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隆和事业部制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617022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2.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斯隆和事业部制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斯隆和事业部制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斯隆和事业部制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斯隆和事业部制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斯隆和事业部制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斯隆和事业部制文档格式.docx

《斯隆和事业部制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斯隆和事业部制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斯隆和事业部制文档格式.docx

在这个蕴藏着巨大机会的产业中,亨利•福特

(HenryFord)和威廉•杜兰特(WilliamC.Durant)无疑是先知先觉者。

1908年在汽车业的历史上是一个重要年份。

这一年,福特制造的第一辆T型车正式下线;

杜兰特在别克汽车公司的基础上组建了通用汽车公司。

其后,杜兰特展开了大规模的收购活动,先后取得了奥兹、凯迪拉克、奥克兰及其他6家轿车公司、3家卡车公司和10家零部件公司的控股权或相当比例的股份。

1910年,通用汽车公司的经营摊子已经铺得相当大了。

这种规模的迅速变化,势必会带来协调与控制的困难。

雪球滚得越大,分崩离析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但是,杜兰特并没有采取相关的措施强化管理控制。

有一段时间,通用汽车公司的总部只有杜兰特和两名助手。

1910年9月,通用汽车公司陷入了财务危机,杜兰特被迫辞职。

之后的五年时间里,公司的新管理层也采取了种种手段试图走出内部管理的混乱,但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改善

1916年,杜兰特梅开二度,再次入主通用汽车公司。

杜兰特的基本经营思想,仍然是以扩张来抵消经营的困境。

1918到1920年间,通用汽车公司展开了又一轮大规模并购。

联合汽车公司、雪佛莱汽车公司、费雪车身公司、代顿公司、嘉典公司等,相继加入通用汽车公司麾下。

经历了1910年的失败,杜兰特

并没有吸取教训,面对巨大的产业,这位创始人依旧实行放任式管理,公司仍然保留着控股公司的形式,各个下属公司都是“独立王国”。

此时的通用汽车公司,外表虽然很强大,内部却混乱不堪。

公司的混乱状况,表明原有的公司结构模式已经不适应公司现状,“未能建立新的内部结构,……只能导致经济上的无效率。

”通用汽车早期的并购发展战略,要求公司建立新的组织结构,以有效运营庞大的企业资产。

1920年下半年,汽车市场发生波动,各子公司的预算严重超支,汽车库存量开始大量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公司股价大幅下跌。

在此危急时刻,杜兰特不得不再次辞职,由杜邦公司的董事长皮埃尔•杜邦接任总裁一职。

斯降领导的组织改革

联合汽车公司并入通用后,斯隆有感于通用汽车公司的管理混乱,于1919年至1920年间,撰写了关于通用汽车公司的《组织研究》。

对于这份报告的意图,斯隆写道: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为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提出一种组织架构方案建议,这一方案将在公司广泛的运营领域中建立起行政指挥线,协调好各事业部的关系,同时也不会破坏以往的高效工作方式。

《组织研究》是针对通用汽车公司的各个子公司尾大不掉的问题而提出的,但是这份研究报告却没有简单地认为集权的方式能够解决问题,相反,斯隆主张以各子公司的自治为前提,加强公司总部对各事业部的协调控制。

斯隆认为:

报告的基础是两条原则,它们是:

1•各事业部首席执行官的职责不应受到限制。

各个以首席执行官为负责人的

组织都应该具备各项必要的职能,从而保障它能够主动、合理地充分发展。

2.为了保证整个公司的合理发展和适度控制,绝对需要将一些职能集中起来行使。

表面看来,上述两条原则相互矛盾,实际上,它们不仅不矛盾,而且互相促

进。

各事业部的自治有利于形成真正的一致,公司总部行使部分职能,有利于加

强各事业部的竞争力,反过来又巩固其自治能力。

正是因为认真地贯彻了这两条

原则,斯隆自豪地说:

从此“通用汽车幸福地处于绝对集权与绝对分权之间。

”以这两条原则为基础,斯隆为《组织研究》设定了相应的目标。

他说,在公布这两项基本原则、并且确信公司内部所有利益团体都认同这两项原则之后,则有可

能达到本报告的目标。

这些目标列举如下。

(1)明确定义构成公司的各个事业部的职能一不仅仅是各事业部之间的职能,还包括事业部和总部之间的职能。

(2)为了确定总部的地位并协调好总部与整个公司的关系,总部需要行使必要而合理的职能。

(3)将公司所有执行职能的控制权集中到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手中

(4)为了尽量限制向总裁汇报的执行官的人数,第四点目标就是保证总裁

能够更好地指导公司的总体政策而不是陷入本应可以安全地授权给执行官处理

的重要性稍低的事务之中。

(5)在每个事业部中为其他事业部提供建言的渠道,从而使得各个事业部都能以对整个公司有所助益的方式发展。

由于通用汽车公司的主要问题在于各事业部的各自为政,所以,当时通用公

司组织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能够有效行使必要职能的公司总部。

为了避免被误解为加强集权,斯隆再次强调要保留各运营部门的自治,维护各事业部首席执行官的权威。

“(事业部)首席执行官制定其具体部门的所有政策,只服从总裁的管理控制。

每一单位首席执行官的责任是绝对的,并要求他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能力使其运营达到极致,并对所有的成功和失败负责。

”为实现上述目标,斯隆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

首先,公司总部的财务委员会对各事业部进行财务控制,以避免再次出现类似于1920年的财务危机。

其次,公司总部掌握政策制定权,各事业部首席执行官可进入公司总部相关政策制定机构兼职

再次,为了协调各事业部的行动,共享相关资源和信息,建立各种事业部间委员会和事业部与总部间委员会。

第四,设立新的管理层级一“集团经理”,集团经理不直接参与各事业部的运营,其职责在于协助公司总部、董事会和总裁制定相关政策,并协助事业部执行政策。

这样既提高了政策的质量,又减少了直接向总裁汇报的人数

除此之外,斯隆还采取了许多其他措施,其中,公司总部“参谋机构”的设

立是一大特色。

在斯隆看来,“(参谋机构)事实上是由一系列组织或部门构成

的,根据不同情况规模可大可小,这取决于每一具体工作的要求。

这一机构的目的是为运营管理处的首席经理就有关技术和商业性质的问题提供咨询,这些问题内容宽泛,需要对其进行大量的研究,以至超出了单一业务的范围,而这种研究一旦获得充分的发展,将对所有的业务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参谋机构与各事业部的关系方面,斯隆认为,参谋机构的作用仅仅是顾问性的,而各事业部是自治的,事业部首席执行官只服从总裁的一般监督,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接受或拒绝参谋机构的建议。

斯隆对参谋机构职权的界定,完全出自他个人多年经营公司的经验,没有证据表明,他参考过当时管理学者的论述或其他大公司的措施。

实际上,管理学者哈林顿•埃默森(HarringtonEmerson)在1911年出版的《效率是经营和工资的基础》一书中,通过对德国军队中“参谋本部制”的研究,已经提出了公司治理中的“参谋制”组织结构模式。

在这本书中,埃默森对参谋人员和经理人员的关系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

比斯隆与埃默森的观点,可以发现两人的看法基本一致。

当多数企业管理者还在为处理参谋人员和经理人员的关系而头疼不已的时候,斯隆领导的通用汽车公司

却早已通过清晰界定二者的职权范围化解了这个问题。

《组织研究》是通用汽车公司进行组织建设的“大纲”,在实际的组织建设

过程中,斯隆作了许多必要的补充。

例如:

为了突出研发的重要性,通用汽车公司设立了独立的“研究实验室事业部”;

20世纪20年代开始,随着收音机、电影、电视的诞生和普及,公共关系越来越重要,斯隆在通用汽车总部成立了“公共关系部”。

1937年,通用汽车公司设立了多个不同的“政策组”和“顾问组”,至此,斯隆设想中的事业部制组织模式基本构建完毕(见下图)。

控股孑公司]

控股子公司

实际上,斯隆带领通用汽车进行的组织改革,因为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所以,曾经出现过许多摩擦,甚至有公司高层人员以辞职相威胁。

最终,在斯隆的协调下,通用汽车公司“事业部制”改革得以顺利完成,保证了通用汽车公司麾下品类繁杂的工业资源得到有效的管理。

斯隆构建的事业部制,在通用汽车公司运转良好,同时也给其他面临组织管理问题的大公司提供了可贵的经验。

对通用汽车公司而言,从斯隆担任公司总裁开始,通用汽车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持续上升。

1924年到1927年,短短四年时间,通用汽车的市场占有率从18.8%上升到43.3%,而同时期的福特公司,由于忽视管理和组织问题,在同通用汽车公司的竞争中节节败退。

市场占有率从1921年的55.5%下降到1940年的18.9%,远远落后于同年雪佛莱23.7%和通用汽车公司47.5%的市场占有率。

从那时起至今,通用汽车公司一直是美国乃

至世界汽车产业中的翘楚,在《财富》500强中也名列前茅

通用汽车公司由此成为其他公司的范本。

全世界的大型企业,鉴于通用的成功,纷纷效仿,也建立起了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学界认为,“简要地复查《财富》杂志列出的500家最大的企业……,如果用1959年选出的70家最大的公司代替1948年的,那么主要的区别应该是前者包括更多的已经多元化和分权的公

事业部制的评价

通用汽车公司的巨大成功,是由方方面面的因素共同促成的,在所有因素中,适应了公司发展战略的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功不可没。

二战前后,美国企业的规模

持续扩大,结构与战略的不协调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乃至西方世界兴起了以组织结构建设为重要内容的管理热潮。

斯隆设计的事业部制自然成为大企业组织结构改革的模版。

西方管理学界对事业部制极为推崇。

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和《管理:

任务、责任、实践》中认为,大型企业和超大型企业首选的组织模式就是事业部制。

虽然他对事业部制的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进行了一定的界定,但总体而言,事业部制能够解决二战后大企业面临的组织困境。

据说,斯隆撰写《组织研究》时,唯一参考的文献就是《美国宪法》。

事实

上,若我们仔细观察事业部制,就会发现这一组织结构与美国的国家体制一一

联邦制有诸多相似之处。

德鲁克甚至将事业部制(division)称为联邦分权制

(Federaldecentralization)。

在政治学领域,自由主义学者对联邦制推崇备至,阿克顿勋爵(LordActon)认为:

“自由有赖于权力的分立”。

他指出,联邦制是制约权力集中和集权制的可行方法。

联邦制允许不同民族性格、不同宗教、不同文明阶段的各民族相互和谐共处。

显然,联邦制可以用来防止少数人的专制和多数人的暴政。

最重要的是,联邦制“所辖地域是可以无限扩大的”。

在美国,正是为了解决大国面临的复杂问题,才设计出了双重分权的联邦制。

联邦制的推行,解决了早期政治学家认为民主制度在大型国家中不好操作的难题。

一句话,联邦制的优点在于能够最大限度地维护自由,同时又能够保证足够广大的管理范围之需。

从泰罗推广科学管理起,一般情况下,都是企业管理中的发明创造逐步向政府领域推广。

然而,唯独事业部制,是由美国的政府管理成功实践经验向企业的反馈。

联邦制即事业部制扩展到企业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