产阶级赢得了被选举权B.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统治C.工业资本家渐入政权中心D.垄断资本控制了国家政权

37.2016年11月3日,英国高等法院裁定,首相特雷莎·

梅无权动用行政权来启动《里斯本条约》第50条,政府必须获得议会授权才可以启动脱欧程序。

2017年3月16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批准“脱欧”法案,授权首相特雷莎·

梅正式启动脱欧程序。

材料主要体现英国

A.国王依然掌握部分行政权B.首相实际上是对国王负责C.政治蕴含分权制衡的理念D.尚未实现真正的三权分立

38.美国的警察由每个州独立管理。

警服制式、颜色和配枪不一样。

比如:

加利福尼亚州,黑色制服,大檐帽,配枪博莱塔;

德克萨斯州,军绿色制服,牛仔帽,配枪柯尔特。

这一现象体现了美国宪法的

A.三权分立原则B.联邦制原则

C.中央集权制原则D.人民主权原则

39.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认为,“联邦宪法之所以优越,主要原因在于立法者们……敢于要求人们节制自由,因为他们真诚地不想使自由破灭。

”这一立法思想主要体现于1787年美国宪法

A.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B.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民直接选出C.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制衡D.建立联邦国家并保持各州的独立性

40.1987年,美国总统里根欲任命保守色彩极为浓重的罗伯特•博克为最高法院大法官。

此举招致自由派人士强烈反对,最终影响参议院以58比42票否决了该提名。

根据美国宪法,里根总统应该

A.另择合适法官人选B.强行任命该名法官C.解散议会重新选举D.调解两派之间矛盾

41.2013年9月,美国共和党把持的众议院屡次提出议案,力图阻挠民主党总统奥巴马力推的医疗保险改革,但都没有得到民主党掌握的参议院的通过,导致10月份美国联邦政府的非核心部门关门。

在这种情形下,奥巴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可能是

A.解散国会,重新进行大选B.下令共和党为非法政党予以取缔C.经参议院同意解散众议院D.继续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