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阅读+写景作文.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68903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阅读+写景作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六年级阅读+写景作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六年级阅读+写景作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六年级阅读+写景作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阅读+写景作文.doc

《六年级阅读+写景作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阅读+写景作文.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阅读+写景作文.doc

档案号:

全方位课外辅导体系

ComprehensiveTutoringOperationSystem

全方位教学辅导教案

学科:

阅读与作文任课教师:

江群授课时间:

2012年11月18日星期日

姓名

性别

年级

六年级

总课时:

第2课

教学

内容

三篇阅读文(二篇现代文+一篇文言文);作文第二讲:

写好植物的特点(一片范文)

重点

难点

1.阅读审题,理清题意。

2.写作的技巧。

教学

目标

1、通过阅读训练提高阅读速度。

2、能把所学的诗词、名言运用到写作中,让文章酣畅淋漓更有文采。

一、阅读方法

先看题目,带着问题阅读文章,提升阅读速度,养成用笔把文章中的关键字进行标识的习惯。

1、阅读《拐弯处的回头》

  一天,弟弟郊游时脚尖被尖利的石头割破,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

  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

于是他一边跷着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和怜爱。

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他几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

他觉得爸爸"一点也不关心"他。

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告道:

"别生气,大部分爸爸都这样。

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

不信你看,等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

"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

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停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远去的身影。

  爸爸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让他回头……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侧身左拐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就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

  虽然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但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光。

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也有了一种想流泪的感觉。

很久以前,我都在寻找一个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

  1、本文记叙的主人公是(    )。

  A、弟弟  B、同学  C、爸爸  D、"我"

  2、找出能够表现弟弟心情变化的语句填在下列横线上。

  ①弟弟受伤后碰到爸爸时:

  ②爸爸自己走了以后:

  ③同学对他说完话以后:

  ④爸爸在拐弯处回头时:

3、第四自然段中"……好像不经意的回过头来,很快就瞟了弟弟他们一眼……"这只是极微小的动作,为什么"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4、爸爸的爱和其他人的爱有何不同?

请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说明。

  5、文中最后一句话中的破折号起                  的作用。

6、联系实际谈谈你读完这篇短文的感想。

2、文言文阅读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yǒu,窗),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

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1.“弃而还走”中“还”的意思是:

         。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

3.这个故事讲的是         成语。

4.这个成语的含义是:

         。

            

3、阅读《竹子》

我常到乡间的外婆家去,我喜欢那里幽静的环境,尤其喜欢生长在外婆家房屋周围的竹子。

那四周一棵棵的竹子是那么生机勃勃。

已经那么高了,还在一节节地向上长,简直要刺破青天。

那细长的竹叶,浓绿浓绿的,也与众不同。

每当雨后,竹子的枝叶洁净如洗,一尘不染,青翠可爱。

挂在竹叶上的水珠,也滴溜溜,亮晶晶的。

秋去冬来,许多花草树木枯黄了。

竹子仍然穿着一身绿装,笑迎严寒,傲然挺立。

我常常想竹子清雅翠绿,惹人喜爱,同时它又象征正直、刚强、廉洁。

难怪从古至今,许多画家曾用他们的妙笔生花,描绘了不少以竹子为题材的名画。

古人说: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这是颇有道理的。

1.照样子写词语。

生机勃勃

亮晶晶

2.找出一个夸张句和一个拟人句,分别用“”和“”在文中划出。

3.短文赞扬了竹子的什么品格?

4.文中画“···”的句子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二、作文第二讲

写好植物的特点

(一)导入

典故:

传说宋代画家文与可,为了画好竹子,冒着似火的骄阳,全神贯注地看着一片竹子,脸晒得通红,衣服被汗水湿透,但他好像毫无知觉一样。

不知何时乌云盖住了山头,随后狂风大作,文与可撩起袍襟,迎着咆哮的狂风,攀登到山顶,继续观察被狂风吹乱的竹林。

突然一声雷鸣,顷刻大雨如注,竹叶晶莹的水珠又吸引了他。

他不顾雨急路滑,心神完全融入了竹的海洋。

由于文与可深入地观察了竹子,因而才能画出最出众、最富有特点的竹子。

写好植物的关键在于要细致地观察,抓住植物的特点,就像画家一样。

缤纷的花草装点着我们美好的生活,用他们艳丽的色彩谱写一首首热情洋溢的歌曲。

植物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你是否留心观察过它们,它们的颜色、样子、气味是否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作文教学

例文讲解:

阅读3《竹子》

提问:

1、《竹子》这篇文章写了竹子的什么?

2、这篇文章表现了竹子的什么品格?

第一招:

写什么?

写作对象:

我们可以写身边熟悉的植物,例如:

竹子、太阳花、菊花、松树、桂花、兰花、梅花……

第二招:

找材料?

写植物的外形(叶、树干、枝、根)、春夏秋冬或者风霜雨雪之中的样子、用途、

品格。

第三招:

怎么写?

例如:

从形状上看:

那么高了,还在一节节地向上长;那细长的竹叶,浓绿浓绿的,也与众不同。

由形状想象到:

简直要刺破青天

雨后的竹子:

枝叶洁净如洗,一尘不染,青翠可爱

冬天:

一身绿装,笑迎严寒,傲然挺立

品格:

正直、刚强、廉洁

第四招:

写得妙?

写得好的句子欣赏:

例:

1、已经那么高了,还在一节节地向上长,简直要刺破青天。

2、我常常想竹子清雅翠绿,惹人喜爱,同时它又象征正直、刚强、廉洁。

难怪从古至今,许多画家曾用他们的妙笔生花,描绘了不少以竹子为题材的名画。

3、古人说: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这是颇有道理的。

好词好句积累:

好词:

生机勃勃、洁净如洗、一尘不染、笑迎严寒、傲然挺立、清雅翠绿、

妙笔生花

点拨:

要学会灵活运用好词好句

好句:

1、梅花不与百花争时光,不和群芳斗艳丽。

每到百花凋零,严寒刺骨的冬季,梅花便如婀娜多姿的仙女,悄然飘落在山岭坡间、园林径旁……别有韵致:

含苞的娇羞欲语,脉脉含情;乍绽的潇洒自如,落落大方;怒放的赧然微笑,嫩蕊轻摇。

有的娇小玲珑,憨态可掬,像初生婴孩般可亲;有的青春洋溢,热情奔放,似亭亭玉立少女般可爱;有的超凡脱俗,端庄大方,如持重贵妇般可敬。

她们或仰、或倾、或倚、或思、或语、或舞、或倚戏秋风,或笑傲冰雪、或昂首远眺……奇姿异态纷呈,美不胜收。

梅花芬芳浓郁,暄香远溢。

若去赏梅,尚未近其树,未见其花,便先有浮动的暗香阵阵袭来,为你引路。

待徜徉在梅花丛中,则香气盈怀,你若深深地吸上一口气,更是清香满口,沁心入脾,顿觉心旷神怡。

2、写梅的词: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仗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陆游《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3、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三、写以一篇以植物为题材的作文,梅、或者竹。

要求:

先列提纲,再写作。

课后

作业

见教案

签字

教研组长:

教学主任:

学生:

教务老师:

家长:

老师

课后

评价

下节课的计划:

学生的状况、接受情况和配合程度:

给家长的建议:

TA-65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