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月安全简报.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62114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9.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月安全简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安全生产月安全简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安全生产月安全简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安全生产月安全简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安全生产月安全简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月安全简报.docx

《安全生产月安全简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月安全简报.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生产月安全简报.docx

安全生产月安全简报

“安全生产月”安全简报

 

安全生产月【】号

 

●2013年“安全生产月”活动实施方案

●“安全生产月”期间全国3起化工企业安全事故

●催化车间“安全文化”建设

 

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委员会

六月二十日

 

今年6月是全国第14个“安全生产月”,为广泛深入宣传“强化安全基础,推动安全发展”理念,公司各部门、车间高度重视,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普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传播安全知识,弘扬安全文化,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技能,努力掀起安全生产宣传的热潮,预防和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了我公司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

2013年“安全生产月”

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区、市、县政府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和决策部署,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在公司营造“安全管理,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推动公司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根据中共盐池县委员会宣传部、安监局、公安局、广播电影电视局、总工会、共青团盐池县委员会、县妇联《关于开展2013年“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盐安监管发[2013]14号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全国“两会”的精神,以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大力宣传国家和自治区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要求,以普及安全知识,传播安全文化,促进安全发展为使命,紧紧围绕公司安全工作计划要求,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和反违章管理,树立全员参与意识,通过多样培训和演练工作,提高员工安全防范技能和意识,促进公司安全发展。

二、活动主题和时间安排

活动主题:

强化安全基础,推动安全发展。

活动时间:

“安全生产月”活动时间为2013年5月31日至6月30日。

三、工作目标

 通过“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开展,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把安全生产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完善安全应急预案体系,促进安全生产责任进一步落实;员工安全意识明显增强;安全管理明显加强;隐患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四、组织机构

为了组织和开展好“安全生产月”活动,切实搞好各项活动,特成立“安全生产月”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监察部,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协调“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开展的各项活动。

五、活动安排部署及相关要求

1、5月31日举行“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并组织签名活动,由公司党支部、安全监察部、工会负责组织。

2、6月1日张贴、悬挂活动宣传品,由安全监察部组织张贴。

3、6月6日至6月9日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组织全体员工观看《生产安全事故典型案例盘点》警示教育片,由安全监察部组织。

4、6月17日至23日为应急演练周,由安委会办公室适时组织,在油品罐区开展一次全员性应急救援预案演练。

5、6月20日之前各部门、车间组织进行一次安全生产隐患自查、自纠活动,安全监察部于6月20日至30日适时组织检查。

6、6月26日由公司党支部、工会、团支部等联合举办第八届“安康杯”安全知识竞赛及安全生产知识有奖答题活动。

7、6月27日进行佩戴空气呼吸器、油槽灭火及两人一盘水带出水操作等消防应急器材竞赛活动。

8、各单位在“安全生产月”期间组织本车间员工开展以“强化安全宣传教育、全面推进安全月活动、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为主题的多种班组安全活动,内容要丰富、切合实际、具有指导意义。

各部门、车间领导要高度重视,提高认识,从增强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作为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安全生产月”的各项活动顺利开展。

 

“安全生产月”期间全国3起化工企业事故

一、大连6.2中石化化工厂爆炸

6月2日14时30分许,大连石化公司位于甘井子区厂区内一联合车间939号罐着火,该罐用于储存焦油等杂料,目前正处于检修期间。

经消防官兵及时扑救,截至16时火已扑灭。

火灾造成2人受伤,2人失踪。

 

  火情发生后,大连石化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开展现场抢险救援。

一是组织消防力量进行现场灭火扑救;二是对大气环境进行实时监测,现场监测数据表明,事故未造成环境的空气和水质污染。

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

 

  据了解,事发时爆炸引发的两声巨响,在很远的地方就能听到,现场浓烟滚滚,天空弥漫着黑色灰尘,地上还有黑色的油点落下来。

 

  这是自2011年以来,大连石化甘井子区厂区内的第三起爆炸事故。

国家安监总局网站的通报显示,2011年7月16日,该厂区一炼油装置“三蒸馏转换器”发生泄漏起火,大火燃烧6小时后才被扑灭;当年8月29日,该厂区一台2万立方米柴油储罐爆炸起火。

二、吉林6.3宝源丰禽业公司发生火灾

2013年6月3日清晨,吉林宝源丰禽业公司发生火灾,到上午10时火势基本被控制住,但现场仍有大量浓烟冒出。

从德惠市米沙子镇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火灾现场救援指挥部获悉,截至6月10日,共造成121人遇难,77人受伤。

事故发生后,企业法人代表已被控制。

国务院已成立特别调查组。

据吉林省消防部门介绍,本次事故系厂房氨气爆炸引发火灾。

国务院关于吉林德惠市“6·3火灾”事故调查组6月6日上午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调查组目前确定这是一起严重的责任事故,事故原因还未能确定。

三、大连金州化工厂爆炸致5死多事故敲响安全警钟

6月15日下午5:

30左右,大连科诺尔化工厂发生爆炸,目击者称:

爆炸发生后,有物体被冲到几十层楼的高度,随后引起大火,浓烟滚滚,周边许多建筑物窗户玻璃被震碎。

大火半小时后被扑灭,因爆炸非常猛烈,目前救援工作仍在进行,已有至少5人死亡。

 

催化车间“安全文化”建设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全厂职工安全素质

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在意识形态领域和人们思想观念上的综合反映,包括了一定社会的安全价值观、安全判断标准和安全能力、安全行为方式等。

安全文化建设,则是以提高全民安全素质为目标,而组织开展的一系列宣传疏导、培训教育活动。

结合当前安全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力争做好五件事情:

一是宣传普及安全法律和安全知识。

倡导和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价值观,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使广大职工自觉遵法守法,人人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也不被别人伤害。

在日常的安全学习的基础上,每年公司要对全厂职工进行安全法律和安全知识的强化培训,掀起一个学法和守法的热潮。

二是强制性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

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要求,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高危行业从业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培训和考核合格,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才能任职和上岗作业。

把安全技能培训纳入新入厂工人技能培训的重要内容。

三是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管理层监督和普通员工监督。

公司的各种宣传要宣传安全生产可信可学的好典型、好经验,揭露安全生产方面的各种非法、违规行为,及时曝光各类大小事故、各类大小隐患。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定期公布安全生产重点工作进展情况,接受全厂监督。

对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的管理行为要进行通报批评。

对职工举报的重大隐患和事故要彻底核查,举报属实的要给予奖励。

四是发挥工会等群众团体的作用,保障劳动者安全健康权益。

组织职工参与和监督企业安全工作,依法维护自身安全健康权益。

职工在发现安全隐患后,有检举揭发权;在危及安全情况下,有拒绝作业权;受事故伤害后,有索赔权。

五是建设企业安全文化。

把安全文化落实到公司安全文明建设和经营管理各个环节。

推动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和方法,建立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建设安全文化提高安全意识

在经济高速发展中,一方面创造了新的财富;另一方面,由于生产中的重大伤亡事故造成了社会灾难,面对一幕幕惨痛的血的教训,让我们深深领悟到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全民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多年来,石化行业所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是多方面的,有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缺乏安全操作知识,教育培训不够,生产设备不符合安全要求,安全设施缺少或存在缺陷等。

但归根到底,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即缺乏安全意识所致。

如:

2010年7月16日,大连中石油输油管道发生爆炸,造成大面积海上污染,直接经济损失超2.2亿。

随后,大连石化又分别发生“10·24”火灾和“12·15”火灾。

其中,“10·24”火灾与“7·16”火灾发生在同一个油灌——103号油罐;“12·15”火灾离103号油罐约80米,火灾中有3人遇难。

2011年,大连石化分公司又发生“7·16”、“8·29”两起火灾和爆炸火灾事故,地点仍然与油罐有关。

起火的罐区,是已停产一年多的储存重油等残渣油料的地方,由中石油一家建设公司在检修,原计划下半年重新投产。

当时有4个人在现场工作,突然一个空罐发生闪爆,引发了另一个储罐着火。

一个单位连续、多次发生如此重大事故,这些事故是典型的“大意、麻痹、不负责任”所致,但何尝不是因操作人员对安全意识严重缺乏所致。

由以上事故我们不难看出,企业安全文化的培养和建设,应从员工的行为入手,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确立企业的安全目标,倡导共同的安全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营造员工心理认同和团体凝聚力的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秩序,有效地调节和控制员工的行为,达到自律的最高境界。

那么,如何来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呢?

首先,领导带头,树立榜样。

要保证安全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尤其是要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各级领导班子成员要从自身做起,树立起安全素质高,安全作用好的安全文化建设先行者的形象,为本单位职工树立榜样,通过自身的安全行为感染,影响企业职工的行为,增强提高安全意识的感召力。

其次,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安全文化的良好氛围。

安全教育和安全宣传是增强企业职工安全意识的重要手段。

在宣传教育中要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强化安全意识,让职工充分意识到安全生产最根本的目的是保护自身的生命和身体健康;在宣传教育中让广大的职工干部形成“四个就是”的强烈共识,即违章作业就是自杀,违章指挥就是杀人,对违章作业不制止就是见死不救,对违章指挥不惩处就是纵容杀人。

把违章这一典型的安全意识淡薄行为的危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用看似严厉的语言诠释出一条真理:

以人为本,生命无价。

广泛开展学习宣传知识活动,就如我公司有时举办安全知识竞赛,有时举办安全知识演讲,使职工的安全意识上升到另一个高度。

在宣传教育的同时,要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和谐环境对人的影响十分重要,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体现的就是人对外在环境的能动变化。

还有,抓好基层生产班组安全文化建设。

班组是构成企业的基本细胞,也是企业生产的最小单位,但以点带面把安全工作重点放在生产班组,是全面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安全意识的重中之重。

实践证明,搞好班组文化建设是实现企业安全文化生产的一个可靠的保证,也是降低事故率的一个有效途径。

而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主要通过班前班会,日常学习,日常安检等活动来强化全员安全意识。

在日常学习时,要认真吸取各类事故的经验教训,举一反三,有位哲学家说过,一个在同一地方犯同样的错误,这个人就是一个愚蠢的人。

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们犯了错误,不能只是沉痛,只是抱怨,一定要深刻反思这些过错暴露出的问题,结合岗位和工作实际,举一反三,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让自己的安全意识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最后,严格执行制度规范,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安全意识的提升除以上之外,规章制度的约束力同样不可缺少。

在作业的细节上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高标准化、规范化作业水平,构建安全生产的最佳秩序。

要深入开展安全性评价和危险源分析,对薄弱环节和安全隐患做到心中有数,制定防范措施,提高源头防范水平。

要加强安全监管,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把班组和一线作为安全生产的重点和突破口,加大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力度,安全检查要根据季节特点有针对性,注重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