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60642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初一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初一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初一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初一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一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

《初一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一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

)立苦心孤诣(yì

2.下列书写没有错别字的—项是()(2分)

A.海枯石烂千姿百态惊恍失措历历在目

B.黯然缥缈苦心孤诣恍然大悟水波粼粼

C.骇人听闻诲人不倦随声附和反老还童

D.踉踉跄跄塞翁失马爱慕虑荣更胜一畴

3.找出下列句子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2分)

A.对于老师提出的几条建议,大家都随声附和。

B.他们兄妹的感情好的不得了,简直是形影不离。

C.妈妈对生病的奶奶照顾得很周到,简直是爱护备至

D.他平时刻苦努力,这次取得好成绩是自以为是的事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每个大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出色的艺术家。

B.语言通顺是衡量一篇作文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

C.人们越是精确的把握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就能认清物质的本质,从而达到认识大自然,使之为人类服务。

D.为了避免再犯错误,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

5.下列说法错误的—项是()(2分)

A.寓言,文学体裁中的一种,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育意义的故事。

它的结构大多简短,具有故事情节。

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无生物。

B.《郭沫若诗两首》为我们描画了令人神往的天上仙境,表达了作者面对现实的黑暗,希望到天上寻找美好社会的愿望。

C.《女娲造人》只是一个神话故事,是人们没有掌握科学知识前对人是怎样产生的的一种解释。

D.《旨孩子和他的影子》一文,字里行间流淌着爱的清泉,使我们深受感动。

6.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5分)

①地球的直径只是月球直径的3.7倍。

()

②月球若不是地球的妻子,那便是地球的姐妹,或者是地球的女儿。

()

③人们常说:

“东虹轰隆西虹雨”。

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

虹在西方,将有大雨。

④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

7.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

(1)子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2)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

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五湾《次北固山下》)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

(4)抒发思乡之情是我国古代诗词中的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其中有许多名句,请你任意写出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补写杜牧的《泊秦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二、阅读与探究(45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问题(8分)

桃树、杏数、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

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

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8、请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出文中春花和春雨的特点:

(2分)

春花:

春雨:

9、写出上面两段中你最喜欢的一句,并说说理由。

10、这两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11、文章第二段中,哪一个词语能说明在下雨的同时,还有微风在吹拂着?

(2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问题(11分)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处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可是苏州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 ),讲究近景远景的()。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中”

……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才能使浏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它景物配合着布置。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还有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

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种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

浏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2、选文中括号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2分)

A 布局 层次 映衬B 布局 映衬 层次 

C 映衬 布局 层次D 层次 布局 映衬 

13、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第二段是从哪个角度突出苏州园林的特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从全文的结构看,这两段文字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

16、从语言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选文第一段中的“一切”“决不”等词语表达了十分肯定的语气,对突出苏州园林的特征有着重要的作用。

B.选文第二段中的“大多”“往往”等词语用得极有分寸,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

C.说明文语言风格可以平实,也可以生动活泼。

这两段文字以平实为主

D.“高低屈曲”状写了池沼河道边沿很少有砌得整齐的石岸,总是任其自然的特点。

(三)阅读古文,回答问题(10分)

(甲文)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

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乙文)今有人日攘①其邻之鸡者,或②告之曰:

“是③非君子之道。

”曰:

“请损④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而后已⑤。

”如知其非义,斯⑥速已矣,何待来年?

注释:

①偷。

②有人。

③这。

④减少。

⑤停止。

⑥就。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

(1)余常于土墙凹凸处()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3)鞭数十()(4)驱之别院()

(5)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6)或告之曰()

(7)是非君子之道()(8)请损之()

1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文: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19.乙文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四)《躺在母亲身边》(16分)

⑴母亲病了,躺在床上,我就坐在母亲的床边玩电脑。

⑵母亲大多数的时候是悄无声息地躺在床上的,但是有时候也会试探着想跟我说话。

说她又觉得哪个地方不太舒服了,说她又做了一个可怕的梦了,说她年轻时有多么健康,一个人能干多少活了。

这时我总是很不耐烦。

⑶有一次,母亲突然探过身来凑近电脑说:

“你一直在电脑上干什么?

不累吗?

”⑷“聊天。

”我不耐烦地说。

⑸“聊天?

跟谁聊啊?

”母亲又问。

⑹“一个外地的,不认识。

”“不认识?

”⑺母亲好像很是不解,“那说什么呀?

”⑻“反正也无聊,随便说什么都行。

”我说。

⑼“哦。

”母亲若有所思地看了一会儿,又像很累似的长叹一口气,重新躺回到床上。

⑽我又聊了一会儿,无意中转头看看母亲,她正睁着眼看着天花板出神。

我心里突然一动。

我名义上是在这里陪伴母亲,可除了能为她做点饭倒杯水外,还做了什么?

⑾母亲是生我的时候落下了病根,多年来一直A(倍受、备受)疾病的折磨,近年又添上了许多老年病。

也许因为母亲常年生病,她自己不在乎了,我们也习以为常了,有时周末回家,也很少想着要主动帮她干点什么,总是她一个人里里外外地干这干那。

⑿母亲这次犯病,就是累病的。

她病了,不但得不到我们的同情,反而谁见了她都会抱怨,都觉得她把自己累病了,害得我们也跟着受累。

每当我们抱怨的时候,母亲总是一声不吭,仿佛她真的做错了什么一样。

⒀我关掉电脑,给母亲倒上一杯水。

还没等我说什么,母亲却说:

“看电脑累眼睛吧?

快躺下闭着眼歇一歇。

⒁我答应着,拉了一床被子就躺在母亲身边。

我说:

“妈,你给我说说你以前的事,我看看能不能写篇文章。

⒂母亲B(惊喜、欢喜)得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我静静地躺着,耐心地等着她说。

⒃突然觉得,原来躺在母亲身边,就是这样的感觉——暖暖的。

⒄我却已经遗忘多年了。

20.根据文意,选择括号中恰当的词语填到A、B两处(2分)

21.请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短语运用的妙处。

突然觉得,原来躺在母亲身边,就是这样的感搅——暖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阅读第⑵段画线的句子,说说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试分析第⑽⑾两段在文中的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结尾“我却已经遗忘多年了”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