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083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doc

《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doc

教学反思

假期通过在中国教师网上学习了一篇《学习新课程品味新理念》的文章,让我深刻感受了课程改革的新思维与新理念。

虽然在大学时代我也学习了一些教育教学理念,但当我真正步入工作岗位时才发现自己很难直接把所学的理论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

因此在工作中,多半是盲从,不断地向周围有经验的教师请教,有时甚至是模仿。

尤其是担任毕业班教学工作的第一年,我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缺乏意识或者有时候抓不住重点和本质,缺乏对教学诊断、调整、纠错的能力。

一味给学生进行机械灌输,自身就淡化了新的教学理念与思想。

通过学习新的理念并结合自己上学年的教学工作,我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反思:

一、对教学目标反思: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的首要环节,是一节课的纲领,对纲领认识不清或制定错误必定失败。

对于我这个青年教师来说自认为有以下几点不足:

1、对教学目标设计思想上不足够重视,目标设计流于形式。

2、教学目标设计关注的仍然只是认知目标,对培养学生的情感与能力有所忽视。

重视的是知识的灌输、技巧的传递,忽视了教材的育人功能。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程序与认知水平。

制定的教学目标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学生发展。

“这么简单的题都做不出来”,“这道题都讲过几遍了还不会做”,碰到这样情况,教师不应埋怨学生,而要深刻反思出现这样状况到底是什么原因。

是学生不接受这样的讲解方式,还是认识上有差异;是学生不感兴趣,还是教师点拨,引导不到位;是教师制定的难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上的难点出现了不合拍,还是教师期盼过高,而学生接受新知识需要一个过程。

因此在教学目标设计时要全面了解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在学生现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利用多种有效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兴趣,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向高一级的认知水平发展。

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形成良性发展。

教师千万不能埋怨责怪学生,不反思自己,只会适得其反,以致把简单的问题都变成学生的难点。

因此教学设计要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兴趣,要教给学生需要的数学。

二、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在教学设计中,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安排还存在以下几个缺乏:

1、缺乏对已学知识的分析、综合、对比、归纳和整体系统化。

2、缺乏对旧知识分析应用的螺旋上升的应用设计。

3、缺乏对教学内容的教育功能的挖掘和利用。

4、缺乏对自我上课的经验总结。

从平时的练习和检测中可以看出,学生的惰性表现突出。

在新授的知识中,学生理解的内容少,记忆的内容多,虽然学生接触的不同类型的习题较多,但真正达到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的学生较少。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树立正确的数学观,积极地自觉地促进自己的观念改变,以实现由静态的,片面的、机械反映论的数学观向动态的,辩正的模式论的数学观的转变。

特别是实现对上述问题的不自觉的认识向自觉认识的转化。

三、对听课的反思:

听课决不是简单地评价别人之优劣,不是关注讲课者将要讲什么,而是思考自己如何处理好同样的内容,然后将讲课者处理问题的方式与自己的预想处理方式相对照,以发现其中的出入。

而我在听课过程中,往往关注做课人讲解的内容,而与自身教学结合较少。

四、征求学生意见的反思: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材内容的实践者,通过他们自己切身的感觉,常常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好的见解。

有时学生的解法独具一格,对此,教师应将这些见解及时地记录下来。

而我在日常教学中,往往以自我为核心,完全以自己的知识经验去引领学生。

而潜心于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教师,往往向学生征询对自己教学的反馈意见,这是教师对其教学进行反思的一个重要的渠道。

这一点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还应完善。

五、课后的反思:

每节课后,教师应对教学情况进行全面回顾总结。

根据这节课的教学体会和从学生中反馈的信息,考虑下次课的教学设计,并及时修订教案。

而我的课后反思往往流于形式,不够深入。

实际上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往往是一节课的难点。

将解决学生困惑的方法在教学后记中记录下来,就会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通过学习和反思,我意识到新课程改革就是要让教师冲破原有的经验束缚,在工作中养成一种对教学的自觉反思行为和习惯。

从而使自己从“经验型”教师走向“学者型”教师。

形成“学会教学”的能力。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做到眼中有人,心中有人。

关注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认识并肯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爱护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培养学生自觉自理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主动参与性,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不以同一标准去衡量学生,更不要以学生的分数论英雄。

要多鼓励学生提出“为什么?

”“做什么?

”怎样做?

”鼓励学生敢于反驳,挑战权威,挑战课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毕业班课改当前,对我也将是新的挑战,我要大胆尝试,不断创新,沐浴课改之风,迈向成功彼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