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复习题.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60534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复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复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复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复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复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复习题.doc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复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复习题.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复习题.doc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复习题

江都学院陆春庚、

一、简述学前儿童眼睛特点和用眼卫生

特点:

5岁前有生理性远视;晶状体弹性大,调节能力强;对环境敏感。

用眼卫生:

(1)要预防近视,创造支持性环境保护学前儿童视力,教育学前儿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2)要预防眼部疾患。

(3)定期给学前儿童测查视力,及时矫治。

(4)要早发现眼部异常。

发现特殊时,提醒家长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二、简述学前儿童的用耳卫生

谨慎挖耳;预防中耳炎;保护听力;发展学前儿童的听力。

三、简述学前儿童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措施

戒除用口呼吸,使之养成用鼻呼吸的好习惯;禁止用手挖鼻;正确地擤鼻涕;遮挡着打喷嚏;保护声带;严防呼吸道异物;多在空气新鲜处进行活动、锻炼。

四、如何保护学前儿童的嗓音

为了保护学前儿童的嗓音,要做到:

鼓励学前儿童用自然、优美的声音唱歌、说话,避免扯着嗓子喊叫;为学前儿童选择音域窄、节律简单、音程跳动小的歌曲,每次练习时,时间控制在4-5分钟以内。

学前儿童唱歌的场所空气要清新,避免尘土飞扬,温度、湿度要合适;避免学前儿童在温度骤变的情况下练习发声。

五、学前儿童的睡眠有何重要意义

睡眠可以使儿童体力和精力得到恢复。

睡眠有利于儿童体格生长。

睡眠能促进大脑的发育。

六、如何理解身体各系统的生长发育不平衡

(1)神经系统率先发育。

(2)淋巴系统前十年快速发育。

(3)生殖系统在第二生长高峰期迅速发育。

(4)其它各器官或系统呈波浪式发育。

七、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标准:

智力发展正常;情绪健康,反应适度;乐于与人交往,人际关系和谐;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统一协调;有良好的性格特征。

途径:

全面渗透学前儿童的一日生活。

通过常规指导和训练、各个领域教学、各种突发事件对学前儿童进行健康教育。

拓展并丰富各类活动。

通过各种活动和游戏,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家园同步。

家园达成共识,协调教育方法,统一教育要求,保证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延续性和有效性。

八、简述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以及学前儿童对碳水化合物的需求特点

主要食物来源为谷类、薯类、根茎类食物。

学前儿童碳水化合物摄取量应适量,过多会导致肥胖等。

但如果摄取不足,会导致蛋白质消耗增加,体重减轻,导致营养不良。

3-6岁儿童每日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提供热量应占总高热量的50%-55%。

九、分别简述钙、铁、锌和维生素A、维生素D的食物来源

钙的食物来源:

奶和奶制品含量丰富,小虾皮、还带、蔬菜、豆类等含钙也较丰富。

铁的食物来源:

动物性食品,如肝脏、肉类、蛋类、鱼类,植物性食物,如黑木耳、绿色蔬菜等含量较高。

锌的食物来源:

贝类食物、瘦肉、动物内脏、蛋、奶、鱼、坚果、豆类等。

维生素A的食物来源:

动物性食品,如动物肝脏、鱼肝油、乳类、禽蛋等,以及黄红色蔬菜和水果。

维生素D的食物来源:

鱼肝油、动物肝脏、禽蛋。

十、简述学前儿童合理膳食的要求

膳食搭配合理,比例适当,营养均衡;提供充足的热量和优质蛋白质;食物的色香味形俱全且少糖、少盐、不腻;一日多餐,定时定量;科学合理地选择零食。

十一、简述学前儿童对水的需求特点

学前儿童新陈代谢旺盛,对水的需求量相对比成人高。

儿童活动量越大、摄入蛋白质和矿物质越多、外界气温越高、机体散热越多等,需水量也相应越多。

年龄越小单位体重需水量越多。

学前儿童应以白开水为主,尽量少喝含糖饮料和碳酸饮料。

十二、简述学前儿童大脑皮层机能的五个特点及教育启示

优势法则:

在教育过程中要激发学前儿童的好奇心,使之对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对幼儿园不同年龄儿童要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充分吸引其注意,增强其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始动调节:

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学习或其他活动的难度和强度,组织学前儿童活动时,应循序渐进,从易到难,将难度大的活动放在神经活动的高潮时进行。

动力定型:

幼儿园要合理安排生活制度,使学前儿童的生活规律地按时进行,养成到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的良好习惯,增强学前儿童对生活的适应能力,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镶嵌式活动:

幼儿园要合理安排生活制度,不断变换活动的性质和方式,组织各种活动、课程交替安排,做到动静交替,劳逸结合,以提高学习和活动效率。

保护性抑制:

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学前儿童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涣散、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动作欠灵巧等现象,这说明学前儿童需要休息了。

十三、如何根据大脑皮层活动规律安排幼儿园的周活动

一周内,学前儿童每天的工作能力不同。

幼儿园的一周计划,在星期一、五安排较为轻松的学习内容,星期三、四可安排难度和强度较大的学习任务,星期三下午安排户外锻炼或娱乐活动,以提高下半周的活动能力。

不要在课余、周末给幼儿安排过重的学习任务,否则全周的疲劳不能消除,长此以往会形成过度疲劳。

十四、如何根据大脑皮层活动规律安排幼儿园的学期活动

一学期内,学期开始、快结束时的教育内容安排应相对轻松。

学期开始时,特别初入园所的幼儿,由于从家庭生活转入集体生活有一个适应过程,教师和工作人员的语言、态度以及周围的环境要便于形成初步的条件反射,使儿童情绪安定,逐渐适应集体生活。

另外,学期的生活应考虑动静交替,劳逸结合,以保持大脑的工作效率。

十五、如何根据大脑皮层活动规律安排幼儿园一日活动

一日内,学前儿童工作能力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

早晨7~8时起,神经系统经过一晚的休息,能力逐渐上升,早操和晨间活动可使大脑皮层的机能活动克服“惰性”。

到上午9~10点达到最高峰,这时精力充沛,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为最佳用脑时间,可安排学前儿童用脑量大的活动。

上午10点至11点,儿童神经系统兴奋性逐渐降低,此时应安排轻松的游戏。

午睡后形成第二高峰,但不如上午旺盛,可安排集中教学。

晚上睡觉前可为儿童安排一些安静的活动,勿使他们过分兴奋而影响入睡。

十六、何谓一日生活制度?

幼儿园制定生活制度的依据是什么

幼儿园一日生活制度是针对学前儿童一日生活的各环节,科学合理地规定其时间分配和交替顺序。

主要包括入园、进餐、如厕、盥洗、睡眠、教学活动与游戏、户外活动和离园等。

依据包括:

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季节和地区特点;家长工作的需要。

十七、学前儿童睡眠的卫生要求是什么

(1)儿童应养成定时睡眠,早睡早起和午睡的习惯。

(2)为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

(3)做好睡眠前的准备。

午餐后要组织儿童进行安静散步及如厕,保持安静愉快的情绪。

睡时指导或帮助儿童自己脱衣裤。

(4)检查儿童的睡姿。

纠正儿童睡觉时的不良习惯。

(5)提高警惕关注特殊。

善于观察发现,随时认真地巡视儿童午睡。

灵活管理睡眠,可根据儿童睡眠的差异性调整床铺的位置,对某些早起幼儿,应照顾其进行安静活动。

十八、简述学前儿童体育锻炼的卫生原则

经常锻炼;全面锻炼;循序渐进;注意个体差异;注意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的组织;注意运动与休息的交替。

十九、简述手足口病的护理与预防

护理:

患儿发热时应卧床休息,多饮水。

保持口腔清洁,防止细菌感染。

吃有营养、易消化的流质和半流质食物,每次饭后用温开水或淡水给患儿漱口。

注意手、足病损处皮肤的清洁,不要用手乱抓。

预防:

食具、便具专人专用,严格消毒;教导儿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后用肥皂洗手,不吃生水和生冷食物。

避免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保证托幼机构和家庭环境卫生,注意通风、消毒和晨检。

二十、简述骨折急救法的使用原则

防治休克,若有休克必须先抗休克,再处理骨折;就地固定,未经固定不可随意移动患儿;先止血再包扎伤口;四肢骨折固定时应露处指(趾)端。

二十一、如何处理学前儿童中暑

将学前儿童立刻移至阴凉、通风、干燥处;让孩子仰卧,头歪向一侧,脱去或松开衣服并及时给孩子更换干衣服;将儿童的双脚垫高,并帮助儿童散热。

清醒后让学前儿童喝一些清凉饮料,并做到少量多次饮水。

二十二、如何正确处理儿童鼻出血

(1)安慰学前儿童不要紧张,安静地坐着,不能躺着;

(2)让学前儿童头略低,张口呼吸,成人捏住学前儿童鼻翼,压迫5分钟后松手看看是否止血,若继续流血,重复压迫5-10分钟。

(3)用冷水拍或冷毛巾敷前额、鼻部以及颈后部;(4)止血后,禁止学前儿童在2—3小时内作剧烈运动;(5)如果出血较多,可用脱脂棉卷塞入鼻腔。

若有麻黄素滴鼻液,可把药滴在棉球上,止血效果更好。

二十三、简述幼儿园晨间检查的步骤

一摸:

摸摸学前儿童额头和手心有无发热(可疑者测体温)。

二看:

看看学前儿童精神状态好不好,面色、眼神是否正常,皮肤有无皮疹、肿块。

三问:

问问学前儿童在家中的健康情况,有无不适,以便在园中观察。

四查:

对疑似患病的幼儿进行体格检查,协助诊断。

检查学前儿童有无携带易造成外伤的物品、器械入园。

二十四、如何对学前儿童烫伤进行处理

立即降温原则;赶快将孩子的衣服脱掉或将袖子挽起,避免脱衣时损伤烫伤创面;把烫伤处浸于冷水(或用冷水冲烫伤处)中15—20分钟或更长;降温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创面,立即送医务室或医院治疗。

二十五、简述幼儿园玩具的卫生要求

结实耐用;不含有毒物质;容易清洗与消毒;安全可靠。

二十六、简述盲童的养护卫生

像对待普通儿童一样对待盲童;保护和训练盲童的耳朵和手;培养定向行走能力,扩大活动范围;积极开展体育锻炼。

二十七、简述聋童的养护卫生

保护好眼睛;保护好残余听力,合理使用助听器,循序渐进进行听觉功能训练;尽早开展语言训练。

二十八、如何为学前儿童如厕创设良好的物质和心理环境

保证厕所干净、清洁、无异味,营造“家”的感觉。

厕所设置安全、美观,便池尺寸适合学前儿童使用,有扶手,有间隔,地板不滑,裁好的手纸放置盒内,便于取放。

户外活动场所也应有方便学前儿童随时大小便的设备。

教师提醒幼儿大小便时,说话口气要亲切、柔和,不强制幼儿大小便,允许幼儿根据需要随时大小便,并在每个活动的过渡环节予以提醒。

对待个别大便困难或不会蹲厕所的学前儿童,可设置一些痰盂,教师适当陪伴,消除其紧张心理,使其逐步学会自己蹲厕所大小便。

二十九、简述学前儿童基本动作练习的注意事项

学前儿童基本动作练习的核心任务是发展儿童力量、速度、耐力、平衡性、协调性和灵敏度等身体素质。

在基本动作练习中,要重视柔韧性和协调性的素质练习;力量、速度、耐力的练习比重要相对减少。

三十、一把适合幼儿的椅子应考虑哪些具体指标

(1)椅高,即椅面中心线上椅面前部最高点到地面的高度。

(2)椅深,即椅面前缘中点至靠背下缘中点的水平距离。

(3)椅宽,即椅面前缘左右方向的尺寸。

(4)椅靠背,椅靠背的上缘应与学前儿童的肩胛下角在同一高度,下缘离椅面有一定的空隙。

三十一、分别简述水痘、麻疹和风疹的流行特点

水痘以皮肤、黏膜上分批出现的斑疹、丘疹、水疱和痂疹为特征,伴有轻微的全身中毒症状。

水痘的传染性很强,以6个月~3岁的儿童发病率最高,多发生于冬春季节。

麻疹以发热、流涕、咳嗽、眼结膜充血,有分泌物、口腔黏膜斑及全身红色皮疹为特征。

麻疹的流行有一定的季节性,发病高峰多在春季后期,但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风疹以发热、全身皮疹为主要特征,常伴有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有触痛,全身症状一般较轻,病程短,并发症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