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经典名言警句.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62746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教育的经典名言警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家庭教育的经典名言警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家庭教育的经典名言警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家庭教育的经典名言警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家庭教育的经典名言警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家庭教育的经典名言警句.docx

《家庭教育的经典名言警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教育的经典名言警句.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家庭教育的经典名言警句.docx

家庭教育的经典名言警句

家庭教育的经典名言警句

1.3岁前后严格管理,做孩子的家长;13岁前后逐步放手,做孩子的朋友。

有效的教育是先严后松,无效的教育是先松后严。

有效的激励是朝五晚九,无效的激励是朝九晚五。

2.把“书山有路勤为径”和“学海无涯苦做舟”分开。

在自己感兴趣地方的努力,那是勤奋;在自己不感兴趣的地方努力,那是刻苦。

“千万不要在你没兴趣的领域追求成功,因为你得跟那些真有兴趣的人竞争。

没有兴趣,你怎么争得过人家?

”(经济学家兰斯博格语)

3.爸爸是树干,妈妈是绿叶,孩子是花朵,而家庭是土地,温馨和睦是阳光雨露,共同滋润树干和绿叶开出灿烂的花朵。

4.播种赏识收获自信,播种信任收获自立,播种尊重收获自爱,播种激励收获自强。

5.不让孩子早产,也不让孩子过早地入学。

孩子不能早产,因为孩子需要在母亲的___里获得足够的保护,让胎儿有了足够的抵抗力之后,再出去和外面的他人交往。

孩子不能过早地入学,因为孩子需要在家庭获得足够的保护,让孩子有了足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学能力之后,再出去和外面的他人交往。

中医的说法是:

“争气内存,邪不可干”。

6.成功的教育是“虎父无犬子”,失败的教育是“母强子弱”。

有修养的父母总是把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和自学能力当作教育孩子的头等大事。

7.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生活习惯,是孩子从进步走向成功的关键。

8.打骂不能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只能宣泄父母的急躁情绪。

9.当父母在孩子的教育问题遇到困惑时可以尽量请教老师邻居或是教育专家。

10.当孩子成绩退步时,家长最好的方法不是训斥,不是埋怨,不是数落,而是和孩子心平气和地交流,鼓励孩子自己找出退步的原因。

如果孩子能够找出原因,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

11.德、智、体、美、劳可以概括为“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

1919年第五次全国教育会联合会通过一个既可爱又可信的教育宗旨:

“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

“所谓健全人格者,当具下列条件:

一、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之本。

二、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

三、强健活泼之体格。

四、优美和乐之感情。

所谓共和精神者:

一、发挥平___义,俾人人知民治为立国根本。

二、养成公民自治习惯,俾人人能负社会国家之责任。

12.德、智、体是教育的目的;美、劳是教育的方法。

劳动教育实际上隐含了主动做事和合群两层意思。

美育与劳动教育一起构成教育的三大秘诀:

一是过有情趣的生活;二是主动做事;三是与他人合作、合群。

13.对孩子来说,生活就是一所学校,一草一木都可以成为研究探索的对象。

14.对学习基础好的孩子,要重视打开他的思路,鼓励他进行创造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增加课外兴趣。

这是真正使孩子___学习成绩好,并且在___以后能够创造、有工作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教育方式。

15.发现孩子的长项,是每一个父母最重要的工作。

当你还没发现孩子长项时,应该鼓励他发展自己的兴趣,兴趣所在,可能就是长项所在。

16.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所以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的社会意识和___的意识。

17.父母不要万事代劳,剥夺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18.父母不应把所有的教育都寄托在学校和老师身上,因为孩子一年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家里,所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

19.父母的第一使命,就是为孩子提供一个好的家庭环境。

父母要做的事并不太多,只要为孩子提供并维护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就行。

成为好父母,就是成为家庭环保主义者。

家庭环境好,孩子好;家庭环境出了问题,孩子就成为问题儿童。

有时候,孩子生病了,需要吃药的并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20.父母的言行是孩子成长的目标,家人的关爱是孩子成长的温床,家庭的和谐是孩子成长的动力。

21.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自身不断感悟和学习的过程。

22.父母是天然的教师,他们对儿童,特别是幼儿的影响最大。

23.父母是子女在生活中一切言行举止的最早启蒙老师。

24.父母唯有不断进取,通过自己的人格力量去获得孩子的钦佩和敬爱。

——姜晶

25.父母要想培养孩子一个健康的人格,就一定要营造一个轻松和睦的家庭。

26.父母要逐渐培养孩子___思考___解决问题的习惯,并由此树立孩子的信心。

27.父母要准备一个记事本,记录和孩子在一起发生的事情,或者发现的问题产生的困惑。

经常记录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反省自己的过程。

28.父母应当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导师,家庭生活的朋友,学习生涯的伙伴。

29.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在进行自我教育。

30.父母在自己担任家庭教育前最好是自己先学习教。

31.告诉孩子:

你不仅仅只是父亲,更是朋友,而朋友便是心与心的交换。

32.工作型父母必须让孩子因父母的守望而尽早养成生活自理能力和自学能力。

最有守望感的父母是孙悟空的父母。

有修养的父母就是像孙悟空的父母那样:

让孩子自己解除障碍,让孩子自己经历磨难,让孩子自己经历困难,只在孩子努力之后实在无法解决困难时,才降落到孩子的身边。

33.关心而不干涉,协助而不代替。

34.管吃管睡适合驯养宠物,不适合教育孩子。

35.孩子的成长需要同伴,只有孩子才能理解孩子,也只有孩子的同伴才能陪伴孩子成长。

孩子从来不期望庞然大物的___能够理解自己,孩子也从来不把居高临下的___当作自己的朋友。

父母可以独生,但不能让孩子独长。

若既没有兄弟姐妹,又没有伙伴,“独生”子女就跌入双重的孤独:

不仅独生,而且独长。

36.孩子的成长有两个关键期,第一个关键期在3岁前后。

3岁前后是孩子智力和性格发展的关键期;第二个关键期在13岁前后,13岁前后是孩子的青春发育和___生活的关键期。

家长如果在利用了孩子“成长的关键期”,以后的教育就会一路顺畅。

如果错过了“成长的关键期”,会后患无穷。

37.孩子的理性是不断成长的,不要喂养他们,而要引导他们。

38.孩子的祖父母可能只有一些有限的教育,而这些有限的教育经验又因为祖父母的溺爱和放纵而派不上用场。

39.孩子看不见天使模样,但是家庭中要让孩子听到天使的声音。

40.孩子挑食是从父母谈哪一个不好吃开始的。

41.孩子在幼儿其间,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需要父母加以挖掘和引导。

42.好的父母守望孩子,让孩子自己主动成长;坏的父母代替孩子做事,让孩子被动成长。

43.好母亲把___当朋友,坏母亲把___当情人。

44.换一种眼光看孩子,你将会看到孩子的优点和“增长点”。

——时金林

45.激发孩子的求知和学习的欲望,远比教会有限的知识有意义得多;父母要逐渐培养孩子___思考、___解决问题的习惯,并由此树立孩子的信心。

46.家庭教育不是一味的说教,家长更多的时候应该扮演的是“抛砖”者、“引玉”人的角色。

47.家庭教育的最好境界:

让每位爸爸成为孩子敬仰的英雄;让每位妈妈成为孩子崇拜的偶像!

48.家庭教育最严重的问题是两个“零”:

管理孩子的零食;管理孩子的零花钱。

孩子的零花钱由孩子自己支配,大额的“零花钱”由父母代管,作为将来的长途旅行或其他大型活动的经费。

49.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父母是子女在生活中一切言行举止的最早启蒙老师,他们对儿童,特别是对幼儿的影响最大;___、和谐、勤劳的家庭是孩子___成才的基本条件。

50.将整个爱心献给孩子,将美好德行传给孩子。

51.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变成一种游戏的。

52.教育必须从心理上探索儿童的兴趣和习惯开始。

53.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极力唤醒和鼓舞。

54.教育上操之过急和缓慢滞后,都会摧残孩子正常的心理发育。

55.精神虐待是对孩子自尊、自信心全面的摧残。

——章剑和

56.口里呼喊和平,但手里要有大棒。

成功的家庭教育总是让孩子的身边有一个或几个最喜爱又最敬畏的人。

57.了解并欣赏孩子的特长,让孩子因自己的特长而有成就感。

让孩子因成就感而凌云壮志、豪情万丈、意气风发、指点江山。

58.良好的个性胜于卓越的才智。

59.路是走出来的,书是读出来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在生活中培养出来的;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过度的保护带来孩子的___。

60.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地的农民。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告诉孩子,你无论得多少分都是永远相信可以考一百分的人;只有家庭、社会、学校三者配合起来,才能够使孩子健康成长。

61.美育就是让人过“有情趣的生活”,让人过“美的生活”,让人“艺术化生存”。

“文艺”、“情趣”、“美好”是让孩子不厌学的基本秘密。

孩子之所以厌学,因为孩子总是被迫学习那些只有知识没有文艺的材料。

中国教育是否能够整体进步,取决于中国人是否愿意重新发起一场新的“文艺复兴”运动,恢复传统的“六艺之教”,以艺术拯救教育,让教育从属于艺术,而不是让艺术从属于教育。

艺术不是教育的一个部分,它是教育的全部。

美育的功能不止于蔡元培所建议的“以美育代宗教”,而是“以美育代说教”。

教育有两个本原,一是劳动,二是情趣。

当现代教育越来越倚靠语言的力量以致“教育”几乎沦落为“说教”时,教育就必须发生一场返回劳动与情趣的“文艺复兴”运动。

劳动使人获得知识和技能,情趣使人享受自由而不被动、不被奴役。

不重视情趣、文艺的民族,是野蛮的民族。

缺乏情趣、文艺含量的教育,是野蛮的教育。

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斯巴达人之所以衰败,因为他们只有体育,没有美育。

62.孟子的母亲三次搬家,卢梭则把“爱弥尔”带到了乡村。

在孩子没有形成成熟的理性和判断力之前,不让孩子有过多的伙伴,警惕孩子沾染同伴的坏习惯。

63.谋生型父母必须让孩子体验父母劳动的辛苦和辛酸。

64.谋生型父母不能因外出打工而对孩子有愧疚感,更不能因愧疚而迁就孩子的胡闹。

65.母爱是人世间最神圣的感情,应为这种感情最没有利禄之心掺杂其间。

66.贫穷是,富裕是另一种更高级的。

更高级的需要有更高级的教育技艺。

如果没有高级的教育技艺,富裕的家庭反而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灾难。

67.贫穷是重要的,___的孩子早当家。

68.平时在家里,父母和孩子尽量保持一种平等的地位,遇事要征求孩子___。

69.___的孩子早当家,但必须警惕“人穷志短”。

70.让孩子“自食其力”的秘诀是给孩子提供选择的自由。

自由选择导致自己负责。

如果孩子丧失了自由选择的权利,如果他所做的事情完全出于他人强迫与指令,那么,孩子就学会了“应付”与“敷衍”。

71.让孩子在帮助他人时体验___为力的尴尬和痛苦。

让孩子想帮助他人又力所不能及、___为力,由此激发他的“自强欲望”,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负责任地成长,以便将来能够帮助更多的他人。

72.让孩子在艰苦的地方体验他人的苦难,让他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并由此获得成就感和自我认同感。

改变孩子自暴自弃的坏毛病的唯一办法是既让他面对他人的苦难,让他为苦难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73.让孩子在快乐中得到智慧,是给孩子成才之路上的第一桶金。

事业的辉煌只是人生的一半,子女的成才才是人生的全部。

74.人的成长遵循“潜能递减法则”。

生来具备100度潜能的儿童,如果从0岁就对他进行理想的教育,那么他就可能成长为具备100度能力的人;如果从5岁开始教育,即便是教育得非常出色,也只能具备80度能力;如果从10岁才开始教育的话,充其量只能具备60度能力。

这就是说,教育开始得越晚,儿童能力的实现就越少。

——木村久一语

75.人生即是一个要___的过程,只有脚踏实地地走,才能留下一条属于自己生命的轨迹。

76.人生最重要的是找到属于自己的世界,活在自己的世界,为自己的理想奋斗,为自己的生活奋斗,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