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物理典型例题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
《八年级下册物理典型例题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物理典型例题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l2=2×
0.2m=0.4m
答案 力臂l2如图1—6—1(b),l2为0.4m
例2 如图1—6—2(a)是一个均匀直杠杆,O为支点,在A点挂一重10N的物体,则在B点用20N的力,可以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问:
(1)若在C点仍用20N向下的力,杠杆能否平衡?
(图中每个格距离相等)
(2)若在C点用20N的力,方向不限,讨论杠杆是否可能平衡?
精析 F的力臂大小直接关系到杠杆能否平衡.
解
(1)力F作用于B点时,杠杆平衡:
G·
AO=F·
OB
当力F作用于C点时:
AO=10N×
AO=10N×
2OB
图1—6—2
F·
OC=20N×
20B
OC>G·
AO
∴ 杠杆不能平衡,C端下沉.
(2)根据上面的讨论,若C点用力为20N,但方向不限的话,我们可以采取减小力臂的方法,使杠杆重新平衡.如图1—6—2(b).
当F斜着用力时,力臂减小为l2.
若此时F=20N,l2=OB大小,则杠杆可以再次平衡.
答案 不能平衡,可能平衡
例3 (哈尔滨市中考试题)下图中可视为费力杠杆的是(如图l—6—3) ( )
A B
C D
图1—6—3
精析 起重机,l1<l2,Fl>F2为费力杠杆.其他:
手推车、瓶启子、撬杠均是l1>l2,为省力杠杆.
答案 A
例4 (乌鲁木齐市中考试题)如图1—6—4(a)所示,杠杆A处挂一重为40N的物体,杠杆在拉力F作用下保持平衡.O是杠杆的支点.请画出拉力F的力臂L.并写出杠杆平衡时的表达式.
(a) (b)
(c) (d)
图1—6—4
如图1—6—4(b)F的力臂为L.杠杆平衡时:
OA=F·
L.
扩展:
若CB>AO>OC,当F方向垂直于CB时,F的力臂为L′>OA,F<G.
当F沿CB方向时,如图1—6—4(d).F的力臂为L″,当L″<OA时,F>G.
答案 如图1—6—4(b)(d),平衡时:
L
例5 (苏州市中考题)杠杆OA在力FA、FB的作用下保持水平静止状态,如图1—6—5(a).杠杆的自重不计,O为杠杆的支点,FB的方向与OA垂直,则下列关系式中一定正确的是 ( )
A.FA·
OA=FB·
OB B.FA·
OA<FB·
C.= D.FA>
(a) (b)
图1—6—5
精析 此题是考查学生对杠杆平衡条件的理解和能否正确地找出力臂.
如图1—6—5(b),画出力FA的力臂为lA,FA和OA的夹角为θ。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FA·
lA=FB·
FA·
OAsinθ=FB·
OB.
从图中看出:
0°
<θ<90°
∴ sinθ<1
要保持杠杆平衡:
OA>FB·
OB,推得FA>
答案 D
例6 (长沙市中考试题)在图1—6—6(a)中,画出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绳子最省力的绕法.
(a) (b)
图1—6—6
如图1—6—6(b),绳子的绕法为最省力,则应从定滑轮开始绕起,最后承担物重的绳子根数为4根.
如何求滑轮组绳子上的拉力?
(1)使用滑轮组竖直提起重物
第一种情况,在忽略动滑轮重和摩擦及绳重等额外阻力时,绳子自由端拉力:
F=.如图1—6—6(b),n=4,F=
第二种情况,不计摩擦和绳重,但考虑动滑轮重.拉力:
F=如图1—6—6(b),若物体重500N,动滑轮重100N,则拉力:
F==150N.
第三种情况,又要考虑动滑轮重,又要计摩擦等额外阻力,则应从机械效率去考虑求出拉力.
公式推导:
η==
拉力:
F=,如图1—6—6(b),若物体重500N,滑轮组机械效率为70%,s=4h,则拉力:
F==≈178.6N
(2)使用滑轮组平拉重物
图1—6—7
如图1—6—7,用滑轮组匀速拉动物体A,这时拉力F大小和重量无直接关系.
在不计滑轮重,滑轮摩擦等额外阻力时,拉力:
F==,其中f表示A与地面的摩力.n表示与动滑轮连接的绳子根数.设:
A重120N,A与地面摩擦力为30N,则拉力:
F==10N.
例7 (南京市中考试题)利用图1—6—8中的滑轮组提升重物A(物体A重160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当物体匀速提升时,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为________N,如果增大物重,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图1—6—8
精析 考查力、功和机械效率之间的关系.
解 已知:
G=1600N,机械效率η=80%
设提升时,物体上升h.
根据图,拉力上升高度为S=4h
η== F===500N
分析物重对机械效率的影响
η====
若h、W额不变,G增大,η提高.
答案 500N,变大
例8 (黄冈中考试题)如图1—6—9所示,物体M放在水平桌面上,现通过一动滑轮(质量和摩擦不计)拉着M向左匀速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质量可忽略)示数为10N.若在M上加放一物块m可保持M向左匀速运动,需在绕过动滑轮的绳子的自由端施加一拉力,则F′ ( )
图1—6—9
A.M运动时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B.加放m前,M受到10N的摩擦力
C.加放m前,M受到20N的摩擦力
D.加放m后,力F′,保持10N不变
精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平拉滑轮组的受力分析,并考查学生对滑动摩擦力随压力增大而增大的知识点.
未加m之前,拉力F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也为10N.
用动滑轮匀速拉重物,F=,f=2F=20N.f方向向右.C选项是正确的.
加放m后,F′= ,由于M对地面压力增大,所以摩擦力增大,F′也增大,F′>10N.
答案 C
例9 在下述情况中,若物体重100N,则力对物体做了多功?
(1)物体沿着光滑的水平面匀速前进了1m,求推力对物体做的功.
(2)物体沿水平面匀速前进了10m,摩擦力是20N,求拉力做的功.
(3)物体沿光滑斜面滑下,斜面高1m,长2m,如图l—6—10所示,求重力对物体做的功.
(4)如图1—6—10,物体从斜面上滑下,求支持力对物体做的功.
图1—6—10
精析 初中阶段研究力做功,主要指下列几种情况:
第一种:
力和物体运动方向一致,称为力对物体做功.
第二种:
力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可以称为克服某个力做功.如向上抛出某个物体,重力方向向下,物体运动方向向上,可以称为克服重力做了功.
第三种:
当某个力和运动方向垂直,则这个力对物体做的功为零.
解
(1)水平面光滑,认为摩擦力为零.物体匀速前进,推力也为零.这时W=0.
(2)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推力F=f(摩擦力)=20N,s=10m,所以:
W=20N×
10m=200J.
(3)物体沿重力方向移动的距离为h,重力做的功W=Gh=100N×
1m=100J.
(4)如图1—4—10,物体沿斜面运动,支持力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物体沿支持力方向没有移动,W=0.
答案
(1)W=0
(2)W=200J (3)W=100J (4)W=0
例10 (北京市西城区中考试题)图1—6—11所示滑轮组匀速提升物体.已知物重G=240N,拉力F=100N,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
图1—6—11
精析 此题主要考查是否会计算滑轮组的有用功、总功和机械效率.
解 有用功:
W有=Gh=240N·
h
h为物体被提升的高度.
总功:
W总=F·
s=F·
3h=100N·
3h
s为拉力移动的距离.
注意:
有3根绳子连在动滑轮上,则s=3h
机械效率:
η====80%
错解 有的学生忽略了距离关系,认为总功:
h=100N·
h.按照这个分析,求得η>100%,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
∵ W总=W有+W额,由于额处功的存在,W有一定小于W总,η一定<100%.
答案 80%
例11 (北京市石景山区试题)用动滑轮将400N的货物以0.5m/s的速度匀速提高了2m,绳端的作用力是250N,则有用功的功率是________W.
精析 题目给了力、距离和速度等多个数据.考查学生面对多个量,能否正确地挑选出题目所需要的数值.
解 有用功率的概念:
P有===G·
v其中G为物体重,v为物体上升速度.
P有=Gv=400N×
0.5m/s=200W
如果求总功率,则有:
P总===F·
v′
v′为拉力F提升速度.
在此题中,一个动滑轮:
s=2h,所以v′=2v=1m/s
∴ P总=Fv′=250N×
1m/s=250W
通过P有和P总,还可以求出这个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答案 200W
例12 (长沙市中考试题)跳伞运动员从空中匀速下落,人和伞的 ( )
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
C.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精析 从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的概念出发去分析问题.
匀速下落的跳伞运动员,质量和速度不变,动能不变;
下落过程中,相对地面的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少;
机械能=动能+势能,动能不变,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
答案 B
例13 如图1—6—12,均匀杠杆下面分别挂有若干个相同的铁块,每小格距离相等,支点在O,此时杠杆已处于平衡状态.问:
当下面几种情况发生后,杠杆能否再次平衡?
(1)两边各减去一个铁块;
(2)将两侧铁块向支点方向移一个格;
(3)将两边各一个铁块浸没于水中;
(4)将两侧所有铁块分别浸没于水中;
(5)左侧有两个铁块浸没于煤油中,右侧有一个铁块浸没于水中.(煤油密度油=0.8×
103kg/m3)
图1—6—12
精析 对于一个已经平衡的杠杆来说,当某个力或力臂发生变化时,若变化的力×
变化的力臂仍相等,则杠杆仍保持平否则,就失去平衡.
解
(1)设一个铁块重G,一个格长度为l,当两侧各减去一个铁块时,对于左端,力×
力臂的变化=G×
3l,对于右端,力×
4l,可见右端“力×
力臂”减少的多,因而杠杆右端上升,左端下沉,杠杆不再平衡.
(2)所设与
(1)相同,
左侧:
力×
力臂的变化=4G×
l
右侧:
力臂的变化=3G×
左端力×
力臂的变化大,减少的力×
力臂大,因此杠杆左端上升,右端下沉,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