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式起重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64845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式起重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桥式起重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桥式起重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桥式起重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桥式起重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桥式起重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docx

《桥式起重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式起重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桥式起重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docx

桥式起重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桥式起重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下面就从机械、电气和金属结构三个方面阐述桥式起重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一、机械传动方面的常见故障

1、制动器刹车不灵、制动力矩小,起升机构发生溜钩现象;在运行机构中发生溜车现象。

其原因分析及其解决方法叙述于后:

(1)制动轮表面有油污、摩擦系数减小导致制动力矩减小故刹不住车。

可用煤油或汽油将表面油污清洗干净即可解决。

(2)制动瓦衬磨损严重、铆钉裸露,制动时铆钉与制动轮表面接触,不但降低制动力矩刹不住车而且又拉伤制动轮表面,危害较大。

更换制动瓦衬即可。

(3)主弹簧调整不当、张力小而导致制动力矩减小、刹不住车而产生溜车或溜钩现象。

重新调整制动器使其主弹簧张力增大。

(4)主弹簧疲劳、材料老化或产生裂纹、无弹力、张力显著减小而刹不住车。

应更换新弹簧并调整之。

(5)制动器安装不当、其制动架与制动轮不同心或偏斜而导致溜钩或溜车现象。

通常先把制动器闸架地脚螺栓松开,然后将制动器调紧,使闸瓦抱紧制动轮,这时再将悬浮的制动器闸架底部间隙填实,然后再紧固地脚固定螺栓,即可达到二者同心。

(6)电磁铁冲程调整不当或长行程制动电磁铁水平杆下面有支承物,导致刹不住车。

通常重新调整磁铁冲程或去掉支承物即可解决。

(7)液压推动器的叶轮转动不灵活,导致刹车力矩减小。

调整叶轮消除卡塞阻力,使叶轮转动滑块即可解决。

2、制动器打不开。

导致制动器打不开的原因及排除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主弹簧张力过大、电磁铁磁拉力小于主弹簧的张力,故打不开闸,重新调整制动器,使主弹簧张力减小即可。

(2)制动器杠杆传动系统有卡住现象,松闸力在传递中受阻,故打不开闸。

检查传动系统,消除卡塞现象即可解决。

(3)制动器制动螺杆弯曲,螺杆头顶碰不到磁铁动铁芯,故无法推开制动闸瓦。

拆开制动器,取下螺杆将其调直或更换螺杆即可。

(4)制动瓦衬胶粘在有污垢的制动轮工作面上。

消除制动轮表面上的污垢即可解决。

(5)电磁铁线圈被烧毁或其接线折断、制动电磁铁无磁拉力所致。

更换制动线圈或接通线圈接线即可。

(6)液压推动器的叶轮卡住。

消除叶轮卡塞故障即可。

(7)线路电压降过大,导致制动电磁铁线圈电压低于额定电压的80%、磁铁磁拉力小于主弹簧的张力,故打不开闸。

消除电压降和原因,恢复正常电压值即可解决。

3、制动器工作时,制动瓦衬发热,“冒烟”,并有烧焦味道产生,瓦衬迅速磨损。

(1)制动瓦衬与制动轮间的间隙调整不当、间隙过小、工作时瓦衬始终接触制动轮工作面而摩擦生热所致。

重新调整瓦衬与制动轮间的间隙,使其均匀且在工作时完全脱开,不与制动轮接触。

(2)短行程制动器的副弹簧失效,推不开制动闸瓦,使闸瓦始终贴于制动轮表面上工作,长期摩擦生热所致。

更换副弹簧且重新调整制动器。

(3)制动器闸架与制动轮不同心,制动瓦边缘与制动轮工作面脱不开而摩擦生热所致。

重新安装制动器,达到同心要求即可。

(4)制动轮工作面粗糙、制动瓦衬与制动轮不符、制动不良所致。

重新光整制动轮或更换制动轮即可。

4、制动器的制动力矩不稳定

(1)制动轮不圆度超差,径向脉动较大,在制动过程中周期性的碰撞制动闸瓦而导致制动力矩的变化。

重新车制制动轮使其达到技术要求或更换合格的制动轮。

(2)制动器闸架与制动轮不同心,制动时制动轮冲撞制动瓦所致。

重新安装并调整制动器闸架。

5、机构运转时,减速器在桥架上振动。

(1)减速器底座地脚螺栓松动,紧固不牢所致。

紧固地脚螺栓将其固牢即可。

(2)减速器输入轴与电动机轴不同心或减速器输出轴与所带动工件轴不同心,均会导致减速器在运转时机身颤抖。

重新调整减速器,使其达到同心度之要求即可消除振动。

(3)减速器底座支承钢结构刚度差,在工作时产生变形而发生振动现象。

加固支承提高其刚度。

6、小车呈“三条腿”运行状态,所谓三条腿就是小车有三个车轮与小车轨道接触,有一个车轮悬空。

通常有两种情况:

(1)小车在桥架任何位置上总是有“A”轮悬空。

其原因及排除方法有如下几种:

①此“A”轮制造不合格,直径小超出允差范围,故在车架安装轴线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的条件下,此“A”轮悬空。

更换此轮即可解决,或调整该轮轴安装位置,使其向下移动,消除悬空现象。

②车轮直径均合格,只是车轮安装精度差、四车轮轴轴线不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此“A”轮轴线偏高,故而出现悬空现象。

将A轮轴线下移,使之四车轮轴线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即可解决。

③小车架制造不合要求或发生变形,此“A”角产生“翘头”现象。

矫正小车架,消除翘头现象,达到合格要求即可解决。

(2)小车在桥架某一或两三个位置出现“三条腿”现象。

在其它位置正常,其原因是:

①同一断面两主梁标高差超出允许范围,致使置于标高低之主梁上方的车轮悬空。

②小车轨道安装质量差,同一断面两轨顶标高差超出允许范围。

通常用调整小车轨道,使该断面两小车轨顶标高一致或在允差范围内即可解决。

7、小车运行时发生打滑现象。

(1)轨道顶面有油污或砂粒等,室外工作有冰霜等。

(2)车轮安装质量差,有悬空现象,特别是主动轮有悬空者或轮压小。

调整车轮的安装位置,增大主动轮轮压。

(3)同一截面内两小车轨顶标高差过大,造成主动轮轮压相差过大。

调整小车轨道使之达到安装标准。

8、小车起动时车身摇摆,振动较甚。

小车运行电机为鼠笼式电动机时,由于其起动过猛,在主动轮轮压不均或有一轮悬空时,即发生这种现象。

调整车轮安装精度或调整小车轨道使之达到安装标准即可解决。

9、大车运行时车化轮缘啃道,车轮车缘磨损严重、甚至有时出轨掉道,导致大车啃道的原因有如下多种:

(1)车轮制造不合格,特别是两主动轮直径相差较大,造成大车两侧线速度不等,使车体走斜所致。

在测得主动轮直径后,拆下大者重新车制,使其与另一车轮直径相等,安装后即可解决。

(2)两侧传动系统中传动间隙相差过大,致使大车在起动时不同步,导致车体走斜而啃轨。

制动时亦由于间隙相差过大而使大车斜置造成啃道现象。

检查两侧传动系统,消除过大间隙,使两侧传动轴均达到技术要求即可解决。

(3)大车车轮安装精度不良,质量不符合技术要求,特别是车轮在水平方向倾斜而引导大车走斜,啃道极为严重。

检查测量车轮安装精度,找出水平偏斜的车轮并重新调整,使其水平偏差小于L/1000,L—为测量弦长。

(4)桥架结构产生变形,引起大车对角线超差,出现菱形而导致大车车轮啃道。

检查测量两大车对角线相对差状况,确定矫修方向,通常用火焰矫正法矫修桥架,使大车对角线允差符合技术要求。

有时亦可采用调整车轮位置以达到大车对角线相对差符合技术标准。

(5)大车轨道安装质量差,如标高相差过大,跨度超出允差等,亦会导致大车啃轨,调整大车轨道,使之达到安装标准。

(6)分别驱动时两端制动器调整不当,特别是有一端制动器未完全打开时,两侧阻力不一致,造成车体走斜而啃道。

调整两端制动器,使其在运行时完全打开,制动时两端制动力矩均等。

(7)两侧电动机转速不同,导致两侧线速度不等,应更换一电动机达到同步即可。

(8)轨道顶面有油污、冰霜、杂物等,也是引起大车啃道因素之一。

清除油污、冰霜、杂物等。

二、电气传动方面常见故障

1、电气设备常见故障

(1)电动机在运转过程中均匀过热

①电动机接电持续率与机构实际工作类型不符,因超载使用而发热。

应更换与实际工作类型相符的电动机。

②电源电压在偏低情况下运转。

当电压较低时应停止工作,以防烧毁电动机或出事故。

③机械传动系统中有阻塞传动不畅现象,阻力增大便电动机发热。

检查机械传动系统,消除不同心等传动不畅故障点即可解决。

(2)电动机在运行时振动

①电动机轴与减速器轴不同心。

调整电动机与减速器的同心度,使之达到技术标准,传动附加阻力自然消失。

②电动机轴承损坏,导致电动机轴线倾斜而增大运行阻力。

拆解电动机,更换新轴承。

③电动机转子变形,严重时与定子相接触,即产生“扫膛”现象而导致电动机发热、振动。

拆检电动机,瘵转子调直或更换电动机转子。

(3)控制器在扳转过程中有卡住现象

①触头接触不良,打火而将触头焊住。

用细锉锉平触头接触面,确保触头接触良好。

②控制器定位机构发生故障。

检查并修理定位机构使其转动滑块。

(4)控制器触头烧蚀严重

①动、静触头接触不充,开闭时经常打火而烧毁触头。

修整触头,调整触头间的压力,使其接触良好。

②控制器容量不够,过载所致。

通常应更换容量大一级的控制器即可。

③相间有短路处,强大的短路电流将触头烧蚀。

用万用表检查电路,找出短路故障点并消除之。

(5)交流接触器线圈产生高热

①线圈过载。

减少动触头的压力即可解决。

②动、静铁芯极面闭合时接触不良,存有间隙,致使线圈过载而发热。

消除极面存有间隙的因素,如弯曲、卡塞或极面有污垢等。

(6)接触器工作时声响过大

①接触器线圈过载。

②动、静磁铁极面脏污。

③静、动磁铁相对位置错位,磁路受阻所致。

调整动、静铁芯的位置,使磁路畅通。

④动磁铁转动部分有卡塞现象。

转动时不灵活。

对磁铁转动部位(销轴及孔)加油润滑,消除附加阻力,使其转动灵活.

(7)接触器闭合动作迟缓,一般是由于动、静铁芯极面间距过大所致。

调整极面间距即可解决。

2、电气线路故障起重机的电气线路故障比较多,为了迅速排除故障、减少修机时间,要求维修人员和司机必须熟悉起重机的全部线路工作原理,电气设备及电气元件性能、作用及其安装位置,当事故发生时,应根据故障现象来判断故障可能发生的部位在哪里,并运用电气仪表和工具按电传动顺序逐步进行检查,最后找到发生故障的部位,采限措施予以解决。

下面阐述常见线路故障及排除方法。

(1)推合保护柜的三相刀开关,按下起动按钮,控制回路熔断器熔丝熔断。

通常是由于熔断相接地短路所致。

应用电气仪表查找接地部位并消除之。

(2)推合保护柜刀开关,按下起动按钮,起重机主接触器不吸合(俗称合不上闸不能起动)。

出现下列情况任一种,均不能起动。

①电路无电压;

②控制回路熔断器熔丝1FU或2FU熔断;

③各控制器手柄有不置于零位者;

④紧急开关SE,各安全联锁开关SQ1、SQ2有未闭合者;

⑤各过电流继电器常闭触头KC1、KC2…KC4有未闭合者;

⑥主接触器KM线圈烧断或其接线折断。

接线路逐步检查,即可找到天车不能起动的原因并消除之。

(3)起重机起动后,按钮SB脱开后不能自锁,接触器释放(俗称掉闸)。

通常是由于接触器联锁触头KM1或KM2接触不良,未能将②号电路接入控制回路中以取代①号电路所致。

调整联锁触头KM1或KM2的弹簧压力,使其保持接触良好即可解决。

(4)起重机在运行时经常发生主接触器释放(俗称大车“掉闸”现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均可使起重机“掉闸”。

1)大车过电流继电器整定值调得偏小,大车工作时过电流继电器经常大动作所致。

2)大车滑触线安装不良、尘垢太多或有锈皮绝缘处,导致起重机电流引入器之集电托经常脱开供电滑线所致。

3)起重机轨道安装不良,轨道接缝间隙过大,起重机运行时产生振动,使集电托瞬间脱开天车滑线所致。

4)舱口门或司机门关闭不牢,起重机运行时产生振动而使这些门开关常闭触头有瞬间脱开所致。

5)各机构及总过电流继电器的常闭触头有因振动而瞬间跳开者所致。

6)主接触器自锁触头KM1或KM2接触不牢,有时因振动而瞬间脱开。

(5)当开动某机构运行时,起重机就“掉闸”。

1)保护该机构电动机的过电流继电器整定值偏小,当开动电动机工作时,该继电器动作而使控制回路断电导致起重机“掉闸”。

2)该机构电动机电源线有相间短路或相对地短路者,短路电流使继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