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66462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84.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2)在讨论的基础上,由一名学生把自己对时间的理解进行整理,并记录下来。

(3)教师提问:

“你听说过北京时间、伦敦时间、巴黎时间、纽约时间和东京时间吗?

”然后告诉学生:

当北京是正午12点的时候,英国伦敦是凌晨4点,法国巴黎是凌晨5点,美国纽约是头一天的23点。

并用在大饭店里(或是在飞机场等地)挂着的多个时钟,显示不同国家的时间这一现象,指导学生了解北京、伦敦、巴黎、纽约、东京的时间。

目的是让学生明确世界上同一时刻各地的时间的确不一样。

(4)教师结合上述学生的回答进行讲解: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用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来确定时间,以一天中太阳位置最高(即正午)的时刻定为12点,这种时间叫地方时。

如果各地都使用自己的地方时,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中会带来一定的麻烦,特别是交通、通讯发达的今天,国际往来频繁,地方时更为不便,这样就产生了统一时间的必要。

1884年各国间达成协议,全世界采用‘区时系统'

计量时间。

3.世界各地的区时。

(1)出示世界时区图。

(2)从这张全世界时区图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世界各地的区时。

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整整1小时。

在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它们就相差几小时。

例如北京和莫斯科相差5个时区,时间就相差5小时。

出国旅行的人必须知道这个常识,要拨动手表,才能保证随身携带的表的时间与当地一致。

4.拓展

(1)同学们进行了对时间的探究活动,能够得出什么结论呢?

(同一时刻,世界上不同的地方时间会不一样)

(2)提问:

“为什么同一时刻,世界上不同的地方时间会不一样?

”请同学们思考,最好去找些资料看看。

我们下一课就来探究“为什么世界各地同一时刻的时间不一样?

“为什么世界各地同一时刻的时间不一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地球仪,初步知道经线、纬线和赤道等概念,能在地球仪上找到北京和纽约的地理位置。

2.自制一个简易的地球仪。

3.对“纽约是白天时,北京是夜晚”,“纽约是夜晚时,北京是白天”作出自己的解释。

4.设计模拟实验,并能用来证明自己的假设,探究出纽约和北京的时间刚好相反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地球仪,初步知道经线、纬线和赤道等概念。

2.设计模拟实验,对“纽约是白天时,北京是夜晚”,“纽约是夜晚时,北京是白天”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准备】

地球仪、手电筒、小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上课前先考考大家,请说出以下几个国家的首都。

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北京、华盛顿、伦敦、巴黎)

2.大家根据前一节课所学的知识查出:

当纽约是中午12点时,北京是什么时间?

北京是中午12点时,纽约是什么时间?

(学生查世界时区图)为什么会这样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现象,我们就得好好认识人类自己的栖息地——地球。

二、认识地球仪

1.出示地球仪。

地球仪是用球体代表缩小的地球,请大家观察地球仪上有什么?

(学生观察,然后汇报:

球面上绘有各大洲、各海洋的分布以及某些重要地理要素:

赤道、经线、纬线等。

2.认识赤道、经线、纬线。

查阅资料,解释地球仪上相关名词,为小组或全班建立一个词汇表。

名词

意义

赤道

通过地轴中心,垂直于地轴和地球表面相交的大圆圈。

经线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也叫子午线。

纬线

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与赤道平行,环绕地球一周的大圆圈。

3.请你在地球仪上找到北京和纽约。

现在请你为“纽约是白天时,北京是夜晚”这一事实作解释。

(小组讨论并记录自己的假设)

三、实验验证

1.设计实验,制定实验方法和步骤。

你能用小球代表地球,用手电筒表示太阳,通过实验来验证你的假设吗?

你打算怎么做?

请先作个实验设计,制定方案和步骤。

(提示:

先在小球上画上赤道和经线,标出北京和纽约)

2.观察并记录。

当太阳和地球的位置是怎样的时候,纽约是中午12点,此时北京是什么时间?

当太阳和地球的位置是怎样的时候,北京是中午12点,此时纽约是什么时间?

3.小组汇报研究成果,讨论交流。

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

北京和纽约刚好各在一个半球上,而且正好相对。

纽约正对太阳时,北京刚好背着太阳。

所以同一时刻,一个是白天,一个是夜晚。

四、课后延伸

1.现在是几时?

太阳在我们的什么位置?

再过几个小时,太阳还在原来的位置吗?

2.为什么太阳的位置会移动,为什么地球上的白昼和黑夜会交替出现?

课后请大家搜集资料,下一课我们将探究“昼夜交替的原因”。

“昼夜交替的解释”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昼夜现象是每个学生都经历过的自然现象,但学生平时对这些自然现象是没有具体的概念和研究的兴趣,通过教师的情景创设,吸引学生研究的兴趣。

而部分学生头脑中已经存在的经验和知识告诉他们:

昼夜交替的现象是地球的自转并公转而形成的,但是他们不能了解其原因,部分学生根本对这种现象是没有知识的。

经过教师的引导后,学生能对地球和太阳之间的不同运动方式可能引起昼夜交替提出多种不同假设,并设计模拟实验对自己假设进行验证后,根据验证结果和教师提供的提示进行理性的思维,做出正确解释。

本课希望学生能打破原来的认识和经验框架,跳出原有的思维模式,敢于怀疑和质疑权威。

再通过模拟实验和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感受、教师的提示,进行理性思维的梳理,能最终对自己的解释是否合理做出判断。

本教学设计基于“探究教学”、“有效教学”和“建构主义教学”等理论基础。

【教材分析】

《昼夜交替的解释》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单元中的第三课。

它既是对前面《世界各地同一时刻的时间不一样》的深入研究,也是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太阳、地球的运动打下铺垫。

该教材共2页,编排思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

为什么地球上昼夜会不断地交替呢?

教材的目的是要让学生经历一个比较接近真实的科学探究过程。

因此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思考几种可能的解释,并对这些解释一一进行分析和研究。

第二部分:

用模拟实验来检验每一种假设。

这一部分是本课的重点。

可以用地球仪代表地球,用手电筒、蜡烛等代表太阳。

对每一个假设进行小组实验。

在对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中,可以知道对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运动方式解释是否合理的判断,不是简单通过模拟实验就能得出真实的解释,而是通过实验得出实验结果再收集更多的证据、数据等信息来分析,才能得出接近真实的解释。

【教学对象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对实验会感到很有兴趣,而且对昼夜现象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并且还有一些生活经验,因此对昼夜交替的产生也可能会有一些想法,不同的学生的知识层面也有很大差异,但是要正确解释昼夜交替现象所需要的知识和经验还是要很多的,五年级学生还没有足够的空间想像能力和知识积淀,这对学生是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本节课是让学生明白在信息有限的条件下可以对一种现象做出多种解释,当掌握更多的证据和信息时并进行整理、分析、计算,我们的解释才接近真实。

【教学内容重整】

笔者认为在本教材中有两处失误,一是在否定“太阳围着地球转”和“地球围着太阳转”这两个假设的时候,没有具体的数据让学生去判断,学生是根本很难理性地判断,而只能还是靠自己在书本上等知道的知识,如“地球不可能围着太阳转”、“地球绕着地球转一周要一年”……这样学生就会在进行判断时混淆哪些是知识、经验,哪些是事实、证据,从而理性思维得不到有效的发展。

因此笔者在学生进行讨论前给出他们有关太阳、地球的一些数据(把第四课的第一部分抽到这一课来),如地球和太阳的距离、它们相互围绕一周的路程(五年级学生还没有学习到周长的计算,这个一定要出示)、运动速度等,让他们通过计算就能得出事实数据来进行否定,还有学生在否定“地球自转”时提供给问题,激发学生准确地进行思考。

第二,第四种解释“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也不完全正确,地球如果是垂直地进行公转,同样也不能产生昼夜长短有变化等现象,而学生在用地球仪做实验时是没有注意到地球仪上地球本身就是倾斜的,因此思考地球公转时能产生昼夜长短变化、四季变化等现象的目标就比较容易达到,但是这样是不科学的,是欺骗学生,因为没有说明出地球是垂直地转还是倾斜地公转也不能完全解释真实的情况,地球不倾斜就不能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等现象。

因此笔者把“地球是倾斜地围着太阳转”这一知识点补充在第四种解释中(把第八课的部分知识整合在本课中),让学生学到的知识更加科学、完整,对学生的思维是进一步提高。

科学概念

能对昼夜交替做出自己的解释。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观察、实验、交流、倾听。

经历对几种可能使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做出假设,能用模拟实验的方法对自己的假设进行验证,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提示判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根据自己的验证结果和提示对昼夜交替做出解释,通过解释和比较,发展合乎逻辑的推理能力和培养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

重演人类探索昼夜交替现象的过程,意识到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是在不断发展的,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在不断进步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用模拟实验的方法对自己的假设进行验证并进行解释。

教学难点:

会解释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

教师及学生每组一套模拟实验的器材,包括手电筒(可脱帽)、地球仪、实验报告。

【教学流程示意图】

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提出昼夜交替的多种假设→模拟实验→根据教师提供的证据和生活经验进行解释→教师引导学生对解释进行完善→拓展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时间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1、大自然中有很多自然现象(出示昼夜交替动画)。

请看,太阳升起来,白天来临,太阳落山,黑夜降临,白天过去是黑夜,黑夜过去又是白天,白天和黑夜就这样不断地交替着,这种现象就叫昼夜交替(板书:

昼夜交替)。

(昼就是指白天。

2、揭题:

地球出现白天和黑夜的现象,到底是谁在起作用?

(太阳)

 

3、提出:

为什么地球上昼夜会不断地交替?

太阳、地球怎样运动会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你能提出几种假设解释这种现象吗?

(板书:

的解释)

1、引起学生对昼夜交替现象的关注。

理解昼夜交替的概念。

2、思考昼夜交替现象是有什么天体通过一定的运动方式有关。

3、产生对昼夜交替现象研究的兴趣。

并进入课题研究,思考昼夜交替的原因。

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道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叫昼夜交替。

事先排除月亮的因素,引出太阳。

把复杂的天体运动简单化,学生能集中关注太阳和地球。

逐步深入,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两个天体复杂的组合运动。

5分钟

提出多种

假设

1、小组讨论,提出几种假设情况。

2、请每个小组汇报一种假设。

(学生一边汇报,教师或学生一边在黑板上画出来。

)(特别对地球的自转进行演示)

3、大家提出了这么多假设,这几种假设是否都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几千年来,人类对昼夜交替这个问题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