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炉温度控制算法比较研究及仿真要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71369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3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炉温度控制算法比较研究及仿真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电炉温度控制算法比较研究及仿真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电炉温度控制算法比较研究及仿真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电炉温度控制算法比较研究及仿真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电炉温度控制算法比较研究及仿真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炉温度控制算法比较研究及仿真要点.docx

《电炉温度控制算法比较研究及仿真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炉温度控制算法比较研究及仿真要点.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炉温度控制算法比较研究及仿真要点.docx

电炉温度控制算法比较研究及仿真要点

宝鸡文理学院

 

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

电炉温度控制算法比较研究及仿真

系别:

电子电气工程系

班级:

08电气工程及其制动化(3)班

姓  名:

魏航铭

指导教师:

梁绒香

电子电气系电气专业2008级

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

时间:

2010-2011年度第二学期

一.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掌握所学课程的知识综合应用,充分认识理论知识对应用技术的指导性作用,进一步加强理论知识与应用相结合的实践和锻炼。

通过这次设计实践能够进一步加深对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学习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的设计水平和对所学的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二.设计题目及要求

1、设计题目:

:

电炉温度控制算法比较研究及仿真

(一)、设计要求:

设某电炉控制对象的控制模型为,运用所学知识,对其控制算法进行研究并运用MATLAB的simulink模块进行仿真比较,给出最优控制算法结论。

(二)、设计要求

1.炉温变化曲线要求参数:

过渡时间≤100min;超调量≤10℅;静态误差≤2℃。

2.温度的变化范围为20~220℃,保温值为200℃

3.至少采用PID算法、Smith预估控制算法、达林算法三种算法作对比研究

三.给定条件:

1、运用学过的知识,比如微机、计控、仿真等

2、可以在以上题目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功能

四.课程设计要求

1、认真查阅资料

2、遵守课程设计时间安排

3、按时上机,认真调试程序;连接硬件,软硬件联调,实现功能

4、认真书写报告

五、报告书写格式

1、课程设计封皮

2、课程设计任务书

3、正文

(1)设计题目分析

(2)总体方案设计分析、讨论

(3)算法原理

(4)仿真结果

(5)结论

4.设计总结和心得体会

5、参考文献

六、工作计划

1、查阅资料及方案论证(1天)

2、完成总体设计方案(0.5天)

3、完成硬件电路设计、软件编写(2天)

4、实验调试(1天)

5、书写报告(0.5天)

七、成绩评定

运行每个同学的程序、审阅课程设计报告,根据下面的标准给每位同学评定课程设计考试成绩。

1、原理设计的正确(60%)2、知识点运用得当(10%)

3、原理设计合理(20%)4、.报告撰写准确、无误(10%)

指导教师:

梁绒香

一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个领域对温度控制系统的精度、稳定性等要求越来越高,控制系统也千变万化。

计算机测控技术的出现,使得传统的电子测量在原理、功能、精度和自动化程度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科学实验和应用工程的自动化程度得以显著提高。

温度控制的关键在于测温和控温两个方面。

温度测量是温度控制的基础,这方面的技术比较成熟。

但由于控制对象的越来越复杂,在温度控制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本论文提出了基于采用PID算法、Smith预估控制算法、达林算法三种算法作对比研究的工业电阻炉温度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并利用仿真软件MATLAB/SIMULINK对控制算法进行了仿真,同时对先进的控制算法进行了研究。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及分析

该系统的被控对象为电炉,采用热阻丝加热,利用大功率可控硅控制器控制热阻丝两端所加的电压大小,来改变流经热阻丝的电流,从而改变电炉炉内的温度。

可控硅控制器输入为0~5伏时对应电炉温度20~~220℃,温度传感器测量值对应也为0~5伏,炉温变化曲线要求参数:

过渡时间≤100min;超调量≤10℅;静态误差≤2℃。

该系统利用单片机可以方便地实现对各参数的选择与设定,实现工业过程中控制。

它采用温度传感器热电偶将检测到的实际炉温进行A/D转换,再送入计算机中,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得出偏差。

对此偏差进行调整,得出对应的控制量来控制驱动电路,调节电炉的加热功率,从而实现对炉温的控制。

利用单片机实现温度智能控制,能自动完成数据采集、处理、转换、并进行控制和键盘终端处理(各参数数值的修正)及显示。

在设计中应该注意,采样周期不能太短,否则会使调节过程过于频繁,这样,不但执行机构不能反应,而且计算机的利用率也大为降低;采样周期不能太长,否则会使干扰无法及时消除,使调节品质下降。

三课程总设计

一、达林算法的设计及分析

1.1数学模型

在本设计中,被控对象含有较大的纯滞后特性。

被控对象的纯滞后时间使系统的稳定性降低,动态性能变坏,如容易引起超调和持续的振荡。

对象的纯滞后特性给控制器的设计带来困难。

一般的,当对象的滞后时间与对象的惯性时间常数Tm之比超过0.5时,采用常规的控制算法很难获得良好的控制性能。

因此,具有纯滞后特性对象属于比较难以控制的一类对象,对其控制需要采用特殊的处理方法。

因此,对于滞后被控对象的控制问题一直是自控领域比较关注的问题。

1968年美国IBM公司的大林针对被控对象具有纯滞后特性的一类对象提出了大林算法这一控制算法。

大林算法要求在选择闭环Z传递函数时,采用相当于连续一节惯性环节的W(z)来代替最少拍多项式。

如果对象含有纯滞后,W(z)还应包含有同样纯滞后环节(即要求闭环控制系统的纯滞后时间等于被控对象的纯滞后时间)。

图3-1钟罩式电阻炉的控制系统

设在图3-1所示的计算机控制系统中,钟罩式真空电阻炉可近似为一带有纯滞后的一节惯性环节,其传递函数为:

(3-1)

式3-1中为对象的时间常数且1=50s;q为对象的纯滞后时间且q=60s,K为对象的放大倍数且K=5,为了简化,设:

(3-2)

即为采样周期的N倍,N为整数。

对一节惯性对象,大林算法的设计目标是设计一个合适的数字控制器,使整个闭环系统的传递函数相当于一个带有纯滞后的一节惯性环节的串联,其中纯滞后环节的滞后时间与被控对象的纯滞后时间完全相同,这样就能保证使系统不产生很小的超调,同时保证其稳定性。

整个闭环系统的传函为:

(3-3)

1.2在本设计中,对象的控制要求

1)稳态误差:

2)超调量:

Mp%≤2%

3)上升时间:

tr≤110s

1.3采样周期的选择

一般要求在系统上升时间tr内的采样点数

(3-4)

式3-4中:

T为采样周期(s);tr为期望的阶跃响应的上升时间(s);本系统要求tr=110(s),当Nr值取22时,则采样控制周期T=5(s)。

1.4确定期望闭环传递函数

大林控制的期望闭环传函为其中纯滞后时间取电阻炉的纯滞后时间,即q=60(s);时间常数由期望上升时间tr确定,因为一节系统的上升时间tr与时间常数的关系是,所以=110/2.2=50(s)。

N=12。

本设计中系统中采用的保持器为零阶保持器,采用加零阶保持器的Z变换,则与W(s)相对应的整个闭环系统的闭环Z传递函数为:

(3-5)

由此,可得出大林算法所设计的控制器D(z)为:

(3-6)

其中

(3-7)

又因为

(3-8)

于是得到数字控制器为

1.5振铃现象

直接用上述控制算法构成闭环控制系统时,人们发现数字控制器输出U(z)会以1/2采样频率大幅度上下摆动。

这种现象称为振铃现象。

振铃现象与被控对象的特性、闭环时间常数、采样周期、纯滞后时间的大小等都有关系。

振铃现象中的振荡是衰减的,并且于由被控对象中惯性环节的低通特性,使得这种振荡对系统的输出几乎无任何影响,但是振铃现象却会增加执行机构的磨损。

在交互作用的多参数控制系统中,振铃现象还有可能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所以,在系统设计中,应设法消除振铃现象。

可引入振铃幅度RA来衡量振荡的强烈程度。

振铃幅度RA的定义为:

在单位阶跃信号的作用下,数字控制器D(z)的第0次输出与第1次输出之差值。

设数字控制器D(z)可以表示为:

(3-9)

其中

(3-10)

那么,数字控制器D(z)输出幅度的变化完全取决于Q(z),则在单位阶跃信号的作用下的输出为:

(3-11)

根据振铃的定义,可得:

(3-12)

上述表明,产生振铃现象的原因是数字控制器D(z)在z平面上位于z=-1附近有极点。

当z=-1时,振铃现象最严重。

在单位圆内离z=-1越远,振铃现象越弱。

在单位圆内右半平面的极点会减弱振铃现象,而在单位圆内右半平面的零点会加剧振铃现象。

由于振铃现象容易损坏系统的执行机构,因此,应设法消除振铃现象。

大林提出了一个消除振铃的简单可行的方法,就是先找造成振铃现象的因子,然后令该因子中的z=1.这样就相当于取消了该因子产生振铃的可能性。

根据终值定理,这样处理后,不会影响输出的稳态值。

本设计的被控对象是含有纯滞后的一阶惯性环节,大林算法求得的数字控制器为式3-13所示:

(3-13)

有可表示为式3-14所示:

(3-14)

可能引起振铃现象的因子是式3-15所示:

(3-15)

其振铃的幅度为:

(3-16)

本设计中,则RA=0,无振铃现象。

所以大林算法数字控制器D(z)为:

(3-17)

电阻炉控制系统仿真

电阻炉MATLAB仿真曲线如图6-1所示:

图6-1电阻炉MATLAB仿真曲线

仿真结果分析

从图中可看出,超调量趋近于零,上升时间110s,稳态误差趋近于零。

仿真结果说明采用大林算法可显著减小超调,也可做到很小的稳态误差。

从系统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出,大林算法的输出不仅是以偏差为依据的,还和前N次的输出有关,但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

大林算法由于参考了历史输出情况,且滞后越大,参考时间越长,因此能更有效的抑制超调。

可见大林算法的适应能力很强,跟踪速度比较快,是具有较大滞后对象的一种较理想的控制算法。

 

二、PID算法的设计及分析

2.1控制算法的确定

PID调节是连续系统中技术最成熟的、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控制算方法。

它结构灵活,不仅可以用常规的PID调节,而且可以根据系统的要求,采用各种PID的变型,如PI、PD控制及改进的PID控制等。

它具有许多特点,如不需要求出数学模型、控制效果好等,特别是在微机控制系统中,对于时间常数比较大的被控制对象来说,数字PID完全可以代替模拟PID调节器,应用更加灵活,使用性更强。

所以该系统采用PID控制算法。

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3-1所示:

图3-1系统结构框图

2.2数学模型的建立

具有一阶惯性纯滞后特性的电阻炉系统,其数学模型可表示为:

(2-1)

在PID调节中,比例控制能迅速反应误差,从而减小误差,但比例控制不能消除稳态误差,的加大,会引起系统的不稳定;积分控制的作用是:

只要系统存在误差,积分控制作用就不断地积累,输出控制量以消除误差,因而,只要有足够的时间,积分控制将能完全消除误差,积分作用太强会使系统超调加大,甚至使系统出现振荡;微分控制可以使减小超调量,克服振荡,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同时加快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减小调整时间,从而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

将P、I、D三种调节规律结合在一起,可以使系统既快速敏捷,又平稳准确,只要三者强度配合适当,便可获得满意的调节效果。

模拟PID控制规律为:

(2-2)

式中:

称为偏差值,可作为温度调节器的输入信号,其中为给定值,为被测变量值;为比例系数;为积分时间常数;为微分时间常数;为调节器的输出控制电压信号。

因为计算机只能处理数字信号,故上述数字方程式必须加以变换。

设采样周期为T,第次采样得到的输入偏差为,调节器的输出为,作如下近似:

(用差分代替微分)

(用求和代替积分)

这样,式(2-2)便可改写为:

(2-3)

其中,为调节器第次输出值;、分别为第次和第次采样时刻的偏差值。

由式可知:

是全量值输出,每次的输出值都与执行机构的位置一一对应,所以称之为位置型PID算法。

在这种位置型控制算法中,由于算式中存在累加项,而且输出的控制量不仅与本次偏差有关,还与过去历次采样偏差有关,使得产生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