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83经济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207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131 大小:1.5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83经济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1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83经济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1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83经济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1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83经济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1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83经济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83经济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docx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83经济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83经济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docx(1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83经济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docx

TableofContents

内容简介

目 录

2015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83经济学基础考研真题

2015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83经济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83经济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3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83经济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2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83经济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1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83经济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0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83经济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2009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83经济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5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83经济学基础考研真题

2015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83经济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选择题,根据题目要求,在题下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本题共30分,每小题各

2分)。

1.如果商品A和商品B是替代的,则A的价格下降将造成(  )。

A.A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A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B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D.B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答案】D

【解析】当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时,一种商品价格的下降往往会导致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减少,表现为价格上升的商品需求点在需求曲线上移动,而另一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2.如果价格下降10%能使买者总支出增加l%,则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 )。

A.富有弹性

B.具有单元弹性

C.缺乏弹性

D.弹性不能确定

【答案】A

【解析】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换言之,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其公式为:

其中,ed>1表示富有弹性,ed<1表示缺乏弹性,ed=1表示单一弹性或单位弹性。

设需求变化率为x,则有:

0.9P×(1+x)Q=1.01PQ。

解得:

x=12.22%。

由需求价格弹性公式可求得ed=1.222>1,即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富有弹性。

3.正常物品价格上升导致需求量减少的原因在于( )。

A.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

B.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

C.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

D.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

【答案】C

【解析】对于正常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也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总效应必定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

4.某商品的市场供给曲线为一过原点的直线,则其供给的价格弹性( )。

A.随价格变化而变化

B.恒为1

C.为其斜率值D.不可确定

【答案】B

【解析】若市场供给曲线为一过原点的直线,不妨设其方程为:

Q=bP。

而根据弹性计算公式有:

由于,,故有:

es=1。

5.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划分取决于( )。

A.时间长短

B.可否调整生产规模

C.可否调整产品价格

D.可否调整产量

【答案】B

【解析】在短期中,只有可变的生产要素或投入(如劳动、原料等)才能发生变动,此时由于各生产要素要保持适当的比例,因而由生产要素投入所决定的生产规模是难以调整的。

而在长期中,包括不变生产要素在内的一切生产要素或投入(如一个国家的机器设备、技术水平、人口数量等)均可以发生变动,这就意味着此时的生产规模是可以调整的。

6.积极货币政策成为首选的条件是( )。

A.经济出现滞胀

B.积极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突出

C.通货收缩显现

D.失业率居高不下

【答案】D

【解析】积极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

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通常表现为市场失业率很高,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

7.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最主要的障碍是( )。

A.主权债务过重

B.利率较高

C.挤出效应

D.消费疲软

【答案】C

【解析】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障碍有:

主权债务过重、利率较高和挤出效应。

其中,最主要的障碍是挤出效应。

对于财政充裕的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一定会使政府面临过重的债务负担。

积极财政政策必然导致IS曲线向右移动,从而导致利率上升,挤占私人部门的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其促进经济增长的效应会大打折扣。

8.由于经济萧条引起的失业,属于( )。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永久性失业

【答案】C

【解析】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是由整个经济的支出和产出下降造成的。

当经济中的总需求的减少降低了总产出时,会引起整个经济体系的较普遍的失业。

9.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使( )。

A.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B.IS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C.A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D.AD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答案】D

【解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使得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而

扩张的货币政策又会使得AD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10.实际汇率的影响因素包括(  )。

A.两国通胀率的差异

B.两国经济自然增长率

C.两国贸易状况D.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名义汇率是指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被直接公布、使用的表示两国货币之间比价关系的汇率。

实际汇率是用两国价格水平对名义汇率进行调整后的汇率,即eP*/P(其中,e为直接标价法的名义汇率,即用本币表示的外币价格,P*为以外币表示的外国商品价格水平,P为以本币表示的本国商品价格水平)。

实际汇率反映了以同种货币表示的两国商品的相对价格水平,从而反映了本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两国通胀率的差异,两国经济自然增长率,两国贸易状况都能影响实际汇率。

11.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中,样本回归方程可表示为( )。

A.Y1=β0+β1X1+u1B.Y1=E(Y1│X1)+u1C.D.E(Y1│X1)=β0+β1X1

【答案】C

【解析】一元线形回归模型的样本回归线可表示为:

式中,是样本回归线上与相对应的Y值,可视为E(Yt)的估计。

是样本回归函数的截距,它表示当自变量X为0时,因变量Y的起点数值。

是样本回归函数的斜率,它表示当样本自变量每变化一个单位时,因变量平均变化的量。

12.回归模型中具有异方差性时,仍用OLS估计模型,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参数估计值是无偏非有效的

B.参数估计量仍具有最小方差性C.普通的t检验有效

D.参数估计量是有偏的

【答案】A

【解析】在对参数估计量的无偏性进行证明时,不需要使用同方差性条件。

而证明参数估计量的有效性时,必须利用同方差性条件,如果存在异方差,那么参数估计量则是非有效的。

13.以下选项中,正确地表达了序列相关的是( )。

A.COV(ui,uj)≠0,i≠jB.COV(ui,uj)=0,i≠jC.COV(xi,xj)=0,i≠jD.COV(xi,uj)≠0,i≠j

【答案】A

【解析】序列相关指的是总体回归模型的随机误差项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也即不同观测点上的误差项彼此相关。

可以表示为:

COV(ui,uj)≠0,i≠j

若当ut>0时,随后的随机项ut+1,ut+2…都有大于0的倾向,当ut<0时,都有小于0的倾向,则认为ut具有正序列相关性。

如果相继的随机项ut、ut+1具有正负相反的倾向,则意味着ut具有负序列相关性。

14.使用工具变量法估计恰好识别的方程时,下列选项中有关工具变量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工具变量可选用模型中任意变量,但必须与结构方程中随机误差项不相关

B.工具变量必须与将要替代的内生解释变量高度相关

C.工具变量与所要估计的结构方程中的前定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必须很弱,以避免多重共

线性

D.若引入多个工具变量,则要求这些工具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答案】A

【解析】在模型估计过程中被作为工具使用,以替代模型中与误差项相关的随机解释变量的变量,称为工具变量。

作为工具变量,必须满足下述四个条件:

①与所替的随机解释变量高度相关;②与随机误差项不相关;③与模型中其他解释变量不相关;④同一模型中需要引入多个工具变量时,这些工具变量之间不相关。

15.对联立方程组模型估计的方法主要有两类,即( )。

A.单一方程估计法和系统估计法

B.间接最小二乘法和系统估计法

C.单一方程估计法和二阶段最小二乘法

D.工具变量法和间接最小二乘法

【答案】A

【解析】对于结构模型有两种估计方法:

①单一方程估计法,即有限信息估计法;②方

程组估计法,即系统估计法,或完全信息估计法。

前者只考虑被估计方程的参数约束问题,而不过多地考虑方程组中其他方程所施加的参数约束,因此称为有限信息估计方法。

后者在估计模型中的所有方程的同时,要考虑由于略去或缺少某些变量而对每个方程所施加的参数约束。

因此称为完全信息估计法。

二、简答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各l0分)。

1.为什么在完全竞争的行业中实现了长期均衡时,经济利润为零?

答:

(1)厂商在长期生产中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实际上是生产要素在各个行业之间的调整,生产要素总是会流向能获得更大利润的行业,也总是会从亏损的行业退出。

正是行业之间生产要素的这种调整,使得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时的利润为零。

(2)下面具体作图分析

如果开始时的市场价格较高为P1,根据MR=LMC的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厂商选择的产量为Q1,相应的最优生产规模由SAC1曲线和SMC1曲线所代表。

此时,厂商获得利润,这便会吸引一部分厂商进入到该行业生产中来。

随着行业内厂商数量的逐步增加,市场上的产品供给就会增加,市场价格就会逐步下降,相应地,单个厂商的利润就会逐步减少。

只有当市场价格水平下降到使单个厂商的利润减少为零时,新厂商的进入才会停止。

相反,如果市场价格较低为P3时,则厂商根据MR=LMC的利润最大化原则选择的产量为Q3,相应的最优生产规模由SAC3曲线和SMC3曲线所代表。

此时,厂商是亏损的,这使得行业内原有厂商中的一部分退出该行业的生产。

随着行业内厂商数量的逐步减少,市场的产品供给就会减少,市场价格就会逐步上升。

相应地,单个厂商的亏损就会减少。

只有当市场价格水平上升到使单个厂商的亏损消失即利润为零时,原有厂商的退出才会停止。

总之,不管是新厂商的进入,还是原有厂商的退出,最后,这种调整一定会使市场价格达到等于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的水平,即图中的价格水平P2。

在这一价格水平,行业内的每个厂商既无利润,也不亏损,但都实现了正常利润。

于是,厂商失去了进入或退出该行业的动力,行业内的每个厂商都实现了长期均衡。

图1中的E2点是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点。

在厂商的长期均衡点E2,LAC曲线达最低点,相应的LMC曲线经过该点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