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届高三百校联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660386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届高三百校联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东省届高三百校联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东省届高三百校联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广东省届高三百校联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广东省届高三百校联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届高三百校联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Word格式.docx

《广东省届高三百校联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届高三百校联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届高三百校联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Word格式.docx

材料涉及墨的用途广泛,并非是古代制墨技术高超,排除A。

由材料“刑墨”、“史定墨…扬火以作龟,致其墨”、“墨书于丝绸”可知墨的用途广泛,而不是墨的用途较为单一,排除B。

材料中只有《物原》涉及周宣王用墨书于丝绸,没有涉及周代书写材料广泛,排除D。

【点睛】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刑墨”、“史定墨…扬火以作龟,致其墨”、“墨书于丝绸”等,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2.贞观三年(629年),魏征任门下省给事中,由于在征兵年龄上坚持依法办事,不同意降低年龄标准,“敕救三四出,征执奏以为不可”,唐太宗怒而再出敕,“征又不从,不肯署敕”,唐太宗无奈,只得召魏征商量,最后听从了魏征的意见。

这说明

A.三省六部制利于政治民主化

B.门下省是中央最高决策机构

C.皇帝的独断得到了根本遏制

D.给事中有相对独立的封驳权

【答案】D

【详解】三省六部制下门下省负责政令的审核,材料中魏征对于中书省的政令进行否决,说你门下省的给事中有相对独立的封驳权,故D项正确;

古代君主专制属于君主专制,故A项错误;

古代最高决策者是皇帝,故B项错误;

皇帝属于专制并不会阻止皇帝独断,故C项错误。

3.下面是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的商税统计情况表。

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当时南方

A.已成为全国经济中心

B.商业环境较北方优越

C.农业生产较北方发达

D.人口增长率高于北方

【答案】B

【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南方的商税和户数都比北方要多,说明南方商业比北方发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业环境较北方优越,B项正确。

材料强调南方商业比北方发达,而不是体现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中心,排除A。

材料涉及北方和南方商业发展情况的比较,而不是农业生产的比较,排除C。

材料没有涉及人口增长率的比较,而是强调南方商业比北方发达,排除D。

4.下面分别是传统社会治理结构图和黄宗羲设想的社会治理结构图。

由此可知,黄宗羲认为

A.应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度

B.应建立平等和谐的君臣关系

C.君主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

D.统治者应重视对百姓的教化

【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传统社会治理结构图中,万民和臣子要绝对服从君主统治,万民和臣子是君主的奴仆;

在黄宗羲设想的社会治理结构图中,君臣关系应是平等,设立学校作为监察和咨询机构,有权对君主、大臣进行监督和批评,学校是培养人才且是参与国家政治的机构;

故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C项正确。

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提出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而不是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度,排除A。

黄宗羲认为君臣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否定陈腐的伦理纲常,与“和谐”不符,排除B。

材料强调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而不是统治者应重视对百姓的教化,排除D。

5.1861年,清政府设立了处理各国事务的总理衙门;

1864年,清政府翻译出版了有关国际法的教科书;

1873年,清帝接见外国外交官时准予免行叩拜礼;

1876年以后向外国派驻了外交使团。

这反映了

A.清政府已被西方国家控制

B.中国外交逐渐步入近代化

C.传统外交造成观念的落后

D.清廷崇洋媚外心理较严重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清政府设置对外交往的机构、翻译国际法的教科书、免行叩拜礼、派驻外交使团等,都体现了清政府外交观念的进步,反映了中国外交逐渐步入近代化,B项正确。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排除A。

材料强调中国外交逐渐步入近代化,而不是传统外交造成观念的落后,排除C。

材料没有体现清廷崇洋媚外心理较严重,而是强调中国外交逐渐步入近代化,排除D。

【点睛】抓住材料关键信息“1861年……总理衙门;

1864年……出版了有关国际法的教科书;

1873年……免行叩拜礼;

1876年……派驻了外交使团”等,紧扣晚晴外交逐渐近代化的内容分析即可知道答案。

6.1917年5月,陈独秀说,若就“吾国之恢复帝政,垂辫缠足,罢学校,复科举,一切布旧除新之事”。

征诸国民,难保“不为多数赞成”。

材料可用来说明

A.国人仍有浓厚的封建思想

B.传统文化孕育着巨大价值

C.专制主义已为社会所淘汰

D.民主政治是社会发展潮流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陈独秀认为大多数国民会赞成恢复帝制、垂辫缠足、复科举等,故陈独秀认为国民的思想仍然深受封建思想影响,A项正确。

材料强调陈独秀认为国人仍有浓厚的封建思想,而不是传统文化孕育着巨大价值,排除B。

陈独秀认为大多数国民会赞成恢复帝制,而不是专制主义已被社会所淘汰,排除C。

材料没有体现民主政治是社会发展潮流,而是强调陈独秀认为国人仍有浓厚的封建思想,排除D。

7.1944年,当美军观察组全部到达延安后,毛泽东称这是“中国抗战以来最为令人兴奋的一件大事”,周恩来认为“不能把他们(美军观察组)的访问和观察当成普通行为,而应把这看作是我们在国际间统一战线的开展,是我们外交工作的开始”。

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A.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积极开展官方的外交活动

C.积极争取国际外援的支持

D.与美国有了军事上的合作

【详解】“应把这看作是我们在国际间统一战线的开展”说明中国共产党意识到争取国际援助的作用,故C项正确;

独立自主外交政策提出是新中国初期,故A项错误;

抗战时期中国对外政府是国民政府,此次活动不属于官方外交活动,故B项错误;

材料没有说明中国共产党与美国有军事合作,故D项错误。

8.下面是1951-1959年《中国青年报》中新闻漫画题材比例变化的折线图。

这些变化

A.说明现实环境对艺术创作影响较大

B.表明“双百”方针得到顺利贯彻执行

C.反映了新闻题材创作形式的多元化

D.弱化了报刊与杂志的政治宣传功能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新闻漫画题材在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社会生活中的比例呈现曲折发展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现实环境对艺术创作影响较大,A项正确。

“双百”方针确立于1956年,与材料中“1951-1955年”的信息不符,排除B。

材料强调新闻漫画题材比例的变化,与现实环境影响有关,没有涉及新闻题材创作形式的多元化,排除C。

材料没有体现弱化了报刊与杂志的政治宣传功能,而是强调现实环境对艺术创作影响较大,排除D。

9.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提到:

“民众会(公民大会)并不能通过未经议事会准备和未经主席团事先以书面公布的任何法案”,同时“凡议事会所通过的判决必须送交陪审法庭,而陪审官的任何投票都应当具有最高权力”。

这揭示了古代雅典

A.公民大会权力最大

B.审判流程公开公正

C.公民是城邦的主体

D.具有权力制约思想

【详解】“议事会所通过的判决必须送交陪审法庭”说明议事会所通过的判决必须送交陪审法庭,说明雅典权力之间具有制约思想,故D项正确;

材料并不能反映公民大会作为权力的最高机构,故A项错误;

材料中论述的是权力制约关系,并不能说明审判流程公开公正性,故B项错误;

材料没有说明城邦主体的组成部分,故C项错误。

10.英国内阁权力的发展是缓慢的、渐进式和积累式的,而这几乎完全是自然的,并非是按预定的、经审慎拟定的计划进行的。

这一现象说明英国

A.国王作为国家元首却缺乏实权

B.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制尚不成熟

C.政治保守主义的色彩较为浓厚

D.政党交替执政难以形成凝聚力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变化是徐缓渐进的,大多数的政治机构都是对原来政治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内阁本是国王的咨询行政机构,光荣革命后逐渐演变成为责任内阁制,演变的过程体现了英国政治保守主义的色彩较为浓厚,C项正确。

材料强调英国政治保守主义的色彩较为浓厚,没有涉及国王的权力,排除A。

材料没有涉及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制是否成熟,而是强调英国政治保守主义的色彩较为浓厚,排除B。

材料没有涉及执政凝聚力的内容,而是强调英国政治保守主义的色彩较为浓厚,排除D。

11.下面是1937年苏联国民经济的情况统计图。

据此可知,当时苏联

A.经济体制僵化使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B.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C.新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

D.优先发展重工业严重损害农民利益

【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左图中的全民所有制和右图中的国营工业比例达90%以上,说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B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经济体制僵化使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而是强调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排除A。

新经济政策实施于1921年,20年代末随着斯大林上台逐渐被废除,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

材料没有涉及优先发展重工业严重损害农民利益,而是强调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排除D。

【点睛】解决本题分两步走:

一是准确获取图示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全民所有制”“国营工业”等,二是紧扣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相关史实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12.美国的国家安全顾问布列津斯基说:

“美国体系的大多数内容是在冷战期间出现的,并成为美国遏制全球性对手前苏联的努力的一部分。

一旦那个对手倒下,而美国成了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全球性大国,美国体系就可以成为现成的东西在全球应用。

”布列津斯基意在说明

A.美国具备建立单极世界的能力B.单极世界比两极世界更加稳定

C.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D.世界格局应从整体的角度考虑

【详解】“美国成了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全球性大国,美国体系就可以成为现成的东西在全球应用”的意思是说明美国具备领导世界并建立单极世界的能力,故A项正确;

材料没有比较单极世界和多极世界信息,故B项错误;

材料并不是说明世界多极化趋势,显然是想建立单极世界,故C项错误;

布列津斯基仅从美国角度思考,并不是整体角度,故D项错误。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古至今,我国政治改革与政治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也积累了重要的经验教训。

材料一:

中国古代社会的变迁始终没有脱离氏族一部族一宗族一家族的发展脉络,“父前子名,君前臣名”,“在家为孝,在朝为忠”已经成为几千年社会关系的真实写照,形成了“生法者,君也;

守法者,臣也;

治于法者,民也”的社会现象。

——摘编自曾小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独特类型及其特征》

材料二:

1901年1月29日,清政府“变法革新”上谕:

“法令不更,痼习不破,欲求振作,当议更张。

”“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

——据韦庆远、柏桦编著《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1949年6月,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9月第一届政协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指出“必须镇压一切反革命活动”。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从1957年开始就不能正常工作,1966年到1975年几乎完全处于停顿状态。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向了经济建设。

邓小平复出后提出了“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等著名论断。

2004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摘编自俞可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政治发展的逻辑》

(1)根据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简洁抽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