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总复习知识提纲世界现代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720906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总复习知识提纲世界现代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知识提纲世界现代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知识提纲世界现代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知识提纲世界现代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知识提纲世界现代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总复习知识提纲世界现代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考历史总复习知识提纲世界现代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总复习知识提纲世界现代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历史总复习知识提纲世界现代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同时,还实行了农业集体化。

㈣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存在的严重弊端:

⑴“斯大林模式”形成:

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确立。

⑵背景:

苏联在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⑶评价:

积极:

便于集中了人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消极: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②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

③严重损害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④经济粗放发展,效益低下,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

㈠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

①1919年6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与德国签订,由法、英、美三国操纵(三巨头:

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首相劳合·

乔治,美总统威尔逊)。

②主要内容:

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

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

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

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最能体现巴黎和会分赃性质)。

③对中国的影响:

《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

引发了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

④影响:

《凡尔赛和约》以及协约国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签订的一系列和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法国元帅福煦和列宁为什么对《凡尔赛和约》分别作出“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和“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评价?

因为依靠《凡尔赛和约》所建立的一战后帝国主义的世界和平秩序是极不稳固的,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妥协分赃的产物,它不仅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㈡华盛顿会议和《九国公约》:

①目的:

协调帝国主义国家(特别是美日)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

②对中国影响:

1922年华盛顿会议(由美、日、英三国操纵),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

这个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③影响:

打击了日本独占中国计划。

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④华盛顿会议是凡尔赛会议的继续,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1922年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局面是《九国公约》。

※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成了一战后的国际新格局,建立了战后帝国主义的世界和平秩序,但它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中国外交失败的启示:

弱国无外交,实力是外交基础,半殖民地中国在外交上没有独立权。

要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必须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以增强我国综合国力。

㈢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p九下21~22页)

1929年这场危机首先爆发在美国。

⑴特点:

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

⑵影响:

①经济危机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缩减了2/3,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社会矛盾加深。

②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

㈣罗斯福新政(p九下22~23页)~1933年。

⑴目的:

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⑵主要措施:

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

⑶特点:

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

⑷积极作用:

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

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能力与管理得到加强,为后来美国参加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奠定了政治和经济基础。

消极作用:

罗斯福新政由于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只能遏制当时危机,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⑸启示:

国家和政府干预经济;

政府兴办公共工程,解决失业问题。

※罗新福新政的措施主要“新”在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来消除危机。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

①爆发的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②二战性质: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叫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③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国际(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启迪:

A、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

B、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

C、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

D、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㈠慕尼黑会议(p九下34~35页):

1938年9月,德、意、英、法在德国的慕尼黑召开会议,签订了《慕尼黑协定》。

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称之为慕尼黑阴谋。

慕尼黑阴谋是英法奉行绥靖政策的顶峰。

它使法西斯得寸进尺,德军占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地削弱反法西斯力量,最终导致二战全面爆发。

㈡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p九下35~37页)

⑴德国进攻波兰:

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⑵德国进攻苏联:

1941年6月,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人民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⑶日本偷袭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第二天,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㈢《联合国家宣言》和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⑴原因:

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

美国、英国、苏联等国家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逐渐走向联合。

⑵促成因素:

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促成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⑶经过:

①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

②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打败法西斯国家。

《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是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㈣雅尔塔会议:

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

⑵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

⑶内容:

①会议决定打败德国后,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②决定成立联合国;

③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

㈤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p九下40~41页)

①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2年7月~1943年2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②诺曼底登陆:

1944年6月6日,美英等反法西斯盟军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法西斯德国陷入了两面被夹击的境地。

③柏林战役:

1945年4月,苏军对柏林发动了总攻,希特勒自杀身亡。

5月2日,柏林守军投降。

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

㈥日本投降,二战结束:

1945年8月上旬,美国在日本的长崎、广岛投下原子弹,苏联也对日参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

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专题***:

两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时间

1914——1918年

1939——1945年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激化。

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

过程

开始:

1914年7月底,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三条战线:

西、东、南三线

三大战役:

马恩河、凡尔登、索姆河战役。

结束: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进攻。

英法对德宣战。

扩大:

苏德战争爆发

进一步扩大:

太平洋战争爆发

转折:

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发动国、军事集团

德国、同盟国集团与协约国集团

德国、轴心国集团

性质

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影响

①规模空前,战场由最初欧洲扩大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先后30多个国家卷入战争。

②性质为“帝国主义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苦难。

③一战后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①前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人口卷入,范围遍及“亚洲、欧洲、非洲和大洋洲”,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世界范围的战争,也是一场空前浩劫,几千万人失去生命,无数财产被毁。

②二战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资本主义一统天下。

两极格局(美苏争霸、二战后到1991年的世界政治格局)

二战胜利的原因

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的,法西斯恐怖独裁反人类、反社会,违背历史潮流,威胁世界和平,遭到世界人民的反对。

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改变了力量对比,为战胜法西斯国家提供了有力保证。

二战的教训

(1)各大国在战争开始不应推行绥靖政策,应将法西斯势力消灭在萌芽状态;

(2)各大国应早一点消除因政治制度的不同而产生的隔阂,积极联合;

(3)在战争初期对遭受法西斯势力侵略的弱小国家给与物质和道义上的帮助等。

二战的启示

①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

②对邪恶势力不能姑息养奸;

③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是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

团结就是力量。

④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如何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①努力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并积极反对霸权,反对世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②各国人民之间要加强交流,增进互信。

③积极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第四单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㈠战后美国经济发展:

(p九下48~50页)

⑴基本特点:

①美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处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前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