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古诗文诵读社团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70010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1.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二年级古诗文诵读社团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小学二年级古诗文诵读社团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小学二年级古诗文诵读社团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小学二年级古诗文诵读社团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小学二年级古诗文诵读社团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二年级古诗文诵读社团教案.docx

《小学二年级古诗文诵读社团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古诗文诵读社团教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二年级古诗文诵读社团教案.docx

小学二年级古诗文诵读社团教案

小学二年级经典古诗文诵读社团教案

活动一:

趣味童年

活动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能感受诗句中营造的充满童趣的意境,能从中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3、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并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表演才能合作精神。

 

活动方式 

        朗诵诗歌、说诗意、谈感受、明道理 

课时安排 

        2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古诗吗?

(出示古诗)《小儿垂钓》。

今天我们再一起来学习一首新的唐诗,好吗?

 

二、出示画面:

小儿垂钓         

1、指名读读诗题。

 

2、看了诗题,猜猜诗里可能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过渡:

是不是同学们所想象的呢?

我们就来读读诗句。

三、初读诗句,要求读正确,读出节奏。

 

        1、首先同学们自己读两遍,要求字音读正确,节奏读鲜明。

 2、指名读。

3、集体读。

 

四、理解诗句,进入意境。

 

       1、读了那么多遍,谁来告诉老师,这首诗中写到几个人?

        2、诗中怎样称小孩的?

(稚子)这个稚还是什么稚?

(幼稚 稚嫩 幼稚愿)总之都是指小孩那独特的单纯天真的感觉。

 

       3、你能根据诗句内容想象一下,猜猜这个小孩的外貌吗?

 结合学生的发言,理解“蓬头”; 再猜猜他的衣着啊。

 

       4、感受诗句中营造的充满童趣的意境,能从中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五、熟读成诵,强化记忆

        1、自己背诵。

        2、同桌比赛背。

 

       3、带有动作表演背诵。

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

 一、导入新课 

       《小儿垂钓》这首诗,主要体现了儿童的童贞稚气,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除了这首诗,你还知道哪些充满童趣的古诗呢?

 

二、拓展眼界,增长知识

          1、出示《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出示《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3、《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教师巡回指导。

 

2、指名读,教师随时订正错字。

 3、集体读。

 

四、细读古诗,体会意境 

1、细细品读,自己感受诗中意境。

 2、小组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交流。

 

五、诵读古诗,感悟升华 

1、自己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2、带有感情地诵读古诗,体现诗中的意境。

 3、评选优秀的诵读者。

 六、课堂小结:

         其实,生活中充满情趣的事有很多,春天扑蝶、捉蜗牛;夏天捉蝉、游泳;秋日赏菊、采集标本;冬日玩雪、溜冰„„只要我们有心,就能时时处处感受到生活的美,老师今天的作业就是到大自然中去,找一个你认为好玩的事做做,并写下自己真实的体验,好吗?

 

 

                           活动二:

感受亲情 

活动目标:

 

         1、 学生通过学习能理解古诗内容,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句所描述的情境,感受诗人的孤独、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3、能学懂一组思念亲友类古诗,提高阅读、理解古诗的能力。

教前准备:

          学生预习并了解相关知识,收集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次活动课上我们感受了表现儿童天真活泼的古代诗文。

今天我们再一起来学习一首新的唐诗,好吗?

板书古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指名读读诗题。

 

        2、看了诗题,猜猜诗里可能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过渡:

是不是同学们所想象的呢?

我们就来读读诗句。

 

二、初读诗句,要求读正确,读出节奏。

 

        1、同学们自己读两遍,要求字音读正确,节奏读鲜明。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集体朗读。

 

三、理解诗句,进入意境。

 

       1、读了那么多遍,谁来告诉老师,你读懂了什么?

       2、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交流:

诗人在佳节里思念自己的家乡及亲人;诗人在外地;九月九日是重阳节……

       4、感受诗人的孤独、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四、熟读成诵,感悟升华 

1、自己背诵。

2、同桌比赛背。

3、开火车背诵。

 

五、拓展延伸 

        课后搜集有关思念亲友类的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思念家乡亲人的古诗,谁来背一背?

2、检查课前搜集的资料。

(有关思念家乡亲人的古诗)

 二、拓展眼界,增长知识 

1、孟郊《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曹植《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3、杜甫:

《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教师巡回指导。

2、指名读,教师随时订正错字。

3、集体读。

 

四、细读古诗,体会意境 

         1、细细品读,自己感受诗中意境。

          2、小组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交流。

五、诵读古诗,感悟升华 

          1、自己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2、带有感情地诵读古诗,体现诗中的意境。

          3、评选优秀的诵读者。

 

六、课堂小结:

我们都是在亲情的呵护中长大的,让我们学会感受亲情,回报亲情。

让我们带有感情地诵读这几首诗!

 

活动三:

春意盎然

活动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并背诵。

2、感受诗中春天的景色。

课前准备

课文插图;学生搜集描写春天景物的古诗。

课时安排

2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述:

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大家知道吗?

对前面我们刚学习过一首他写的秋天的诗,今天我们在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诗。

《游园不值》...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

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同桌互读:

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

3.小组合作学习:

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4.课堂交流:

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

三、再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

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2.小组交流,组内成员互相补充。

3.指名描述画面,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4.感情朗读:

带着这样的情感朗读古诗。

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四、图文结合,熟读成诵

根据诗意,参照插图,熟读课文,练习背诵。

五、拓展延伸

搜集描写春天的诗句。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大自然中一派生机昂然的景色。

不少文人墨客用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怀。

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春天的古诗。

二、拓展眼界,增长知识

1、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贺知章《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杜甫《绝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教师巡回指导。

2、指名读,教师随时订正错字。

3、集体读。

四、细读古诗,体会意境

1、细细品读,自己感受诗中意境。

2、小组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交流。

五、诵读古诗,感悟升华

1、自己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2、带有感情地诵读古诗,体现诗中的意境。

3、评选优秀的诵读者。

六、课堂小结:

沐浴在春光中,我们感到分外的惬意;畅游在诗海中,我们收获颇丰。

让我们大声地诵读这几首古诗吧!

活动四:

传统节日《清明》

  一、设计意图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将如期而至了。

清明节是我国许多传统节日中的一个重要节日。

每一个节日背后,都有一个相应的阐释与表达系统,深入细致地融入民众生活。

清明祭祖是中华文明礼仪的优良传统。

清明扫墓不仅是人们从感情上与祖先相联系,也是构建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基础。

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中华古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与关注。

作为一线的教师将清明传统与古诗巧妙地结合,使幼儿在诗情画意里感受由中华古诗词的意境之美,体验清明的民族文化传统,使学生性情得以陶冶,真正形成“润物细无声”的欣赏与传承。

  二、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

  2、激发对古诗吟诵的兴趣,初步学习按古诗的节律吟诵。

  3、了解清明节人们踏春扫墓的传统习俗。

  三、课前准备

  电脑视频

  四、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观察讲述,引起学诗兴趣。

  1、教师根据古诗讲述“清明”的故事。

  2、出示图片,提问,你在刚才的故事里,这张图片上看到了什么呢?

(古时候的一个小孩,一个老人…)他们在干什么呢?

(在问路,在说话…)天气怎么了?

(下雨)

  

(二)观看VCD片,观赏体验,感受古诗意境。

  1、教师讲解: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春天)

  在春天呢,有一天是清明节,清明节人们都要干什么啊?

(学生自由回答)

  2、教师小结:

清明节是人们踏春扫墓的日子。

  古时候,有一位杜牧的诗人,就在这天写了一首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3、教师播放VCD,请学生观看。

  4、问:

刚才我们看了碟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节发生了什么事啊?

  (请学生讨论。

  5、向学生介绍那个老人就是行人,那个小孩就是牧童,刚才看的那首诗呢,就是描写行人向牧童问路的情节。

  (三)教师朗诵,解读诗句,帮助学生理解。

  1、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一遍,请学生欣赏。

  2、朗诵第二遍,请学生边听边对照图片内容。

  3、教师请学生回答有没有在诗歌中听到什么?

  4、解读其中的诗句,理解个别字词“雨纷纷”、“欲断魂”、“借问”、“遥指”,帮助学生理解古诗内容。

  (四)学习朗诵,表达感情,学生感受古诗意境。

  1、教师朗诵第三遍,请学生慢慢跟读。

  2、学生分组学念,感受古诗意境。

  3、教师请几个学生上来表演,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提醒,注意表达合适的感情,轮流请几批学生。

4、请学生集体朗诵1-2遍,进一补感受古诗意境。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除了清明以外,我们中国还有很多传统节日,我们中华儿女几千年都过这些节日,也有许多诗人写了很多关于传统节日的诗。

二、拓展眼界,增长知识

1、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静夜思》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