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709126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四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四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四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四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案Word格式.docx

《四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案Word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案Word格式.docx

表2:

学校安全事故统计表

(二)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

1.成立调查组。

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及活动需要将学生分成三大组。

①实地考察组:

深入校园各个部位,寻找可能有安全隐患的地点及设施。

②事故调查组:

到学校相关部门调查了解学校里曾发生过的安全事故。

③安全警示标志搜集组:

让学生搜集各种安全警示的标志,了解它们的作用及安置地方。

2.分组调查。

①实地考察

利用课间巡视校园各个部位和角落,仔细寻找藏有安全隐患的地方,了解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故。

如:

下雨天,特别滑的路段:

在没有老师看管的情况下使用大型活动器材,会产生危险:

暴露在外面的电源插座或电线:

即将倒塌的墙壁……填写《学校安全隐患统计表》。

(可出示照片辅助介绍学校安全隐患情况)

②事故调查

向学校调查了解过去一年在校园内发生的安全事故,认真填写《学校安全事故统计表》。

③安全警示标志搜集

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搜集、查阅书籍、实地观察,搜集一些安全警示标志,可以用照片、图片等形式记录下来,并写出它们的名称、作用以及的安置的地方。

第二环节:

(一)谈话导入:

通过前阶段对学校安全事故和安全隐患的调查,同学们一定收获不小。

这节综合实践活动课,大家愿意继续研究有关校园安全的问题吗?

(学生纷纷表示愿意)

(二)成果汇报展示

下面请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形式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①请实地考察组推选一名同学,汇报在校园内发现的具有安全隐患的地方,以及可能会发生的安全事故。

(图片)

②请事故调查组的组长汇报近年来发生的安全事故的大致情况。

(表格)

④教师小结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同学们分工合作,通过采访调查,发现了许多具有安全隐患的地方。

那么,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有效的方式,提醒自己和全校同学引起注意,从而避免或减少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呢?

⑤各小组讨论后各自提出合理化建议。

⑥教师引导:

同学们的金点子真不少。

大家知道本学期我们开展“我与安全同行”这一综合实践活动的口号是:

“心系安全,关爱生命”。

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商量一下,你们比较喜欢的,在这节课上又能办到的校园警示方式是哪一种?

如果小组成员中有不同意见的不必强求,要尊重他本人的意见。

⑦教师征求学生的设计意向。

(三)各小组设计校园安全警示活动。

(1)如果你想设计校园安全警示标志、标语,那么请大家参考搜集来的标志,选择好校园隐患设置点(出示幻灯提供帮助)设计安全警示标志和标语。

老师建议大家:

设计的标志、标语要美观、醒目。

(2)动手制作。

各小组取出材料:

白纸、铅笔、彩色笔等。

各小组选定自己感兴趣的几个标志设计地点。

小组成员全作制作安全警示标志,要求醒目、美观。

(3)展示设计成果

请各小组推荐一位同学上台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并说说自己的设计意图和作品放置地点。

请采取其它方式警示校园安全的同学上台说说你的创意。

(四)安置安全警示标志(课后延伸)

请同学课后把自己做的安全警示标志安置到相应的地方。

如果是墙壁、玻璃、活动器具等可粘贴在上面,如果是地面上的,可用小木棍插在地面上,要求指向明确。

下一堂综合实践活动课,我们继续研究其它校园安全问题。

三、活动评价

1、学生通过活动是否认识、分辨安全警示标志含义、作用。

2、是否形成了一定的查找、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是否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创造性地通过不同的形式向大家展

示。

4、是否养成了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实践能力是否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5、是否树立自觉遵守安全规则、社会公德的意识,是否具有关注生命、关爱他人的社会责任感,是否自觉地做一个文明的社会人。

6、通过实践活动,是否对所获得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学会欣赏别人。

教后反思:

 

访谈-采访身边的能人

1学会利用网络等多种手段查找收集资料。

2学会通过合作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探究式学习。

3通过活动探究,对某位名人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学会通过合作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探究式学习

课前准备:

1由于每位学生的起始能力不同,所以对每组同学的要求及期望值也应有所区别,对知识能力较低的小组,可鼓励他们采用较简单的形式,如出手抄报。

并在课前贴出来展示。

2经过2-3周的小组合作探究,教师确定上台展示的顺序。

可根据所研究的内容,将全班分成两大组,以比赛的形式进行。

一、导入

 

常言道“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天空中的闪闪群星构成了璀璨夜空,而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则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为了走近那最亮的几颗星,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我们进行了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经过两个星期的探究、整理、修改,完成了你们心爱的作品。

今天就是你们展示自己风采的时刻。

请同学们作好评价记录,我们不仅是参与者,也是听众,更是评委。

二、小试牛刀

我们把全班分成两组,以比赛的形式进行,首先进入第一个环节“小试牛刀”,这是一组竞答题,选题后,可以汇集全组力量答题。

(教师出题,考查学生对名人知识的积累)

三、民族魂

四、人物面对面

采访是了解人物的好形式,看看谁的“人物访谈”更胜一筹。

五、名家名作

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还因为他有伟大的作品流传于世,作为语文学科,我们更关注他们的文学作品。

六、评价

1请同学评价,谈自己的看法。

2教师总结。

以鼓励为主,注重过程。

我们的学习用品

1.知识与能力:

让学生关注并了解书包,学会合理使用书包,能选择健康的书包。

通过搜集书包及其内部文具的资料,提升获取信息、整合资料的能力;

通过小组学习,加强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锻炼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会写相关研究报告。

2.过程与方法:

整个活动过程以班队会活动为主,适当配合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

主要以小组交流、实践法、查阅法、发现法、研究法、试验及动手制作法等开展各种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司空见惯的学习用品---书包的关注与研究,让学生懂得爱惜自己的书包等学习用品是珍惜劳动成果的表现;

激发其乐于从小处着眼积极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意识。

4

一、文具调查。

二、设计未来书包。

活动过程

文具调查

活动目的:

学生去商场调查文具的价格、品牌、样式。

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书包,进行调查了解,并把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

学生设计调查表

市场上的文具调查表

品牌 

价格 

样式 

颜色 

材料

学生调查后结论:

通过对市场上文具品牌与价格的比较,我们发现价钱越贵的书包,质量相对好一些,但也不是价格贵的文具就适合我们。

在选购文具时,我们要体谅父母挣钱的艰辛,尽量选购物美价廉的文具。

二、设计书包

这部分旨在引导学生对书包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引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为他们的创意提供范例和空间。

通过与小组同学的交流,互相启发、互相提高。

通过前面的研究,我们都想让自己的书包朋友更完美、更能突出自己的个性,那么我们就赶紧开动脑筋想出自己的的创意吧设计未来书包,比较自己的书包。

选出合理的设计继续保持,改进那些不合理的设计,根据自己的需要设计一种新型书包。

把好的建议保留。

生成新课题:

课桌的研究、设计。

为了让书包能放进课桌里面,同学们集思广益,调查、研究了课桌椅,并设计了功能齐备、型号适中的学生课桌椅,提供给做课桌椅的厂家。

吃的学问

1. 

初步掌握早餐的分类,知道科学营养早餐有利于健康,养成良好的饮食规律。

2. 

培养学生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会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并对结果做出一定的解释。

3. 

学会配置一些科学、合理、有营养的早餐菜谱,做一名“小营养师”。

学会配置一些科学、合理、有营养的早餐菜谱,做一名“小营养师”

一、早餐研究

(一)制定活动方案

1、提问引入研究课题:

早餐

问题设计:

(1)同学们,你们早晨到第三课时,肚子有什么感觉?

(2)引起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这些情况会有什么害处?

对于吃早餐的学生教师可这样提问:

(1)你早餐每天吃的是什么?

(2)对于每天一样的早餐,你有没有感到厌倦,没胃口?

(3)你吃的早餐是否符合科学营养价值?

通过提问,使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早餐问题上来,以引起学生的思考,产生学习兴趣,从而为活动的内容开展创造条件。

2、分组讨论各小组研究课题,制定调查方案。

各小组制定各自的研究课题及方案,例如:

a.调查早餐价格定位问题。

b.调查早餐营养问题。

c.调查早餐用餐时间问题。

d.调查附近“一百放心早餐”的销售情况。

e.上网收集早餐资料。

(二)调查整理

1、各小组根据各自的研究课题,在一星期内在社区、家庭、学校进行调查访问。

2、分组整理调查结果。

学生根据自己一星期对早餐用餐情况的调查,进行整理、统计,制成统计表或统计图。

(三)讨论思考

1、分组讨论统计结果。

学生对他们各自统计的结果(百分比)进行讨论,思考为什么会有的所占比例大,有的所占比例小。

是否科学合理?

例如:

早餐时间一般起床后半小时吃比较科学,起床后就吃不利于健康,在路上、校门口吃不卫生。

2、分组提出科学合理意见。

各小组根据讨论结果,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

可参阅有关的资料,写成一份富有建设意见的报告。

(四)交流报告

1、汇报成果。

每组根据自己的一份富有建设意见的报告,在班上进行汇报。

2、学生答辩。

每组汇报后,全班学生对每组的研究课题,可进行提问,小组派代表进行答辩。

(五)做一名“小营养师”

让学生来做一名“小营养师”,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配置一套科学、合理、有营养的早餐菜谱,在班上进行交流。

主食:

馒头、包子、油饼、烧饼、豆沙包、泡饭、鸡蛋挂面、鸡蛋炒饭。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咸鸡蛋、火腿肠、豆腐丝、小葱拌豆腐、炒花生米、煮黄豆、豆腐干、酱豆腐。

  稀的食物:

牛奶、米粥、鸡蛋汤、麦片粥、面条。

  小菜:

泡菜、拌胡萝卜丝、拌黄瓜、拌雪里红、拌西红柿、拌白菜丝、拌海带丝等。

(六)实践活动

要求学生在家做些实践活动,为自己或爸妈做一次早餐,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活动成果:

活动方案、调查问卷、调查报告、照片等

成果汇总:

1.调查统计表。

2.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