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结构设计与创新.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70253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60.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结构设计与创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机械结构设计与创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机械结构设计与创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机械结构设计与创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机械结构设计与创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结构设计与创新.docx

《机械结构设计与创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结构设计与创新.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械结构设计与创新.docx

机械结构设计与创新

机械结构设计与创新

机械结构设计指零件的结构形状及零件间的联接关系的设计。

是机械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涉及问题最多、最具体、工作量最大的工作阶段。

在这些具体化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材料的力学性能、零部件的功能、工作条件、加工工艺、装配、使用、成本、安全、环保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结构设计不是简单重复的操作性工作,而是创造性工作。

工程知识是从事结构设计工作的前提,巧妙构形英语组合是结构创造性设计的核心。

一、实现零件功能的结构设计与创新

零件在机械中各自承担一定的功能,结构设计时需要根据各种零件的功能够造他们的形状,确定他们的位置、数量、连接方式等结构要素。

在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应该首先掌握各种零件实现其功能的工作原理,提高其工作性能的方法与措施,还要具备善于联想、类比、组合、分解及移植等创新技法,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零件应具备的功能要求。

可以看出实现零件功能结构设计的创新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一)、功能分解

每个零件的每个部分各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具有不同的工作原理。

将零件功能分解、细化,有利于与提高其工作性能,有利于开发新功能,也使零件整体功能更趋于完善。

例如,螺钉是一种最常用的联接零件.其主要功能是联接。

联接可靠、防止松动、提高联接寿命、抵抗破坏能力是设计的主要目标。

若将各部分功能进行分解,则更容易实现整体功能目标。

螺钉功能可分解为螺钉头、螺钉体、螺钉尾三个部分。

螺钉头又可分为扳拧功能与支撑功能;螺钉体又可分为定位功能与联接功能;螺钉尾则为导向与保护功能。

螺钉头的扳拧功能应与扳拧工具、操作环境相结合进行结构设计与创新,目前已有的螺钉头的结构有外六角、内六角、内六角花形、方形、一字槽、十字槽、蝶形、滚花、沉头、圆头、平头等,如图—1所示的部分结构。

为提高装配效率,简化扳拧工具,还推出了一种内六角花形、外六角与十字槽组合式的螺钉头,使其功能得到扩展,见图--2(a)。

螺钉头的支撑功能是由与被联接件接触部分的螺钉头部端面实现的,将这个端面称作结合面。

对于不同材料的被联接件和不同强度要求的联接,结合面的形状、尺寸也不同。

图7-2(b)是一种法兰面螺钉头结构,它不仅实现了支撑功能,还可以提高联接强度,防止松动。

若进一步扩大结合面的功能,将结合面制成齿纹,则防松功能将会增倍,被称作为三合一螺钉,见图7-3。

螺钉体的定位功能是由非螺牙部分的光轴实现的。

如铰制孔用螺纹的光轴部分,不仅有形状、尺寸要求,还有公差要求。

螺牙部分的功能是联接,是螺钉的核心结构,其工作原理是靠摩擦力实现联接。

要想联接可靠,就希望摩擦力增大,而当量摩擦系数最大的剖面形状是三角形,因此联接螺纹采用的是三角螺纹。

考虑到联接强度与自锁功能,螺纹的导程角要大小合适,就分类为粗牙螺纹与细牙螺纹。

粗牙螺纹一般用于联接,细牙螺纹则用于有密封要求的螺塞,或管道的联接等。

无螺纹部分也有制成细杆的,被称为柔性螺杆。

柔性螺杆常用于受冲击载荷,因为在冲击载荷作用下这种螺杆将会提高疲劳寿命,如发动机中连杆的联接螺栓。

为提高其疲劳寿命,可采用降低螺杆刚度的方法进行构型,例如,采用大柔度螺杆或空心螺杆,如图7-4所示。

螺钉尾的功能主要是导向,为方便安装一般应具有倒角。

为进一步扩大螺钉尾部功能,可设计成自钻自攻的尾部结构,如图7-5所示。

这种螺栓常用于建筑业、汽车制造业的多层板或大型面板的联接,简化了加工、装配过程,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为获得更完善的零件功能,在结构设计与创新中可尝试进行功能分解的方法,再通过联想、类比与移植等创新原理进行功能的扩展,或新功能的开发。

(二)、功能组合

功能组合是指一个零件可以实现多种功能,这样可以使整个机械系统更趋于简单化,简化制造过程,减少材料消耗,提高工作效率,是结构创新设计的一个重要途径。

功能组合一般是在零件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功能,如前文已经提到的具有多种扳拧功能的螺钉头、自钻自攻的螺钉尾、三合一功能的组合螺钉等。

另外这里还推出一种如图7-8所示的自攻自锁螺钉。

该螺钉尾部具有弧形三角截面,可直接拧入金属材料的预制孔内,挤压形成内螺纹,它是一种具有低拧入力矩,高锁紧性能的螺钉。

许多零件本身就具有多种功能,例如花键既具有静联接又具有动联接的功能;向心推力轴承既具有承受径向力又具有承受轴向力的功能。

图7-9所示为一种外圈有止动槽,一个侧面带有防尘盖的深沟球轴承,这种结构不需要再设置轴向紧固装置及密封装置,使支撑结构更加简单、紧凑。

图7-10所示的是一种带轮与飞轮的组合功能零件,按带传动要求设计轮缘的带槽与直径,按飞轮转动惯量要求设计轮缘的宽度及其结构形状。

(三)、功能移植

功能移植是指相同的或相似的结构可实现完全不同的功能。

这可以通过联想、类比、移植等创新技法获得新功能。

例如齿轮啮合常用于传动,但也可将啮合功能移植到联轴器,产生齿式联轴器,同样的还有滚子链联轴器。

螺栓联接的摩擦防松,除借助于螺旋副预紧力的增加而防松外,还常采用各种弹性垫圈。

诸如波形弹性垫圈、齿形锁紧垫圈、锯齿锁紧垫圈等,它们的工作原理一方面是依靠垫圈被压平产生弹力,弹力的增大又使结合面的摩擦力增大而起到防松作用;另一方面也靠齿嵌入被联接件而产生阻力防松。

见图7-12。

同样的功能原理可移植到轴觳联接,于是就产生了星盘联接、容差环联接、压套联接等各种弹性联接,如图7-13所示。

图7-13(a)是星盘联接。

星盘是由特种弹簧钢经淬火与回火制成的蝶形盘,从盘的内边与外边交替的切出径向口。

当通过轴向力使盘被压平时,由于弹性变形,星盘外径增大,内径缩小,从而使毂紧压在轴上,形成轴与毂的摩擦联接。

图7-13(b)是容差环联接。

容差环是使用优质弹簧钢带冲压成渡形弹性环,再经淬火和回火而成。

使用时,将容差环装入轴与毂之间,靠容差环的径向弹性变形产生径向压力,使得工作时产生摩擦力。

图7-13(c)是压套联接。

压套是具有交替内外凹槽的圈套。

圈套有弹簧钢经淬火与回火制成。

将压套装入轴与毂之间,施加轴向压力使套变形,则使轴与毂之间产生摩擦力传递转矩。

二、结构元素的变异与演化

结构元素主要是指结构的形状、数量、位置、联接等要素。

经过变异的结构元素可适应不同的工作要求,或比原有结构具有更良好而完善的功能。

下面通过一些比较典型的结构元素变异实例说明结构元素变异的基本过程和应用价值。

(一)、轴毂联接的结构元素变异与演化

轴毂联接的主要结构形式是键联接。

单键的结构形状有方形、半圆形,主要靠键的侧面工作。

当传递的转矩不能满足载荷要求时需要增加键的数量,就变为双键联接。

若进一步增加其工作能力就出现了花键。

花键的形状又有矩形、梯形、三角形、渐开线形,以及滚珠花键。

将花键的形状继续变换,由明显的凸凹形状变换为不明显的,则就产生了无键联接,即成形轴联接,见图7-16。

弹性环联接是利用锥面贴合并楔紧在轴毂之间的内外锥形环构成的摩擦联接。

见图7-17。

在由拧紧螺纹联接而产生的轴向压力作用下,内外环相对移动而压紧,内环缩小抱紧轴,外环胀大撑紧毂,使接触面产生径向压力;工作时就靠由压力而产生的摩擦力传递转矩。

弹性环联接对轴的疲劳强度削弱很小,对中性好,装拆方便,寿命长,可反复使用,轴向和周向调整方便,容易将轮毂固定在理想的位置上。

与过盈配合一样,双向转动不会产生冲击,而对轴与毂的加工要求比过盈配合低。

(二)、离合器的结构元素变异与演化

图7-18所示是摩擦离合器结构形状、数量、位置的变异与演化实例。

图7-18(a)表示了结构形状的变异,分别为鼓形、圆锥形和盘形离合器。

图7-18(b)是在圆锥形离合器的基础上进行操作形式的变换,由推力变为拉力。

图7-18(c)是在圆盘形离合器的基础上,摩擦盘的数量增加,采用内多片或外多片。

图7-18(d)是在图7-18(a)的基础上各类离合器均采用摩擦盘数量倍增的结构变换。

变异与演化结果就产生了多种结构形式的摩擦离合器,为各种工作要求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三)、棘轮传动的结构元素变异

图7-19是棘轮传动的9种结构形状。

棘爪头部的形状要适应于棘齿的结构形状,则分别有尖底、平底、滚子、叉形等结构;棘爪与棘齿的数量,位置应满足工作要求,有双棘爪、单棘爪;棘齿的位置应满足工作要求,则出现有棘齿布置在棘轮圆周上的,也有布置在棘轮端面上的。

(四)、各种槽销结构元素的变异

在机械中,销除了用于联接,还可用于定位、防松,以及作为安全装置中的过载剪断元件。

销的结构形状多种多样,在结构形状变异与创新过程中,主要着眼于联接、定位可靠、装拆方便、快捷、成本低。

图7-20所示为各种槽销及其使用场合。

开槽是为了防松,减少冲击和振动,也方便拆卸。

槽的位置也因使用要求不同而各异,有的贯穿始终,有的设在中间,有的则开在端部。

(五)、新型联轴器的结构特点

图7-21所示是两种新型联轴器。

图7-21(a)是球铰柱塞式万向联轴器,这种联轴器的创新思路是联接的变换,引入了移动副,增大了运动的补偿量,尤其是轴向的移动量。

用三个球铰并列布置,提高了联接刚度,同时也提高了承载能力,并且使用单节就可以保证两轴的同步性。

图7-21(b)所示为一种浮动盘簧片联轴器的结构。

该联轴器是在十字滑块联轴器基础上演化的。

也是一种联接形式的变换,并引用了弹性构件。

其工作原理是采用对称排列的弹簧片分别与浮动盘、半联轴器以铰接的形式代替十字滑块的移动形式。

转矩由主动端半联轴器通过若干弹簧片传递给浮动盘,浮动盘再通过若干弹簧片传递给从动端半联轴器,用弹簧片的弹性变形来补偿两轴线的相对偏移。

(六)、改善工作性能的结构变异

在结构形状设计时,还要考虑到工作条件与外界因素对零件功熊效果的影响。

例如,对于高速带传动,为增加带的挠曲性,在带的非工作面上一般均开有横向沟槽;带轮一般制成鼓形,运转时保持带位于带轮的中部,以防止脱落;为避免带与带轮之间生成气垫,影响传力的可靠性,在小带轮的轮缘上开有环形槽,如图7-22所示。

三、适应材料性能的结构设计与创新

结构形状要有利于材料性能的发挥。

零件的材料一般有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又包括有色金属材料与黑色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常用的有塑料、橡胶、陶瓷以及复合材料等。

材料的性能主要包括:

密度、硬度。

强度、刚度、耐磨性、磨合性、耐腐蚀性、传导性(导电、导热)等。

零件结构形状设计应利用材料的长处,避免其短处,或者采用不同材料的组合结构,使各种材料性能得以互补。

(一)、扬长避短

结构形状要有利于材料性能的发挥。

如铸铁的抗压强度比抗拉强度高,因此铸铁就要设计成承受抗压状态,以充分发挥其优势。

陶瓷材料承受局部集中载荷的能力差,在与金属件的连接中,应避免其弱点。

塑料是常用的加工材料之一,质量轻,成本低,能制成很复杂的形状,但强度、刚度低,易老化。

(二)、性能互补

将刚性与柔性材料合理搭配,在刚性部件中对某些零件赋予柔性,使其能用接触时的变形来补偿工作表面几何形状的误差。

图7-29所示的滚动轴承,将其外圈2装在弹性座圈4上,4与外套3粘在一起。

为防止2相对4轴向移动,在4的两边做有凸起A,4上每边还有3个凸起5,它们相互错开60°。

4上沿宽度方向设有槽口。

当轴承承受径向载荷时,槽就被变形的材料填满。

这种轴承可以补偿安装变形,补偿轴向位移,补偿角度位移,减少振动与噪声,延长使用寿命。

对于链传动,由于是非共轭啮合,所以在工作时会产生冲击振动。

经分析,确知在链条啮入处引起的冲击、振动最大。

为改变这种情况,可在链条或链轮的结构上进行变形设计。

图7-31所示是在链轮的端面加装橡胶圈,橡胶圈的外圆略大于链轮齿根圆,当链条进入啮合时,首先是链板与橡胶圈接触,当橡胶圈受压变形后,滚子才达到齿沟就位。

图7-32所示的链轮齿沟处开有径向沟槽,用以改变系统的自振频率,避免共振。

同时此链轮的两侧面还加装有橡胶减振环,用以减少啮合冲击。

(三)、结构形状变异

选用不同的材料,往往同时伴随着零部件结构形状的变异。

图7-33所示的三种夹子,分别采用木材(a)、塑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