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故都的秋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63905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1.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语文故都的秋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职语文故都的秋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职语文故都的秋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职语文故都的秋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职语文故都的秋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职语文故都的秋教案.docx

《中职语文故都的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语文故都的秋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职语文故都的秋教案.docx

故都的秋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

2、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3、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掌握散文稿“形”与“神”的关系。

教学重点:

1、本文写故都的秋天,为何不详写故都秋天的著名风景?

2、本文题为“故都的秋”,文中却多次提到南国之秋,为什么?

课时安排:

6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骚人墨客。

从古至今,关于秋的词曲诗文,可谓汗牛充栋。

诗如: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琵琶行》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王维《山居秋暝》

词如: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白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文如: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这些诗句有的昂扬,有的悲凉,有的清新,有的沉郁。

这和作者的个性、情趣和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

从我们学习过的文学作品中,不难看出,历史上咏秋的诗句,乐秋的少,悲秋的多,所谓“自古逢秋悲寂寥”。

有一个人对北方的秋更是钟情,他甚至说: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中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他是谁呢?

他就是现代作家郁达夫。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悲秋之作《故都的秋》。

二、作者简介:

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

1896年12月7日生,3岁丧父。

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

1913年9月随长兄郁华赴日本留学。

与郭沫若、成仿吾等人发起创造社,后来有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

1921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的影响。

1923年发表《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

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岛坚持抗战。

1945年9月17日,日本投降后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年50岁。

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本文写于1934年8月。

郁达夫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这段时间,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游山玩水,留下一些很好的散文。

三、写作背景: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离杭州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

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

在这二三年间,郁达夫的确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

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四、题解:

“故”字,饱藏着眷念热爱故都之情。

“秋”揭示了本文的描写角度。

全题点出地点和节令,洗练含情,值得品味。

“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文章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念,情中有秋的落寞。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取景,以景显情,信手写来,情景浑然一体。

分析“故都”二字的内涵:

怀旧,眷恋,饱含深情,流露出作者忧郁、孤独的心境,也暗含着一种文化的底蕴。

故都的秋——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走进郁达夫的精神世界。

五、反复诵读,整体感知:

1.学生听录音,让自己沉浸在文章的情感氛围中。

2.教师范读,或指定一名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朗读全文。

3.本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诵读时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读到作者直接抒情的部分时,要读的意味深长,准确读出作者的心境、情怀。

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

五、课文结构:

古语有云: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

物本无情,但由于文人墨客睹物思人、寓情于景,于是,便产生了“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孤独,“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凄美,这种情景交融、物我合一是许多散文大家所追求的意境。

现在呢,我们就一起来赏析一下这篇散文的情与景是如何交融在一起的。

(一)这篇课文大家已经读过两遍了,那么我现在就来考一考大家:

作者在第一段中便点明“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又从青岛赶上北平的理由,只不过是想饱尝一尝这故都的秋,这故都的秋味”。

请问:

故都的秋味是什么?

特别地清、静、悲凉。

一首诗有诗眼,词有词眼,那这篇文章的文眼在哪里?

“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二)作者是不是一开始就迫不及待的描绘古都的秋啊?

那是不是整篇都是在描绘秋景呢?

(分析课文结构)

1.2自然段是直抒胸臆,以及通过对比的手法来突出古都的秋的秋味;

3——12自然段:

主体部分,描绘了不同的秋天景色,来表达自己对古都的秋的深爱之情。

13、14自然段:

开头,再次表达自己对古都的秋的挚爱和眷恋之情。

比喻。

用四组对比来形象地比喻南北秋之味的不同。

1、第一部分:

总起(第1、2自然段)学生朗读前两段,思考:

这两段写了什么?

是用什么手法来写的?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

文章前两段,用对比的手法写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写出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第二段写什么内容?

用什么样的手法写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第二段写南国之秋景及其特点,通过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的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①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

②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念之情。

总起①北国之秋感受:

“清”、“静”、“悲凉”向往:

“想饱尝一尝”

②南国之秋感受:

“慢”、“润”、“淡”向往:

“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秋味不浓不让人满足。

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区别在哪个方面?

用一个字来概括。

(味)

为什么北国之秋给作者以悲凉之感?

(提示:

结合作者生平与写作背景。

)在作者的心中,“悲凉”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的感受。

感受:

无论在什么地方,秋总是好的。

北国的秋:

特点:

清、静、悲凉

第一部分点题:

“想饱尝一尝”

南国的秋:

感受:

看不饱,尝不透

向往:

“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2、研习描绘故都秋的五幅图画,体会作者的感情和情景交融的特点。

第二部分:

分写(第3—11自然段)思考:

这部分写了故都之秋的哪些景象?

试用五幅画面予以概括。

明确:

故都的秋景共有五种:

清晨静观图(秋花图),落蕊轻扫图(秋槐图),秋蝉残鸣图(秋蝉图),秋雨话凉图(秋雨图),秋果奇景图(秋果图)。

具体分析五福秋景图:

(1)秋晨静观

师:

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他详写的景色。

首先,看看写牵牛花这一节。

请大家把这段话读一遍。

并思考作者在这里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看到的:

“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

破屋、浓茶、碧天、驯鸽、尖细且长的草,这个时候再加上牵牛花的蓝朵,真的让人感到了秋天特有的清气扑面而来。

听到的:

驯鸽的飞声。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了,是以喧闹衬静。

师:

如何反映本文清、静、悲凉的基调?

分析:

视觉形象、听觉形象。

景物写得非常细致,如;也写了观景、赏景的心态、动作”,对牵牛花的描写郁达夫并没有写牵牛花摇曳参差的藤蔓,也没有写牵牛花扶疏映衬的花叶,而是写它的花色“牵牛花以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我们知道,蓝色和白色属于冷色:

蓝色,宁静、深远;白色,素雅、纯静。

它们与高阔的蓝天形成了和谐的秋的基调,给人的感觉是清凉疏朗的。

破屋、浓茶、碧天、驯鸽、尖细且长的草,环境的凄清安静悲凉也就愈发地显得作者内心的悲凉。

思考:

这幅画面的景物怎样体现出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呢?

明确:

“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给人一种明净高爽、了无点尘之感,写出了“清”;“静对着像喇叭似的(朝荣)的花朵”以及“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在写“静”;有着几分冷落和萧条的“破壁”,蓝、白等冷色调的“牵牛花”以及象征生命衰竭和凄凉的“秋草”体现了“悲凉”。

师:

我们可以给这幅图安一个小标题:

破院秋色。

根据大家点到的景物,我们可以整合出五幅图,我已经和大家一起分析了第一幅。

请大家任选一幅分组讨论:

1、给这幅图安一小标题,2、思考这些图怎样反映本文的基调?

(2)秋槐落蕊

分析:

先让学生说出小标题

看到的: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铺得满地说明花落的多且时间长,但整整一夜,没有人发觉,早上起来才惊奇的看到,说明落花的寂静无声,也突出了一个“静”字。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说明没有人走过。

环境静,能注意到这些丝纹,说明心静。

写静的方法有很多种。

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了,是以喧闹衬静。

但郁达夫是以静衬静不仅声音没有,连气味也没有,声音没有,是静,更静;

听到的: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

气味也没有”

感到的:

“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微细和柔软的触觉已经难以感觉了,而作者却能感触得到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份静已不仅仅是环境的寂静了,我觉得还有心境的宁静。

师:

那么悲凉呢?

作者说,这些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

”看,这无法感觉到的、无法言传的触觉,正强烈地反衬出环境的寂静和心境的落寞。

而“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这些”指哪些?

文中有没有现成的词?

生:

细腻、清闲、落寞

师:

好“这些”指的是细腻、清闲、落寞。

那为什么说“深沉也就在这些地方”呢?

如果不是万籁俱静,就不会有如此细微的体验;如果没有宁静似水的情怀,更不会有这样精致的触觉。

正如晏殊的那首词: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从槐蕊中一叶知秋,不仅感受到自然的秋天,更加感受到人生的秋天,人生短暂,而坐看年华付流水,是何等的清闲,但正是这种清闲让作者感到苦闷、落寞,所以深沉正在这些地方。

也正是这寥寥数笔细腻而传神地表达出了清秋的“静”味。

这里写了视觉形象、触觉形象。

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花地,写触觉感受。

写触觉,更给读者以逼真的感受。

这里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

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约是欣喜的,又是寂寞的。

“秋槐落蕊”图:

“静”—“铺得满地的落蕊”,“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觉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感觉”;“清”—“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悲凉”—“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

(3)秋蝉残声

秋蝉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中,蝉多是哀怨、忧伤、忧愁的象征,如我们学的柳永的《雨霖铃》一词中,起句便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那凄切的寒蝉已令人柔肠寸断,蝉声令人倍感冷清。

文章所渲染的那种冷清、寂寞的氛围也就不言而喻了。

置身此地,有何感呢?

“秋蝉嘶鸣”图:

静—处处蝉鸣声;悲凉—秋蝉衰弱的蝉声。

(4)秋雨话凉

秋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