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粤沪版Word文件下载.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粤沪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粤沪版Word文件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⑥1µ
m=0.000001m=10-6m;
⑦1nm=0.000000001m=10-9m
(2)时间单位:
①1h=3600s=3.6×
103s;
②1min=60s;
③1ms=0.001s=10-3s;
④1µ
s=0.000001s=10-6s;
⑤1ns=0.000000001s=10-9s
(3)面积单位:
①1km2=1000000m2=106m2;
②1dm2=0.01m2=10-2m2;
③1cm2=0.0001m2=10-4m2;
④1mm2=0.000001m2=10-6m2
(4)体积单位:
①1dm3=1L=10-3m3;
②1cm3=1mL=10-6m3
7、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看。
先观察它的零刻度线是否破损,认清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2)放。
零刻线对准被测物的边缘,尺面要紧贴被测物体,且沿着被测长度的方向。
(3)读。
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后一位,视线要垂直于尺面。
(4)记。
记录的数据由数字和单位组成,即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并注明单位。
8、误差:
(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2)为了减小误差,应该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采用更合理的测量方法。
利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
(3)误差不可避免,只能尽量减小,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9、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1)累积法(例:
测量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2)化曲为直法(例:
测一段曲线长度、从地图上测京广线的长度)
(3)三角板直尺配合测量法(例:
测量一枚硬币的直径)
10、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的方法:
①先用刻度尺测量出一沓纸的厚度为D;
②数出这沓纸的张数为n(注:
张数不等于页数,一张纸等于两页);
③一张纸的厚度d=D/n。
11、测量一枚硬币的直径的方法:
(1)方法一:
①用一细线沿硬币边缘一圈后做好记号,②把细线拉直后放在刻度尺上测量出的长度即为硬币周长L,③硬币直径为d=L/π;
(2)方法二:
①把硬币放在刻度尺上滚一圈后测量出的长度即为硬币周长L,②硬币直径为d=L/π;
(3)方法三:
①用刻度尺在纸上画一直线,把硬币沿直线滚一圈并作好记号,②用刻度尺测量出硬币滚过的长度即为硬币周长L,③硬币直径为d=L/π。
(4)方法四:
用两把直角三角板和一把直尺配合可直接测量出硬币直径(如图1-1所示)。
(图1-1)(图1-2)
12、测量一段曲线的长度的方法:
①把圆规打开一个小角度,并用刻度尺测量出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为L0,②用此圆规在曲线上量出总段数为n,③曲线长度为L=L0/n。
①用硬币紧贴着曲线,从一端滚动到另一端,记下滚动的圈数为n,②测出硬币的圆周长为L0,③曲线的长度为L=nL0。
13、测量细铜丝直径的方法:
①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N圈;
②用刻度尺量出N圈细铜丝的长度为L;
③细铜丝的直径为d=L/N(如图1-2所示)。
14、用量筒或量杯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
将待测液体倒入量筒或量杯中,观察液面到达的刻度,即为液体的体积。
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凹面处相平。
15、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1)、先在量筒中倒入一定体积的水记为V1。
(2)、用细线拴好固体,并放入量筒中,记下此时水的体积V2。
(3)、固体的体积V=V2-V1。
16、科学探究的过程:
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④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⑤分析与论证、⑥评估、⑦交流与合作。
17、钟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重和摆角的大小无关,只与摆长有关。
摆长越长,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越长。
18、在探究钟摆摆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利用了控制变量法。
如果你家的摆钟老是走得比实际的要快,你可以将摆锤下面的螺丝向下调节,增长它的摆长。
19、正确估读三法:
在物理实验中测长度往往要求更精确些,这就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
怎样才能正确地进行估读呢?
分下面三种情况:
(1)被测物体的末端落在刻度尺的两条最小分度线之间。
如图1-3,此时直接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即可。
图中物体的长度为2.32cm,其中的0.02cm即为估读值。
(2)被测物体的末端恰好落在刻度尺的某条分度值线上。
如图1-4,此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应为0。
图中物体的长度为1.70cm,其中最后的一位“0”为估读值。
(3)被测物体的末端恰好落在某条大刻度线上。
如图1-5,此时应特别注意,对应的0刻度线的估读值为0。
图中物体的长度记为2.00cm,其中前面的“0”表示对应的分度值线是0mm刻度线,后面的“0”是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的0。
(图1-3)(图1-5)(图1-4)
20、四位同学做一道单位换算题,过程抄在下面。
其中正确的是()
A、25.64㎝=25.64×
㎝=0.2564m
B、25.64㎝=25.64㎝×
m=0.2564m
C、25.64㎝=25.64÷
100m=0.2564m
D、25.64㎝=25.64×
【解析】在进行长度单位换算时正确步骤应为:
数字不变,乘以目标单位与原单位之间的进率,将原单位改写为目标单位即可。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
1.声音的产生:
(1)物理学中,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声源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2)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3)人说话时靠声带振动发声的;
清脆的蟋蟀叫声和蜜蜂的嗡嗡声是靠翅膀振动发声的;
乐器中管乐器是靠空气柱的振动发声的、弦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声的。
2、声音的传播:
(1)声音靠介质传播,一切气体、液体、固体物质均可作传声的介质。
(2)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3)真空不能传声。
(4)单位时间内,声音传播的距离叫声速。
(5)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快慢不同,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慢些,气体中最慢;
在同一介质中,声速还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6)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3、声音的接听过程:
(1)人耳的主要结构有外耳、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神经。
(2)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个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耳蜗,再通过听神经将信息传给大脑,这样就产生了听觉。
4、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老师的声带振动产生的,并通过空气传到学生的耳朵,引起耳内鼓膜的振动,,再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
5、声音的三要素是:
音调、响度、音色。
(1)声音的高低——音调。
①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来表示,每秒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单位为赫兹,简称为赫,符号为Hz。
②音调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③可用波形来比较频率,相同时间内,波的个数多,频率高,音调高。
(2)声音的强弱(即大小)——响度。
①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还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②用波形来比较振幅,振幅小,响度小。
(3)声音的品质——音色。
①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音色是不同的。
②在许多人同时讲话时,即使未看到人,我们也可以分辨出熟人的声音,不同的乐器,即使它们发出声音的响度和音调都相同,凭听觉我们也能把它们区分开来,原来,这些都与声音的音色有关。
③各种发声体,由于它们的材料、结构不同,即使发出响度与音调都相同的声音,由于音色不同,人对声音的感觉也不一样,它们声波的波形是不同的。
6、回声是指声音碰到障碍物后反射回来的现象。
人耳能分辨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应大于,所以要想听到回声,说话者要离障碍物的距离应大于11.3m。
7、弦乐器的音调高低与弦的长短、张紧程度和粗细有关。
①当弦的粗细、张紧程度相同时,弦越长音调越低;
②当弦的粗细、长短相同时,弦拉得越紧音调越高;
③当弦的张紧程度、长短相同时,弦越细音调越高。
8、声音的利用:
(1)现代建筑如礼堂、音乐厅等,都有着很高的声学要求,它们通过采用不同的吸声材料,设置不同方向的反射板等,使听到的声音更为清淅、丰满。
(2)人通过双耳效应可以判断声源的方位,欣赏立体声。
(3)三音石和回音壁都是利用声音的反射原理。
(4)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
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
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
(5)总的来说,人们对于声的利用有两大类:
一是利用声传递信息;
二是利用声传递能量。
(6)超声波的利用:
①利用超声波定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制成声呐装置,探测潜艇、鱼群的位置和海洋的深度等;
②利用超声波能够成像的原理可制成B超仪,用来检查内脏器官;
③利用超声波使器物中的污垢产生剧烈振动,可制成超声波洗衣机、超声波洗碗机等;
④利用超声波的穿透力强,可制成超声波探伤仪,用来检查金属内部的裂纹;
⑤医学上还用超声波粉碎肾结石,生活上利用超声盲人探路。
(7)次声的应用:
①利用次声定位系统可以确定火箭发射和着落地点的位置;
②利用次声监测系统可以判断出核爆炸的时间、地点、强度和爆炸方式;
③利用“水母耳”次声预报仪可以预报台风、火山和地震活动等。
9、噪声的来源和控制:
(1)从环保角度来说,凡是使人感到愉快的声音叫乐音,使人感到厌烦的声音叫噪声;
从物理学角度来说,凡是有规律地振动发出的声音叫乐音,杂乱无章振动发出的声音叫噪声。
(2)噪声的危害和等级:
人们以分贝(符号是dB)为单位表示声音的强弱。
15~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
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3)噪声的控制:
控制噪声从声音的声源处、声音的传播过程、接收声音的人耳处三方面着手:
即主要在消声、隔声、吸声三个方面采取措施。
①防止噪声产生的方法:
改造噪声源、在声源处加防护罩、在声源处加消音器;
②阻断噪声传播的方法:
使用隔音或吸音材料、植树造林;
③避免噪声入耳的方法:
带耳罩、塞棉花、捂住耳朵。
10、男低音歌手在高声歌唱、女高音歌手在低声伴唱,这其中男歌手音调低、响度大,女歌手音调高、响度小。
11、“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12、有四个句子:
①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
②引吭高歌;
③她是唱高音的;
④请勿高声喧哗。
其中加点的“高”字指音调的有①、③;
指响度的有②、④。
13、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14s收到回波信号。
问:
该处水深多少m?
(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