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湘教版七年级地理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69812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5.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湘教版七年级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考湘教版七年级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考湘教版七年级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考湘教版七年级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考湘教版七年级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湘教版七年级地理复习资料.docx

《中考湘教版七年级地理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湘教版七年级地理复习资料.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湘教版七年级地理复习资料.docx

中考湘教版七年级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湘教版七年级地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一、地图的分类:

 1、自然地图(包括:

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自然植被图等)

 2、社会经济地图(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

二、地图三要素:

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1、方向:

在地图上判定方向的方法:

A、有指向标的地图:

根据指向标判定方向(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平行移动指向标)

B、有经纬网的地图:

根据经纬网判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C、既无指向标,也无经纬网的地图,根据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定

在野外确定方向的方法:

A、 指南针定方向:

指南针平放,红磁针指向北,白磁针指向南

B、北极星定向:

面向北极星的方向是正北方

C、太阳和手表定向:

在中高纬地区,手表平放,时针对准太阳,时针与表盘中12点之间夹角的平分线所指的方向为南方。

D、树木定方向:

在北半球,向南的一侧,树木茂盛或树的年轮较稀疏

2、比例尺:

     

公式: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注意单位要统一,1千米=100000厘米)

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

 数字式:

1:

100000      

线段式:

0  1千米

 文字式: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

判断比例尺大小的方法:

首先,都化成数字式。

然后,把它们都假想成“分数”。

最后,看一下假想的“分数”,“分数”大的比例尺大;“分数”小的比例尺就小。

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

比例尺大的,表示的范围小,内容详细。

        比例尺小的,表示的范围大,内容简略。

3、图例(符号)和注记(文字):

  记住地图上常见的图例。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认识地球

1、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列举地球不是平面而是球体的证据

①登高望远;②发生月食时地球影子的边缘是弧形的;③在海边看远方行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在看到船身。

3、地球大小的数据:

平均半径:

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

约4万千米表面积:

约5.1亿平方千米

 

纬线

经纬

形状

圆,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

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经线圈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长度

赤道最长,向两极渐短

一样长

标度范围

0°~90°

0°~180°

度数起点线

赤道(0°纬线)

本初子午线(0°经线)

度数值变化规律

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增大

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

度数表示方法

北纬N,南纬S

东经E,西经W

半球划分

赤道(南、北半球)

20°W,160°E经线圈(东、西半球)

   ▲列表比较经度与纬度的区别:

 

经度

纬度

能力要求

度数起点线

本初子午线(00经线)

赤道(00纬线)

1、能在经纬网地图中读出经纬度。

2、判断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3、根据纬度判定五带

度数划分

东经00-1800

西经00-1800

北纬00-900

南纬00-900

度数变化

以本初子午线为界,越向东,东经度数越大;越向西,西经度数越大。

以赤道为界,越向北,北纬度数越大;越向南,南纬度度数越大。

代号

东经:

E 西经:

W

北纬:

N   南纬:

S

半球划分

200W、1600E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6、纬度范围:

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7、东半球的经度范围:

200W—00—1600E,西半球的经度范围:

200W—1800——1600E

只要大于160°的经度一定在西半球,只要小于20°的经度一定在东半球。

20°~160°的经度,东经度在东半球,西经度在西半球。

关于两个特殊点的方向:

南极和北极

站在南极上只有一个方向:

四周都是北。

   站在北极上只有一个方向:

四周都是南。

9、地球上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都组成一个经线圈。

特征:

度数之和为180度,东西经相反。

如:

和30W相对的经线是150E。

10、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以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作为经度的起点线,即本初子午线,或称00经线。

11、地球自转的方向:

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

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

顺时针。

12、四季春:

3、4、5月;夏:

6、7、8月;秋:

9、10、11月;冬:

12、1、2月

13、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

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

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地球的运动

1、地球运动及其产生的现象:

地球运动

绕什么转

运动方向

运动周期

地理现象

自转

地轴

自西向东

一天(24小时)

昼夜交替(每天太阳的东升西落)

公转

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

四季的变化     五带的形成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昼夜的长短变化)

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地轴与公转轨道保持66.50的夹角)

▲二分二至日比较:

(P11图1.19)

 

春分日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

日期

3月21日前后

6月22日前后

9月23日前后

12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位置

赤道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北半球昼夜长短

昼夜等长

白昼最长 

黑夜最短

(昼长夜短)

北极圈内极昼

南极圈内极夜

昼夜等长

白昼最短 

黑夜最

(昼长夜长)

北极圈内极夜

南极圈内极昼

▲五带的比较:

(P70图4-22)

名称

气候特征

地理现象

热带

终年炎热

有太阳直射现象

南、北温带

四季变化显著

既无极昼、极夜现象,也无太阳直射现象

南、北寒带

终年寒冷

有极昼、极夜现象

 

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

一、海洋与陆地

1、全球陆地占29%,海洋占71%,即“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从南、北、东、西半球来看,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和东半球。

任何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3、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依次为: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中国位于亚洲。

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

5、四大洋分别是: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最深、岛屿最多的海洋;

大西洋呈“S”形;印度洋大部分位于南半球。

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最小、最浅的大洋。

6、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

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

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

白令海峡(沟通太平洋和北冰洋)。

赤道穿过的大陆有:

非洲大陆、南美大陆   

赤道穿过的大洲有:

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

全部在北半球的大洲是:

北美洲、欧洲。

   

 全部在东半球的大洲:

非洲

 全部在南半球的大洲是:

南极洲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

北冰洋

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               

世界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世界最大的岛屿——北美洲的格陵兰岛      

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8、看图识别大洲、大洋及分界线

 

 

 

 

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

1、海拔:

以海平面为起点,测出地面某个地点突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

某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在地图上用相对高度表示地面起伏大小。

2、基本地形:

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地形名称

特     征

相同点

平原

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

地面起伏小

高原

海拔较主,边缘比较陡峻

山地

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

地面崎岖不平

丘陵

较低,海拔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米

盆地

四周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

3、世界上最大的山系:

科迪勒拉山系    世界上最大的平原:

亚马孙平原

  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巴西高原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青藏高原

  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安第斯山脉

  世界上最大的盆地:

刚果盆地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

马里亚那海沟

世界两大山脉带:

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横贯亚欧大陆和非洲西北部山脉带。

4、海底地形:

  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大洋中脊。

大陆架是是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

蕴藏着丰富的石油、煤、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洋盆)。

最深的地方(海沟)。

火山活动最强烈的地方(大洋中脊)。

5、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有五种地形名称:

山顶、鞍部、山谷、山脊、陡崖。

6、区分方法:

a等高线呈闭合状且海拔升高为山顶; b 两个山顶之间是鞍部;

 c等高线向高处凸,是山谷;d等高线向低处凸,是山脊;e等高线重合的地方是陡崖。

 

7、判断坡度陡缓的方法:

等高线密,坡度陡;等高线疏,坡度缓。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一般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水域

地形剖面图:

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状况。

第四节海陆变迁

1、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

地球表面千姿百态的地形是地球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1912年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3、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有张裂拉伸、有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最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

4、世界上的地震和火山主要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和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上。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

1、到2011年10月,世界人口总数突破70亿。

2、公元1800年以前,人口增长缓慢,此后特别是20世纪世界以来人口迅速增长。

3、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发达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

4、近几十年来,人口增长速度加快的原因:

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婴儿死亡率逐渐降低,人的寿命不断延长。

5、世界人口的分布——很不均匀。

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表示,指一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量。

6、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如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

原因是这些地区处在中低纬度地区、气候温和多雨的平原和盆地,或是临海地带。

7、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8、世界人口稀疏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

世界人口问题

9、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10、城市问题主要表现在:

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工业污染、噪声干扰、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等。

1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12、人口增长过慢或负增长会引发:

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13、人口数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