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级分布式能源设计方案06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732336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6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区级分布式能源设计方案06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园区级分布式能源设计方案06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园区级分布式能源设计方案06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园区级分布式能源设计方案06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园区级分布式能源设计方案06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园区级分布式能源设计方案06Word文档格式.docx

《园区级分布式能源设计方案06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区级分布式能源设计方案06Word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园区级分布式能源设计方案06Word文档格式.docx

包括热电厂、热力网设施”,因此本供热项目用地属于划拨用地目录范围。

同时按有关政策规定,“可将通过竞争方式确定项目投资方和用地者的环节合并实施”,这就保证了项目建设与用地的配套需求。

3)光伏电站拟定在二期建设。

 

第1章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1总体布局

在XXX工业园地块一内兴建智慧园区第一期工程。

将地块一内XXX综合楼整体租赁;

该综合楼占地面积近2000平米,共计115层。

将该楼进行全面装修后,作为智慧园区的运营服务中心。

目前应用十层,剩余两层二期建设。

一楼:

布置园区展示中心、运营中心前台、超市;

二楼:

运营中心、机房、行政服务中心;

三楼:

会议中心(大会议室1个;

中会议室2个);

四楼:

产业培训中心(2000平);

五楼:

智慧餐厅;

六楼—九楼(包括五楼十楼部分):

职工公寓(400间);

十楼:

体能训练中心等。

图6-1-1智慧园管理运维中心

本项目不建设云计算中心,通过利用东西湖区现有的云计算中心为园区企业服务,云计算中心位于台商大厦,与智慧园区直线距离约10公里。

由运营商进行主干连接,采用双链路接入方式,联结至源香公司智慧园区运营中心数据机房内,再与各企业相联。

园区内再建一个局域网,形成双网络运行。

集中供热(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位于智慧园区南端,处于白云边项目以西、十三支沟以东、联盟路以北的区域,总面积约20亩。

二期建设项目有:

分布式太阳能光伏系统等。

1.2基础设施层

1.2.1综合管网

(1)概述

智慧园区综合管网工程,是工业园智慧化改造的基本建设工程,它聚集着各种供能管线和信息网络的各种“神经”,对整个智慧园区的信息化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结合智慧园区基础建设建设情况,原则上智慧园区内所有线缆、管道全部地下化,建设集约化的信息供能管道网络。

1)道路管道

根据智慧园区道路规划及实施情况,在智慧园区内将所有线缆全部地下化,以管道方式敷设,形成主干管道环路,供光、电缆走线使用,构成四通八达,安全可靠的通信管道网络。

2)企业管道

智慧园区各地块内管道(企业管道),平均按4-6孔建设。

建设初期,网络以星型结构为主,满足逐渐增多的用户需求。

3)管沟综合的规划

在智慧园区内的道路地下敷设供电、供水、排水、通信及信息化、供气、供热等市政设施管线,同时适当考虑预留发展空间。

供水、供电、燃气、供热等管线规模和容量要能够承载园区全部资源能源供应管线运输。

(2)建设内容及规模

通过对**工业园区范围内企业需求及原有管网了解摸底的情况下,确定园区原有管网基本能达到要求,只需对有限范围的局部区域进行改造扩建,即可满足智慧园区对水源、气源、热源、电源等进行统一供给的输送需要。

本期管道改建工程只需要对近30公里管道和井孔进行改建,另外由于新建供汽管网,也要全部实现地下化,需要新建近20公里管网,并对部分管道进行扩容改建。

管网改造完成后,由项目公司在特许经营期内对能源及其设施进行统一运营管理和收费,收费标准不高于市场价格。

特许经营期满按协议将设施移交给项目实施机构管理。

各管道容量是依据光、电缆及广播敷设的条数和用于维护、抢修的备用管孔数确定的。

备用管孔的主要作用是在保证缆线安全运行中,为缆线提供应急使用需要的管孔。

即缆线出现故障时,能为其提供快速更换、抢修所需临时占用的管孔,以及为扩容创造条件而需要长期预留的管孔数。

根据各专业提出的线缆条数及路由需求,提出以下建设方案。

工程主干管道及分支管道均采用波纹管管道。

过车行道为了长期安全考虑采用水泥包封,管道以走人行道为主。

**工业加工智慧园区所有通信线路需要采用地下敷设方式的地段包括智慧园区内与公共通信管网连接部分。

满足**工业智慧园区中远期通信网络对地下管网的需求:

1)机房前手孔及主干人行道手孔采用的是SK3、SK2手孔,其余分支管道手孔采用SK1手孔。

2)主干管道:

出机房新建6(3*2)孔管道,主干道路人行道新建4(2*2)孔管道。

管道采用Φ110mm波纹管;

分支管道:

进厂房及其它楼栋,为了进出线路方便新建2(2*1)孔管道。

(3)技术要求

1)管道路由选择原则

1 管道路由的选定,应是以硚口智慧园区市政地下管网规划为依据。

选择管道与通道路由应在管道规划的基础上充分研究分路建设的可能(包括在道路两侧建设的可能),结合室外视频点、室外AP点及广播点的缆线敷设的需求,合理的设置管道路由。

2 通信管道路由应远离电蚀和化学腐蚀地带。

选择地下、地上障碍物较少的校区道路。

通信管道路由选择应为便于通信网络线缆引上。

硚口经济开发区智慧园区建设方案

3 通信管道和其他地下管线及建筑物间的最小净距(指管道外壁之间的距离)应符合下表规定。

见下表:

表6-2-1管道和其他地下管线及建筑物间的最小净距(m)表

其他地下管线及建筑物名称

平行净距

交叉净距

给水管

300mm以下

0.5

0.15

300-500mm

1.0

500mm以上

1.5

排水管

1.0注(A)

0.15注(B)

煤气管

压力≤300kPa(压力≤3kg/㎡)

0.3注(C)

300kPa<压力≤800kPa

(3kg/㎡<压力≤800kPa)

2.0

电力电缆

35kv以下

0.5注

35kv及以上

其他通信电缆

0.75

0.25

绿化

乔木

灌木

地上杆柱

0.5-1.0

马路边石

房屋建筑红线(或基础)

注:

A.当管道在排水管下部穿越时,净距不宜小于0.4m,通信管道应作包封,包封长度排水管两端各加长2m;

B.在交越处2米范围内,煤气管不应做接合装置和附属设备;

如上述情况不能避免时,移动管道应作包封2m;

C.如电力电缆加保护管时,净距可减至0.15m。

2)管道建设原则

①应按照园区内道路和建筑物的规划进行施工。

②尽可能与道路建设进度同步进行,以减少不必要的迁改和路面修复费用。

③园区内的管道走向应以接入机房为中心呈树型或星型分布。

其路由及位置的选择顺序依次为:

绿化带、人行道、慢车道。

④园区通信管道的建设应结合区域总体规划一次建设,并考虑一定的预留量。

⑤园区通信管道宜有两个方向与公用通信管网相连接。

⑥施工前应详细了解施工路段的地下管线情况,施工时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避免施工过程中损坏其他管线设施和市政设施,通信管道与其他管线交越时,尤其对已建成的管线必须充分了解其原有槽宽、回填土和地下水情况等根据具体条件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法和相应的保护措施,施工单位要与有关单位进一步联系落实,做到少影响交通和防止在施工时损坏其他管线。

⑦在各种复杂地形施工时必须严格组织,密切配合,并配备良好的通信联络工具以便敷管时能动作协调一致。

⑧对于达不到设计埋深要求的,应确保管线安全的情况下施工。

⑨地下通信管道的埋深应根据场地条件、管材强度、外部荷载、土壤状况、与其它管道交叉、地下水位高低、冰冻层厚度等因素来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在校区内管道最小埋深宜符合下表的规定:

表6-2-2管道最小埋深表(单位m)

管道位置

管材规格

绿化带

人行道

车行道

塑料管

0.7

0.8

钢管

0.3

0.6

1、塑料管的最小埋深达不到本表要求时,应采用混凝土包封或钢管等保护措施。

2、管道最小埋深指管道的顶面至路面的距离。

⑩进入人孔处的管道基础顶部距人孔基础顶部不应小于400mm,管道顶部距人孔上覆底部的净距不应小于300mm,进入手孔处的管道基础顶部距手孔基础顶部不应小于200mm。

⑪塑料管道应有基础,敷设塑料管道应根据所选择的塑料管的管材与管型,采取相应的固定组群措施。

⑫地下通信管道敷设应有坡度,坡度宜为3.0‰~4.0‰,不得小于2.5‰,引入住宅建筑的地下通信管道应伸出外墙不小于2m,并向人(手)孔方向倾斜,坡度不应小于4.0‰。

地下通信管道进入建筑物处应采取防渗水措施。

⑬人(手)孔位置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在管道拐弯处、管道分歧点、设有光缆交接箱处、交叉路口、道路坡度较大的转折处、建筑物引入处、采用特殊方式过路的两端等场合,宜设置人(手)孔。

人(手)孔位置应与燃气管、热力管、电力电缆管、排水管等地下管线的检查井相互错开,其他地下管线不得在人(手)孔内穿过。

交叉路口的人(手)孔位置宜选择在人行道上。

人(手)孔位置不应设置在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货物堆积、低洼积水等处。

与公用通信网管道相通的人(手)孔位置,应与电信业务经营者的管道衔接。

⑭人(手)孔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远期管群容量大于8孔时,宜采用人孔。

远期管群容量不大于8孔时,宜采用手孔。

采用暗式渠道时,宜采用手孔。

管道引上处、放置落地式光缆交接箱处,宜采用手孔。

⑮人(手)孔的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人(手)孔设置在地下水位以下时,应采取防渗水措施。

设置在地下冰冻层以内,应采用钢筋混凝土人孔,并应采取防渗水措施。

人(手)孔应有混凝土基础,遇到土壤松软或地下水位较高时,还应增设渣石基础或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

人(手)孔的盖板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纤维材料预制,厚度宜不小于100mm。

手孔盖板数量应根据手孔长度确定。

人(手)孔制作的其他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373的相关规定。

(5)主要设备材料表

表6-2-3园区管网设备投资表

序号

设备名称

产品描述

单位

数量

单价(元)

小计

(万元)

备注

园区综合管网建设及改造

1

开挖土方及回填

立方米

400

 

2

PVC塑料管

110mm

15000

3

SK3盖板(含口圈)

4

SK2盖板(含口圈)

950*840mm

35

5

SK1盖板(含口圈)

44

6

电缆托架

60cm

1000

7

电缆托架穿钉

M16

14000

8

原木Ⅲ等

1.78

9

机制砖

千块

27

10

碎石

5~32

40

11

水泥

32.5

12

供热管网建设

千米

合计

本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