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活动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649192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团活动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社团活动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社团活动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社团活动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社团活动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团活动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社团活动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团活动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团活动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广州高校

  学生社团是指学生为了实现会员的共同意愿和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需求、自愿组成的、按照章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来自XX百科)。

学生社团是高校育人的重要载体,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逐步展开,高校学生社团发展迅猛,学生社团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和促进大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地位越来越突显。

学生社团和组织因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和多样性的特点,现已成为大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参加社团活动对大学生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社团可划分为五种类型,一信仰型社团,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二学术型社团,如科技协会;

三文娱型社团,如体育协会;

四友谊型社团,如校友会;

五服务型社团,如青年志愿者协会。

还有一些新兴的社团根据形势需要不断涌现,比如太极拳协会、轮滑、攀岩等,它们具有时代特点,迎合了90后的口味和需求。

然而,所有这些社团活动并不是都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比如政治理论类社团,学生的参与度较低,这不仅体现在此类社团数目偏少,还体现在学生出席的人数不多,往往反馈活动形式与内容过于枯燥,难以提升吸引力和感召力。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以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分析不同性格的学生群体参加社团的类型、数量和参与积极性差异性分析,从而了解社团活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影响的差异性,为高校进一步发挥社团活动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提出建议,也为不同性格的同学参加何种社团最为适宜提供参考意见。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为方便采样和研究,以广州地区六所高校(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的学生社团成员为研究对象。

这些大学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教育、文学、史学、工、农、医、管理等,在高校内以偶遇的方式采样,受访者准入符合随机抽样调查。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万方全文数据库以及网络XX搜索器进行检索查阅相关论文及专著加以学习和借鉴,拓展思路和方法,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研究目的和内容,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制订问卷,进行1000人的问卷调查,每所高校约发放问卷150份。

采用非概率抽样的便利(偶遇抽样)方法进行。

通过培训“问卷调查”员,合格后进行工作;

调查问卷发放1000份,回收问卷950份,有效问卷910份,有效回收率91%,回收率95%,问卷具体回收情况见表1-1。

  3.数据统计法

  回收的所有有效问卷均输入计算机,运用专业统计软件SPSS、Excel对问卷各项指标及社会学统计方法,进行相关数据统计分析和图表制作。

  二、高校学生社团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一)学生参与社团的基本情况分析

  在此次问卷调查中,被调查者男生成员占43.74%,女生占56.26%,男女比例与预期调查高校男生数量与女生数量比例1:

1基本相符。

学生对待社团工作的态度见图2-A,44.29%的学生积极参加,39.78%的学生认为喜欢就参加,0.77%的学生不参加,15.16%的学生视情况而定。

  

(二)高校学生参与社团的目的与社团类型分析

  1.学生参与社团的目的性明确

  大学生们参加社团活动的目的各不相同,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26.90%的学生为了丰富校园生活,7.73%为了打发课余时间,随大流,18.70%为了发展兴趣爱好,20.04%为了结交朋友,19.01%为了锻炼自身能力,为将来的简历做打算,5.52%为了获得学分,2.09%为了其他目的而加入社团。

这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选择的,期待通过社团活动的实践学到更多有益于自身发展的文化知识技能、发展兴趣爱好、开拓视野、增强自身能力。

确实有部分学生还不明确参加社团活动的目的,抱着随大流的心态参与社团活动。

总体结果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并不只是简单追求课堂知识和成绩单上的分数,更把大学看成是进行自我培养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地方,是一个实现自身知识、素质、能力、交际等全方面发展的人生重要阶段。

当代社会对大学生除了要求学好本专业知识外,还要进行实践锻炼。

大学社团恰恰能满足实践锻炼的需要,可以成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

见表2-1。

  2.各种形式的社团活动给大学生们提供了多种选择

  从社团类型来看,文娱类占14.58%,体育休闲类占12.45%,公益服务类占20.84%,科技创新类占5.55%,学术类占10.13%,学生组织占28.58%,其他占7.87%。

用社团类型被选择的数量做方差分析,我们发现各社团类型在被选择的数量上没有显著差异,这说明目前的社团活动可以满足符合大学生的需求,与日常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因此学生总体参与度不低,这跟有些学校将社团活动的参与情况纳入学分制管理有关。

社团活动内容广泛,一方面有利于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要,另一方面有利于因材施教,为学生发挥特长和才能,满足兴趣爱好提供平台。

每一种社团活动不同程度地迎合了不同的大学生对大学生活的期待。

见表2-2、表2-3。

  (三)高校学生参加的社团个数与社团活动是否与学习相冲突相关分析

 1.大学生对参与社团活动的态度不一

  学生参与社团及学生组织的个数见图2-B,调查结果显示:

学生参与1个社团占31.43%,2个社团占41.43%,3个社团占18.35%,4个及以上占8.79%。

对于时间管理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他们愿意多参加一些社团活动,这对个人发展也是有益的。

而有的为了不耽误学习,减少参加课余社团的数目,也很合理。

  2.学生参加社团的个数与学习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大

  诚然,社团活动在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却也占用了一部分的课外学习的时间,关于参与社团活动是否与学习相冲突这个问题,21.87%的学生认为参与社团活动与学习相冲突,12.31%的学生认为两者完全没有冲突,65.82%的学生认为一般没有冲突,可以平衡好两者的关系。

为观察学生参与的社团个数是否会影响其学习,将学生参与的社团个数对学习是否有冲突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见表2-4,经检验P<

0.05,拒绝原假设,即认为参与社团的个数对学习是有冲突的。

其中认为有冲突的学生中,社团数量为1个的占18.9%,2个的占19.6%,3个的占27.5%,4个以上的占最多为31.3%,结果显示学生参加的社团数量越多,其与学习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就越大,说明本次调查的受访者是认真作答的,他们确实存在这方面的矛盾。

看来,大学生都明白参加社团活动由很多的积极意义,可以根据喜好参加社团活动,但必须酌情估量自身的时间协调能力,如果不能合理安排时间,盲目选择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社团活动,往往就会发生与学习的冲突,给学习和工作两方面都带来不利影响。

  (四)大学生性格类型及加入社团后的性格改变分析

  大学生性格类型调查结果显示:

外向型占37.31%,内向型占28.91%,沉稳型占27.19%,冲动型占6.58%,可见,大学生具有不同的性格类型,其中,我们特别关注性格内向的大学生,相对于活泼外向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在与外界借出方面有更大的空间,因此我们重点详细分析了内向型学生的性格改变如图2-C,结果显示:

加入社团后,19.09%的内向型学生敢于在公众面前讲话,26.52%敢于尝试自己曾经不敢做的事情,20.27%敢于接受挑战,28.21%为人处事考虑更加全面,5.91%的内向型学生有其他方面的性格变化。

这说明性格内向的学生通过社团活动的锻炼,逐渐变得活泼开朗起来,开始慢慢擅长于在公众面前展示自己,通过实践锻炼,其干事能力得到了提升,自我广延能力得到体现。

当在社团活动中完成一项任务所带来的高峰体验也加强了对自我的肯定,因此自信心也得到了提高。

社团活动的参与,增加了与学生接触的机会,交流也随之增多,增进了学生的友谊。

而且,也学会了如何化解对于一个活动方案所产生不同意见的冲突,学会了如何能够在竞争中合作。

正是社团活动的实践过程和锻炼机会让他们的性格更加完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

  (五)社团活动对综合能力具有正效应分析

  社团活动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正效应情况见图2-D,每一种社团活动的建立都有其作用和价值,都能给参与的大学生或多或少带来各种能力上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社团活动对大学生综合能力正效应的调查结果显示:

社交能力占26.57%,团队合作能力占24.86%,社会实践能力占17.41%,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占9.19%,创新能力占8.45%,领导组织能力占11.75%,其他正效应占1.78%。

可见,目前社团活动在锻炼社交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实践方面的效果比较明显。

相对课本知识教育而言更加需要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们亲身参与各种环节,体验各种活动,有的同学在社团活动策划以及任务安排工作中显示出了优秀的管理能力。

而对于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领导组织能力等方面还不是很足够。

这些能力更加注重个人的自身智力与思维的特性,目前此类社团活动的类型也较少,创业、科研、发明创造等活动是近几年开始兴起的活动,但是大学生往往因其难度高而却步。

因此独立自主、创新、领导等能力提升效果显然比其他能力的提升效果低,社团应重视开发与之相关的活动,甚至提升更多的其他一些能力。

  (六)大学生对社团活动不满意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社团活动不满意的方面如下:

10.98%的学生认为社团活动过于频繁,13.68%认为活动时间与学习相冲突,35.64%认为活动流程及形式缺乏实质内容,25.79%认为活动内容一样,没有新意,13.91%的学生对社团活动其他方面不满意。

由此说明大学社团也应注重顶层设计,需要控制活动次数,从源头上把握学生的时间,引导学生科学对待社团活动与学习的关系。

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接触越来越多的新事物、新思想,对形式与内涵有着较高的要求,这说明社团活动形式单一、缺乏内容和创新已成为大学社团活动的一个短板。

活动组织者为社团的健康发展,应集思广益,举办活动时应挖掘更多的实际意义。

  三、结论

  社团活动是大学生除专业素质教育之外完全展示自我的实践主阵地,因为大学生作为组织者、参与者贯穿于社团活动的始终。

参加学生社团是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前了解社会、奉献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的有效准备,是大学生进入社会前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实践场所。

从本次的调查结果显示,社团作为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有效载体,它可以让大学生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接触到很多新事物,在实践中通过完成任务后对自身的肯定,培养了自信心的同时也提高了社会实践能力;

在与社团伙伴的相处中提升了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然而仍然需要开发更多的社团活动提升大学生的独立自主、创新和领导力等能力,为了大学生在社活动中有更多获益,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社团活动在宣传过程中应当以实际情况为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团的实际发展状况、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这样才能为大学生提供准确信息,以便他们能够选择适合自己并与自己期望相符的社团。

其次,社团活动虽然是大学生课余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作为学习之余的补充成分,它在时间安排上应该考虑不可占据学生太多的时间,避免影响学生“以学为本”的入学初衷。

  2.社团在注重大学生素质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