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验1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剖析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732230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02.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实验1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剖析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综合实验1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剖析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综合实验1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剖析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综合实验1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剖析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综合实验1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剖析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实验1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剖析Word格式.docx

《综合实验1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剖析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实验1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剖析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综合实验1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剖析Word格式.docx

实验步骤

1.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

(1)取100mL小烧杯,向烧杯中注入约50mL水,然后用镊子取绿豆大小的一块钠,用滤纸将其表面的煤油擦去,放入烧杯中,盖上玻璃片,观察现象。

反应完毕后,向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2)取两支试管各注入约5mL的水,取一小片铝和一小段镁带,用砂纸擦去氧化膜,分别投入两支试管中。

若前面两支试管反应缓慢,可在酒精灯上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再加入2~3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3)另取两支试管各加入2mL1mol/L盐酸,取一小片铝和一小段镁带,用砂纸擦去氧化膜,分别投入两支试管中,观察现象。

2.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

(1)在三支试管里分别加入约3mL氯化钠、溴化钠、碘化钠溶液,然后在每一支试管里分别加入新制备的氯水2mL,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再各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试管,观察四氯化碳层的颜色。

(2)在三支试管里分别加入约3mL氯化钠、溴化钠、碘化钠溶液,然后在每一支试管里分别加入溴水2mL,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现象记录和结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

钠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

铝、镁与水的反应

铝、镁与盐酸的反应

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

氯化钠、溴化钠、碘化钠溶液分别加入新制备的氯水,加入少量四氯化碳

氯化钠、溴化钠、碘化钠溶液分别加入溴水,加入少量四氯化碳

实验评价与改进:

1.实验2中使用的氯水为何要新制备的?

加四氯化碳试剂的目的是什么?

2.如何设计实验证明同周期的硫、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3.如何设计实验证明同主族的钠、钾元素的金属性强弱?

实验改进意见及实验感悟:

 

综合实验2乙酸与乙醇的性质乙酸乙酯的制备

1.掌握观察液态有机物颜色、状态、气味的基本方法。

2.掌握向试管中添加液体试剂、实验仪器的装配、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等基本操作。

3.了解制备乙酸乙酯的基本原理,能确定产物的生成。

1.CH3COOHCH3COO—+H+,

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

2.2CH3CH2OH+O22CH3CHO+2H2O;

3.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

试管、大烧杯、酒精灯、胶头滴管、铁架台(带铁夹)、单孔塞、导管若干。

无水乙醇、冰醋酸、粗铜丝、热水、稀醋酸溶液、饱和Na2CO3溶液、石蕊试液、

浓硫酸。

火柴(或打火机)。

1.乙酸的性质

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3mL稀醋酸溶液,分别滴加石蕊试液、饱和Na2CO3溶液。

2.乙醇的性质

向试管中加入3~4mL无水乙醇,浸入50℃左右的热水中。

将铜丝下端弯成螺旋状,用酒精灯外焰烧热至表面变黑后,迅速插入无水乙醇中。

反复多次,观察并感受铜丝颜色和乙醇气味的变化。

3.乙酸乙酯的制备

(1)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mL无水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2mL浓硫酸和2mL冰醋酸。

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

按右图所示连接好装置。

(2)用酒精灯小心均匀地加热试管3~5min,使混合液保持微沸,产生的蒸气经导管冷凝后通到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注意观察液面上的变化。

(3)取下盛有Na2CO3溶液的试管(小心不要被烫着),并停止加热。

(4)振荡盛有Na2CO3溶液的试管,静置,待溶液分层后,观察上层的油状液体,并注意闻气味。

稀醋酸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

稀醋酸溶液中滴加饱和Na2CO3溶液。

烧热至表面变黑后的铜丝迅速插入无水乙醇中,反复多次。

用酒精灯小心均匀地加热已加好无水乙醇、浓硫酸和冰醋酸的试管3~5min,使混合液保持微沸,产生的蒸气经导管冷凝后通到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

1.在乙醇氧化生成乙醛的实验中,铜起什么作用?

加热铜丝以及将它插入乙醇中的操作为什么要反复进行几次?

2.在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中,浓硫酸和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3.在加热试管内浓硫酸、乙醇、乙酸混合液制备乙酸乙酯时极易发生暴沸。

为了防止暴沸,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综合实验3硫酸亚铁铵晶体成分的分析与检验

1.初步掌握结晶水和NH4+、Fe2+、SO42-等离子的检验方法。

2.掌握固体的加热、物质的溶解、试纸的使用等基本操作。

硫酸亚铁铵[(NH4)2SO4·

FeSO4·

6H2O]为浅绿色晶体,商品名为摩尔盐,是一种复盐,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硫酸亚铁铵的性质比一般亚铁盐稳定,不易被氧化,价格便宜,工业上可用做废水处理的混凝剂,农业上又可做农药及肥料。

中学化学实验室在定性检验硫酸亚铁铵晶体中的结晶水和NH4+、Fe2+、SO42-等离子时,其实验原理一般可表示为:

CuSO4(白色)+5H2O===CuSO4·

5H2O(蓝色);

2Fe2++Cl2===2Fe3++2Cl—,Fe3++3SCN—===Fe(SCN)3;

NH4++OH—NH3↑+H2O;

Ba2++SO42—===BaSO4↓。

试管、试管夹、酒精灯、药匙、滴管、铁架台(带铁夹)、干燥管、玻璃棒、镊子、单孔塞、导管若干。

硫酸亚铁铵晶体、无水CuSO4粉末、蒸馏水、BaCl2溶液、稀HCl溶液、红色石蕊试纸、10%的NaOH溶液、KSCN溶液、新制氯水。

脱脂棉、火柴(或打火机)。

1.检验结晶水

取一支试管,用药匙加入2g硫酸亚铁铵晶体,并在试管口塞上蘸有少量无水CuSO4粉末的脱脂棉。

按右图连接好装置后,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

2.SO42-、Fe2+、NH4+离子的检验

取一支试管,用药匙加入1g硫酸亚铁铵晶体,然后加入6mL蒸馏水,充分振荡,至固体恰好溶解。

再取两支试管,将所配得的硫酸亚铁铵溶液分为三份,分别完成下列实验。

(1)检验SO42-:

取一支盛有硫酸亚铁铵溶液的试管,然后滴加几滴BaCl2溶液和稀HCl溶液,观察现象。

(2)检验Fe2+:

取一支盛有硫酸亚铁铵溶液的试管,滴加KSCN溶液,观察现象。

继续滴加几滴新制氯水,再观察现象。

(3)检验NH4+:

取一支盛有硫酸亚铁铵溶液的试管,加入2mL10%的NaOH溶液,加热试管,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观察现象。

取一支试管,加入硫酸亚铁铵晶体,并在试管口塞上蘸有少量无水CuSO4粉末的脱脂棉。

SO42—

向盛硫酸亚铁铵溶液的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和稀HCl溶液

Fe2+

向盛有硫酸亚铁铵溶液的试管中依次滴加KSCN溶液、新制氯水。

NH4+

向盛有硫酸亚铁铵溶液的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试管,然后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

1.现有(NH4)2CO3、(NH4)2SO4、Na2CO3、Na2SO4四种白色粉末,请设计实验加以鉴别。

2.检验Fe2+离子的实验中,能否先滴加新制氯水,然后滴加KSCN溶液?

试说明原因。

3.除了上述方法外,你认为还有哪些方法可用来检验硫酸亚铁铵溶液中的Fe2+离子?

4.通过上面的实验结论,我们能否得出硫酸亚铁铵晶体的化学式为(NH4)2SO4·

6H2O?

综合实验4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实验目的

1.练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2.加深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理解。

3.练习容量瓶等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4.学会溶解、洗涤等基本操作。

实验原理

溶质的(用字母B表示)的物质的量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用符号cB表示,常用单位为mol·

L-1。

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B)、溶质的物质的量(nB)、溶液的体积(V)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需要准确称取溶质的质量和控制溶液的最终体积。

实验用品

天平(电子天平或托盘天平)、量筒(或25mL移液管)、容量瓶(100mL两个)、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药匙

氯化钠固体、蒸馏水

1.实验准备:

正确使用容量瓶

容量瓶是细颈、梨形的平底玻璃瓶(如图1所示),瓶口配有磨口玻璃塞或塑料塞。

容量瓶常用于配制一定体积浓度准确的溶液。

容量瓶上标有温度和容积,表示在所指温度下,液体的凹液面与容量瓶颈部的刻度线相切是,溶液体积恰好与瓶上标注的体积相等。

常用容量瓶有100mL、250mL、1000mL等多种。

容量瓶瓶塞须用结实的细绳系在瓶颈上,以防止损坏或丢失。

在使用前,首先要检查容量瓶是否完好,瓶口是否漏水。

检查方法如下:

往瓶内加入一定量水,塞好瓶塞。

用食指摁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转过来,观察瓶塞周围是否有水漏出(如图2所示)。

如果不漏水,将瓶正立并将瓶塞旋转180°

后塞紧,仍把瓶倒转过来,再检查是否漏水。

经检查不漏水的容量瓶才能使用。

在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如果是固体试剂,应将称好的试剂在烧杯里用适量的蒸馏水溶解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

如果是液体试剂,应将所需体积的液体先移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稀释后,在转移到容量瓶里。

应特别注意在溶解或稀释时有明显的热量变化,就必须待溶液的温度恢复到试问后才能像容量瓶中转移。

容量瓶使用完毕,应洗净、晾干(玻璃磨砂瓶塞应在瓶塞与瓶口处垫张纸条,以免瓶塞与瓶口黏连)。

2.配制100mL1.0mol·

L-1NaCl溶液

(1)计算溶质的质量。

计算配制100mL1.0mol·

L-1NaCl溶液需要NaCl固体的质量。

(2)称量。

在托盘天平上称量出所需质量的NaCl固体。

(3)检查容量瓶。

①检查容量瓶的容量。

②按容量瓶的使用方法检查是否漏水。

(4)配制溶液。

把称量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