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729392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8.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外国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外国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外国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外国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国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外国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国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科学技术落后,古希腊人便借助想象来解释难以理解的自然现象和杜会现象,认为有一种超自然的神力在支配一切,他们把自然现象拟人化、个性化,这样便产生了神话。

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部分内容,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

与中国神话相比,希腊神话发展得比较完善,它是人类童年时代的正常反映,在今天,希腊神话仍显示出永久的魅力,给我们以美的享受。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重要作品和最早的人民口头创作。

(具体内容见专节)

赫西奥德是荷马史诗之后,于公元前8世纪末7世纪初出现的叙事诗人,写作教诲诗《工作与时日》,是流传下来最早的长诗。

另一成就是写作长诗《神谱》,收集古代神话传说。

现今流传下的古希腊神话,宇宙起源,神的谱系,多出自这首长诗。

2、第二阶段:

公元前8——6世纪

奴隶制社会形成的时期,文学成就包括抒情诗、散文、寓言。

抒情诗是氏族社会解体后出现的诗歌形式,没有氏族庇护的人们,摆脱了氏族重视集体情感的意识和传统的束缚,个人的遭遇引起了种种复杂的情感,抒发个人自由和个人独立自主情绪的抒情诗日益发展起来。

抒情诗源于民歌,多以双管、排箫和竖琴伴唱,主要体裁有哀歌、讽刺诗和琴歌,反映上层贵族的情趣。

著名的独唱诗人是萨福(公元前610—?

)和阿拉克瑞翁(公元前550—465),合唱抒情诗人是品达(公元前522—442)。

女诗人萨福以写作爱情抒情诗为主,她的诗歌感情真挚热烈,语言朴素自然。

她的诗体被后世诗人模仿,称为“萨福体”。

阿拉克瑞翁的诗歌颂爱情和醇酒,后世诗人模仿他的诗体,称“阿拉克瑞翁诗体”。

品达的诗充满爱国热情和道德教训,诗风庄重,词藻华丽。

17世纪古典主义时期的诗人把他的诗看作“崇高的颂歌”的典范,密尔顿、歌德等人都曾模仿他的风格。

萨福 

对后世西方作家有很大影响。

拜伦到希腊游历,凭吊萨福。

画家也以她为题材进行创作。

法国画家阿尔玛的作品《萨福和阿尔凯奥斯》(1881),乐师正在为萨福弹竖琴,激起诗人创作的想象。

《伊索寓言》相传由公元前6世纪的奴隶伊索所作,主要反映的是下层平民与奴隶的思想感情和哲学观点。

作者在保留寓言中的动物本性特征的同时,赋予它们以人的语言和思想,几乎每则寓言都要阐明一种道理或观点,发人深省。

它的形式短小精悍,比喻生动恰当,对后来的寓言作家拉封丹、克雷洛夫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早在明代,伊索寓言就传入我国。

我国读者常常引用《伊索寓言》来说明问题。

如《狼和小羊》、《农夫和蛇》、《龟兔赛跑》、《狼来了》等。

3、第三阶段:

公元前6——4世纪

奴隶制城邦全盛期,史称“古典时期”。

这时期的文学主要指雅典文学,文学成就包括悲剧、喜剧和文艺理论等,其中戏剧成就最大。

希腊文学在雅典全盛时期达到了高峰,涌现出著名的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和著名的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

文艺理论:

在古希腊,文艺理论和美学是哲学的组成部分,因此,当时杰出的文艺理论家和美学家,也是著名的哲学家。

文艺理论家的代表是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和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

4、第四阶段:

公元前4世纪末——2世纪中叶

奴隶制衰微时期,亦称“希腊化时期”。

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新喜剧。

代表剧作家是米南德(公元前342—292),写作家庭喜剧。

公元前146年,希腊被罗马灭亡,宣告了希腊化时代结束。

二、古罗马文学

古罗马文学通常划分为3个阶段:

1、 

共和国时期的文学(公元前3世纪至前1世纪)是古代罗马文学的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主要的文学成就是戏剧、散文和诗歌。

戏剧直接移植希腊戏剧形式。

公元前3世纪中叶至2世纪间,罗马出现著名喜剧家普劳图斯(约前254——前187)和泰伦提乌斯(约前186——前161)。

他们的喜剧根据希腊新喜剧改编,同时揉入罗马生活。

普劳图斯还吸收罗马民间戏剧的因素,为罗马化喜剧的形成做出贡献。

普劳图斯流传后世的作品有2l部,著名的作品有《孪生兄弟》、《一坛黄金》、《吹牛的军人》等。

他的喜剧对莎士比亚、莫里哀等戏剧家产生过影响。

卢克莱修(约前93——约前50)的哲理长诗《物性论》;

卡图卢斯(约前84——前54)的优美抒情诗颇负盛名。

西塞罗(前106——前43)的演说词达到古希腊以来雄辩术的高峰,成为拉丁语散文的典范。

2、奥古斯都时期的文学(公元前1世纪后期至公元1世纪初期)是古罗马文学的“黄金时代”。

这个时期文学主要是诗歌。

维吉尔、贺拉斯和奥维德是著名的三大诗人。

维吉尔(前70——前19)的主要作品有《牧歌》、《农事诗》和史诗《埃涅阿斯纪》(或译《伊尼德》)。

《埃涅阿斯纪》描写特洛伊英雄埃涅阿斯在特洛伊城沦陷后率众到意大利建立国家的故事,歌颂罗马国家的历史,颂扬奥古斯都的功绩。

《埃涅阿斯纪》学习、模仿荷马史诗,这是欧洲第一部文人史诗,对后来欧洲的史诗产生重要影响。

贺拉斯(前65——前8)是杰出诗人,也是一位文艺理论家。

他的《歌集》主要是抒情诗。

他的文艺论著《诗艺》继承文艺模仿自然的传统观点,强调形式完美,主张遵从古典,提出寓教于乐的创见。

奥维德(前43—18)的代表作是《变形记》,它取材于古代神话,形象生动,想象丰富。

欧洲许多作家都从中汲取题材。

3、帝国时期文学(公元1世纪——公元476年),古罗马文学走向衰落的时期。

塞内加(约前4—65)是这一时期主要的悲剧作家,他的悲剧取材于希腊神话,常常影射现实生活,多以恐怖、流血、鬼魂、巫术场面增强悲剧气氛。

他的悲剧对文艺复兴时期戏剧产生很大影响。

第二节荷马史诗

1、形成

荷马史诗包括《伊里亚特》和《奥德赛》(又译《奥德修记》),相传为荷马所作。

历代口头传达的特洛伊战争故事为荷马史诗提供了素材,是荷马史诗内容的基本来源。

行吟诗人在故事吟唱中形成的程式,如重复出现的诗句、固定的短语和基本主题,为史诗形成提供了可资运用的初步诗歌形式。

行吟诗人的传唱程式既有记忆因素,又有即兴创作因素,这些初步形成的诗歌在传唱中是不断变动的,这就为史诗形成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

2、内容与意义

《伊里亚特》、《奥德赛》都是写特洛伊战争的。

《伊里亚特》写的是希腊人围攻特洛伊战争最后50天的战况,《奥德赛》写希腊英雄奥德修斯从特洛伊得胜回国飘流海上的经历。

荷马史诗反映了社会和人生。

可以看出,它描写的是从迈锡尼时代到荷马时代的几百年历史。

《伊里亚特》展现丁迈锡尼时代晚期希腊的军事、政治图景。

还描写了古希腊人的宗教信仰和生产、生活。

《奥德赛》写的是人对自然力的抗争,歌颂人的智慧,还描写了当时的家庭生活和道德观念。

3、特点

荷马史诗的情节集中,结构巧妙。

《伊里亚特》集中描写了特洛伊战争最后一年的50天中发生的事情,围绕阿喀琉斯的愤怒而展开,其它事件都与阿喀琉斯的愤怒有关,在50天的事情中史诗的叙述有详有略,重点描写的只有10天。

《奥得赛》的情节集中描写主人公10年漂泊的最后40天,他以往的经历通过主人公在阿尔西诺斯宫中的讲述来表现。

史诗的情节贯穿人和神两条线索。

神话的因素在史诗情节中具有制造或解决冲突、推进情节变化发展的作用。

荷马史诗在叙事方面风格多样。

《伊里亚特》描写的是战争生活,风格雄健、悲壮。

《奥德赛》描写航海和家庭生活,风格绮丽、温和。

《伊里亚特》以第三人称顺叙,《奥德塞》以第三和第一人称交错倒叙。

《伊里亚特》抒情成分少,《奥德赛》抒情成分多。

荷马史诗是口述文学,在既定的程式下即席创作。

这些程式已具备诗的初步形式,有固定的句法,押韵。

荷马史诗的比喻和属性形容词运用独具特色。

荷马的比喻中对比喻物描写往往超出它与被比喻物的共性范围。

在描述人或物时,史诗经常使用表明人或物特殊性质的形容词或修饰语,如“飞毛腿阿喀琉斯”、“像葡萄一样深色的大海”等。

这些艺术手法为后世史诗所模仿。

荷马史诗对欧洲文化影响很大。

在古希腊,荷马史诗是公民教育的教科书。

古希腊的雕刻艺术大部分都是从史诗中猎取题材。

后世的文学家如埃斯库罗斯、维吉尔、但丁、弥尔顿、歌德等或从史诗中寻找素材,或从中获取灵感,或模仿史诗的形式。

荷马史诗成为欧洲文学中优秀的典范。

第三节古希腊戏剧

1、悲剧

悲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的民间歌舞。

史诗和抒情诗促进了悲剧的形成和发展。

荷马史诗不仅为悲剧提供素材来源,它的表现形式对于悲剧也有借鉴作用。

史诗中采用长短短格六音步诗行写成的大段对话,为悲剧对话提供了典范。

悲剧对话的短长格六音步诗行形式是诗人从抒情诗引入悲剧的。

悲剧的合唱歌采用抒情诗中合唱琴歌的形式。

悲剧绝大多数的内容取材于希腊神话,由于作家在处理这些素材时熔铸丁自己的思想观点,因此悲剧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一系列重大问题。

希腊悲剧最主要的冲突是人和命运的冲突。

主人公由于某个错误判断导致苦难和厄运。

悲剧的基本艺术成分是戏剧成分(包括摹仿表演和人物对话)和合唱队。

合唱队最初是悲剧的重要部分,用以表达作者态度,指点剧情,分场分幕,后来渐渐与剧情脱离。

剧本台词用短长格六音步诗行写成,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埃斯库罗斯埃斯库罗斯(前525——前456)一生创作的悲剧据说有70部之多,完整保存下来的只有7部:

《乞援人》、《波斯人》、《七将攻忒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阿伽门农》、《复仇神》、《奠酒人》。

埃斯库罗斯的剧作充满民主精神和爱国热情。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是埃斯库罗斯的悲剧中最著名的作品,取材于普罗米修斯盗天火给人类而受到宙斯惩罚的神话。

剧中的普罗米修斯因盗火给人间被钉在高加索的峭壁上。

他宁愿忍受苦难,坚决不向宙斯屈服。

普罗米修斯对未来充满信心,他预知宙斯的统治终将被推翻,但拒绝说出这一秘密。

最后,普罗米修斯在宙斯的雷电中消失。

普罗米修斯是一个为人类生存幸福而献身的勇士形象,他和宙斯的冲突是人类的生存和毁灭两种力量的冲突。

在剧中宙斯虽然没有出场,但作为冲突的一方却无处不在,他的忘恩负义、专横残暴,表现出非正义的毁灭力量的肆虐。

剧中一方面重视个人意志,一方面表现了命运观念。

普罗米修斯认为自己和宙斯都摆脱不了命运的支配,他也曾希望与宙斯和好。

悲剧风格崇高,具有强烈的抒情气氛。

埃斯库罗斯对希腊悲剧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他首次把演员由1人增加到2人,削减合唱队的作用,使对话成为悲剧主要成分,这就使悲剧能够表现冲突,更好地刻画人物性格。

在悲剧表演上,埃斯库罗斯首先采用布景、鲜艳的服装等使悲剧艺术趋于完备;

埃斯库罗斯被称为“悲剧之父”。

索福克勒斯索福克勒斯(前496——前406)的作品现在完整流传下来的只有7部。

一般把他的7部作品分为3类:

A、以底比斯神话为题材的3部:

《俄狄浦斯王》,《俄浦斯在科洛诺斯》,《安提戈涅》,描写俄狄浦斯的悲惨命运和他女儿安提戈涅的故事。

B、以特洛伊战争为题材的3部:

《埃阿斯》,《菲洛克忒提斯》,《埃勒克特拉》,都是特洛伊战争希腊联军中人物的故事。

C、取材赫拉克勒斯传说的《特拉基斯少女》,描写赫拉克勒斯的妻子黛奥妮拉听信妖言,谋杀丈夫的故事。

索福克勒斯的悲剧肯定人的自由意志和自主精神,同时也认为神和命运具有支配一切的威力。

他试图调和人和神的关系,从而建立一种合理的人生。

因此,他肯定人对命运的抗争,而最终人的行为在神的意志面前依然无能为力。

《俄狄浦斯王》的主题是人和命运的冲突。

俄狄浦斯是一位被城邦人民称之为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