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城区地形测量技术设计Word下载.docx
《XX城区地形测量技术设计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城区地形测量技术设计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执行《城市测量规范》(CJJ8-99),简称“规范”。
(3)、执行《1:
500、1:
1000、1:
2000地形图数字规范》(GB/T17160—1997),简称“数规”。
(4)、执行《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简称“定位规范”。
(5)、执行《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规程》(CJJ73—97)简称“定位规程”。
(6)《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以下简称《水准规范》。
(7)、执行《1:
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简称“图式”。
(8)、参照执行《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1002—95),简称“规定”
(9)、参照执行《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1003—95),简称“标准”。
3、组织实施方案
(1)、本工程实行项目负责制,组成6个作业组,设项目负责1人,全面组织、协调内外业工作。
整个工程分为两个阶段:
首级控制测量阶段和数字地形图测制阶段。
(2)、本工程整体质量指标为优,总工期为25日。
4、技术方案
4.1基本技术要求
4.1.1平面系统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3º
带投影,中央子午线为117º
4.1.2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基本等高距为0.5米。
4.1.3E级GPS控制网最弱边相对中误差≤1/4.5万,最弱相邻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
5cm。
4.1.4四等水准网平差后每公里观测高差中误差(相对于起算点)不得大于±
1.0cm,最弱点的高程中误差(相对于起算点)不得大于±
2.0cm。
4.1.5地物点、高程注记点和等高线对附近野外控制点的平面及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表1的规定。
表1:
地物点、高程注记点和等高线的精度要求
地物点
高程注记点(m)
等高线(m)
平面(m)
高程(m)
±
0.20
0.10
0.16
4.1.6地形图比例尺为1:
500,采用标准分幅,取图名。
4.1.7使用的仪器均应按要求进行全面检验。
4.1.8所有埋石控制点均应作点之记。
4.2已有资料的分析
4.2.1、平面控制资料
测区内有XX省测绘院2000年施测的四等GPS点——“岗山、护驾山和崇文中学”等3点,该3点经踏勘点位保存完好,精度可靠且具有1954年北京坐标系成果;
可作为本工程E级GPS网的起算依据。
4.2.2、高程控制资料
测区内有XX省水利设计院施测的三等水准网点——“XX3、崇文中学”等2点,经踏勘点位保存完好,精度可靠且具有1985国家高程基准成果,作为本工程四等水准网的起算依据。
4.3E级GPS平面控制测量
4.3.1布网方案
(1)E级GPS控制网拟在四等GPS点——“岗山、护驾山和崇文中学”等3点下布设,组成独立边构成的多边形网(或称为环形网),网形结构见“附图”。
(2)由于该网为图上设计,实地选点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变更。
4.3.2选点和埋石
E级GPS控制点一般应选在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视野开阔,被测卫星高度角大于15°
,点位附近无大功率发射源和高压输电设备,交通方便有利于其他手段的扩展和联测,点位基础牢固,易于长期保存的地方。
本区域内可利用旧点,作为控制点,对旧点应检查其稳定度、完好性,符合要求方可以利用,否则应加固或放弃使用。
E级GPS控制点均采用地理名称取名,埋石后均应作较详细的点之记。
4.3.3观测
(1)本测区E级GPS控制网,拟利用3台中海达HD—8200型(标称精度为5mm+2ppm×
D)静态GPS接收机配合一台徕卡SR530型双频接收机作业。
(2)观测时要求有效卫星颗数应大于等于4颗,数据采样率为10s,观测时间一般为45min,点位图形强度因子PDOP值应小于8。
(3)作业前应根据星历预报认真编制观测计划,要保证各条观测基线的模糊倍率因子在1.5以上。
(4)观测前后各量取仪器高一次至1mm,其较差不得大于3mm,取中数使用。
4.3.4数据处理
(1)E级GPS控制网的验算和平差计算均使用随机软件在微机上进行。
外业观测数据按《定位规范》要求的项目进行全面检核,各项检核的限差如下:
a.同步环全长相对闭合差的限差ω同≤10ppm或ω同≤1/100000;
b.异步环全长相对闭合差的限差ω异≤2δ(mm);
c.复测基线长度较差的限差ds≤2δ(mm)。
式中:
δ=(d为平均边长,单位:
km;
n为独立环中的边数)
b.平差计算首先在“WGS—84坐标系”内进行无约束平差,然后在1954年北京坐标系内进行二维平面约束平差,不进行高程约束。
4.4RTK控制测量
RTK控制点一般应选在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视野开阔,点位附近无大功率发射源和高压输电设备,交通方便有利于其他手段的扩展和联测,点位基础牢固,易于长期保存的地方。
作好各点的点之记,至少两个方向标定该点,并在实地作好标记。
RTK控制点成果是利用RTK技术采用徕卡SR530型GPS接收机,进行数据采集,结合测区及工作的实际情况,在测区的中央开阔地区架设基准站,利用施测的测区内不同方向上四个以上的E级GPS点进行坐标系统和高程转换,施测各加密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
每次观测过程中,应尽量观测一定数量的已知点作为检核,精度满足数字测图的精度要求。
4.5高程控制测量
4.5.1.四等水准网的布设方案
四等水准作为测区的高程基本控制,在三等水准点下布设成附、闭合水准路线。
四等水准应联测地面的所有E级GPS和RTK控制点,四等水准网的布设详见附图。
四等水准附合路线长度不应大于15km,结点间路线长度不应大于10.5km。
4.5.2四等水准观测
四等水准测量使用NI020A自动安平水准仪配合黑、红面区格水准尺施测,利用电子手簿自动记录测量数据,并自动检测外野测量限差。
观测顺序为“后―后―前―前”,观测前进行了i角检验,并有记录可查。
视距和读数的要求见表2。
表2:
四等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视线长度
前后视距差(m)
每站的前后视距累计差(m)
视线高度(m)
基辅分划读数差(mm)
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mm)
仪器
视距(m)
DS3
≤100
≤3.0
≤10.0
三丝读数
≤5.0
4.5.3验算和平差计算
四等水准结点网外业观测结束后,各段观测高差要进行水准标尺每米真长的改正,并进行验算,其附合路线、环线闭合差不得大于±
20(L为路线长度,km)。
平差计算使用“NASEW95平差软件”在微机上进行。
小数位的取位按《水准规范》的规定。
4.6地形图测制
4.6.1一般规定
(1)成图方法为全站仪全野外数据采集数字化成图。
即利用全站仪进行全野外数据采集,使用南方CASS成图软件,采用微机编辑成数字地形图。
(2)图根控制布设形式可灵活多样,但图根点对邻近高级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1mm;
对邻近高级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1/10等高距。
(3)图上一般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应小于或等于±
0.4mm(图上);
等高线的基本等高距为0.5m,其高程注记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
0.15m;
等高线插求点相对于临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应小于或等于0.15m。
(4)、测站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位置和高程中误差分别不得大于图上±
0.3mm和±
0.1m;
测站点至碎部点间的最大视距不大于500m。
(5)、地形图上的名称注记字体和规格严格按表3的要求执行。
表3:
1׃500比例尺地形图各种注记字体、字大一览表
类别
注记名称
注记示例
字体
字体名
图层
机注大小
出图大小
备注
单
位
名
称
村名
大西
细等
HZ
ZJ
2.0
4.0
村委会驻地
大西委会
1.5
3.0
行政村下属企业
大西化工
机关
电业局
企事业单位
鲁抗集团
高层建筑及住宅新村
万佳小区
交
通
主要道路
太平东路
方正中等
FZZD
次要道路
白衣堂街
一般河流
南沙河
黑体
HZHT
倾斜角-15
次要河流
越河
1.75
3.5
其
他
性质注记
砖,沥
1.25
2.5
外图廓内地名
大西村
10
高程注记
37.25
GCD
1.0
图名
TK
6.0
图号
5.0
比例0.8
图角坐标
作业单位
秘密
比例1.33
带号及坐标大数
结合表汉字
结合表数字
比例尺
宋体
ST
图外其他注记
(6)电力线、通讯线市区内一般不连线,只绘相应的符号,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