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南开大学第四版)Word文件下载.doc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南开大学第四版)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南开大学第四版)Word文件下载.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客观我”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由于个人具有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因此客观我就成为“一般化的他人”。
自我的发展必须经历三个阶段,即准备、玩耍和游戏。
班图拉:
社会学习理论
格式塔学派与勒温的场论:
社会认知理论
场:
包含了个人的主观因素、心理环境和行为,而行为则是前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社会化:
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1.儿童期的社会化:
基本社会化2.青春期与青年期的社会化:
预期社会化3.成人期的社会化:
发展社会化4.继续社会化与再社会化
社会化的内容:
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
社会化的因素:
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
1.社会文化2.家庭3.学校4.同辈群体5.大众传播媒介6.计算机网络
科尔伯格:
道德发展理论
1.前习俗水平:
对是非判断取决于行为的后果,或服从权威,成人意见。
2.习俗水平:
判断是非能注意家庭与社会的期望。
3.后习俗水平:
个人考虑可能超越社会法律及其对秩序的需要的权力和原则。
角色:
一定社会身份所要求的一般行为方式及其内在的态度和价值观基础。
分类:
1.根据角色存在形态的不同,可把角色分为理想角色(社会要求)、领悟角色(个人)和实践角色(行动)。
2.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3.根据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规范的制约程度不同,可将角色分为规定角色和开放性角色。
4.根据角色和角色之间的权力和地位关系,可把角色分为支配角色和受支配角色。
角色学习:
是角色扮演的基础和前提,包括两方面,一是形成角色观念,二是学习角色技能。
角色观念:
1.角色地位观念2.角色义务观念3.角色行为观念4.角色形象观念
角色冲突:
是指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与不相符的角色期望发生冲突的情境。
角色内冲突和角色间冲突。
社会动机:
推动有机体活动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
作用:
活动性;
复杂性。
见课本87
社会认知:
指的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
特征:
1.认知反应的显著性:
选择某一部分的刺激信息,忽略或逃避其他信息。
2.互动性。
3.防御性:
运用认知机制一直某些刺激物的作用就是认知的防御性。
4.认知的完形特性。
社会认知的内容:
1.对他人外部特征的认知:
①仪表②表情③眼神④言语表情2.对他人性格的认知:
长期的、认真的交往,是实现性格认知的基本条件。
3.对人际关系的认知。
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认知者因素、认知对象因素、认知情境因素。
认知者因素:
1.原有经验2.价值观念3.情感状态4.认知偏差:
①光环作用②相似假定作用③类化原则④积极偏见(只适用于人)⑤隐含人格理论⑥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认知对象因素:
1.魅力2.知名度3.自我表演:
戈夫曼,试图控制别人对自己的印象。
认知情境因素:
1.空间距离:
霍尔亲昵区、个人区、社会区、公众区2.背景参考
印象的形成:
1.一致性。
一个人不会被看成既是好的又是坏的。
2.评价的中心性3.中心特性作用。
印象形成的基本模式:
1.平均模式2.增加模式3.安德森理论①先行信息的加重作用②消极否定信息的加重作用。
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
1.海德的朴素心理学:
行为发生的两种因素:
①行为者的内在因素,包括能力、动机、努力程度等;
②来自外界的因素,如环境、他人和任务的难易程度等。
2.维纳的归因理论:
同意海德,另加了一种尺度,把原因区分为暂时的和稳定的两个方面。
3.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论说:
先判断行为者的动机,然后由此推定行为者的品性。
4.凯利的归因理论:
通常被乘坐三度理论。
三种形式:
归因于行为者,归因于客观刺激物,归因于行为者所处的情境或关系。
5.归因偏差:
1.过高估计内在的因素2.行为者和观察者的归因分歧3.忽视一致性信息4.自我防御性归因
态度:
是指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
特性:
1.社会性:
态度不是本身就有的,而是个体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通过学习而获得的。
2.主观经验性3.动力性
态度的构成要素:
认知成分;
情感因素;
意象因素(行为倾向成分)
消除认知失调状态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改变认知2.改变行为3.增加信认知
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
科尔曼1.服从2.认同3.内化关于态度的理论见书。
态度形成:
1.环境因素的影响:
①社会环境的影响②家庭的影响③同伴的影响④团体的影响
态度的改变:
一、劝说宣传法1.传播者的特性:
专家身份;
社会身份;
吸引性;
相似性;
可信赖性。
2.信息的传播:
单方面传播和双方面传播;
信息传播的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信息传播的渠道3.被劝说者的因素:
原有态度;
人格特点;
被劝说着的信息加工4.情境因素:
信息繁多的场景;
令人分心的情境;
信息重复的情境。
二、角色扮演法三、团体影响法四、活动参与法
偏见:
是对某一个人或团体所持有的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态度。
产生偏见的原因:
1.社会群体间的利害冲突2.社会化:
继承偏见(直接学习、模仿学习、环境气氛的熏染)3.个体的人格和心理因素
偏见产生的结果:
1.自我实现预言:
说好就好,说坏就坏。
2.性别角色3.疏离:
社会隔离会导致并强化偏见,偏见又反过来会增加隔膜和疏离。
偏见的消除:
1.消除刻板印象:
例如让黑人从事社会地位高的工作并取得成就。
2.增加平等的、个人间的接触:
避免先入为主的判断。
3.共同命运与合作奖励4.制定有助于消除偏见的社会规范。
态度与行为:
168页
人际关系:
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为寻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
个体性。
直接性、可感性。
情感性。
人际关系的理论:
舒茨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
1.包容的需要:
指个体想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2.控制需要:
指个体控制他人或被他人控制的需要
3.情感需要:
指个体爱他人或被他人所爱的需要。
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
1.接近性:
距离越近,交往的频率越高,越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相似性:
人们倾向于喜欢在态度、价值观、兴趣……“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3.互补性:
依赖性的人喜欢照顾别人的人。
4.个人特征:
能力与特征;
仪表
人际关系的改善:
1.对待不满的策略:
真诚;
忽视;
退出;
表达2.建设性争吵3.T小组训练法
人际关系的类型:
雷维奇
1.主从型2.合作型3.竞争型4.主从-合作型5.竞争合作型6.主从-竞争型
7.主从-合作-竞争型8.无规则型
人际沟通:
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
实现人际沟通的必要条件是:
1.信息源2.信息3.信息渠道4.接收者5.反馈6.障碍7.环境
人际沟通的障碍:
1.地位障碍:
价值观的不同;
2.组织结构障碍3.文化障碍4.个性障碍5.社会心理障碍
人际沟通的功能:
1.协调作用:
协调情感,使沟通者心理得到某些满足;
协调动作,沟通者从沟通的信息中自动调节自己的行为2.保健作用:
身心健康3.形成和发展社会心理的作用
人际沟通的心理分析:
1.沟通动机:
寻找共同点,消除分歧2.对信息的选择:
倾向于选择自己赞同的信息,排斥自己不赞同的信息;
对两种截然相反的信息并没有明显的选择性;
喜欢选择反对自己观点的信息;
越是不让接触的信息,人们越想选择。
人际沟通的分类:
1.按照沟通线路分类:
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
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平行沟通
2.按照沟通方式分类:
假相倚沟通(就是沟通者只按照自己预先制定的计划按自己的意愿沟通,根本不顾及对方的反应)、非对称性相倚沟通(比如人事干部和求职者之间的沟通)、反应性相倚沟通(指沟通双方都已对方的行为作为自己的行动依据,作出相应的反应,而不按照原计划沟通)和彼此相倚沟通(指沟通双方一方面以自己的计划同对方沟通,另一方面又考虑对方的反应来调整自己的沟通行为);
工具式沟通和感情式沟通;
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
侵犯行为:
是指个体违反了社会主流规范的、有动机的、伤害他人的行为。
判断行为者是否具有侵犯动机:
1.行为发生的社会情境2.行为者的社会角色3.行为发生前的有关线索4.行为者的身份特性
社会侵犯的类型:
反社会的侵犯行为、亲社会的侵犯行为、被认可的侵犯行为。
侵犯是人类本能:
1.弗洛伊德:
利比多,生本能和死本能。
死本能的定期发泄就是侵犯。
2.康拉德·
洛伦兹:
侵犯是一种本能,是具有生物学意义的生物本能体现。
侵犯不一定以毁灭为目的,而是以让失败者让步为目的。
挫折—侵犯理论:
多拉德提出,人的侵犯行为乃是因为个体遭受挫折而引起的。
修正:
挫折的存在,不一定会导致侵犯行为;
但是,侵犯行为肯定是挫折的一种结果。
(有两层含义:
A攻击行为的发生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的B挫折的存在总是要导致某些形式的攻击)
侵犯行为的转移与消除:
一、宣泄二、习得的控制:
1.社会规范的控制2.痛苦线索的控制3.对抱负的畏惧
三、置换四、寻找替罪羊
利他行为:
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
1.以帮助他人为目的2.不期望外来回报(主)3.自愿的4.利他者可能会有所损失
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
个人:
1.家庭中的社会化和榜样的作用2.人格因素3.利他者的新别差异4.心境作用
社会:
1.旁观者的数量(责任扩散,集体淡漠)2.对情境的社会性定义
社会促进:
是指个体从事某项活动时,他人在场促进其活动完成,提高其活动效率的现象,也称社会助长。
“主场效应”
社会抑制:
指个体在从事某一活动时,他人在场干扰活动的完成、抑制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