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PPT课件PPT文档格式.ppt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4692797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PPTX 页数:49 大小:876.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知语言学PPT课件PPT文档格式.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认知语言学PPT课件PPT文档格式.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认知语言学PPT课件PPT文档格式.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认知语言学PPT课件PPT文档格式.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认知语言学PPT课件PPT文档格式.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认知语言学PPT课件PPT文档格式.pptx

《认知语言学PPT课件PPT文档格式.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知语言学PPT课件PPT文档格式.ppt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认知语言学PPT课件PPT文档格式.pptx

朗奴兰盖克(RonaldLangacker,1942年12月27日-):

认知文法的提倡者GillesFauconnier(1944年8月19日-)CharlesJ.FillmoreWilliamCroftMichaelTomasello(1950年1月18日-)戴浩一:

台湾国立中正大学语言学研究所教授,是少数专长于认知语言学的华人。

王士元:

香港中文大学现代语言学系暨中研院院士,另一少数专长于认知语言学的华人。

RonaldW.Langacker(1942)l主要著作:

lFoundationsofCognitiveGrammar(1987,1991)lCognitiveGrammar:

ABasicIntroduction(2008)GeorgeP.Lakoff(1941)l主要著作:

Women,Fire,andDangerousThings(1987)lMetaphorsWeLiveBy(1980,co-author)LeonardTalmy(1942)l理论贡献领域:

认知语义学(隐喻)l主要著作:

lTowardACognitiveSemantics(2000)二、认知语言学的主要概念二、认知语言学的主要概念原型范畴化、基本范畴、上下位命题模式、意象模式、隐喻模式、转喻模式意象图示1.原型(prototype):

是物体范畴最好、最典型的成员,所有其他成员也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典型性。

eg1.在英语的世界图景中,鸟的原型为画眉鸟;

而对于母语为俄语的人而言则是麻雀;

麻雀在中国人的认知意义中也具有典型意义。

2.范畴:

范畴化,也叫做归类,是比较的一个特例。

一个范畴或类别往往有个“原型”,是用以确定类别的参照标准,需要归类的目标与标准进行比较,符合标准所有特征的目标例示(instantiate)这一标准,不完全符合的目标是对标准的扩展(extension)。

经典范畴理论的如下特征1范畴划分由一组充分必要条件决定2特征是二元3范畴具有清晰边界4范畴成员之间地位平等。

eg2.钟书能阮薇.认知与忠实汉英上下位词翻译的认知视角j.韶关学院学报3.上下位:

以基本层次范畴为中心范畴可以向上发展为上位范畴向下发展为下位范畴上位范畴依赖于基本层次范畴且物体的完形形象和大部分属性都来自基本层次范畴因此又被称为寄生范畴(parasiticcategory)下位范畴也是寄生范畴它是在基本层次范畴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细致的切分。

eg3.钟书能阮薇.认知与忠实汉英上下位词翻译的认知视角j.韶关学院学报钟书能阮薇.认知与忠实汉英上下位词翻译的认知视角j.韶关学院学报eg4范畴论在翻译中的应用eg5.例10: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我们要坚持农林牧副渔相结合的方针。

译文:

Agricultureisthefoundationofthenationaleconomy.Wemustfollowtheprincipleofcombining分析:

第一个“农业”指的是农业经济,具有广泛意义,包括了农林牧副渔等产业,因此译为“agriculture”;

第二个“农(业)”具有专指意义,指的是相对于林业、畜牧业、副业、渔业等产业的农耕产业,所以要译成下位词“farming”,才能准确地表达原意。

四种模式:

意象图式模式是基础、立足点;

隐喻与转喻模式是意象图式模式的工具与手段;

隐喻模式与转喻模式之间又是一个连续统;

而这三种模式与命题模式之间是一种相对的关系。

命题模式(propositionalmodel)命题模式只是一种描述关于世界真假值的模式,为了研究语言的非命题意义和意义的性质。

eg5.如描述关于狐狸的知识的命题可为“狐狸是狡猾的”。

意象图式模式(image-schematicmodel)意象图式模式是指所有意象图式都涉及空间结构,凡是涉及到形状、移动、空间关系的知识都是以此模式储存的(赵艳芳,2001:

73)。

莱考夫的意象图式理论强调了以下三点:

a.意象图式来自人身体的经验,强调了经验的生理与空间基础。

b.意象图式存在于概念产生之前,并独立于概念,强调了语言的认知基础。

c.意象图式为我们理解抽象的经验和概念提供了结构。

eg6.时间意象图示eg6.、起点路径目标图式(thesource-part-goalschema)容器图式(front-backschema)eg7.(Lakoff1990):

如果x在容器A内,而容器A又在容器B内,那么也在B内。

凡是人都会死,苏格拉底是人,苏格拉底会死,隐喻隐喻是一个认知机制,在这一机制中,一个认知域被部分地映现(mapped)于另一认知域上,后者由前者而得到部分地理解。

前者叫来源域(sourcedomain),后者叫目标域(targetdomain)。

隐喻不仅仅是修辞,它在语言中无处不在。

隐喻的分类

(一)常规隐喻1.结构隐喻2.方位隐喻3.实体隐喻

(二)创新隐喻1.文学隐喻2.科学隐喻

(一)常规隐喻“通过长期建立的常规关系而无意识进入语言的隐喻才是最重要的。

”(Ungerer&

Schmid),日常生活充满了隐喻。

eg8.Headofdepartment,ofstate,ofgovernment,ofpage,ofaflower,ofabed,ofataperecordereg9.Faceofamountain,ofabuilding,ofawatch1.结构隐喻结构隐喻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使两种概念相叠加,将谈论一种概念的各方面的词语用于谈论另一概念,于是产生一词多用现象。

eg10.TIMEISMONEY时间可以spent,wasted,budgeted,invested/花、浪费、节省Yourewastingmytime.Thisgadgetwillsaveyouhours.Thatflattirecostmeanhour.Youdontuseyourtimeprofitably.2.方位隐喻方位隐喻指参照空间方位而组建的一系列隐喻概念。

eg11.HAPPYISUP;

SADISDOWN下弯的姿势与悲哀和沮丧同现,直立的姿势与愉快和活并存。

Imfeelingup.Youreinhighsprits.Imfeelingdown.Hesreallylowthesedays.3.实体隐喻思想是实体思想是机器Werestilltryingtogrindoutthesolutiontothisequation.Thewheelsareturningnow.

(二)创新隐喻除了常规隐喻,隐喻在不断发展、创新。

新隐喻的产生依赖于创造者新的感受,主要有两个动因,文学隐喻来源于文学家个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其他方面的隐喻是出于表达新事物的需要。

eg11.文学隐喻如莎士比亚的AsYouLikeIt中的名句:

Alltheworldsastage,Andallthemenandwomenmerelyplayers;

Andallmenandwomenmerelyplayers;

Theyhavetheirexitsandtheirentrances2、科学隐喻在科学理论的阐述中常常运用隐喻,因为隐喻可以通俗形象的解释科学概念。

eg12.DNA分子描述为“spiralstairway”(螺旋体)或“zipper”(拉链)。

在解释DNA决定生物传代中细胞的遗传特性时,科学家用信息传递的概念说明遗传概念:

生物密码,遗传信息,传递信息,密码转译,密码编排等。

转喻与隐喻相同,转喻也是基于人们的基本经验,其实质是概念性,是自发的、无意识的认知过程,是丰富语言的重要手段。

不同的是,如果说隐喻是不同认知域之间的投射,那么转喻是相接近或相关联的不同认知域中,一个突显事物代替另一事物,如部分与整体。

容器域其功能或内容之间的替代关系。

Eg13.“国脚”代替著名足球运动员,“heart”代替感情等。

Eg13.Mothercookedpotatoes.(中间阶段转喻整个事件)母亲做土豆包括洗、削皮(准备阶段)、切、入锅、炒、加调料(制作阶段)、出锅、入盘等(做好阶段),cooking是中间的制作阶段隐喻和转喻隐喻和转喻的相互作用还是隐喻和转喻由同一词语在话语中的相互例示来表示的。

转喻与隐喻映现在同一词语中,而该转喻在概念上是独立的,这一点与前面讲过的相互作用不同。

它们的共现不是由于它们在概念上能相互提供理据,而是因为它们在话语中不相矛盾,隐喻是“人是动物”(PEOPLEAREAMIMALS)和“愤怒的行为是放肆的动物行为”(ANGRYBEHAVIOURISAGGRESSIVEANIMALBEHAVIOUR)。

转喻是“消费的食物代表顾客”(CONSUMEDGOODSFORCUSTOMER)。

隐喻和转喻在上句中不相矛盾,因为两者均以一类人作为目标。

三、认知语法学三、认知语法学理论基础1.语言不是一个自足的认知体系,对语言的描述必须参照人的认知过程。

2.句法不是自主的规则系统,而是语义结构的常规象征,其实质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象征系统。

3.语义结构相对于人的认知结构和开放的知识体系,所以,对语法单位的分析不能离开其语义结构。

4.句法与词法是不可分的。

语素、词和句法构成象征系统的连续体,只是被人为的切分了。

认知语法以描述语言的心理真实性为目标,即对语言的描述对认知过程和认知结构内部语法的描述;

而内部语法是不断变化的、动态的、具有一定结构的语言单位的集合体。

认知语法认为语法是由小的象征单位组成大的句法结构的过程,是语义内容的组合和符号化。

句法是以语义为基础的,语义是概念或意向的形成过程,是思维的、认知的,是语法结构的中心。

认知语言学的任务就是描写语义结构,也即对事物进行认知的过程。

认知语言学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区别认知语言学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区别:

Lakoff认为,在结构与语法的理解问题上,认知语言学派与转换生成学派有三点不同。

第一,在转换生成学派的范式中,语法是一套可以生成具体语言的深层规则。

但该理论有其内在缺陷。

例如,对于含there的指示位置结构,我们可以使用其肯定形式:

ThereisJohn.但却不能使用其否定、疑问、反义疑问句形式:

ThereisnotJohn.对于这种限制,认知语言学则认为结构是意义与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