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口镇严村公路建设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连江口镇严村公路建设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江口镇严村公路建设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7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该项目建设性质为新建工程,具体项目为道路硬底化。
由于连江口严村乡道现状路面残旧,严重影响行车舒适和行车安全,周边村民对这此意见很大。
因此,我院受英德市地方公路建设指挥部、和连江口镇人民政府双重委托,对连江口严村乡道硬底化新建工程进行可行性研究。
本项目地理位置图
一.2编制依据
本报告编制的主要依据:
1、英德英德市地方公路建设指挥部对本项目的委托书;
2、《英德市“十一五”规划》;
3、《英德市总体规划》;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及有关标准、规范、规程、估算编制办法及估算指标等;
5、《水运、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交通部1988年版);
6、《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交通部2010年4月版);
7、国家发改委、建设部2006年联合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8、广东省、清远市等有关补充规定;
10、现场踏勘和搜集分析地质、地震、环境、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等有关资料。
一.3研究过程及内容
本项目研究工作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调查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研究阶段,第三个阶段为报告修编出版阶段。
一.3.1调查阶段
该阶段主要以资料收集和外业调查为主。
在英德市交通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于2012年6月份对项目路段进行了现场踏勘,并与项目相关部门进行了沟通和协调,就英德市交通与经济资料、相关路网规划、用地规划等有关问题分别与相关部门进行了沟通协调,并收集了项目研究所需的相关资料。
一.3.2研究阶段
外业调查和资料收集结束后,开始着手项目的研究工作,期间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与相关部门进行了及时的沟通协调。
一.3.3报告修编出版阶段
本报告于2012年8月上旬完成初稿,项目组根据各部门意见对项目进行了修编,于2012年8月中旬正式出版。
一.3.4研究主要内容
本报告是在广泛收集最新资料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影响路线方案的主要因素,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预测和交通量发展预测结果,研究论证路线方案、建设规模、标准等,其研究的主要内容为:
●项目的现状、发展及建设必要性
●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状况及发展
●项目影响区域交通运输状况及发展
●交通需求分析预测
●技术标准
●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建设条件分析及方案选择
●建设方案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经济评价
●问题与建议
一.4研究的主要结论
一.4.1项目路段现状
在本项目为英德市连江口镇严村公路连太路至寨下、X377线至大伙岭、新屋至新塘、大亚沙至高岭、环库路至群联、环库路至岭排、甲坑至乌石下、环库路至屋、庙子至岭头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该路段现状是大部分路段坑洼积水,路基残缺,已经严重影响行车安全,急需对本项目路段进行硬底化建设。
图1-1现状照片
一.4.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是改善江口镇严村公路交通现状,满足交通量的需要
2、是改善当地村镇出行条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
3、是发挥公路在区域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需要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对改善县道、乡道、村道行车条件,完善区域路网、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投资环境等方面都具有较好的作用,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也迫在眉睫。
一.4.3路线方案选择及建设规模
本项目是分段式组成.
图1-2X377-大伙岭路段图
图1-3环库路—群联路段图
图1-3庙子—乌石下—赖屋等路段图
3、路线走向
本项目路线走向单一,全线按照现有道路路线走向,只对路面结构进行硬底化新建,路宽为3.5米,路线全长11.5km。
图1-6本项目走向示意图
4、建设规模
本项目路线全长11.5km,设置平面交叉18处,涵洞共22道,其中钢混凝土筋圆管涵10道(利用10道,新建2道),钢筋混凝土盖板涵3道(利用2道,加长1道)。
主要工程数量见下表所示。
表6-1主要工程数量表
序号
工程项目
单位
主线
1
路线长度
Km
11.5
2
占用土地
亩
95.751
3
路基
土石方
土石方数量
m3
平均每公里数量
m3/Km
4
排水工程
m
23000
5
路面工程
m2
63866
6
涵洞
道
22
7
桥梁
座
3
8
平面交叉
处
15
9
交通工程、环保工程
一.4.4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投资估算
本项目路线走廊方案路线全长11.5km,本项目总投资估算为480万元,平均每公路公里造价41.739万元。
表1-4推荐方案投资估算结果表单位:
万元
费用名称
投资估算费用(万元)
各项费用比例(%)
第一部分建筑安装工程费
374.4
78
第二部分设备工具器具购置费
2.4
0.5
第三部分其他基本建设费用
62.4
13
第一、二、三部分费用合计
439.2
91.5
预留费用:
预备费
40.8
8.5
其他增加费用
-
投资估算总金额
480
100.00
2、资金筹措
本项目是英德市江口镇严村公路乡道新建工程(连太路至寨下、X377线至大伙岭、新屋至新塘、大亚沙至高岭、环库路至群联、环库路至岭排、甲坑至乌石下、环库路至赖屋、庙子至岭头),根据当地建设筹资经验,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推荐资金筹措方案为:
地方政府出资并争取省里县道改建补助的方式。
一.4.5施工方案
本工可推荐采用半幅施工方案,封闭道路半幅进行施工,将交通流引导至未施工的半幅路面通行,待新建的半幅施工完毕后,将交通流引导至新建半幅,再施工剩下的半幅道路。
采用半幅施工方案工期较长,交通干扰较大,但不中断道路的交通通行,使沿线居民和附近车辆有路可行。
一.4.6项目工期计划安排
本项目是各村到连江口镇等地之间的乡村道路,是镇的主要干线路网,促进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交通出行条件,改善投资环境,根据本工可研究初步结论,建议在2013年2月建成通车。
●2012年7月完成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及评估、审批工作,同时组建项目法人;
●2012年8月~2012年9月完成本项目的勘察设计工作。
2、施工工期安排
初步计划施工期为:
2012年11月~2013年1月,施工期3个月,2013年2月建成通车。
一.4.7问题和建议
1、落实建设资金是关键
本项目为改建工程。
如无资金的保证,将会延误工期。
为此,需要认真筹措和落实建设资金,做到专款专用,才能确保项目改造的正常运作。
2、加强质量监控,确保施工质量
要对工程质量予以高度重视,把抓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置于首位,并贯彻建设的全过程。
为此,除了各级政府加强技术指导外,首先应在施工前认真抓好招投标及施工队资质审查,健全质量监控体系。
社会经济现状及发展预测
一.5项目地理位置及影响区划定
一.5.1本项目地理位置
根据业主要求及现场踏勘,确定了拟建项目的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英德市南部地区,起点位于连江口镇附近,该工程是由连太路至寨下、X377线至大伙岭、新屋至新塘、大亚沙至高岭、环库路至群联、环库路至岭排、甲坑至乌石下、环库路至赖屋、庙子至岭头等九段组成.路线全长约11.5km。
图2-1本项目地理位置
一.5.2本项目影响区域划定
根据本项目的地理位置和路线走向确定本项目直接影响区为英德市、连江口镇,间接影响区为广东省、清远市。
一.6直接影响区社会经济现状及发展
一.6.1英德市
一.6.1.1地理位置
英德位于南岭山脉东南部,广东省中北部,北江中游。
东邻翁源县、新丰县;
南连英德市、清新县;
西与阳山县接壤;
北与乳源县、曲江县相连。
地理坐标:
北纬23°
50′31″—24°
33′11″,东经112°
45′15″—113°
55′38″。
东起青塘镇,西至黄花镇,跨度约119公里。
北自波罗镇、南至黎溪镇,跨度约78公里。
全市土地面积5671平方公里(850.65万亩)。
一.6.1.2行政区划
英德市政区图截至2005年12月31日,英德市辖1个街道(英城)、23个镇(沙口、望埠、桥头、青塘、东华、白沙、大站、黎溪、水边、西牛、九龙、大湾、大洞、黄花、波罗、横石水、连江口、石灰铺、石牯塘、横石塘、英红、下石太(“石太”合为一字)、浛洸)。
[11]
2007年10月25日,英德市召开调整镇行政区划动员大会,将24个镇(街道)撤并为13个镇(街道):
英城街道、浛洸镇、东华镇保持不变,波罗镇与大湾镇合并,黄花镇与九龙镇合并,大洞镇、水边镇与西牛镇合并,横石塘镇与英红镇合并,石牯塘镇与石灰铺镇合并,沙口镇与望埠镇合并,下石太镇与大站镇合并,连江口镇与黎溪镇合并,桥头镇与横石水镇合并,青塘镇与白沙镇合并。
一.6.1.3自然环境
英德市为周围山地环绕的向南倾斜的盆地,大部分土地为山地,千米以上的山地主要集中在北部。
英德市处于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的过渡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偏南的暖湿气流,冬季盛行干冷的偏北风。
英德的自然季节特色为:
春季(3月—4月)乍暖乍冷,多阴雨;
夏季(5月—9月)炎热,多雨偶旱;
秋季(10月—11月)清凉干爽、常旱;
冬季(12月—翌年2月)少冷偶寒,云多雨细。
英德市年平均气温21.1℃,年平均气温变化在20.1℃—22.0℃之间。
气候资源丰富,但天气和气候灾害种类也较多,且出现较频繁,主要有:
低温阴雨、倒春寒、高温、寒露风、霜冻、雷暴、大风、飑线、冰雹等自然灾害。
一.6.1.4社会经济
2009英德市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59.4亿元,同比增长20.2%,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1%、33.1%、13.1%;
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1.85亿元,增长40.4%;
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43.87亿元,增长32.2%;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8.48亿元,增长25.3%;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5636元,增长12.1%。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来源于英德的财政总收入21.1亿元,增长27.9%;
一般预算收入8.39亿元,增长35%,总量和增速在全省山区县(市)中分别位于第五位和第三位。
人均发展水平逐步提高,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6340元,增长18.4%。
企业效益不断提高,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0.1亿元,同比增长33.1%;
实现税金总额5.41亿元,增长13.9%;
实现利润总额8.91亿元,增长185.6%。
在省发布的《广东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力研究报告》中,英德市经济“综合发展力”在全省山区县(市)中排名第二。
2009年英德市完成工业总产值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