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四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1含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66313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04.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选修四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1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选修四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1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选修四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1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选修四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1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选修四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1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选修四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1含答案Word下载.docx

《高中历史选修四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1含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选修四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1含答案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选修四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1含答案Word下载.docx

3、意义:

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大帝国。

[重点精讲] 秦统一的条件

(1)诸侯间的争霸和兼并战争是残酷的,它不仅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也给社会经济带来了严重破坏。

但是,这种兼并战争在客观上有利于结束战国时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逐步从局部统一走向全面统一。

(2)战国后期各地经济联系加强,使各地逐渐成为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

(3)“百家争鸣”为统一局面作了舆论准备,被秦始皇采用的法家思想强调集权,主张用暴力实现统一。

知识点二 确立中央集权制

1、措施

(1)创立“皇帝”尊号,并成为以后专制君主的专用名词。

(2)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郡下设县。

(3)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制,“三公”相互制约,大权集于皇帝手中。

2、特点

(1)三公九卿和地方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对皇帝负责。

(2)官吏之间职责明确、相互牵制,有利于皇帝对各级官吏的控制。

3、作用:

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金字塔式的统治体系,确保了皇帝对全国的统治,组建起一个空前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

[图解历史] 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知识点三 “大一统”政策的实施

1、统一文字

(1)措施:

下令全国各地一律使用统一的文字——小篆。

(2)影响:

文字的统一对于各地的文化交流和共同文化的进一步形成,具有深远意义。

2、统一货币、度量衡、车轨

(1)下令统一货币和度量衡,方便了各地贸易往来和国家的财政税收。

(2)为使车辆在全国顺利通行,统一车轨。

3、大力发展交通

(1)陆路:

以咸阳为中心,修筑了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

(2)水路:

疏浚了鸿沟,开凿了灵渠。

4、巩固边防:

把秦、赵、燕三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形成了万里长城,有效地阻挡了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

[重点精讲] 统一文字对中华文明的影响

秦始皇以小篆通行全国,使汉字的笔画和结构得以定型,奠定了汉字方块形的基础,标志着汉字的统一。

从此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统一的基础,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促进了中华民族及中华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知识点四 历史的余音

1、功绩

(1)统一全国后,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农业生产得以恢复和发展。

(2)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权机构,采取了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权巩固的措施。

2、过失:

唯我独尊、专制暴虐。

(1)焚书坑儒,实行思想文化专制。

(2)滥用民力、物力,大建宫殿、陵墓,征收沉重的赋税。

(3)迷信法家轻罪重罚理论,刑法严酷。

[思维导图] 千秋功过秦始皇

主题一 秦朝统一全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史料探究】

史料一 天下之趋统一,势也,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

——梁启超

史料二 假长此不获统一,岁岁交糜烂其民而战之,其惨状将伊于胡底。

史料三 (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史记·

商君列传》

思考

(1)史料一为什么说“天下之趋统一,势也”?

(2)史料二为什么说“不获统一……惨状将伊于胡底”?

(3)史料三体现出秦始皇成功统一中国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 

(1)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国兼并,大诸侯国兼并小诸侯国,最终形成战国七雄的局面,实现了区域性统一。

故“天下之趋统一,势也”。

(2)长期战乱使人民饱受战争之苦,社会经济遭受破坏。

(3)经过商鞅变法,秦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社会风气有较大改进,为统一天下创造了条件。

【史论归纳】 秦统一全国的背景

经济方面

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发展,为统一天下提供了条件

民族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以华夏族为中心,形成了比较稳固的民族共同体,为统一奠定了民族基础

人民意愿

春秋争霸、战国混战使人民渴望统一、和平

统一形势

经过长期的兼并战争,形成了局部统一,秦国广泛吸引各国贤士,逐渐成为实现统一的中心力量

主题二 全面评价秦始皇

史料一 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

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

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

……太史公曰:

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痊,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

蒙恬列传》

史料二 始皇虽无道,而长城之有功于后世,实与大禹之治水等。

由今观之,倘无长城之捍卫,则中国之亡于北狄,不待宋明而在楚汉时代矣。

……而当时之筑长城者,只为保其一姓之私、子孙帝皇万世之业耳,而未尝知其收效之广且远也。

——孙中山《建国方略》

(1)根据史料一概括司马迁批评秦始皇修筑长城的理由及其目的。

(2)根据史料二概括孙中山对秦始皇的评价,并结合时代背景回答其目的。

(3)综合上述史料,概括指出认识历史评价需要注意哪些因素?

答案 

(1)理由:

忽视德政,不顾及民生,目的:

缓和矛盾,维护封建统治。

(2)评价:

肯定修筑长城有助于稳定北方边防;

否定其暴政、专制。

目的:

强化民族危亡意识,鼓吹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3)论从史出:

注意甄别史料,关注评价者的身份及主观目的;

注意人物行为的主观目的与客观结果。

【史论归纳】 评价秦始皇

1、功:

秦始皇是杰出的政治家,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人,被后世尊为“千古一帝”。

(1)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中国,结束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人民的愿望。

(2)建立了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在内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当时和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3)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4)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南征百越,促进了民族融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过:

秦始皇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暴君(秦始皇暴政表现)。

(1)徭役、兵役繁重,滥用民力、物力,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墓,修筑长城等,破坏了生产,加重了人民负担。

(2)焚书坑儒,实行思想文化专制,摧残了文化,钳制了思想。

(3)实行“连坐”“族诛”等严酷的刑法,轻罪重刑,残酷统治人民。

影响:

秦始皇的暴政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加速了秦的灭亡。

                   

1、“大地在我脚下……夷平六国是谁,哪个统一称霸,谁人战绩高过孤家?

”这首主题歌所描写的中国古代帝王是(  )

A、秦始皇B、唐太宗

C、汉武帝D、康熙帝

答案 A

解析 从材料中的“夷平六国”“统一称霸”等信息可以看出歌词描写的是秦始皇。

2、司马迁在《史记·

秦始皇本纪》中曾经描述秦代的政治制度:

“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这反映了(  )

A、皇权至高无上

B、三公九卿互相制约

C、秦律严苛细密

D、丞相大权独揽

解析 本题考查秦朝皇帝制度的特点。

根据材料中的“出一”“皆决于上”等字眼,其中“上”指的是皇帝,由此可以看出皇权的至高无上,故选A项。

3、秦汉时的中央官制习惯上被概括为“三公九卿”。

秦朝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  )

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B、任命郡守和县令

C、管理全国军务

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

解析 丞相的权力主要是行政权,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4、在评论秦朝灭亡时,历史学家张岂之说:

“秦始皇忘记了最主要的事:

民心和民力。

”最能论证此观点的是(  )

A、称皇帝、制《秦律》B、置三公、行郡县

C、焚书坑儒、筑长城D、统一文字、平百越

答案 C

解析 “焚书坑儒”失去了民心,“筑长城”滥用了民力,这些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5、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

“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开创皇帝制度

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答案 D

解析 之所以说“秦,虽死犹存”,关键是结合秦朝的历史贡献来看,尤其是秦朝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以及开创的一系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后世奠定了基础。

6、下面是某同学研究古代君王搜寻的一幅图,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若设立历史法庭,请你把下面相关法庭记录整理一下。

原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告:

原告诉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告人自辩:

答案 原告:

秦统一后的平民百姓。

秦始皇。

你大兴土木,营建阿房宫、骊山陵墓,劳民伤财;

你赋役繁重,要我们将收获物的大多数交给你;

你统治残暴,把严酷的刑法强加在我们头上,让我们没有活路。

你是一个暴君。

我统一了六国,结束了以前那种割据混战的局面;

我北逐匈奴,南平百越,开拓了疆域;

我颁布了秦律;

我统一了度量衡、货币、车轨和文字;

我修筑长城和驰道,开通灵渠。

这些都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奠定了祖国疆域,巩固了国家统一。

我是千古一帝。

解析 本题通过新情境的创设考查对秦始皇的评价。

评价历史人物要坚持辩证的、一分为二的观点,注意把历史人物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评价,并且要注意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基础巩固                   

1、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

读下图判断,符合秦灭六国先后顺序的部分排列是(  )

A、②③①⑤B、②①⑤⑥

C、①③⑤④D、④③⑤⑥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识图,能辨认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然后依据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来作答。

秦灭六国的顺序是:

韩、赵、魏、楚、燕、齐,图中②为韩,④为赵,③为魏,①为楚,⑥为燕,⑤为齐,秦灭六国的顺序为②④③①⑥⑤。

2、《中国通史》载:

“秦朝的统一,决不全是兵力的关系。

……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本有趋于统一之势,而秦人特收其成功。

”上述材料(  )

A、认为嬴政在统一过程中发挥作用不大

B、指出秦灭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强调秦朝统一与军事力量没有关系

D、秦朝统一前,郡县制度已普遍建立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本有趋于统一之势,而秦人特收其成功”一句,说明秦朝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3、古代把皇帝称为“陛下”。

“陛”本意指宫殿的台阶,后来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

臣民要同皇帝说话,常常要通过站在“陛下”的侍卫转达。

这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突出特征是(  )

A、封建等级制度森严B、专制皇权不可逾越

C、中央机关权力分化D、皇帝推崇君权神授

解析 由“臣民要同皇帝说话,常常要通过……”可知“陛下”代称“皇帝”说明了专制皇权不可逾越。

4、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

”这句话指的是(  )

A、推行分封制B、推行郡县制

C、废除郡县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