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伦理道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63548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弘扬中华伦理道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弘扬中华伦理道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弘扬中华伦理道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弘扬中华伦理道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弘扬中华伦理道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弘扬中华伦理道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docx

《弘扬中华伦理道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弘扬中华伦理道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弘扬中华伦理道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docx

弘扬中华伦理道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弘扬中华伦理道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案例教学:

以安徽庐江县汤池镇构建和谐社会为例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的报告中指出: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的确,在我国解决温饱、初步达到小康,人均GDP实现1000美元而且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的新发展阶段,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加重视文化的作用,并着手解决一系列复杂而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其中也包含了如何切实改善和加强未成年思想道德教育、有效抵制西方腐朽文化的侵蚀;如何提倡夫妻恩爱、孝亲敬老的家庭美德、诚实守信、合作共赢的职业道德和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社会公德;如何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以及如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树立科学发展观,使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全面发展等问题。

要解决这些难题,就必须集中群众的智慧,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

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革命,他说:

“我们搞四个现代化,因为经验不足,会面临多方面的困难,……这些问题,归根到底,只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走群众路线,才能够得到解决。

”他还说:

“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

”例如,家庭联产承包就是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农民首先发明的。

因此,邓小平说:

“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

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他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

”我们正是吸取了人民群众的智慧,才更好地实现了为人民服务。

汤池古镇,这个面积80平方公里,4.8万人口,在全国地图上根本找不到的弹丸之地,近两年来,却因为其弘扬中华文化、构建和谐示范镇的举措和成果吸引了每年六、七千的海内外来客。

在2006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巴黎年会上,汤池更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那么,汤池是怎样在短短的时间里就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变化?

汤池通过弘扬中华文化构建和谐城镇的经验和成功又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

第一节汤池镇弘扬中华伦理道德的成功范例

一、汤池弘扬中华伦理道德的主要举措

(一)、“庐江中华文化教育中心”成立。

安徽省庐江县汤池镇为切实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于2005年成立了非政府组织“庐江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该中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修身为本,教学为先”为校训,培养社会亟需的德行教育师资力量和社会文化教育工作者。

这些老师在镇政府的协调安排下,深入村镇、农户家庭,为村民演说《弟子规》,义务性地展开了小镇全民伦常的教学,目的是从孝敬父母、尊师重道、敬老爱幼、邻里相让,诚信互助等点点滴滴、扎扎实实做起,营建幸福人生、和睦家庭、诚信商家、和谐乡镇,使庐江人民成为“父慈子孝、领导仁德、下属忠诚、夫妇恩爱、兄弟和睦、朋友有信”的好公民,把庐江建成“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礼义文明的“和谐社会示范镇”,成为自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模范。

(二)、中华伦理道德的教育活动。

为了达到构建和谐示范镇的目标,镇政府和庐江中华文化教育中心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教育活动,这主要包括:

1.德育教师培训系列:

提倡“以身作则”,“正己化人”的教育理念,着力培养能身体力行圣贤教诲并承担伦理道德教育责任的优良师资;

2.幸福人生讲座系列:

授课的内容非常丰富精彩,除了蔡礼旭老师的王牌讲座《家和万事兴》、《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以外,还有发人深省的《人是可以教得好的》,亲切感人的《和谐并不遥远》,令人身心舒畅的《礼在人际关系中的运用》,催人泪下的《百善孝为先》,激励人心的《圣贤风范》,说理深刻的《中国文化与管理科学》,感人肺腑的《爱心伴孩子成长》,启迪人心的《传统文化与八荣八耻》,唤起真心的《诚敬人生》,以及《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新世纪健康饮食》等等;

3.爱国教育系列:

每周一早晨固定举行升国旗仪式并通过《国旗下的演讲》讲述爱国与德育故事;

4.构建和谐示范镇活动系列:

为构建和谐示范镇,鼓励村民将德行教诲落实于生活当中,提出“和谐社会,从我心做起,从我家做起,从汤池做起,从庐江做起”的口号,在相应的节日组织表彰道德模范和优秀代表,以期树立优良的乡镇民风;

5.网络远程教学:

庐江文化教育中心的远程教学板块由大方广文化公益网提供,目前教学栏目有教学纲要、教师心语、和谐之乡、课程公告等(网址为);

6.传统文化才艺系列:

如书法、太极拳、民乐、国画、篆刻等。

7.和丰传统农业示范园:

仅仅利用传统的农家肥,而不采用任何化肥、农药或杀虫剂种植蔬菜、水果,获得了丰收。

二、汤池弘扬中华伦理道德的显著成效

经过不到两年的努力,汤池镇的民风和经济就有了显著的提升,这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际关系和谐。

这可以概括为“两多两少”:

即家庭和睦的多了,婆媳不和的少了;孝顺好学的孩子多了,邻里吵架的少了。

一位干部也高兴地说,以往人们有矛盾分歧时,解决的方法非常粗暴,现在大家肯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谈心解决,人与人之间和谐多了。

即使有纠纷矛盾,当调解人说:

“你们不都听《弟子规》了吗?

怎还吵呢?

”双方听罢就会面露惭色,很不好意思地掉头而走。

因为老师们曾教他们在生活中落实“言语忍,忿自泯”的教诲。

以前学生对老师态度比较冷淡。

学习了《弟子规》以后,孩子们体会到了老师的辛苦,升起了感恩之心,变得敬重老师了。

每天早上上学问候老师,放学向老师行礼告别,真正做到了“出必告,反必面”,路上遇到老师也会主动鞠躬问好。

一年级小朋友曾翼虎,父母离异。

妈妈患了癌症,每星期要做一次化疗,需要花很多的钱。

孩子的父亲对前妻不闻不问,不理不睬,还有意让孩子忘记妈妈,从来不允许孩子去看妈妈。

所以孩子对妈妈没有什么感情。

老师有时问他:

“你想不想妈妈?

”回答:

“不想!

”问他“你去不去看妈妈?

”回答说“不看!

”丈夫的遗弃,孩子的绝情,让母亲非常伤心,加上疾病的折磨,她对生活几乎绝望了。

在聆听了文化中心老师的授课后,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孩子和父亲都有所转变。

父亲开始允许孩子去看望妈妈,过年的时候还把孩子的妈妈接回家一起过年,家里开始有了一些亲情的味道。

孩子懂得了孝顺妈妈,跟妈妈的感情变得很深。

一次老师上课向同学们提问,我们做什么事情会让父母高兴?

孩子回答说,好好学习。

老师又问:

“你想妈妈吗?

”孩子回答:

“很想妈妈。

一次妈妈要去合肥做化疗,临走之前,孩子对妈妈说:

“妈妈,这钱是我从爸爸的酒瓶子里拿出来的,您要去做化疗,要花很多钱,把这钱给您吧!

”望着孩子真挚的眼睛,妈妈感动得流下泪来。

石桥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徐玉洁、徐珊、徐俊等同学,上了一次《弟子规》孝道课之后,回家马上给妈妈洗脚。

这些为长者洗过脚的同学在班上分享感受时都很激动。

一位女生说:

“妈妈不知道给我洗过多少次的脚,妈妈累了,我替妈妈分担一些。

”另一位女生说:

“我妈妈病了躺在床上很难受,我不知道做点什么好。

想到妈妈该洗脚了,我就打来水给妈妈洗脚。

妈妈激动地说:

‘妈妈这辈子都没想到你还会给妈妈洗脚,身上都不感到难受了。

’”

(二)、市容市貌变化。

以前汤池镇街道两边堆满了杂物、脏物,污染环境还堵塞交通,而现在街道明显整洁了,道路畅通了。

这是因为大家看到文化中心的老师们经常排着队在大街上捡垃圾。

《汤池镇志》主编严德胜说:

“看到文化中心的老师们经常成群结队地在大街上捡垃圾,我们常常感到不好意思,虽然表面上没说什么,可是内心都很感动。

”在老师们的感化下,大家都越来越自觉地保护环境卫生,乱扔垃圾的越来越少了。

有一家商店的店主,在店门口放了一个大纸箱,让孩子们买了零食后把包装纸、包装盒等垃圾都放进去,然后由店主统一清理。

老师们拣垃圾的身影,已成为汤池街上的一道风景,是一种无声的文化,不仅清洁汤池的环境,更清洁镇民的心灵。

(三)、村镇民风好转。

例如:

以前超市里看商店时很紧张,但还经常丢东西,自从中心的老师们讲课后,不用太看管货品,东西也很少丢了。

上海大众汽车厂总经理,到汤池金孔雀度假村开会,把装有七万元的公文包和手提电脑丢在了出租车上。

司机张寿根发现后,想到失主心里会很着急,就赶紧寻找他。

当这位总经理拿到送还的失物时,无限感慨地说:

“钱倒无所谓,计算机里存的数据攸关多少人的命运,我一辈子都赔不起。

你们汤池人太好了。

”张先生说:

“不是我做得好,是中心教得好。

中心来了以后,大家都变好了。

你的东西丢在别的司机车上,也一样会还给你的。

”诚实的张先生回顾自己的转变时这样说:

“中心没来以前,我思想境界不太高,拾到东西不一定还给失主。

可是听了中心老师教我们做好人的课程以后,明白应该替别人着想。

思想变了,行为就自然变了。

中心讲课之前,常有主妇们把时光耗费在麻将桌上,而现在她们每晚听课学习,还能在家练习书法,很少去打麻将而不顾父母、不管丈夫、影响孩子了。

经过《弟子规》课程的熏习,暴躁的脾气转温和了,生活变得美好而有意义。

如今文化中心在汤池又开办了“快乐老人俱乐部”,为老人们提供了编织、合唱、葫芦丝等各种有益身心的文化活动,真正做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另据汤池法庭的统计数据,与一年前相比,汤池镇2006年离婚率下降了48.5%(而十四对离婚的当事人虽然户口所在地是汤池,但是却不在汤池居住);据当地派出所数据表明,2006年该镇刑事案件发案率比去年下降了47%。

(四)、党群关系密切。

王岗村的村书记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体现民意,才能得民心”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被选为劳动模范。

民风显著好转,当地政府领导对伦理道德教育也增强了信心。

镇委王勇生副书记感慨地说:

“以往靠行政命令来约束人的行为,收效甚微。

现在人们接受伦理道德教育后,大都能自觉自愿地遵守社会公德。

我们很有信心和决心要把这样好的教育进一步向深层次推进。

(五)、经济稳步增长:

至2007年10月底,中心两年来已经成功地举办了22期《幸福人生讲座》,为来自五湖四海的各界人士学习传统文化提供短期学习班。

每期讲座四至五天,学员平均都在五百人左右。

这些人的到来,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服务业和商业的发展。

因此,文化教育中心入驻汤池,不仅承传了中华传统文化,更带动了汤池经济的发展。

汤池镇政府分管协调中心工作的莫申伟主任说,中心的到来,使汤池出现了“四多:

即学圣贤文化的人多了,来投资的人多了,旅游的人多了,到汤池购房落户的人多了,使汤池人气旺了。

三、汤池弘扬中华伦理道德的广泛影响

(一)、国内影响

汤池镇运用《弟子规》教学在构建和谐城镇中取得的显著效果,感动了许许多多来自全国各地到汤池参加《幸福人生讲座》的人,更引起了国内各界有识之士的关注:

例如,广东省汕头市在龙湖区教育局和文明办的支持下,率先邀请中心的老师到汕头举办经典教师培训班和大型演讲,并成立了“明德文化中心”,对当地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辽宁省鞍山市教育局局长曾邀请中心老师到该市举办千人的《幸福人生讲座》;辽宁省教育厅邀请中心老师到沈阳市为骨干老师举办五天培训,并聘请中心老师为经典教育的指导教师;吉林松花江中学的王琦老师把《弟子规》引入到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受到了开明校长吕杰的大力支持,如今的“松花江中学”已经成为各地校长教师参观学习的典范;云南省文山州学习了中心的教学模式,成立了“文山州明德国学文化促进会”,为当地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北京汇通汇利公司的董事长和河北鑫华新锅炉制造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在参加幸福人生讲座之后,把《弟子规》的教学和传统文化的理念落实在企业管理中,结果在短短的时间内就改变了整个企业的风气,这不仅坚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