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病的病名源流娄13页word文档Word下载.docx
《风湿病的病名源流娄13页word文档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湿病的病名源流娄13页word文档Word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这些都说明,“痹”字至少在汉代,作为医学用词已广泛流行[1]。
1.1.2“痹”字含义“痹”字在中医文献中,义项颇多,其含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2.1指病名泛指以经络气血不通,或脏腑气机闭塞为病机的多种病证。
《素问?
痹论》曰: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
”明确指出,痹是风寒湿邪侵袭所致的一类疾病。
此为“痹证”“痹病”的病名渊源。
许慎《说文解字》曰:
“痹,湿病也”。
宋?
王贶《全生指迷方》曰:
“若始觉,肌肉不仁,久而变生他证,病名曰痹。
”这里“痹”明显指病名而言。
“痹”作为病名,其含义有广义、狭义不同[1,2]。
广义之痹:
泛指机体为病邪闭阻,而致气血运行不利,或脏气不宣所发生的各种病证。
如五体痹、五脏痹、胸痹、喉痹、食痹、水瘕痹、血痹、孟春痹等等[1,2]。
狭义之痹:
即指“痹证”“痹病”,是因风寒湿等邪杂合,侵袭人体,闭阻气血所发生的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重着、麻木、肿胀、屈伸不利,甚则关节变形,或累及脏腑的一类病证,如五因痹(行痹、痛痹、着痹、热痹、久痹),五体痹(皮痹、肌痹、脉痹、筋痹、骨痹)等。
“痹”作为“痹证”“痹病”的名称,一直延至清代。
很多医籍设“诸痹门”、“痹门”专篇讨论。
所不同于《内经》者,后世有将本属“痹”的“身痛”“历节病”“肩痛”及“痛风”等内容从“痹”中分出,另作一类病证讨论[1,2]。
1.1.2.2指体质《素问?
逆调论》曰:
“人身非衣寒也,中非有寒气也,寒从中生者何?
歧伯对曰:
是人多痹气也,阳气少,阴气多,故身寒如从水中出。
”此所谓“痹气”,就是指阳气少、阴气多的寒盛体质,这种体质的人具有易于罹患痹病的潜在倾向性[1,3]。
1.1.2.3指症状《灵枢?
经脉》曰:
“喉痹,卒?
”,指喉不能发声。
明?
朱?
《普济方?
脚痹》曰:
“夫脚气痹弱者,荣卫俱虚也。
内经云,荣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荣卫俱虚,故不仁不用,其状令人痹不知痛,弱不能举”。
此指麻痹,麻木不仁的症状。
清?
程国彭《医学心悟?
喉痹》曰:
“痹者,痛也”,指疼痛之症状。
又如耳痹指听不到声音,目痹指看不到物体等[1,3]。
1.1.2.4指服药后的感觉《金匮要略?
痉湿?
病脉证治》白术附子汤方后曰:
“分温三服,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
《诸病源候论》寒食散服法云:
“药力行者,当小痹”。
这里的“身痹”“小痹”均指服药后药力窜通的苏苏感[1,3]。
1.1.2.5指病因病机《素问?
“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
《中藏经?
论痹》亦曰:
“五脏六腑感于邪气,乱于真气,闭而不仁,故曰痹”。
张介宾《景岳全书?
杂证谟?
风痹》曰:
“盖痹者,闭也,以血气为邪所闭,不得通行而病也”。
郑玄《易经通注》称“痹,气不达为病”。
秦景明《症因脉治?
痹证论》曰:
“痹者,闭也,经络闭塞,麻木不仁,或攻注作疼,或凝结关节,或重着难移,手足偏废,故名曰‘痹’”。
高学山《高注金匮要略?
血痹虚劳病脉证治》曰:
“痹者,卑也,着也,正气卑弱,而血液有沉着之象,故曰痹”。
由此可知,“痹”可代表风寒湿邪侵袭机体,使脏腑经脉气血闭阻不通这一病理机转[1,3]。
1.1.2.6指病程或心理状态明?
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曰:
“痹者,卑也,有病则日降日深之义,又有不得自如之义,故曰痹”。
这里前者指病程长久,后者指心理状态[1,3]。
综上所述:
“痹”之含义较为丰富,在不同语句中,其含义不尽相同。
它既可表示为某一病名(证)、某一症状、某一感觉,也可表示痹之病机、体质等[1,3]。
1.2痹证与痹病痹证,原作“痹证”,见明?
徐彦纯《玉机微义?
痹证门》,即指狭义“痹”,如《玉机微义?
痹证门》曰:
“痹,感风寒湿之气则阴受之,为病多重痛沉着,患者易得难去。
”清?
林佩琴《类证治裁?
痹证》:
“诸痹,风寒湿三气杂合,而犯其经络之阴也……或肌肉麻顽,或肢节挛急……或偏身走注疼痛”。
近代均称为“痹证”,以区别症状之“症”与证候之“证”的不同,认为以病证名之,应该用“证”字。
如《医林改错》中指出“凡肩痛、臂痛、腰痛、腿痛,或周身疼痛,总名曰痹证”,痹证的提出使“痹”作为病名有了进一步发展,接近现今的命名[4]。
此称目前也在使用,如《中医内科学》《痹证通论》《痹证治验》等,均称“痹证”[1]。
痹病一词,首见于宋?
窦材《扁鹊心书?
痹病》。
其曰:
“风寒湿气合而为痹,走注疼痛,或臂腰足膝拘挛,两肘牵急,乃寒邪凑于分肉之间也。
方书谓之白虎历节风……。
痹者,气血凝闭而不行,留滞于五脏之外,合而为病”。
此称谓自宋代以后的医书中很少见到,而渐被“痹证”所代替。
这种情况的产生,主要和中医学术发展史上,宋代以后辨病被辨证所取代有关。
其原因一是长期战乱,人民生活极端困苦,疾病丛生,原有病名不能完全包括当时的疾病,单纯辨病已不能满足诊断的需要。
在治疗上,“古方不能尽治今病”的见解,已成为多数医学家的共识。
二是以金元四大家为代表的医学家均极力提倡辨证,反对机械地套用《局方》和滥用辛燥药物等不良风气,提倡革新。
这些思想渐为医学界所接受,从而也促使中医病名诊断被忽视,故本应为“病”者,也冠之以“证”。
近年来,一些专家建议把“痹证”改称为“痹病”,并且在全国第3次痹证学术研讨会上被确定下来。
因此,“痹病”与“痹证”的概念是相同的[1,5,6]。
1.3白虎风与痛风白虎风原作“白虎病”,首见于唐?
王焘《外台秘要》,其云:
“白虎病者,大都是风寒暑湿之毒,因虚所致,将摄失理,受此风邪,经脉结滞,气血不行,蓄于骨节之间,或在四肢,肉色不变,其疾昼静而夜发,发则彻髓,酸疼乍歇,其病如虎之啮”。
其在痹证、历节病之外,提出“白虎病”的说法,为其独到之处[4]。
痛风一词,见于金元时期朱丹溪的《格致余论》,云:
“彼痛风也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凉,或卧当风,寒凉外搏,热血得汗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
丹溪弃“痹证”之名而立“痛风”,在《格致余论》《丹溪心法》《丹溪治法心要》等书中均有“痛风”专论。
痛风之名对其后一段时期影响颇深,如李东垣等都沿用其名[2];
《医学正传》提到痛风,也是传承了丹溪的论述;
《医级》论述:
“痹(即痛风也),流经脉则痛牵上下,风伤筋而胜气归肝(此为行痹,即筋痹,风胜之候)。
逗关节则着肌肿疼,湿伤肉而患生中土(此为着痹,即筋痹,湿胜之候)。
寒伤骨而归肾,彻骨?
疼(此为骨痹,即痛痹,寒胜之候)”。
认为痹与痛风等同[4]。
后世医家则认为痛风、白虎风和痹证为异名同病。
如《杂病源流犀烛》曰:
“白虎厉节风,痛痹之一症也,以其痛循历遍身百节,故曰厉节;
以其痛甚如虎咬,故曰白虎历节。
”《医学传灯》认为:
“痛风者,遍身疼痛,昼减夜甚,痛彻筋骨,有若虎咬之状,故又名白虎厉节风。
”论述了痛风即白虎厉节风的主要症状。
《时方妙用》论述“痹者闭也,风寒湿杂至,合而为痹,与痛风相似”。
以上著作对痛痹、痛风、白虎历节进行了详细论述,认为痹证、痛风、白虎历节实为同病异名[4]。
明代部分医家鉴于前贤所论,病名纷杂,其说不一,所以多主张统一痹证、痛风等病名。
故痛风之名在明代以后只被很少医家所沿用[7]。
1.4风湿关于中医“风湿”的名称,自古有之。
在中医文献中,凡提到“风湿”的,其涵义有二:
一是指病因,二是指疾病的名称。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关于“风湿”的记载,《神农本草经》中记载“风湿”有26处之多;
《黄帝内经》中除痹论篇外,以“风湿”单独出现者有17处;
张仲景《伤寒论》一书很少言“痹”,而重点论“风湿”。
如云“患者一身尽痛,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隋?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一书,将“痹”隶属于“风候”项下,或散布其他诸候论中。
如在“风候”项下列有“风痹候”“历节风候”“风身体疼痛候”“风湿痹候”等,散在其他诸候论中的有“腰痛候”“风湿腰痛候”“脚气痹候”等。
在每候下,论及其病因,皆由风寒湿毒所致。
及至清代?
喻嘉言《医门法律》则更以“风湿”作为专论,详尽论述风湿为患引起肌肉、关节病证的机理及处方,可谓独具匠心。
由此可见“风湿”一名,已有2000年历史。
之所以后世未能沿用仲景之说的“风湿”命名,我们分析可能历代医家多为儒家,善用简、奥词语,避用民间用语,奉《内经》痹论为经典,约定成俗,沿袭《内经》的习惯称谓,故以“痹”取代了“风湿”;
其次受历史条件所限,对风湿病缺乏系统深入的研讨[1,5,6,8,9,11];
另外,也有人认为从《金匮要略》中记载的病因“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以及症状表现“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来分析,“风湿”最多仅能作为“痹证”的一种证型[9],而不能作为病名代替痹证,也是原因之一。
2西医“风湿病”病名的来历
西医学所指的风湿病,全称应是“风湿类疾病”(rheumaticdiseases)。
凡侵犯关节、肌肉、韧带、肌腱、滑囊等,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无论其发病原因如何,均属风湿病范畴。
而“风湿(rheumatism)”一词来自古希腊语“rheuma”,是流动的意思,指冷湿液体从头部下流至内脏、四肢发生病变,是一种古典的病理概念。
16~17世纪,Baillou首先将这一概念转移至临床疾病和综合征,限定为运动系统疾病,以酸痛为主要表现,可呈发作性,游走性[1]。
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风湿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入。
特别是近30年来,国际上传统或习用的风湿类疾病范畴内容不断增加,研究也逐渐深入到结缔组织和代谢方面等。
可以看出,风湿类疾病实际上是一组疾病,其病因既包括人们传统概念所指的受风、受冷、潮湿等环境因素,也包括感染性因素、免疫学因素、代谢性因素、内分泌因素、退变性因素等;
其病变范围可以是局限的,也可以是以关节痛等局部症状为其临床表现之一的全身性疾病。
到目前为止,已知具有不同名称的风湿类疾病已达100多种。
1983年和1993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RA)将这些疾病共分为10大类[5,6]。
100多年前,西医传入我国之初,rheumatism在汉语中暂没有找到对应的词语,当时将其按读音翻译为“偻麻梯斯”或“偻麻质斯”,这在我国早期的西医文献中可轻易查到,张锡纯的《衷中参西录》中就有“偻麻质斯”一词。
随着我国医生对西医知识的理解加深和西医在国内的广泛流传,人们渐认识到rheumatism在临床特征方面与中医的且在我国民间广泛使用的“风湿”十分接近,逐将rheumatism意译为“风湿”“风湿病”,并渐被广大医生认同、接受、使用,一直沿用至今。
所以,“风湿病”一词是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