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勾股定理》全章教学设计精品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勾股定理》全章教学设计精品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勾股定理》全章教学设计精品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点】
1.掌握勾股定理,并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并会运用它判定直角三角形.
【难点】
1.利用面积法证明勾股定理.
2.理解定理、逆定理的关系.
3.勾股定理的应用.
1.注重使学生经历探索勾股定理等活动过程.
教材安排了探索勾股定理、验证勾股定理、探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等活动,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参与这些活动,通过观察、实验、推理、交流等获得结论,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2.注重创设丰富的现实情境,体会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广泛应用.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让学生体会这种应用,如利用勾股定理求出一些立体图形表面最短路程,进行各种距离的测量,利用结绳的方法得到直角等.教师还可以创设其他现实情境或鼓励学生自己寻找有关问题,进一步展现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3.介绍有关勾股定理的历史,体现勾股定理的文化价值.
勾股定理的发现、验证及应用的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很多古文明都独立地发现了勾股定理,中国也是最早认识勾股定理的国家之一,古希腊在勾股定理的应用中发现了无理数,进而引发了数学史上第一次关于数学基础的危机,有关勾股定理的历史材料十分丰富,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阅读教科书中的相关资料,还可以再呈现一些历史资料,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引导学生从有关书籍、网络上收集并了解更多的历史资料,体会勾股定理的文化价值.
4.注意数形结合、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勾股定理的探索与验证活动过程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如数形结合思想、化归思想等.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渗透并揭示这些数学思想方法.例如,教师应鼓励学生由代数表示联想到有关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联想到有关代数表示,从而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认识数学的内在联系.
1 探索勾股定理
2课时
2 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吗
1课时
3 勾股定理的应用
回顾与思考
1.知道勾股定理的由来,初步理解割补拼接的面积证法.
2.掌握勾股定理,通过动手操作利用等积法理解勾股定理的证明过程.
在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的数学思想,并体会数形结合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创造想象能力以及科学探究问题的能力.
1.通过观察、猜想、拼图、证明等操作,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2.介绍“赵爽弦图”,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古代在勾股定理研究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数学激情及爱国情感.
【重点】 掌握勾股定理,并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理解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关系.
第课时
1.经历用测量法和数格子的方法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2.会解决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另一边的问题.
1.经历“测量—猜想—归纳—验证”等一系列过程,体会数学定理发现的过程.
2.在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等过程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
3.在探索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由特殊到一般及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
通过让学生参加探索与创造,获得参加数学活动成功的经验.
【重点】 勾股定理的探索及应用.
【难点】 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
【教师准备】 分发给学生打印的方格纸.
【学生准备】 有刻度的直尺.
导入一:
展示教材P2开头的情境.如图所示,从电线杆离地面8m处向地面拉一条钢索,如果这条钢索在地面的固定点距离电线杆底部6m,那么需要多长的钢索?
事实上,古人发现,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的平方存在一个特殊关系,学完了这节课,我们就会很容易地求出钢索的长度.
[设计意图] 创设问题情境,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导入二:
如图所示,强大的台风使得一个旗杆在离地面9米处折断倒下,旗杆顶部落在离旗杆底部12米处.旗杆折断之前有多高?
【师生活动】 在直角三角形中,任意两条边确定了,第三条边确定吗?
为什么?
在直角三角形中,任意两条边确定了,第三条边也就随之确定,三边之间存在着一种特定的数量关系.事实上,古人发现,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的平方存在一种特殊的关系.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吧!
[过渡语] 古代人已经认识到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之间存在着特殊的平方关系,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呢?
大家一起来探究下吧.
一、用测量的方法探索勾股定理
思路一
【学生活动】
1.画一个直角三角形,使直角边长分别为3cm和4cm,测量一下斜边长是多少.
2.画一个直角边长分别是6cm和8cm的直角三角形,测量一下斜边长是多少.
3.画一个直角边长分别是5cm和12cm的直角三角形,测量一下斜边长是多少.
【问题】 你能观察出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吗?
[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感知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存在特殊的关系,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思路二
任意画一个直角三角形,分别测量三条边长,把长度标在图形中,计算三边的平方,把结果填在表格中.
直角三角形
直角边长
斜边长
1
2
3
【师生活动】
师:
观察表格,有什么发现?
生1:
a2+b2=c2.
生2:
两直角边的平方和很接近斜边的平方.
很精确,他用了很接近这个词,非常棒!
有哪些数据得到了a2+b2=c2?
生:
3,4,5;
6,8,10;
2,1.5,2.5;
5,12,13……
哪些数据没得到a2+b2=c2?
2,4,4.5;
5,8,9.5;
2.4,4.8,9.3……
怎样验证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平方关系呢?
二、验证直角三角形三条边长度存在的特殊关系,用数格子的方法探索勾股定理
[过渡语] 刚才的探究活动,我们只是通过测量和计算发现了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存在的特殊关系,那么我们怎样去验证呢?
已知两条直角边能不能求出斜边呢?
1.探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情况.
展示教材P2图1-2部分图.
探索问题:
(1)这个三角形是什么样的三角形?
(2)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平方分别是多少?
它们满足怎样的数量关系?
(学生通过数格子的方法可以得出SA+SB=SC)
[设计意图] 通过三个正方形面积的关系,得到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展示教材P2图1-2,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平方分别是多少,它们满足上面所猜想的数量关系吗?
你是如何计算的?
【师生活动】
在这幅图中,边长的平方是如何刻画的?
我们的猜想如何实现?
用正方形A,B,C刻画的,就是证A+B=C.
再准确点说呢?
是用三个正方形A,B,C的面积刻画的,就是证明正方形A的面积加上正方形B的面积等于正方形C的面积.
请同学们快速算一算正方形A,B,C的面积.
(学生交流面积C的求法,教师巡视点评)
A的面积是9,B的面积也是9,C的面积是18.
你用什么方法得到正方形C的面积为18个单位面积?
我先数整个格子有12个,两个三角形格子拼成一个正方形格子,能凑6个,一共是18个.
把正方形对折,得到两个三角形.(学生板演,并列式计算)
生3:
分成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学生板演,口述面积求法)
方法不错,你们很善于动脑筋,我们用数格子、分割图形的方法得到C的面积,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得到吗?
在正方形C的外侧画一个大正方形,用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4个三角形的面积.(学生板演,口述面积求法)
很好,他采用了补形的方法计算面积,我们能得到什么结论?
SA+SB=SC.
我们看到上面的三角形具有特殊性,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一般三角形能验证吗?
2.探索边长为3,4,5的直角三角形的情况.
展示教材P2图1-3部分图.
对于一般的直角三角形是否也有这样的关系?
【问题】
(1)正方形A的面积是多少个方格?
正方形B的面积是多少个方格?
(2)怎样求出正方形C的面积是多少个方格?
(3)三个正方形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同桌交流、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如何求正方形的面积,找到三边平方之间的关系.
【提示】 在正方形C的四周再补上三个相等的直角三角形,变成一个新的大正方形.
【拓展】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1.6个单位长度和2.4个单位长度,上面所猜想的数量关系还成立吗?
说明你的理由.
学生思考、交流,教师请学生口答,并板书,指出这就是这节课要学习的勾股定理.
【学生总结】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如果用a,b和c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和斜边,那么a2+b2=c2.
[思考]
(1)运用此定理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2)公式a2+b2=c2有哪些变形公式?
(3)由
(2)知直角三角形中,只要知道 条边,就可以利用 求出 .
[设计意图] 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环节,进一步加深对勾股定理的理解,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知识拓展] 1.由勾股定理的基本形式a2+b2=c2可以得到一些变形关系式,如a2=c2-b2=(c+b)(c-b);
b2=c2-a2=(c+a)(c-a).
2.在钝角三角形中,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a,b,c,若c为最大边长,则有a2+b2<
c2,在锐角三角形中,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a,b,c,若c为最大边长,则有a2+b2>
c2.
1.勾股定理的由来.
2.勾股定理的探索方法:
测量法和数格子法.
3.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如果a,b和c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和斜边,那么a2+b2=c2.
1.直角三角形ABC的两直角边BC=12,AC=16,则ΔABC的斜边AB的长是( )
A.20 B.10 C.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