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知识点汇总名词解释简答论述.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69845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0.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教育史知识点汇总名词解释简答论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外国教育史知识点汇总名词解释简答论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外国教育史知识点汇总名词解释简答论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外国教育史知识点汇总名词解释简答论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外国教育史知识点汇总名词解释简答论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国教育史知识点汇总名词解释简答论述.docx

《外国教育史知识点汇总名词解释简答论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教育史知识点汇总名词解释简答论述.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国教育史知识点汇总名词解释简答论述.docx

外国教育史知识点汇总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CKBOODwasrevisedintheearlymorningofDecember17,2020.

 

外国教育史知识点汇总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同等学力申硕《外国教育史》知识点汇总(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最早提出课程分类思想的教育家斯宾塞。

有关常识:

1、古希腊教育分为三个时期:

荷马时代的教育、希腊城邦时代的教育(斯巴达军事教育、雅典品质教育)和希腊化时代的教育。

2、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卢梭的《爱弥儿》、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被称为西方教育史上教育思想发展的三个里程碑。

3、西塞罗是罗马共和时期著名的演说家和教育家,其代表作《论雄辩家》。

他的教育思想主要有:

雄辩家应有广博的学识,要有修辞方面的特殊修养,要有优美的举止和文雅的风度;模拟演说、写作等练习方法是培养雄辩家的重要途径。

“人道”教育思想是西塞罗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

要尽为人之道,就要发挥人之所以为人的特点;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要以“人道”相处,具有同情、仁爱、礼让、谦和等品质;此外,还要有文化修养。

4、1780年,报馆经理雷克斯仿照学校方式首创一种在星期日传授宗教知识的班级,主要招收童工,在每个星期日参加宗教仪式,学习宗教条文,兼学初步的读、写、算知识,被称为“星期日学校”(亦称“主日学校”)。

这种学校利用休息日把贫穷阶层的儿童组织起来进行学习,也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因而得到较快的发展。

19世纪后期,随着正规初等学校的大量开办,星期日学校日益减少。

5、17世纪,英国出现了由非国教派创办的一种新的学校形式,称为“学园”。

学园除传授古典知识以外,还传授农业、政治、法律、医学、建筑、军事等实用知识科目。

学园在17世纪中后期得到较快的发展,成为一种具有实科性质的中学。

18世纪以后逐渐衰落。

6、科学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斯宾塞和赫胥黎。

教育基本主张: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科学知识;把人类的活动归为五种,相应提出以自然科学为基础,包括各类课程的学校教育课程体系;用自然科学改造传统教育,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全面科学教育。

科学教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适应了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客观要求,其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教育论断;科学教育思想影响了学校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有力地推动了欧美各国学校课程的改革;科学教育思想对近代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7、1890年,日本颁布《教育敕语》,成为日本近代教育发展的总的指导纲领。

《教育敕语》主要分为三段:

第一段指出日本教育的根基源于传统的“忠君爱国”的伦理道德思想;第二段指出日本伦理道德的具体条目;第三段指出日本伦理道德的条目的普遍意义,要求国民必须遵守。

《教育敕语》的颁布对日本近代教育发展产生极大影响。

8、泛爱主义教育的创立者:

1774年,德国巴西多创办第一所泛爱学校。

依据法国教育家卢梭的思想,提出培养博爱、节制、勤劳等美德,注重实用性和儿童兴趣,寓教育于游戏之中。

泛爱学校的课程主要有实科知识、体育、音乐和劳动等,教学采用适应自然的方法,让儿童主动地学习。

9、最早提出归纳---演绎方法的教育家是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工具论》中创立了形式逻辑,提出科学研究的“归纳---演绎”程序,并且研究了这个程序所要遵循的方法。

名词解释:

1、导生制学校:

18世纪后期,贝尔和兰卡斯特分别在印度和伦敦创立“导生制学校”。

这种学校将学生编成小组,每组10人,再指定一个年龄较大且成绩突出者为“导生”,教师先教“导生”,“导生”再对小组进行教学。

“导生制”学校在英国产生较大的影响,得到较快的发展。

但由于其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教学方法过于机械,19世纪中期以后为正规初等学校取代。

这种导生教学制在教育史上也称为“兰卡斯特---贝尔制”。

2、智德统一论: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苏格拉底把道德修养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

他认为,正确的行为是基于人的正确判断,错误的行为是基于人的错误判断。

因而,知识和道德是密切联系的,知识和道德是统一的。

“智德统一论”的提出,在教育实践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教人道德就是教人知识,教人智慧。

另一方面,这个论断又是不完善的,因为知识并不等同于道德,道德是一个复杂的情感上的体验和行为上的实践。

3、费里教育法案:

年期间,法国教育部长费里颁布了两个关于初等教育的法案,被称为《费里法案》。

法案的要点有:

提出国民教育发展的义务、免费和世俗化原则;规定6---13岁为义务教育的年龄;免除幼儿园、小学及师范学校的学费;废除教会学校的特权,取消公立学校的宗教课,改设道德与公民教育课等。

《费里法案》为这一时期法国初等教育的发展确立了方向,促进了法国义务教育的普及。

4、莫里尔法案:

亦称赠地法案,由美国国会于1862年颁布的教育法令,该法案规定:

联邦政府按各州在国会的议员人数,以每位议员拨三万英亩土地的标准,向各州拨赠土地,各州应将赠地的收入用于开办或资助农业和机械工艺学院。

莫里尔法案颁布后,美国大多数州创办了农工学院或在原有的大学内附设农工学院。

农工学院的出现,改变了美国高等教育的结构,也改变了美国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际的传统。

5、巴特勒教育法:

也称《1944年教育法》,由英国教育委员会主席巴特勒提出。

其主要内容有:

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和领导,设立教育部统一领导全国的教育;加强地方教育行政管理权限,设立由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组成的公共教育系统;实施5---15岁的义务教育,同时地方教育当局应向义务教育超龄者提供全日制教育和业余教育;法案还提出了宗教教育、师范教育和高等教育等要求。

《巴特勒教育法》是英国教育制度发展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法令,对英国战后教育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简答题:

1、外国古代东方国家的教育包括哪些内容,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从世界教育发展史上看,古代东方国家的教育是人类有历史记载以来最早的教育。

(1)、通常,苏美尔和巴比伦的文化教育被看作是人类正式教育的起点。

苏美尔文化教育是巴比伦文化教育的前身。

苏美尔时期,出现最早的学校与寺庙有关,由于学校用的教材是泥板书,故学校被称为“泥板书舍”。

巴比伦时期,寺庙学校分为高等教育和初等教育两级。

(2)、古埃及的学校教育较为发达,学校种类主要有宫廷学校、僧侣学校(或寺庙学校)、职官学校和文士学校。

古代埃及的学校主要为统治阶级所独占,一般平民不能问津,奴隶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

同时,教育还轻视劳动。

(3)、古代印度的教育:

古印度形成了一套严格的种姓制度,即把人按高到低分为婆罗门(僧侣)、刹帝利(武士)、吠舍(平民)、首陀罗(奴隶)四个等级。

世纪以后,印度出现一种办在家庭中的婆罗门学校,通称“古儒学校”,教师称为“古儒”。

儿童入学后即迁入古儒家,学习年限为12年,主要内容为《吠陀》经。

6世纪的印度教育,一般称为“婆罗门教育”。

教育的对象主要为婆罗门等高级种姓,以家庭教育为主,主要学习《吠陀》经。

世纪左右的印度教育,一般称为“佛教教育”。

佛教反对种姓制度,主张“四姓平等”。

佛教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寺院,学习内容为佛教经典。

佛教的寺院不仅是教育机构,也是学术机构。

(4)、古希伯来人的早期教育以家庭教育为主,教育以培养宗教信仰为目的。

后期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教育内容主要为《圣经》。

宗教教育占有重要地位。

2、试比较斯巴达和雅典教育的异同。

斯巴达教育的特点:

(1)、斯巴达教育具有浓厚军事色彩,完全为国家控制,主要为公共教育。

(2)、教育过程:

出生后进行严格体检,7岁前接受家庭教育;7---18岁,开始军营生活,进行严格军事训练和道德灌输;18---20岁,接受军事训练团教育;20---30岁,接受实践训练,30岁正式获得公民资格。

(3)、重视女子教育。

雅典教育的特点:

(1)、重视教育,包括公共教育和私人教育。

(2)、教育过程:

出生后进行体检,7岁前在家由父母养育;7---13岁,女孩接受家庭教育,男孩进入文法学校和弦琴学校;13---15岁,继续在文法、弦琴学校学习或进入体操学校接受体育训练;15---16岁,大多数人开始就业,少数贵族子弟进入国家体育馆接受体育、智育和审美教育;18---20岁,进入青年军事训练团,接受军事教育;到20岁,经过一定仪式,授予公民称号。

与斯巴达教育相比,雅典教育的制度化程度要高一些。

3、苏格拉底法的基本特征。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

他在进行讲学中形成了独特的师生之间对话的方法,一般称为“苏格拉底法”。

它主要由讥讽(不断提出质疑)、助产术(帮助对方自己得出答案)、归纳和下定义四个步骤组成。

苏格拉底法的主要特点是通过与学生的对话来获得对事物的认识。

这种方法不同于教师对学生的强制性灌输,建立在与学生的共同讨论,从具体到抽象、从已知到未知的基础上,有利于思维的训练和真理的发现。

但是这种教学方法要求受教育者具有探求真理的愿望和热情,必须对所讨论的问题有一定的知识积累。

因此,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教育有一定推理能力的成年人。

4、简述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理论对西方教育理论和制度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

柏拉图的主要教育著作《理想国》被称为西方教育史上教育思想发展的一大里程碑。

他的教育观点主要有:

(1)、最早提出了教育的重大政治意义,强调应当由国家来组织完整教育体系,以实现其奴隶制的理想国。

理想国的最终教育目标是培养哲学家和政治家---哲学王。

(2)、提倡德、智、体的和谐发展,强调公共学前教育和女子教育,倡导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理论(“四艺”)学科。

(3)、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具有一些积极的因素,如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男女教育平等,注重早期教育等,但也过分强调一致性,轻视变革,忽视个性发展等问题。

5、试分析柏拉图的国家化教育思想。

国家化教育思想是柏拉图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

他认为,理想国家的建立和稳定依赖于教育,依赖于国家对每个公民的教育。

他主张教育由国家负责,国家应当为公民举办学前教育、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国家的教育应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

教育是建立理想社会、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

为此,教育从内容到形式应受到国家的严密控制。

6、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

他的教育观点主要见于《政治学》和《伦理学》两部著作中。

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

(1)、教育适应自然。

亚里士多德关于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主要依据他的“灵魂说”中的人性论思想。

他将人的灵魂分为植物、动物、理性灵魂三部分。

前两者属于人的非理性灵魂。

在三部分灵魂当中,植物灵魂对于动物灵魂、非理性灵魂对理性灵魂都是低级对高级的关系。

“灵魂说”为其提供了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基础。

首先,人身上动物性的东西是客观存在的;其次,人具有理性,教育应当适应人的灵魂的各个部分,促进人的理性的发展,发展人的理性是教育的重要任务;第三,灵魂的三个部分的理论为教育包括体育、德育和智育三方面的内容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2)、和谐教育。

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说”也提供了和谐教育思想的基础。

他认为,体育是为了身体和生理;德育是为了人的非理性灵魂;智育是为了人的理性灵魂。

三个方面相互联系、和谐发展。

教育应当注意这三个方面的发展顺序,促进其和谐发展。

(3)、文雅教育,也称自由教育,是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

他认为,文雅教育不是进行职业准备,而是以促进人的各种高级能力和理性的发展为目的;文雅教育是以自由学科为主要内容,避免专业化的训练。

实施文雅教育需要两个条件:

一要有足够的闲暇时间来保护自己的心灵,同时发展和运用自己的理性;二要有读、写、算、体操、哲学等不具有任何功利目的自由学科。

7、试评析希腊化时期东西方文化教育的融合。

希腊化时期,不仅希腊文化教育对东方国家的文化教育产生了影响,东方国家的文化教育也影响了西方,希腊化时期是东西方文化教育相互影响和融合的重要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