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笔记.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54700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226 大小:145.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学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6页
中药学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6页
中药学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6页
中药学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6页
中药学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学笔记.docx

《中药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学笔记.docx(2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药学笔记.docx

中药学笔记

第2章中药的产地采集储藏

一、地道药材

川:

黄连,川芎,附子

二、中药的采集

江苏:

薄荷,苍朮

三、中药的储藏

广东:

砂仁,陈皮豫:

地黄

东北:

人参,细辛,五味子鲁:

阿胶滇:

茯苓

第三章中药的炮制

一、炮制的目的

二、常用的炮制方法

第四章中药的作用

一、中药作用的基本原理

二、中药的功效

第5章中药的性能

中药药性理论

①四气②五味③升降浮沉④归经⑤有毒无毒

第一节四气:

温、热、寒、凉的四种药性

四气:

《素问‧五常政大论》最早论及,《本经‧序例》确立“四气”之名,宋‧寇宗奭《本草衍义》将四气改为四性。

由来:

以临床疗效判定(主观感觉)。

效应:

(正)寒凉性:

清热、去(泄)火、凉血、解热毒

温热性:

回阳救逆、温理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

(负)寒凉性:

伤阳气、生(助)寒邪

温热性:

伤阴气、生火邪

在临床的具体表述:

大热、热、温、微温、平、凉、微寒、寒、大寒。

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1.正治2.恰当选药(病、药)3.寒热并用4.虚热、虚寒

第2節五味

五味:

口尝味,功能味,以功能味定药味。

最早见《尚书‧洪范》,《内经》论其与五行的关系。

正效应:

1.平:

能散,能行-行气活血,治气滞血淤。

-川芎

↓麻黄、紫苏(风寒表证)

发散表邪,治表症

薄荷(风热表证)

能润:

使津液来也

补气:

治气虚人参、党参

2.甘:

能补补虚补阳:

治阳虚锁阳

补血:

治血虚当归

补阴:

治阴虚麦冬、玉竹

能和和中:

肝胃失和甘草、大枣

缓急止痛:

脘腹四肢挛急作痛:

甘草、芍药

能缓缓和药性:

作用强烈的药+甘味药(甘草)

能解毒:

解药毒、食物中毒

通泄泻下大黄(苦大寒):

热结便秘

3.苦:

能泄降泄降气降逆气通肺气上逆苦杏仁

胃气上逆代赭石

肝气上逆

清泄清热泻火火热上炎

燥湿+寒苦寒燥湿。

黄连、黄芩、黄柏

能燥+温散寒燥湿

能坚:

坚厚津液泻火不伤津※少量用→坚厚肠胃(健胃)

4.酸:

能收、敛、固、涩(滑脱不禁无邪者)

固表止汗治体虚之汗五味子、乌梅

敛肺止咳治久咳、虚喘五味子

涩肠止泻久泻久痢脱肛五味子

固精止遗治肾虚、遗精、遗尿、尿频山萸肉

固崩止带治崩漏山萸肉、五味子

收敛止血治大出血乌梅

能生津至津伤口渴乌梅、木瓜

开胃助消化胃津不足、消化不良

能安蛔治蛔厥

5.咸:

能下:

能泻下通便。

治大便燥结芒硝(玄明粉)

能润:

润软坚硬燥屎治坚硬难下芒硝(玄明粉)

能软软坚散结治瘰疬、痰核、瘿瘤

咸入血治血分病:

水牛角

咸入肾引药入肾

6.涩:

与酸相似,不生津,不开胃,不安蛔

7.淡:

能渗、能利渗利水湿治水湿停留茯苓、猪苓

8.芳香(臭):

能醒脾、化湿湿浊困脾佩兰、藿香

能辟秽

能开窍:

治神昏闭证

负效应:

1.辛:

耗气、伤津

2.甘:

腻膈、助湿、滞气、碍胃

3.酸:

敛邪之弊

4.苦:

伤津大量用伤津

5.咸:

Na2SO4类伤脾胃

NaU类胜血:

脉凝泣不通

6.淡:

伤津

7.芳香:

耗气、伤津

三、阴阳五行

1.阴阳辛甘阳酸苦咸阴

四、气味配合

1.总原则①任何气、味均可配

②一味药中,气只能用一,味可以有多

2.规律:

一气一味,一气多味

3.指导意义:

气味相同,功能相似

气味不同,功能相异

第3節升降浮沉:

病势相反,病位相同

起源《内经》成熟金元,张元素建树最大《珍珠囊》。

产生:

(一)根据药物本身性质

1.质地轻重叶、花升浮

根、种子沉降

2.性味

3.气味的厚薄(煎出药物的稠稀程度)

(二)功效

1.正效应:

升浮(向上向外<表>)沉降(向下向里)

①升阳举陷:

黄芪①泻火

②发散表邪②通便(通后阴)

③散邪(散风、散寒)③利水(利前阴)渗湿

④重镇安神、平肝潜阳、息风止痉、消积导滞、降逆止呕、降气平喘

2.负效应:

升浮沉降

①过用、误用对病势上逆的激化,加重病情。

②过用、误用对病势下陷的激化,加重病情。

(三)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1.病位在上、在表,宜用升浮类药

2.病位在下、在里,宜沉降

3.病势上逆,宜降

4.病势下陷,宜升

(四)升降浮沉的转化

1.炮制

2.配伍

第四节归经归属经络生理部位(藏象、经络)

起源《内经》,南北朝雏型

1.产生和依据

人体方面:

藏象、经络

药物方面:

特性、药效

2.方法

(1)直接归经法

(2)间接归经法根据生理功能,川续断-续筋接骨,肝肾经

根据病因病机,使君子-杀虫脾经,肠经

3.内容

⑴按12脏腑

⑵六经辨证

⑶三焦归经

⑷气血归经、表里

4.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⑴根据病变部位合理用药

⑵根据病变的传变规律

5.气味、升降浮沉必须与归经合参

第五节有毒无毒

(1)含义:

1.毒者,厚也(有好,坏之分)

2.狭义的毒-对人身有伤害

3.广义的毒①药物的总称②药物的偏性

(二)无毒:

常用量或单味药

(三)有毒无毒

⑴对人体有无毒害

⑵对人体的作用强弱

(四)现代药理学观看中药毒性

1.毒性2.副作用3.后遗效应4.过敏反应

(五)产生

1.生活2.医疗3.动物实验

(六)确定有毒无毒的依据

1.药物中是否含有有毒成分(偏性突出)乌头:

乌头碱蟾酥:

巨毒

2.整体是否有毒

3.用量是否适当

(七)影响因素

1.药物因素

①产地不同,品质不同。

东北产绵马贯众有毒,同名不同科属

②用药部位不同

③产地

④来源

⑤时间

⑥储存

⑦炮制

⑧剂型

2.环境(农业、工业的污染)

3.人体

①体质

②性别

③年龄

④种属

⑤皮肤

4.使用方法

①药物配伍

②途径

③次数

④时间

⑤面积

(八)引起中毒的原因

1.误服伪品2.误服毒药3.用量过大4.炮制失当

5.剂型失当6.管理不当7.疗程过长8.配伍不当

9.辨证不当10.个体差异11.离经叛道

(九)意义

1.准确认识药物的效应

2.动态中认识药物有毒无毒

3.为合理用药创造条件

4.纠正中药无毒的错误观点

5.便于及时抢救

(十)预防中毒的方法

1.用有毒药以小剂量开始

2.区别对待无毒药,不使无毒变有毒

3.区别对待有毒药,使有毒变无毒

4.消除导致增毒的药物因素

5.合理使用,降低药物毒性

6.综合辨析患者机体

7.识别过敏体质

 

第六章中药的应用

第1節配伍

1、含义:

根据药物性能和临床治疗的需要,将两种以上的中药一起使用的方法。

2、内容

(1)基本配伍:

从双无配伍用药角度,论述药物简单配伍后性效变化规律。

①单行:

单位药,无须配伍。

②相需:

两种以上功效相似的药同用互相促进增强疗效。

③相使:

有共性的药同用,辅药增强主药疗效。

④相畏:

一种药物的毒性受到另一种药物的抑制。

⑤相杀:

与相畏相似。

生半夏畏生姜,生姜杀生半夏。

⑥相恶:

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

⑦相反:

二药合用,产生或增强毒性或副作用。

(2)分析

1.增效:

相须、相使

2.减效:

相恶

3.减毒:

相畏、相杀

4.增毒:

相反

(三)高级配伍:

从多元配伍用药角度,论述各药在方中地位及配五后性效、变化规律。

君、臣、佐、使药

(四)配伍目的

增强治疗效能,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降低毒副作用。

(五)中西药配伍

1.增效:

麻黄+青霉素

2.减毒

3.消除、降低疗效

4.增毒

第2節禁忌

1、含义:

用药时的忌讳。

2、内容:

1.配伍2.妊娠3.服药4.证候

3、配伍禁忌:

用药配伍后能产生毒副作用,用药时应避忌。

1.内容:

十八反、十九畏

十八反:

乌头、附子、草乌反半夏、瓜蒌(根全皮仁)、贝母(川贝、浙贝)、白薇、白及

甘草反海藻、大戟(京)、甘遂、芫花。

藜芦反诸参(人参、沙参<南>、丹参、苦参、玄参)、细辛、芍药(赤芍、白芍)

十九畏:

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相畏郁金

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2.正确对待

四、妊娠禁忌损伤胎元、流产,禁用、慎用妊娠期间

(1)禁用药峻烈有毒

(2)慎用药

①活血化淤②攻下药③行气药④辛热药⑤滑利药

五、饮食禁忌:

服药时忌食某种食物

1.内容:

①服药期间忌服生冷、粘腻、腥膻等不易消化有刺激性的食物。

②寒性病忌食生冷。

③热性病忌食辛辣。

④肝阳上亢忌食辛热助阳的食品。

⑤疮疡、皮肤病患者忌食鱼、虾、蟹等腥膻或有刺激性食品。

⑥消化不良忌食油炸。

⑦外感表证忌食油腻。

⑧选择与治疗有协同作用的食品。

第3節用量

1、剂型:

成人单味药内服一日用量。

2、确定

(1)基本:

汤剂、干品5~10g,部分15~30g,丸散剂0.5~3g。

(2)变化依据

1.药物方面

①质量质优→小质次→大

②质地质重→大质轻→小干品→小鲜品→大

③气味清淡→大浓烈→小

④毒性毒小→稍大毒大→小无毒→大

2.应用方面

①配伍复方→小单方→大主药→大辅助→小

②剂型汤剂→大丸散→小

③目的人参:

补气救脱→大补脾、肺气→常量保健→小

槟榔:

驱绦虫→大行气利水消积→小

3.患者方面

①年龄成人→大幼老→小体弱→小

②性别活血化淤药女性月经期妊娠期慎用

③体质以驱邪为主时,脾胃健康→大脾胃弱→小

以补虚为主时,胃强→大胃弱→小

④病程病程短、新患→大病程长、体弱→小

⑤病势病急、病重→大病缓、病轻→小

4.其它

①职业体力劳动→大脑力劳动→小

②生活习惯发汗药:

平时喜食辛辣→大不喜食→小

③季节、气候发汗药:

春秋稍→大冬→大夏→小

④地域和居住环境

3、剂量与疗效的关系

1.药物的作用随剂量的增大而增强。

2.部分药物的作用随剂量增减而变化。

生麦芽常量(10~15g)疏肝、消食生白朮常量健脾

大量(30~150g)回奶大量健脾、通大便

3.未超过人体最大承受量的无毒,超过的有毒。

第4節用法:

给药途径、应用形式、煎煮方法、服药方法

1、途径

1.消化道给药

①全消化道给药

口腔黏膜(含药)

由上进入鼻饲

肠管导入

②半消化道给药

灌肠

由下进入栓塞

肛滴

2.呼吸道给药

①全呼吸道给药吸药气水蒸气+药气

咽气

②半呼吸道给药鼻腔

支气管

3.血管给药

①静脉

②动脉

4.肌肉、皮下组织给药

①埋药②肌肉注射③皮下注射

5.眼部给药

6.耳部给药

7.阴道子宫羊膜腔内

8.母乳给药

9.皮肤给药全身药浴

局部

10.穴位给药

2、应用形式

1.内服:

汤液、丸散、丹、锭、颗粒、胶囊、口服液、液膏剂

2.外服:

散、膏、药膏、丹、丸、锭、钉、线

3.吸入:

烟气、熏气、蒸气、气雾剂

4.注射

3、汤药煎煮

(1)煎前准备

1.用具:

砂锅、砂壶、陶罐、耐高温的玻璃器皿;不能用铁、铅、锡、铝锅。

2.溶媒:

水、酒、醋。

3.用水量。

4.浸泡。

5.浸泡水温:

10~40℃。

6.火势与火质(火候)。

7.煎药次数。

8.时间:

头煎-锅开15~20分钟二三煎10~15分钟。

9.盖盖子与不停搅动。

10.煎出量:

一次250~300ml,二次500~600ml,三次750~900ml。

(2)煎后处理

①立即倒出

②绞渣出汁

③合对分服

④不宜久置

⑤煎糊倒掉,若为健脾胃药,可不倒

(3)特殊处理

1.先煎:

提前30分钟

⑴难溶于水⑵有毒⑶治疗上的需要

2.后下:

⑴芳香挥发油类⑵治疗需要

3.包煎:

⑴粉末类,细小种子⑵毛绒类⑶矿物粉末⑷孢子

4.另煎:

人参、西洋参

5.焗服:

开水泡

6.冲服

7.煎汤代水

8.烊化

四、服药方法

(1)时间

1.空腹服:

早晨起床时,攻下逐水药、攻下积滞药、驱虫药。

2.饭前服:

(30分钟前)补虚类。

3.饭后服:

健胃消食,解表,头面,对胃肠有刺激。

4.睡前服:

安神药安眠时,睡前一个半小时;缓通大便,涩精止遗。

5.定时服:

驱疟:

疟发前2~4小时;中西药分服中差1小时。

6.不拘时服:

病情凶险。

(二)次数一天2~3次,病急增加次数。

(三)冷热一般温服。

 

各论

第1章解表药

1、含义:

发散表邪,解除表证。

2、表邪与表证

1.表邪:

六淫之邪客于肌表。

2.表证:

发热恶寒(必有,同存时多认为表证)、头、身痛、鼻塞声重、咳嗽(脉浮)。

3.证型:

〈1〉风寒表实证:

恶寒、发热、头疼、无汗、身痛、脉浮紧。

〈2〉风寒表虚证:

恶寒、发热、头疼、汗出、脉浮缓。

〈3〉风寒夹湿表证:

恶寒、发热、头疼、头沉、身痛、关节酸痛、苔腻、脉浮、滑、濡、紧。

〈4〉风热表证:

发热、微恶风寒、口渴、有汗或无汗、脉浮数、舌尖红。

〈5〉风热夹湿表证:

发热、微恶风寒、口渴而粘、有汗无汗、肢体酸沉、脉濡、苔腻。

〈6〉暑湿表证:

身热、微恶风寒、汗少、肢体酸重疼痛、口粘腻、口渴不想饮、脉数、濡、尿赤、苔黄薄腻。

〈7〉阴寒闭暑证:

恶寒、发热、头疼、声重、口淡不渴、呕吐、泻泄、苔白腻。

〈8〉气虚外感:

恶寒重、微发热、无汗、倦怠、乏力、脉沉无力。

〈9〉阳虚外感:

恶寒重、微发热、无汗、脉沉无力。

〈10〉阴虚外感:

头疼、身热、微恶风寒、无汗、心烦、咽干、口渴不欲饮、脉细数、少或无苔。

〈11〉血虚外感:

头疼、身热、微恶寒、无汗、脉弱无力。

3、性能与主治

1.性味特点大多辛味发散疏泄奏理发汗

归肺与膀胱经开发毛窍解表

2.功效:

发汗、解表兼宣肺平喘、利水、透疹、升阳。

3.主证:

证型〈1〉-〈11〉。

兼治咳、喘、麻疹、阳虚。

四、分类及其特点

1.发散风寒药:

辛温发表、发汗散寒。

主风寒表证,气、阳虚外感。

2.发散风热药:

辛凉解表。

疏散肌表风热。

五、使用注意

1.不宜久煎,锅开后5~10分钟。

2.不可大量用,以免发散太过,耗气伤津、伤阳。

3.体虚多汗、疮疡日久、大出血患者,慎用。

4.因时因地增减用量,天冷用药多,热少。

5.汗出过多、四肢厥冷(亡阳)回阳救逆。

亡阴、亡阳勿用。

第1節发散风寒药

1.麻黄(一类):

辛微温,归肺、膀胱经开宣肺气、开毛窍发汗解表

辛温发散,微苦泄降

平喘利水

肺气不宣之咳喘风水水肿

※发散力较强,平喘力较好。

功能:

发汗解表:

风寒表实无汗

*风寒袭肺-杏仁、甘草、麻黄(固定)…+杏仁

宣肺平喘:

肺气不宣的喘咳寒饮客肺-细辛、干姜

邪热客肺-生石膏、杏仁、甘草(固定)+生石膏

利水消肿:

风水水肿(水肿兼表证)-白朮、苍朮

另治:

风寒湿痹、阴疽。

用量:

3~10g生用发汗力强,蜜炙后发汗力弱,平喘力强。

使用注意:

①体虚多汗忌用

②高血压、失眠慎用

2.桂枝(一类):

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发汗不及麻黄,长于助阳流畅血脉)。

甘温助阳发表助阳

辛温散风寒

温通畅胸阳散寒止痛

入血分通血脉活血化淤

※温助一身之阳气,流畅一身之血脉,既走表又走里。

功能:

助阳发表:

风寒表证实无汗-麻黄汤

*虚有汗-白芍、生姜、大枣(固定)桂枝白芍等量

散寒止痛:

风寒湿痹

脘腹冷痛外寒直中

中焦虚寒-桂枝、白芍,白芍倍桂枝

温通胸阳:

胸痹-心气、心血亏虚,脉结代

月经不调

温通血脉:

经寒血滞痛经经闭

癥瘕、积聚

温化水湿(温阳化气):

阳虚水肿、小便不利、痰饮眩晕、心悸(水气凌心)

用量:

3~10g。

使用注意:

风寒表证兼出血证,孕妇,阴虚火旺,月经过多者,慎用。

3.紫苏(一类):

辛温,归肺、脾经。

辛温行散入肺散风寒发表(力淡)

入脾理气、宽中安胎

解毒解鱼蟹毒

※发汗不如麻桂,长于理气、安胎、解毒、善风寒感冒兼气滞。

功能:

发表散寒:

风寒表证紫苏叶-发表散寒

表证兼气滞紫苏梗长于理气宽中

理气宽中:

脾胃气滞

安胎:

气滞胎不安

解鱼蟹毒

4.荆芥(一类):

辛微温,归肺、肝经,力平和,生用、炒炭功异。

生用:

多散肺散表邪解表

肝散血分风热之毒透疹

散内风止痉

炒炭:

多收敛入血分止血

※发汗不如麻桂,散风发表通用。

功能:

散风发表:

风寒表证、风热表证、头风头痛(风寒、风热)

透疹止痒:

麻疹不透(初期)、风疹瘙痒、疮疡初期

止痉:

产后发痉

炒炭:

止血,妇科崩漏

用法:

生用、炒炭。

使用注意:

体虚多汗者慎用。

5.防风(一类):

甘辛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力较缓,生、炒炭用功异。

生用:

辛散甘缓散外风发表风寒湿三邪客体

胜湿邪止痛

袪内风止痉

止泻

炭用:

收敛兼散止血

※发汗不麻桂,长于胜湿、止痉、止泻。

功能:

散风胜湿、发表止痛:

风寒表证、风热表证、表证夹湿、头风头痛、风寒湿痹

破伤风、小儿惊风:

止痉

止泻、止血:

肝旺脾虚-痛泻

肠风便血-泄泻

崩漏(炒炭)

另治:

慢性As中毒。

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慎用。

6.羌活、藁本:

相同:

⑴同伞形科:

根茎。

⑵味辛、性温,气雄而烈,为散风寒湿之品。

⑶袪风胜湿,发表止痛。

⑷气虚多汗者慎用。

异同:

羌活(一类):

⑴主散肌表游风、寒湿而止痛,善治上半身风寒湿痹。

⑵入膀胱经,太阳经头痛,后脑勺强痛。

藁本(二类):

⑴直上巅顶,善治巅顶风寒头痛。

⑵兼治寒湿引起的腹痛腹泻。

7.白芷(香白芷,一类):

辛温,归胃、大肠(阳明)、肺(少阳)经。

芳香辛温燥散散风寒、除湿邪、通窍止痛、发表

止白带鼻窍、关节窍

消散肿块,促进脓汁的排出

※尤善治阳明头痛及鼻渊。

功能:

散风寒发表风寒表证头痛、鼻塞、流清涕

表证夹湿(风寒)

通窍止痛:

眉棱骨痛-川芎、荆芥穗、菊花

头风头痛风寒

风热

风冷细辛

牙痛风火生石膏

寒热交错:

风冷+风火

风寒湿痹:

鼻渊鼻塞

风湿瘙痒

燥湿止带:

寒湿下注、带下清稀-苍朮、白朮、茯苓

消肿排脓(兼活血):

乳痈-蒲公英、金银花、赤芍

痈脓疮毒初起未脓可消

脓成未溃促溃

脓多排泄不畅促排

另治:

寒湿腹痛,做香囊佩戴,美容。

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疮疡脓净者慎用。

8.辛夷(二类):

辛温芳香,归肺、胃经,入汤剂打碎包煎。

芳香质轻,气味俱薄辛散温通止痛,解表力弱

功能:

散风寒:

风寒表证:

头痛、鼻塞

通鼻窍:

鼻渊头痛

止疼痛

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者慎用。

9.苍耳子(二类)(枲耳)(葹):

甘苦温,有小毒,归肺经,用其果实入药。

苦温、疏燥、通达、甘缓不峻:

最善治鼻渊流涕、风湿瘙痒。

上通脑顶、下行足膝、外达皮肤、内走脏腑。

功能:

散风发表、宣通鼻窍:

鼻渊头痛、流清涕-白芷、细辛、辛夷

表证头疼鼻塞

袪湿止痒:

疮疹瘙痒

风湿痹痛

10.生姜(二类):

辛微温,归肺、脾胃经,力缓,轻证多用,走而不守。

辛温发散肺发表袪疼止咳

脾胃温中止呕、开胃、袪湿

调味、解毒

功能:

发汗解表:

风寒感冒轻证

温中止呕:

呕吐胃寒

风寒

气滞

胃热:

竹茹、黄连

胃虚

除湿开胃:

温浊中阻、痞满呕吐

温肺止咳:

风寒咳嗽-杏仁、紫苏

虚劳-人乳汁、生姜汁、白萝卜汁、蜂蜜、梨汁

调味解毒

另:

生姜+大枣健脾开胃。

使用注意:

阴虚痨嗽、疮疡红肿者慎用。

生姜皮:

和中利水消肿(凉)

煨姜:

辛散力大减(守多走少),温中力大增

生姜汁:

辛温力强(走而不守)开痰止呕

身昏闭证

11.葱白(三类):

辛温,归肺、胃经。

透达表里,温通上下之阳气,发汗力弱。

功能:

发汗解表:

轻症

温通阳气:

格阳证、戴阳证

消肿散结(外用)

12.胡荽(香菜,三类):

芳香,辛温,归肺、胃经。

功专发汗、消食

透疹

发表:

风寒感冒轻证

透疹:

麻疹初起,透发不畅

消食下气

13.桱柳(观音柳、红柳、西河柳,三类):

辛甘温,归心、肺、胃经,开发辛散之品。

功能:

发表:

风寒感冒

透疹

14.香薷(二类):

辛微温,归肺、胃脾经,功似麻黄而力缓,长于化湿和中。

夏月多用,

发汗不伤阳,化湿不伤阴。

辛散芳香肺发汗解表

宣肺利水

入脾胃,化湿和中

功能:

发汗解表、化湿和中:

阴寒闭暑证-厚朴、扁豆、黄连、滑石

利水消肿水肿兼表证

脚气浮肿+白朮

止呕方法:

药汤放凉,浓缩成丸散,配伍止呕药。

第2節疏散风热药

1.薄荷(一类):

芳香辛凉,归肺、肝经,发汗力较强。

芳香轻浮,清凉疏散肺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肝清利咽喉

透疹

辟秽疏肝解郁

*叶发汗,梗宽中理气

功能:

疏散风热:

风热表证

清利头目:

温病初起

利咽:

头疼目赤、咽喉肿痛

透疹:

麻疹不透、风疹搔痒

疏肝:

肝郁气滞-柴胡、香附、赤芍

辟秽:

暑热感冒-滑石:

生甘草6:

1

暑湿泄泻、口臭(含漱)

用量:

3~6g,开水泡服,入汤剂后下。

使用注意:

体虚多汗者慎用。

2.牛蒡子(一类):

辛苦寒,归肺、胃经。

清散宣透,滑利之品清散风热解表透疹

宣肺袪痰利咽

止咳

滑利二便导热毒从二便出解热毒消疮肿

※发汗不如薄荷,长于清热、解毒、宣肺袪痰。

功能:

散风清热:

风热表证,兼咽痛、二便不利+金银花、连翘

温病初期(卫分)

宣肺袪痰风热、肺热咳嗽痰黄或灰白粘稠

肺阴虚有热咳嗽少痰

透疹解毒:

麻疹初期-荆芥穗、蝉衣

中期-金银花、大青叶

风疹搔痒

利咽消肿:

咽喉肿痛、痈肿疮毒、乳痈

用量:

6~12g。

使用注意:

脾虚便溏泻泄慎用。

3.蝉衣(二类):

甘寒质轻,归肺、肝经。

甘寒质轻清宣透散肺清散风热(外来)疗哑

肝明目、退翳膜止痒透疹

息内风止痉

※发汗不及薄荷,清热不及牛蒡子,长于明目疗哑,息风止痉。

功能:

疏散风热:

风热表证(儿科)-金银花、连翘、牛蒡子

(利咽疗哑)温病初起

咽痛音哑-桔梗、生甘草、胖大海(风热)

透疹止痒:

麻疹透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