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生产现场成本控制文档格式.docx
《第7章生产现场成本控制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章生产现场成本控制文档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企业编制的技术节约措施等技术资料等。
第2章限额领料程序及做法
第4条签发《限额领料单》
1.材料员根据生产计划部门编制的制造命令单到仓库领料;
班组领料人员凭《限额领料单》领料,做好分次领用的记录;
材料员在《限额领料单》规定的限额内发料。
限额领料单
领料部门:
第号
用途:
年月日发料仓库:
材料
编号
材料名称规格
计量
单位
计划
投产量
单位消耗定额
领用
限额
实发
数量
单价
金额
日期
领用
退料
限额结余数量
数量
领料人
发料人
退料人
收料人
2.在领发过程中,双方办理领发料(出库)手续,填写领料单,注明用料的制造命令单单号和班组,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及领用的日期,双方需签字认证。
3.材料领出后,同班组负责保管和使用,材料员必须按保管和使用要求对班组进行监督。
4.各种原因造成的超耗,必须由班组长提出超耗原因,经车间主任核实后,由材料员计算数量,补签《限额领料单》。
对非正常因素造成的超耗,在补签的《限额领料单》上注明。
第5条验收与结算
1.班组任务完成后,由车间主任配合有关部门对产品产量、质量及用料情况进行检查,并签署检查意见,验收合格后,班组办理余料、边角料、废料的退库手续。
2.材料员根据验收合格的产品产量和结清领料手续的《限额领料单》,按照实际完成量计算实际应用材料量,与班组实际消耗量对比,计算节、超数量,并对结果上报车间主任。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修改标记
修改处数
修改日期
7.1.5材料使用成本控制方案
方案名称
材料使用成本控制方案
一、目的
为了对生产现场的材料使用成本进行有计划、合理地控制,为现场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的成本控制工作提供指导,特制定本方案。
二、相关定义
1.材料成本控制,指针对车间、工段、班组生产活动所需的材料,进行有计划地准备和合理地使用,并进行协调和控制,以达到合理生产、迅速生产目的的工作。
2.生产材料,主要包括主要原材料与辅助用材料。
(1)主要原材料是指直接构成基本产品实体的材料,其使用量与产品的产量成正比,通常会记入物料清单(BOM)内。
(2)辅助用材料是指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起辅助作用、但不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消耗性材料,包括焊接类、油漆类、油脂类、溶剂类、胶水类、防护类材料等。
三、材料使用成本控制职责与分工
1.车间材料使用成本的日常控制,一般由车间材料核算员负责。
车间材料核算员主要负责收集材料,分析对比,追踪原因,并会同有关部门和人员提出改进措施。
2.车间工艺员和质量检查员要监督按图纸、工艺、工装要求进行操作,实行首件检查,防止成批报废。
3.车间设备员要按工艺规程规定的要求监督设备维修和使用情况,不合要求不能开工生产。
4.仓储管理部材料员要按规定的品种、规格、材质实行限额发料,监督领料、补料、退料等规章制度的执行。
5.生产调度人员要控制生产批量,保证作业人员合理下料、合理用料,监督定额标准的执行。
四、材料使用成本的事前控制
(一)改进产品设计,采用先进生产工艺
1.产品研发人员应以市场为导向做好产品的定位、市场份额、市场占有区域、远近期销售情况做出详细地调研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展产品设计工作。
2.在产品设计阶段即对产品成本进行有效的估算、预测,通过对新旧产品所耗用的材料对比,以确定改进空间。
3.引进目标成本(可允许成本)的概念,加强新产品开发成本分析工作。
在设计或改进产品过程中,研发人员应以目标成本为控制上限,选用最适当的原材料而非最昂贵的原材料来实现产品的开发与生产。
4.产品研发部应建立材料价格、劳动定额等动态成本信息库,这是产品使用成本在设计阶段即得以控制的信息基础。
5.产品研发人员应制定合理的工艺方案,不断改进生产工艺,这是材料使用成本得以控制的关键。
(二)制定材料消耗标准
1.材料消耗标准的制定,是材料使用成本控制工作所依据的标准之一。
材料消耗标准的制定工作,主要由工程技术部负责。
2.技术人员根据工艺路线表,计算出产品零部件、原材料消耗定额,并编制成标准的技术文件,然后交工艺室下发给各车间及物资供应部等部门。
3.物资供应部再根据定额数量组织零部件、原材料的采购工作。
(三)加强材料使用计划的管理
1.根据材料消耗定额及其采购规定,计算出一个生产计划期内的材料需用量,从而制定出合理、有适当弹性的物料使用计划。
2.材料需用量,需根据每一个具体产品品种的生产作业任务、每一类材料的消耗定额(主要原材料为工艺消耗定额)来计算的,计算方法包括直接计算法、间接计算法两种。
(1)直接计算法,即根据生产计划任务和材料消耗定额来直接确定材料需用量的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
①
②
(2)间接计算法,即按一定的比例或系数,来估算材料需用量的力法;
主要适用于某些不便于制定消耗定额或消耗量不大的辅助材料。
五、材料使用成本的事中控制
(一)加强班组领料的控制
1.以材料消耗定额和生产作业计划为依据,确定月度领用的材料限额。
2.班组领料时,须经领料员按规定的规格和标准核实比对后,方可到仓库提取。
3.如班组因发生废品、零部件丢失等原因,需要超过限额领用材料时,需先查明原因,经审查过程,才能超额补领材料,尤其是那些耗用量较大、单位价值较高的材料。
4.领料时,还应执行“交旧领新”规定,以便及时回收散落在现场的材料,搞好旧品翻新、废品再利用工作。
(二)正确选材
1.所选材料的品种、规格和材质,必须符合产品技术标准,并具有良好的工艺性。
2.在不影响下产品质量的前提一,可采用合适的材料或质优价廉的新型材料。
(三)合理下料,节约用料
1.生产线上耗用原材料、辅助材料时,必须坚持“生产与节约并重”、“按定额用料”等原则,减少料头、料尾损耗,注意节约和合理利用材料,从而提高材料利用率。
2.下料时,要尽可能采用集中下料、精密排料、大小搭配、长短交叉、先大后小等方法,尽量减少边角料,直至无法利用为止。
3.对生产线上产生的边角料、废料,应分类堆放,做好“变一用为多用、变小用为大用、变无用为有用”工作。
(三)加强作业品质的控制,减少因作业品质造成的损失
1.提高作业品质,降低废次品率、不良品率,增加优质品,使产品延长使用寿命。
2.采用先进工艺和设备,进行技术革新,提高工效,节约工时,降低材料消耗定额、工时定额。
六、材料使用成本的事后控制
(一)及时纠正偏差
针对材料使用成本实际发生额,与材料目标成本进行比较,寻找差异,并分析差异发生的原因,查明责任者,根据轻重缓急,提出改进措施,加以贯彻执行。
对于重大差异专案的纠正,一般采用下列程序。
1.提出课题,即逐项分析各种材料的使用成本,从使用成本超支的材料中提出材料成本改善课题。
提出改善课题时,要说明提出课题的目的、内容、理由、依据和预期达到的经济效益。
2.讨论和决策,即在选定改善课题后,改善小组应发动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广泛的研究和讨论;
对于一些重大的课题,可能要提出多种解决方案,开展各种方案的对比分析后,从中选出最优方案。
3.确定改善方案推行的方法、步骤及负责执行的部门与人员。
4.贯彻执行确定的改善方案时,改善小组要及时加以监督检查,并于改善方案经过推行后,检查该方案实现后的经济效益,衡量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二)加强相关人员的责任考核
车间和车间内有关的成本控制责任单位(责任点),凡是能考核其投入产出比的,都应定期考核实际投料量与应投料量的差异。
7.2.3质量成本控制方案
质量成本控制方案
为了不断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评定质量体系的有效性提供依据,为更好的实施质量成本控制管理,特制定本方案。
二、质量成本的内涵
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因未达到产品质量标准,不能满足用户和消费者需求而产生的一切损失。
质量成本一般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
三、质量成本控制程序
(一)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宣传、教育
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工作,对从事质量成本管理的人员进行专门培训。
培训的内容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质量成本项目的构成。
2.质量成本数据的收集及其注意事项。
3.质量成本的统计、核算、分析、报告、计划和控制方法。
(二)建立质量成本管理体系
1.建立质量成本人员管理组织结构
依据质量成本管理需要,确定各有关部门的专、兼职质量成本核算、统计和管理人员,并明确其职责和任务,具体如下表所示。
质量成本管理职责一览表
管理机构名称
具体职责
高级管理层
最高管理者
对质量成本管理全面负责
管理者代表
协助最高管理者全面做好质量成本管理工作
总工程师
对质量成本的综合分析和改进工作负责
总会计师
对质量成本预测、计划、核算、经济分析和质量成本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总经济师
对质量成本指标的下达、控制、考核及产生的效益负责
质量管理部
1.会同财务部和销售、釆购、生产计划、设计、工艺和制造等相关部门制定质量成本管理制度,确定质量成本核算项目
2.组织落实、监督、考核质量成本计划,并对计划外质量费用控制管理
3.每月根据要求提供本部门的有关质量成本数据,定期上报财务部
4.协调质量成本管理活动,对有争议的质量成本责任作出仲裁
5.负责质量成本综合分析工作,定期向领导提供质量成本报告
6.根据质量成本综合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质量成本改进措施及改进计划,送有关责任部门实施
财务部
1.根据质量管理部提供的质量成本计划草案,编制质量成本计划
2.参与制定质量成本管理制度,提出质量成本核算程序
3.参与确定质量核算项目
4.组织有关人员收集、核算质量成本数据,并进行汇总统计、核算
5.编制并提供质量成本数据的收集、核算及经济分析所需的报表
6.组织质量成本经济分析,定期向领导和质量管理部门提供质量成本经济分析报告和有关资料
其他相关部门
1.执行本部门质量成本计划,提出措施
2.收集、核算并提供本部门质量成本数据、报表和质量成本分析报告、按期上报
3.对质量成本管理工作中提出与本部门有关的问题进行整改,需要时釆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
2.建立质量成本指标体系
(1)。
(2)。
(3)。
(4)。
(5)。
(6)。
(7)。
(三)制定质量成本管理的标准或制度
制定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