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室配合比设计讲解.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64338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验室配合比设计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试验室配合比设计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试验室配合比设计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试验室配合比设计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试验室配合比设计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试验室配合比设计讲解.docx

《试验室配合比设计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验室配合比设计讲解.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试验室配合比设计讲解.docx

试验室配合比设计讲解

摘要:

针对预拌混凝土确定混凝土配比时“重设计、轻试配”的现状,结合配合比设计的条件要素,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配、调整三个方面,阐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全过程,突出强调了试配应注意的问题和重要性,进一步明确混

凝土配合比设计是在经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过程。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混

凝土其用途也越来越广泛,已经渗入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

且混凝土多应用于建

设工程的重要结构部位,如何能够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关键词:

混凝土、设计、试配、调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Abstract:

Todeterminethereadymixedconcreteproportioningofconcreteredesignandtestlightwiththestatusquo,combinedwiththantheconditionsofthedesignelements,fromtheconcretewiththeproportiondesign,testandadjustthethreeaspects,andexpoundstheconcretewiththanthewholeprocessofdesign,highlightingemphasizedthetestshouldbeattentiontoproblemsandtheimportanceof,tofurtherclarifytheconcretemixproportiondesignisintheexperience,undertheguidanceofthetheoryinthepracticeprocess.Withthecontinuousdevelopmentofscience,theuseofconcreteismoreandmorewidelyhasinfiltratedintoday'ssocietyinvariousfields.Andtheconcreteismoreandmoreimportantstructureengineeringconstructionsitefor,howtoensuretheconcretequalityisoneofourheavyTowork,weshouldpayattentiontotheconcretemixdesignofseveralissueswereanalyzed.

Keywords:

Concrete,design,test,adjustmentanddesignofconcrete

1混凝土配简介1

1.1选用合适的材料1

1.1.1水泥1

1.1.2粗骨料1

1.1.3细骨料2

1.1.4粉煤灰2

1.1.5混凝土外加剂2

1.2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2

1.3配合比设计前的准备工作2

1.4配合比设计前的基本步骤3

1.4.1初步计算配合比3

1.4.2基本配合比3

1.4.3试验室配合比3

1.4.4施工配合比3

1.5生产配合比的调整及施工中的控制3

2混凝土配合比试配的调整4

2.1混凝土配合比试配前的调整5

2.2混凝土配合比试配后的调整5

3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应注重经济效益4

结束语11

文献12

1混凝土配合简介

混凝土是由水泥、细骨料砂子、粗骨料石子及水等构成,混凝土中各种材料之间的比例关系称为混凝土的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是决定混凝土强度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需要具体的设计试配等工作才能确定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应用到工程当中去,满足工程的需要。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前应做好准备工作

(1)熟悉掌握设计图纸对混凝土结构的全部要求,主要是各种强度和耐久性要求,及各构件的截面尺寸、钢筋的布臵,以采用水泥品种及石子粒径的大小等参数。

(2)熟练掌握标准规范,我们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人员还应掌握混凝土的施工规范,特种集料的技术规定,这样能保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技术性及准确性。

(3)了解是否有特殊性能要求,便于决定所用水泥的品种和粗骨料粒径的大小。

了解施工工艺,比如运输、浇注的措施,使用机械化的程度,主要是对工作性和凝结时间的要求,便于选用外加剂及其掺量。

掌握了以上这些资料,我们才能合理的选用适当的设计参数进行配合比设计。

1.1选用合适的材料

1.1.1水泥

水泥是决定混凝土成本的主要材料,同时又起到粘结、填充等重要作用,所

以水泥的选用格外重要。

水泥的选用主要是考虑到水泥的品种和强度等级。

水泥

的品种繁多。

选择水泥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所处的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分析,并考虑当地水泥的供应情况作出选择。

我们工地选用的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P.O42.5和硅酸盐水泥P.H42.5两种水泥,其中P.O42.5用于桩基盖梁墩柱等的施工,P.n42.5的主要用于现浇桥,预制梁的施工,为了让梁体的强度增长的快点,便于施工进度。

检验水泥的技术指标,掌握不同种水泥的特性。

水泥的质量对混凝土的质量起决定性作用。

水泥是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混凝土的强度、长

期性、耐久性是水泥遇水硬化后完成的,所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应坚持检验水泥的各项技术指标。

对于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的水泥,早强型出厂超过一个月的水泥,立窑水泥必须进行使用前检验。

对不同种水泥的特性,混凝土配合比设

计人员应充分了解。

如硅酸盐水泥水化热大,早期强度高;矿渣水泥水化热小,早期强度低。

抢工期工程应用硅酸盐水泥,大体积混凝土应用矿渣水泥。

火山灰水泥抗渗性好,而矿渣水泥抗渗性不好,防水混凝土应用火山灰水泥。

有些配合比设计人员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而单纯提高水泥用量,无疑是一种浪费。

在满

足混凝土的流动性、强度要求的前提下节约水泥,降低成本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一项基本原则,同时混凝土中水泥用量过多不但不经济而且在水泥水化时胶凝量过多,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增大体积收缩会造成混凝土开裂,给混凝土结构带

来危害。

还有些配合比设计人员认为节约水泥就是混凝土用量越少越好,这显然

也是不恰当的。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都是通过公式计算并经过了试配而得来的。

但为什么还有每立方米混凝土不少于一定数量的规定呢?

这主要是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提出的。

因为混凝土一般都要使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在长期

的使用过程中要经过各种荷载、风雨侵蚀冻融作用、化学腐蚀和机械机械磨损等,没有足够的水泥用量就抗御不了这些外力的作用,影响耐久性。

1.1.2粗骨料

粗骨料是指粒径大于4.755mm的岩石颗粒。

人工破碎而形成的石子成为碎石。

天然形成的石子称为卵石。

施工中一般采用碎石,粒径5-25mm,含泥量不

大于1.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配制的混凝土,和易性较好,抗压强度较高,同时可以减少用水量及水泥用量,从而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

混凝土用的粗骨料,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

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

对混凝土的实心板,粗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3,且不得超过40mm,我们工地的粗骨料为5-31.5mm,预制梁和现浇的为5-20mm,进场的碎石都要检它的含泥量,压碎值,级配,针片状,这些都是很重要的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和易性,必须严格控制。

砂石骨料约占混凝土总体积的70%,是混凝土中的主要材料。

砂石骨料含泥量对混凝土强度影响很大,若含泥量增加,在骨料比表面积增加及泥土吸水作用的影响下,含泥量每增加2%,塌

落度约减少1厘米。

混凝土的用水量、水泥用量及砂率都要根据石子的最大粒径、砂的细度模数进行调整,尽可能的选用连续级配或人工级配的砂石,以求得小空

隙率最大容中的粗细骨料。

粗集料的颗粒形状、表面特征对混凝土的粘结性能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C50混凝土影响较大,宜选择表面粗糙多棱角,颗粒近似立方体的碎石。

C40以下混凝土中的针片状碎石总含量应不超过15%,在C50混凝土中不宜超过8%

1.1.3细骨料

细骨料是指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颗粒,通常称为砂。

我们施工中一般采用中粗砂,平均粒径大于0.5mm,含泥量不大于5.选用平均粒径较大的中、粗砂拌制的混凝土比采用细砂拌制的混凝土可减少用水量10%左右,同时相应减少水

泥用量,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并可减少混凝土收缩当砂子过粗时应适当增大砂率,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不至于砼看起来很散,石子不裹浆,石

子是石子砂子是砂子的现象出现。

细集料级配范围表中的注:

②中规定‘……除5.00、0.63、0.16号筛孔外,其余各筛孔累计筛余允许超出分界线,但其总量不得大于5%。

’④中规定‘对于高强泵送混凝土用砂……2.5mm筛孔的累计筛余

量不得大于15%,0.315m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宜在85%~92%范围内。

’等,但对其他筛孔的级配范围中值的筛分通过质量百分率(或累计筛余质量百分率)的

波动允许百分率没有严格的规定,只能以级配范围作为配合比的集料选用的依据,和施工工地在集料进行抽检试验时,对集料的级配判定是否合格的控制依据。

而较为合理的、适用的、理想的集料的级配,应该首选级配范围的中值。

但要设计好一个经济合理的、适用的、理想的配合比,还要考虑集料的级配以外的其他一些有关的因素。

满足U类砂要求的条件下,优先选择级配良好的江砂或河砂。

因为江砂或河砂含泥量少,砂中石英颗粒含量较多,级配一般都能满足要求。

砂中含泥量较大,且含有较多风化颗粒,一般不能使用。

砂的细度模数控制在

2.43.0,其中C50混凝土用砂的细度模数宜控制在2.6—3.0,因细度模数小于2.5时,C50混凝土拌和物显得太黏稠,施工中难于振捣,泵送较困难。

砂的细度模数大于3.0时,容易引起新拌混凝土在运输浇筑过程中离析及保水性能差,从而影响混凝土内在和外观质量。

1.1.4粉煤灰

由于混凝土的浇筑方式为泵送,为了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便于泵送,考虑掺加适量的粉煤灰。

按照规范要求,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大体积粉煤灰混凝土时,其粉煤灰取代水泥的最大限量为25%.粉煤灰对水化热、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有利,但掺加粉煤灰的混凝土早期极限抗拉值均有所降低,对混凝土抗渗抗裂不利,因此粉煤灰的掺量控制在10以内,采用外掺法,即不减少配合比中的水泥用量。

按配合比要求计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所掺加粉煤灰量,我们工地处于南方

四季温度比较高,所以混凝土中都适当的惨着粉煤灰,减少水泥的水化热,防止

混凝土出现裂缝。

1.1.5混凝土外加剂

通常选用高效减水剂、高效缓凝减水剂、高效早强减水剂,如NF、UNF、JC等。

高效减水剂同时具有增加混凝土强度和流动性的作用。

掺高效减水剂的混凝土坍落度损失一般较快,施工时最好采用后掺法,这样可提高高效减水剂减水作用,使混凝土的流动性增加。

在温度低于8~10°C时,高效减水剂虽能增加和易性,但增加强度的作用大大降低,所以高效减水剂宜在春秋季节使用。

高效缓凝减水剂有利于控制水泥的早期水化,使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损失小。

一般来说,掺量

大时凝结时间相应增长,但掺量过大会降低早期强度,通常根据施工季节调整掺量。

高效缓凝减水剂宜在夏季或结构复杂、配筋密集的构件中使用,这样可避免形成冷缝,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