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路布置的工艺处理样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726438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35.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路布置的工艺处理样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管路布置的工艺处理样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管路布置的工艺处理样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管路布置的工艺处理样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管路布置的工艺处理样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路布置的工艺处理样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管路布置的工艺处理样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路布置的工艺处理样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路布置的工艺处理样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干货舱和深舵舱等不便检查处所的管子不得装设滑动式膨胀接头。

膨胀接头应取得有关部门的认可。

6、布置管路时,要充分考虑操作维修人员的检查方便。

7、分清各级防火区域的防火敷料的布置。

凡经过这类区域的管路,均须考虑到上述因素,避免管路接头埋设在防火敷料之内。

管子穿过水密或气密结构处,应采用贯通配件或座板。

8、甲板冲洗管和生活用水舱供水管,不得经过货舱。

9、根据需要,在管子、附件、滤器等设备上设置放泄阀,以放泄管子内的空气及存液。

10、管路应加以固定,并应能避免管子因温度变化或船体振动变形而损坏。

11、管路布置时不得妨碍设备及阀件的检修。

(二)阀件与附件

1、阀、旋塞、管子或其它附件直接连接于舱柜壁板以及要求水密结构的舱壁、平台、或轴隧时,应采用螺柱旋入壁板而不穿透的方法加以固定;

也可将螺柱或舱壁贯通配件焊在壁板上加以固定。

2、所有的海水进口及其舷外排出口的阀或旋塞,均应采取专用座板直接装设在船壳板或海水箱壁上。

座板上的螺柱孔不得钻透。

倘布置要求加装短管后接阀,则焊于舷侧外板上的短管壁厚一般不应小于外板厚度。

3、舷侧锅炉排污阀或旋塞的凸肩穿过外板处,应在外板外侧焊有护环;

阀的舷侧位置在花钢板以上易于接近之处,但不得高于轻载水线面。

4、所有直接固定在外板上的吸入阀、排出阀和旋塞,均应装有贯通外板的凸肩。

如果吸入阀、排出阀和旋塞装在座板或接管上,而座板或接管在外板口已构成凸肩时,则阀的旋塞的凸肩能够免除。

5、主海底阀的手轮,应布置在位于花钢板上至少460mm之外,小型船舶布置时有困难可例外。

6、机舱、炉舱、泵舱、轴隧及其它场所内的阀件在布置时应便于操作。

凡装在花钢板以下不便于操作的阀件,应将阀杆接长或配备便于操作的工具。

7、应避免将船舷排水孔布置在救生艇及舷梯卸放区域内。

二、机舱管路布置的要求

机舱是船舶的心脏,特别机舱底层,机电设备星罗棋布,各系统管路纵横交错。

因此,对于机舱管路的布置,应视船舶类型及其机舱构造状况,分别做出相应的综合布置方案,且处理好布置过程中出现的工艺问题。

(一)机舱管路布置的基本要求

1、可靠性。

确保系统的可靠性,是管路布置中首先要注意的问题。

无论以何种形式完成管路布置,都应不降低系统的工作性能;

必须按照船舶建造规范及有关规定处理好各个管路系统的敷设位置,使管路尽可能位于纵舯位置,以防止由于海损事故损坏管路。

2、条理性。

使综合布置显示其完善和协调,从而给机舱以和谐、美观的布局,并方便管理和维修。

要使管路布置经纬分明、造型简洁,可对管路进行集束排列。

集束排列的基本形式有:

(1)直线并列式:

这种形式大多出现在纵向布置的管路中,需根据布置区域的空间状况采取不同的排列方式,如图1-27(a)所示。

有全直线并列(等距并列、不等距并列);

定伸并列(任意角定伸并列、直角定伸并列)等类型。

这种形式的排列,在机舱底部空间布置较常应用,如舱底水管路、压载管路、燃油输送管路,以及从装置设备处通向各舱室和管隧时所采用的并列布置形式。

(2)垂直-水平并列式。

这是一种由水平排列转向垂直排列或由垂直排列转向水平排列时所应用管束排列形式,如图1-27(b)所示。

这种形式的排列在机舱围壁空间布置处较常应用,也应用在舵室围壁的空间布置处。

如蒸汽分配箱向各应用场所的集束管路布置,及CO2、卤化烃灭火管系的集束排列等。

使管路集中在扶强材结构之间,或使管路交叉布置时能更为合理。

(3)转折并列式。

这是一种在机舱围壁,或舱室围壁的三个不同壁面的空间立体转折并列的管束排列形式,如图1-27(c)所示。

例如:

机舱围壁上的蒸汽分配箱的管束,由于围壁的转换而采用转折并列式管束。

(a)直线并列式(b)垂直-水平并列式(c)转折并列式

图1-27管束排列布置形式

常见的管子排列有以下几种:

(1)竖向排列。

如图1-28(a)所示。

它要求管子布置处具有较大的高度空间,一般在舱壁空间布置中应用,也可用在花钢板下空间高度较大的场所。

(2)横向排列。

又称为水平排列,如图1-28(b)所示。

常应用在舱底或舱室甲板下方的管子布置中。

在高度受到限制的空间中,这种排列采用较广泛。

维修检查较为方便。

(3)交叉排列。

如图1-28(c)所示。

在水平排列中,如遇到管路密度较高时,这种排列比较理想。

在相同管距时,它能有效利用高度和宽度,同时具有横向排列的优点。

(4)斜向排列。

如图1-28(d)所示。

这种排列方法能够使用在管路较密集的场所,既保证主管的排列,又能使支管经过。

(a)

图1-28管子排列形式

(a)竖向排列;

(b)横向排列;

(c)交叉排列;

(d)斜向排列

3、操纵方便性。

在管路布置时,应考虑使用部分在营运时操纵灵活方便;

管路附件要显明易见,特别是阀件的具体位置及布置形式要便于操纵及维修;

对于底部布置的管路,阀件的高度以不需操作人员过度弯腰即能开启或关闭为佳;

对于空间管路的阀件,以阀的操纵手轮离地面(甲板)1800mm左右为好;

管路沿顶、壁布置时,阀件的阀杆应向壁面外侧下方倾斜一角度。

一般认为阀件最佳布置形式是相对集中、对称布置。

这将使操作人员容易熟悉阀件的位置规律,形成操作习惯。

任何一组装置系统的所属管路阀件,应尽可能地集中在该装置周围。

倘有相同的二组以上的装置系统,则每组的阀件布置形式及其与设备之间的相应位置,应尽可能对称。

4、工艺的可行性。

管路布置必须顾及管子零件制造和管路安装工艺的实施,因此,对于管路布置中的管路敷设位置、管子弯曲形状组合、安装程序等,都必须认真地加以考虑。

管子零件制造有两个主要工艺环节:

一是弯管,二是定形校管。

这二个环节工艺的简繁,一般均取决于管子弯曲形状的复杂程度。

因而,管子弯曲形状的选择,应尽可能以最简单的弯头组合,而且弯头的弯角度数除直角弯外,别弯的弯角度数应取特殊角30°

、45°

、60°

鉴于船舶管路的综合性,往往使安装工艺具有一定难度。

因此,除必须使管路布置条理化外,还应做到各系统、层次、区域等管路的独立性,即在任何情况下,不能因为某一部分管路的安装程序脱节而影响整体安装工作的继续进行。

总之,管路综合布置的结果,必须极大地有助于制造、安装工艺的实施,同时应尽量降低制造成本和劳动强度。

(二)机舱花钢板以下的管路分布及空间层次划分

图1-29机舱底部空间层次划分

1、阀;

2、滤器;

3、闸阀;

4、海水总管;

5、燃油驳运管;

6、压载水管;

7、舱底水管;

8、二氧化碳灭火管路;

9、主机滑油管;

10、供水管;

11、主机淡水冷却管;

12、燃、滑油管;

Ha—第一(下)层次;

Hb—第二(中)层次;

Hc—第三(上)层次;

一般艉机型单主机动力船舶的机舱,其底部平面可分为前部、左侧、右侧三个空间区域。

如设备按分组集中布置,则前部舱壁处一般为舱底、压载、消防系统布置区域;

左、右侧可能分别是冷却水和燃、滑油系统的布置区

域。

如考虑到冷却器的布置应集中,则相应的

海、淡水冷却系统和滑油系统必然集中于一侧。

根据布置和系统分布的特点,另将机舱底部

空间划分如图1-29所示的下、中、上三个

空间层次,各为、、。

下层空间

为舱底水、压载水、燃油驳运等管路的分布

空间,其高度能够是内底板至海水总管高度

的管子允许穿越空间高度,即:

式中—海水总管中心距内底板高度;

—海水总管外径;

—交叉穿越管子外径;

—管路交叉给定间隙值。

中层空间一般可布置淡水冷却和滑油管路。

由于管路较大,为避免管子弯曲形状过于复杂,若条件允许时,其高度能够根据泵的进出口水平高度而定。

上层空间是机舱供水管路、燃油供油管路、油舱加热管路、各类灭火管路以及其它小直径管路的布置空间,其高度选择以任何管子附件不妨碍花钢板平顺放置为准。

布置管路时,不应有任何妨碍下层管路阀件开关的现象。

(三)机舱舷侧及平台空间的管路布置

舷侧管路的弯曲形状与肋骨线型应基本相似。

一般均采取连续别弯作舷侧曲面过渡,使管路由水平转向竖向的弯曲形状的形式。

图1-30所示为某系统管路,由机舱底部沿舷侧转向平台的布置情况。

在布置过程中,应保证船体

图1-30舷侧管路的布置

1、底板;

2、舷侧纵桁;

3、套筒;

4、平台甲板;

5、挡水圈

结构的强度不受削弱。

管路穿越舷侧纵桁时,应选

择筋板中心位置开孔,并尽量控制开孔的面积,一

般开孔直径应小于筋板高度的三分之一,必要时尚

需加设复板或加强圈。

要使管路布置妥贴、美观,

管路穿出筋板后,应以最小直线距离将管路向舷侧

弯曲,防止管子的外径超越筋骨的宽度。

管路穿越

上层甲板时,如果是水密结构,应用水密贯通件作

过渡连接;

若是非水密结构,孔口也应加设挡水圈。

图1-31管路、电缆、风管并列布置图1-32电缆、管路、风管的层叠布置

1-管路;

2-电缆;

3-风管

机舱平台下部空间是机舱管路较为集中的综合布置区域。

它既是各类管路的过往通道,也是主干电缆及机舱通风管道的布置区域。

在一般情况下,应优先考虑主干电缆敷设线路,并使机舱主风管的走向不过分曲折。

管路纵向布置一般可成为图1-31所示的并列分布形式。

但在布置过程中,如平铺面积受到限制,一般可布成为图1-32所示的层叠式布置形式。

主干电缆作环形布置时,应避免与主风管发生交叉;

自底部经舷侧引出后作纵向穿越的管路,应做到管路顺畅,转折距离紧凑;

可使横向管路升高穿越,既避免了交叉矛盾又能使管路合理美观。

同时必须充分考虑电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