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展示馆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
《城市规划展示馆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展示馆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建设工期
项目建设工期为两年,从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
(七)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项目建设投资总额1162万元。
项目建设资金由萧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自筹。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范围
(一)编制的依据
1、《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意见》(皖发【2011】27号)
2、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新型城镇化“11221”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皖政办[201246号])
3、《萧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4、《萧县城区开发总体规划》(4)《萧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5、宿州市定额站《宿州定额信息》2010年第三季度
6《公用建筑设计规范》;
7、国家及地方有关建筑工程设计规范和标准;
8、国家计委颁发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9、萧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0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各种技术资料、项目方案及技术资料;
萧县建设、环保、土地等有关部门对该项目建设的意见和审批材料、证明材料等。
(二)编制范围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范围包括:
(1)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2)项目选址与建设环境条件
(3)项目建设规模与主要建设内容
(4)项目总体布局方案
(5)工程技术方案
(6)环境保护、安全卫生、消防和节能
(7)项目运营和实施计划
(8)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9)效益分析
(10)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结论与建议
三、项目产生的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将填补萧县没有规划展示场所的空白,在满足规划展览功能的基础上,还可以兼顾举办各种展销会,交易会,人才招聘会等,还可以开展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完善了萧县城市的功能;
通过丰富多彩的展览活动,塑造城市品牌,激发城市活力和创造性,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指标内容
单位
规模
说明
1
用地面积
平方米
6985.9
2
建筑面积
3630
其中:
一层
1210
(包括一层附属用房)
二层
三层
围墙及大门
米
320
3
容积率:
%
17.3
4
建筑密度:
51.9
5
总投资
万元
1162
6
建设期
月
2012.9-2013.3
第二章项目的由来和必要性
一、项目的由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快速发展,对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的关注、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国际国内逐渐兴起对中华文化、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研究的热潮。
城市规划展示馆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标志着人类文化的发展和成熟。
进入现代,以欧美发达国家城市规划展示馆为代表的城市规划展示馆文化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使城市规划展示馆和城市规划展示馆文化成为社会和城市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反过来,社会和城市文化的快速发展,又促使城市规划展示馆和城市规划展示馆文化得以迅速的壮大和提高。
萧县是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防腐蚀业第一县、全国农业科普示范县、全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样板县、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中国辣椒制种第一县、全国重点产煤县、安徽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先进县、中国面粉加工强县。
皇藏峪国家级森林公园是AAAA级旅游风景区、淮海战役总前委会议旧址蔡洼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何把萧县这一张张名片打出去,打出萧县在国内的知名度、国际的知名度,经县委、县政府多次研究,对萧县的远书画文化、餐饮文化、旅游文化、城市发展文化等,用一种建设浓缩城市的灵魂,展现城市的形象,决定建设一座综合类城市规划展示馆文化,使之成为皖北明珠——萧县的城市窗口、教育基地、文化品牌、地域名片。
由此,提出本项目即萧县城市规划展示馆项目的建设要求。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提供了群众关注、参与和监督规划的新平台。
规划展览馆将具有集综合性、互动性、亲民性于一体的特点,作为一个为公众服务的公共场所,立足于最大程度的吸引公众参与,强调展馆与公众的互动,市民通过展馆,可以了解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也可以感受城市规划的独具匠心,将成为市民“关注规划、参与规划,监督规划”的新平台。
(二)项目建设提供了城市建设展示平台,城市“会客厅”。
展馆宣传萧县城乡规划法律、法规,展示城市演变历史和规划建设成就,展望未来城市蓝图;
为专家和城市投资、建设者提供学术报告、规划咨询的场所。
展馆定位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展示城市未来宏伟蓝图、宣传城市美好形象的重要阵地,将成为展示萧县城市历史变迁、发展现状和规划远景的重要窗口,是对外宣传**的重要载体以及介绍城市发展全貌的重要平台。
成为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现城市建城史、经济、文化建设成果与城市规划光明前景的“城市会客厅”和“城市金名片”。
(三)本项目的建设可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城市规划展示馆作为集科学、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一身的知识宝库,蕴藏着丰厚的教育资源。
城市规划展示馆将这些资源通过陈列展览的形式,广泛吸引公众的注意,走进民众生活、融入经济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城市规划展示馆作为名副其实的“第二课堂”,通过实物欣赏和接触、倾听讲解等途径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生动的教学模式,让受教育者充分享受教育过程的乐趣,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撑。
美国波士顿城市规划展览馆有一个形象的说法:
“我听了,但我忘了;
我看了,我记住了;
我做了,于是我明白了。
”城市规划展示馆强大的教育功能可以引发人们利用城市规划展示馆来发展教育的无限遐想。
城市规划展示馆教育具有社会化教育、辅助性教育、休闲性教育、业余知识型教育等特点。
城市规划展示馆知识性社会教育的特殊作用,是任何专业化的教学单位不可取代的。
城市规划展示馆作为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社会正气、塑造美好心灵的生动课堂,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素质,促进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构建和谐社会。
社会教育工作是现代教育中不可缺失的关键环节。
城市规划展示馆教育功能的不可替代性,促使了城市规划展示馆发挥作用的社会化。
城市规划展示馆要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教育功能是其与人联系的主要纽带。
(四)本项目的建设可以提升城市综合实力。
文化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影响并决定着区域发展的前景和方向。
从传统的功能城市到今天的文化城市,文化作为现代城市的灵魂,已经成为城市生活中举足轻重的关键元素。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城市化加速,而城市文化的传承、发展和繁荣却面临着沉重的压力。
城市化过程中,与历史建筑保护单位易于受到空间条件限制、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屡遭破坏的境遇不同,城市规划展示馆在现代城市文化塑造方面的功能已经越来越受到政府、民众等各方面的重视和青睐,并确实在打造现代城市文化,引领城市文化发展,树立城市形象等方面发挥着极重要的作用。
在增强区域吸引力(软实力)方面,通过对历史建筑保护和展示,城市规划展示馆作为现代城市文化功能区和“地标”,在提升公众的文化素质和修养的同时,在现代城市中传承和培育着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民众对城市的亲切感、认同感、满意度、亲和力以及凝聚力等要素随着城市新文化(或者区域文化)的形成而得到强化,当文化在渐进的演变中形成特色鲜明的城市文化特色后,这种文化的演变将会促进城市在制度方面的创新,并促进城市经济(或者区域经济)的发展,最终将影响城市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虽然文化的演变是渐进的、民间的、不易受干扰的,但是一旦新的文化习惯形成并被带入经济活动之中,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助力是巨大的。
因此,城市规划展示馆作为现代城市的象征或者地标,在作为文物收藏中心的同时,亦要承担起城市文化中心、教育中心、学术中心、休闲中心和娱乐中心等多项城市规划展示馆的新职能,只有这样其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潜能才能得以发挥。
(五)本项目的建设可以促进经济社会进步
在城市规划展示馆发挥教育、科研功能的过程中,城市规划展示馆的经济功能得到伴随体现,城市规划展示馆旅游对相关行业的带动和促进作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此外,城市规划展示馆与文化产业有机结合,产生了大量的衍生商品,提升了文化遗产事业的影响力,密切了文化遗产与民生的关系,拓展了文化市场,给文化遗产事业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在社会效益方面,以城市规划展示馆为中心的文化圈,可以带动周边的商业活动和社会活动,在改造文化环境的同时,也为社会福利、社会就业等经济问题的解决作出了贡献。
城市规划展示馆全面免费开放实际上是强化了城市规划展示馆的经济功能——因为城市规划展示馆的经济功能不仅仅甚至不主要在于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而主要从其间接经济效益以及增强区域吸引力(所谓软实力)上体现出来。
在间接经济效益方面,城市规划展示馆主要是以“引擎”的形式存在,即城市规划展示馆作为规划建筑文化产业的载体通过向相关行业、产业、领域的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来实现对经济的贡献,这种辐射、带动作用最明显地表现在城市规划展示馆对旅游和文化产业的促进作用上。
总之,城市规划展示馆作为一个经济、社会、文化的综合体,对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存在着难以量化的无形效益(提升区域吸引力),并衍生出大量超出城市规划展示馆财务分析范围的经济效益(带动旅游、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等)。
随着全国城市规划展示馆全面免费开放的顺利推进和对城市规划展示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长效机制的探索,文化遗产事业尤其是城市规划展示馆的教育功能得以不断强化,并对其他功能的发挥也产生了较强的引领与带动作用,有助于城市规划事业三大功能的全面发挥,也有助于实现城市规划事业自身的科学发展。
第三章项目选址和实施条件
一、项目选址
本项目选址于萧县萧城政务新区,占地面积10.48亩。
交通极为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二、实施条件
1、地形地貌:
项目实施地点场地平整,为政府收储政务新区建设专用土地。
2、地质地震:
根据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项目区为6度以下地震区,不需抗震设防。
三、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一)工程地质
萧县东、西有寒武、奥陶系地质构成。
山丘平行延伸两侧,其余均为平原,海拨一般为2.5-32.5米,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坡度为万分之一。
北区第四纪地层分布广泛,地基承载力山前地带可达18吨/平方米。
地下水层多为石灰岩层隙间水,含水较丰富。
项目区最大冻土深度20厘米,地震烈度6度。
建设用地的综合自然条件较好。
萧县区域大地构造属中淮地台鲁西隆起区南极,区境范围内除寒武系、奥陶系有部分裸露外,其余均为第四系掩盖,低山残匠占全部总面积的4.7%。
本区第四系分布广泛,孔隙水储存于第四系砂层之中,主要大气降水为主补给水源。
浅层地下水流向与地形坡降及河流方向一致,由西北向东南。
地下水位升降随季节(降水量)变化,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作用。
根据项目区地质普查钻孔揭露地层属第四级河流冲击相地层,分述如下:
①粉质粘土,浅褐黄色,可塑状,中偏高压缩性,在埋深约1米以上及2.2-3.5米,粉粒含量较多,部分段为粉土,松散状,结构性差。
②粘土,棕褐色,青灰色,可塑性偏硬,中等压缩性,见少量淡水螺壳,完整。
③粉质粘土,黄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