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铜矿分布区域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84560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0.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铜矿分布区域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世界铜矿分布区域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世界铜矿分布区域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世界铜矿分布区域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世界铜矿分布区域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铜矿分布区域Word格式.docx

《世界铜矿分布区域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铜矿分布区域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铜矿分布区域Word格式.docx

山西垣曲铜矿峪,内蒙古新巴乐虎乌奴格吐山,黑龙江嫩江多宝山,甘肃白银厂和金川白家嘴子;

江西德兴铜厂、富家坞、瑞昌武山和永平天排山,福建上杭紫金山,云南新平大红山和东川汤丹,西藏江达玉龙和察雅马拉松多,新疆哈巴河阿舍勒。

其中江西铜厂和西藏江达玉龙为探明储量达500万吨以上的特大型矿产地。

“九五”期间,在“三江”地区已查明矿产地及远景区有云南羊拉铜矿(规模超过50万吨,矿石品位>1%),区带内鲁春和红坡牛场等矿区显示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白秧坪铜银铅锌矿区已达大型规模(矿石品位>

1%),并与金顶铅锌矿区连接成片;

今年在“三江”中、南段结合部位新发现有铜钴矿床,已控制6个前景较好的矿体,单矿体最长达1600米。

四川攀西淌塘铜矿化带矿体厚大,平均品位2.67%初步估算铜储量已达中型以上规模,且远景可观。

新疆哈密东天山土屋

—延东铜矿带(土屋、延东、赤湖、灵龙、维权和雅满苏铜矿),矿体一般控制长度800~1400米,宽度50~200米,施工钻孔均见厚大矿层,最大厚度达380米;

矿石品位0.5%1.5%;

目前经初步评价,铜资源量有望超过1000万吨,展示了特大型矿床的前景,是近年西部铜矿勘查取得的最重大进展。

图2 

中国铜矿储量的地理分布

至1999年底中国有铜矿产地918处,总保有储量6281.23万吨,约占同年世界储量基础(65000万吨)的9.7%,居智利和美国之后,列世界第三位。

中国铜矿储量的地理分布相对较分散,分布在除天津以外的30个省、市、自治区(未统计台湾)。

其中保有储量最多的省区为江西(占全国的19.9%)、西藏(15.2%)和云南(11.1%),3省区合计46.2%;

保有储量较多的省区有甘肃(占全国的6.4%)、安徽(5.5%)、内蒙古(5.4%)、黑龙江(5%)和湖北(4.9%),5省区合计为27.2%;

以上8省区合计为73.4%;

其余的26.6%散布在其它22个省区内(图2)。

图3 

中国各种类型铜矿储量

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相似,中国铜矿主要有斑岩型、矽卡岩型、砂岩型、火山岩型和铜镍型五大类,他们的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90%以上,各自储量占总储量的比重见图3。

中国铜矿矿石的平均品位为0.8%,品位>

1%的富铜矿共保有储量2213.79万吨,仅占总保有储量的35.2%,特别是大型斑岩铜矿的矿石品位普遍较低,一般为0.5%左右,它们的保有储量约占总保有储量的35%。

与世界著名铜矿产出国相比,中国铜矿的矿石质量较差,是制约铜矿开发利用的内在因素之一。

图4 

中国各种规模铜矿储量的比重

在已探明的铜矿产地中有大型矿产地30处,保有储量2633.79万吨,占总保有储量的41.9%;

中型矿产地104处,保有储量1695.08万吨,占总保有储量的27.0%;

小型矿产地806处,保有储量1952.36万吨,占总保有储量的31.1%。

我国大型矿产地保有储量偏少,中小型矿产地保有储量偏多,不利于规模化开发利用(图4)。

图5 

中国铜矿储量利用程度

1999年我国已开发利用的铜矿产地414处,占用保有储量3554.94万吨(其中有A+B+C级储量2041.35万吨),占总保有储量的56.6%;

可供近期设计利用和可供未来规划利用的矿产地216处,保有储量1808.79万吨(其中有A+B+C级储量408.21万吨),占总保有储量的28.8%;

在可供近期设计开发利用的矿产地中,有大中型矿产地11处,保有储量620.04万吨,仅占总保有储量的9.9%,我国铜矿后备储量严重不足。

另外,暂难利用矿产288地处储量917.5万吨,占总保有储量的14.6%。

二、开发利用

建国以来,中国铜矿山从小规模地下人工开采,逐渐发展壮大到可大规模露天机械开采。

全国已建成、扩建和在建的著名大型铜矿山有江西德兴铜厂、富家坞、永平天排山、瑞昌武山、九江城门山,甘肃金川白家嘴子、白银厂(上部主矿已采完),山西垣曲铜矿峪,云南东川汤丹、新平大红山,湖北大冶铜绿山,安徽怀宁马鞍山、铜陵东瓜山,青海兴海赛什塘等,西藏江达玉龙和新疆阿舍勒哈巴河也已开始试采。

同时建成的大型铜冶炼企业有江西德兴、安徽铜陵、湖北大冶、云南大红山、山西中条山、云南东川易门等。

1949年中国铜矿山仅产铜1900吨,而1998年达到48.68万吨,49年来全国矿山共生产铜887.12万吨,产量年均增长率为12.2%。

1979年全国矿山产铜21.7万吨,改革19年来矿山铜产量增加了1.24倍,产量年均增长率为4.6%,建国以来矿山的铜产量见图6。

中国矿山产铜最多的省为江西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16.9%,其余产量较多的省依次为云南(15.2%)、安徽(12.6%)、甘肃(11.9%)、湖北(8.1%),5省合计占全国总量的64.7%。

1998年全国铜矿生产矿山采选生产能力表

单位:

矿石量万吨/年 

金属量吨/年

主要生产矿山

出矿量

入选量

矿石量

金属量

山西

451.00

32123

586.00

35366

安徽

297.65

29604

348.85

35795

江西

3180.00

152177

湖北

309.00

30669

409.90

39430

云南

640.96

68202

951.76

81740

甘肃

99.00

36769

182.00

52830

其他省区

940.24

92253

1023.67

92260

全国总计

5917.85

441797

6682.18

489598

资料来源:

《有色金属工业统计资料汇编》1998

目前中国矿产铜和国内回收废铜的总产量约为67万吨(1998)。

1998年中国生产矿山采选出矿量5917.85万吨(含铜量44.18万吨),入选量6682.18万吨(含铜量48.96万吨),主要产铜省区生产能力见表1。

1998年中国矿山铜产量居智利(368.2万吨)、美国(186万吨)、加拿大(70.5万吨)、印度尼西亚(80.9万吨)、澳大利亚(60.7万吨)、俄罗斯(51.8万吨)之后列世界第七位。

图6 

我国矿山铜和精炼铜产量

1949年中国精炼铜产量仅有2900吨,1998年全国精炼铜产量达121.13万吨(包括进口原料),建国49年来共生产精炼铜1676.95万吨,产量年均增长率为13.4%。

1979年全国精炼铜产量为33.71万吨,改革开放19年来产量增加了2.6倍,年均增长率为7.4%。

建国以来精炼铜的产量见图6。

1998年我国精炼铜产量居美国(246万吨)、智利(233.5万吨)日本(127.7万吨)之后列世界第四位。

三、可供勘查远景区带

(一)藏东铜金成矿带

1、概况

藏东主体属于昌都地区,东西分别以金沙江和怒江为界,南起臧滇边界,北至玉树—囊谦—丁青一线。

该区是我国寻找铜(金)矿最有前景的地区之一,已发现和评价了玉龙超大型铜矿(见附表),化探异常显示该区还具有找铜金矿的良好前景。

目前该区正在进行1/20~1/5万化探,圈出并进一步评价未来的找矿靶区。

2、区域地质背景

藏东地区属东特提斯构造域的东段,是晚古生代以来形成的一个弧—陆碰撞带。

自东向西可划分为6个次级大地构造单元:

(1)江达—莽岭海西—印支期火山弧带;

(2)生达残留滞后型弧后盆地;

(3)贡觉第三纪盆地;

(4)夏日多

—马牧普逆冲推覆带;

(5)昌都—芒康弧后前陆盆地;

(6)类乌齐—左贡逆冲推覆带。

3、区域地质成矿条件

藏东地区已发现不同类型的矿床(点)150个,找矿潜力较大。

区内成矿规律如下:

(1)与火山活动有关的铜、铅、锌、铁、银、金矿床,主要分布于车所—德钦大断裂东侧岩浆弧(盆)带,受控于三叠纪火山岩;

(2)与喜山期钙碱性—碱性斑岩有关的铜、钼多金属矿床,主要分布于车所—德钦与查隆塘—德钦断裂带间,岩浆作用和穹隆背斜构造是主要控矿因素;

(3)与构造岩浆活动有关的钨、锡、铅、锌、砷、汞、锑矿,主要分布于澜沧江断裂两侧,断裂构造是主要控矿因素;

(4)与沉积(变质)作用有关的铁、铜和非金属矿床;

(5)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金、银矿床,主要产于金沙江和澜沧江断裂带;

(6)与超基性岩有关的铂、铬、镍矿床,分布于怒江超基性岩带。

4、西藏玉龙铜矿简介

玉龙铜矿位于江达县城257°

,直距44公里(详见附表),西距昌都140公里。

矿区海拔4560~5120米,地势平坦;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矿床产于昌都中生代陆相盆地西侧。

矿区为一北北西向背斜,两翼由上三叠统砂岩、页岩和灰岩组成,喜玛拉雅期二长花岗岩(16.5~57.9Ma)沿背斜轴侵入。

矿化发生在斑岩体、围岩及接触带中,面积2.1平方公里。

目前已探明铜金属储量650万吨(见附表),伴生的钼、银、金、铋、钴、锌和铂族等金属均有探明储量。

为超大型斑岩型铜钼矿床。

矿床由3个矿体组成,矿体埋深0~18米,可供露采。

其中1号筒状矿体由含矿花岗岩体及其接触带的含矿角岩组成,平均厚度331米;

细脉浸染型矿石,易选,铜平均品位0.52%。

2号和4号矿体是产于内接触带的似层状矿体,平均厚度分别为44米和59米;

主要为细脉浸染型矿石,还有混合型矿石、氧化矿石和含铜褐铁矿石,铜平均品位分别为1.75%和2.5%,可用浸出法生产。

(二)西南三江铜多金属成矿带

西南三江铜多金属成矿带指云南境内部分,包括澜沧江南段和滇西北地区。

西南三江地区处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结合部东侧,是特提斯构造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应不同的成矿地质条件,其可进一步划分为金沙江断裂带、澜沧江火山岩带、怒江断裂带和兰坪

—思茅盆地等地质构造单元。

3、成矿地质条件

区内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和构造作用强烈而复杂,有关的有色金属和贵金属成矿作用类型多样。

铜矿床主要类型有:

与岩浆热液活动有关的斑岩型、斑岩—矽卡岩型和矽卡岩型;

与海相火山活动有关的火山热液型、火山喷气型以及层控热液型。

铅锌银矿床主要类型有:

沉积—改造型、海相火山岩型和侵入岩浆热液型。

金、锡矿床也都有自己的特征和类型。

从目前资料看,中甸和宁蒗—丽江铜多金属成矿带、澜沧江火山岩铜多金属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