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课程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60033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学旅行课程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研学旅行课程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研学旅行课程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研学旅行课程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研学旅行课程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研学旅行课程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研学旅行课程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学旅行课程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研学旅行课程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西关学校---济渎庙---珍珠泉---延庆寺---龙潭泉----奉仙

观---西关学校

三、适用学段

小学四五六年级

四、课程主题

走近文物触摸历史济水探源

五、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研学旅行之安全课程,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外出安全知

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在班会课上,由班主任组织学生观看《济源九景之济渎晨

雾》《济源九景之龙潭月夜》,增加学生对济渎庙内景色和龙潭泉月夜景色的了解和喜爱。

3.通过查阅有关济水之源的资料、实地察看济水东源--济渎小北海、珍珠泉、济水西源一龙潭泉,听导游和学校教师讲述等

形式了解济水水系及济水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4.通过现场拓片制作,让学生了解和学习拓片的制作过程,

通过观察和听讲济渎庙、延庆寺和奉仙观内的碑刻内容,了解碑刻文化。

5.通过查阅济渎庙、舍利塔及奉仙观的建筑结构,了解古建筑的建筑特色。

(二)能力目标:

1.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让学生能够利用互联网进行查阅资料及整理信息。

2.通过学生自行编组、就餐、参观等,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3.在研学旅行课程前期准备中,要求学生要提前进行知识准备,挖掘书本,锻炼其搜集信息,探索求真的能力。

4.通过到景区实地参观,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辨别和验证的能力。

5.通过举行研学旅行成果展示,如征文比赛、办手抄报、研学美照展览、主题班会分享等,锻炼学生书写、绘画等动手操作能力。

(三)情感价值目标:

1.通过实地查看济渎庙、延庆寺、奉仙观三处实景,引导学生树立爱护和保护文物的意识。

2.通过探秘济水源头和济水古河道的研学,通过探秘济水成因、夏都城修建原因、文学欣赏、古建筑、碑刻欣赏等专题,让学生感悟济水之美。

3.通过来回10公里左右的徒步行走,磨练学生意志、健康学

生身心。

4.通过此次研学旅行,让学生了解济源文物、历史,欣赏济源景区风光,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美之情,增强学生的家乡自豪感。

(四)核心素养目标:

1.通过研学旅行活动,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文明意识、环保意识和探究意识,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通过研学旅行活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基本的观察、比较和辨别能力。

3.通过研学旅行成果展示,培养学生敢于表现、学会倾听、

乐于分享的能力。

六、课程内容及实施

研学旅行课程实施共分三个阶段,分别是:

第一阶段10

月1日一10月12日,为行前准备阶段,3课时;

第二阶段10月13日一天,为行中研学阶段,12课时;

第三阶段10月14日一10月20日,为行后展学阶段,4课时。

整个课程共19课时。

(一)行前准备

1.学生明确研学主题

(1)学生、老师、家长共同参与,确定研学旅行主题为“探秘济水之源”,所要到达的研学地点为济渎庙、延庆寺和奉仙观。

(2)邀请文物局相关人员、研学旅行课程专家、家长学生和教师代表参加,召开研学旅行方案展评会,确定研学旅行方案。

(3)在学生研学旅行出发之前,学校结合文物局相关工作人员、济渎庙、奉仙观工作人员和延庆寺周边群众,反复考察研学线路、文物知识、学生就餐、道路交通等具体事宜。

(4)将研学旅行方案向家长公告,其中包括研学旅行费用具体项目,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5)明确学生出行所带的相关物品(禁止携带各类刀具、打火机、火柴等危险物品)。

(6)携带研学旅行笔记本、笔,穿合适的鞋子,预备一次性雨披及双肩背包等。

2.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文明教育

安全教育:

本次研学旅行为徒步游,在研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以下安全提醒:

(1)行进途中,如果个别学生身体不适,则必须报告给班主任老师,班主任老师与家长联系后,做好安排;

(2)如果在研学旅行途中发生意外,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求助,如打110,120等。

(3)行进过程中,要求学生保持队伍秩序,保证队伍纪律,不得追逐打闹,注意行进安全。

(4)同学们在旅行途中要保证不脱离队伍,维持可互相看见

的原则。

如若迷途,贝y要求先镇定精神,拨打老师电话,告知情况,然后停留在原地,不要再乱走不得随便购买路边的问题食品、饮料等。

(5)所有同学要按照指定时间准时集合,在研学旅行过程中不得擅自离队,一切行动听指挥,如有紧急事情,需要向跟班老师报告,得到允许后方可离去。

(6)在参观济渎池、龙潭泉时,不要靠近池水,切忌往池水中扔东西,避免掉进水中。

文明教育:

(1)维护环境卫生。

不随地吐痰和口香糖,不乱扔废弃物。

(2)遵守公共秩序。

不喧哗吵闹,自觉排队遵守秩序,不并行挡道,不在公众场所高声交谈。

(3)在寺庙内,保持安静,避免高谈阔论,避免嬉笑打闹。

(4)保护文物古迹。

不在文物古迹上涂刻,不攀爬触摸文物,拍照摄像遵守规定。

(5)爱惜公共设施。

不损坏公用设施,不贪占小便宜,节约用水,用餐不浪费。

(6)讲究以礼待人。

衣着整洁得体,礼让老幼病残,不讲粗话、脏话。

3.研学任务单

“让文物活起来”研学小问号

(一)一一济渎庙篇

1.说说济渎庙的由来。

2.济渎庙全称济渎北海庙,始建于,总体建

筑分为四大部分:

前面是,后面是,东边

是,西边是,这四大部分各自独成院落,

却又浑然一体,然后再加上一条长长的御道就组成了一个甲天下的“”字形布局。

3.位于济渎庙内的碑,刻于明洪武三年,为

研究明朝初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礼仪制度提供了重要资料。

4.济渎庙内有一棵柏树,相传是唐代大将军在济渎

庙当监工时,曾经把钢鞭挂在这里,所以把它叫做将军柏。

5.古济水独流入海,与、、并称“四

渎”。

6.济水作为我国古代的四大河之一,后来由于河改道

而逐渐消失。

7.济水流经的城市有(最少写四个)。

8.白居易写的《题济水》中有这样的诗句:

自今称一字,高

洁与谁求?

,。

9.王屋琴书是一门在济源土生土长的、属于济源人自己的民

间艺术,她的演唱语言以的方言为基础,地方特色鲜明。

王屋琴书的主要乐器有、、、四弦等。

10.生于河南济源市武山镇(今思礼镇)的唐代诗人,被世人尊称为"

茶仙"

11.济源市济渎庙东侧的,自古就是济源名泉,因天

然泉水呈状喷涌而出得名。

12.思考题:

为什么济水被历代文人墨客称颂(围绕济水精神来写)?

“让文物活起来”研学小问号

(二)一一延庆寺篇

1.延庆寺始建于,因濒临济水西源龙潭,故又

2.延庆寺塔为面级楼阁式砖塔,高米。

3.紧邻延庆寺塔西有泉,叫,为济水西源,潭水清

莹澄澈。

月夜,潭光塔影,清幽如画,被称为,

为济源九景之一。

4.延庆寺舍利塔因塔埋而得名,又称龙潭寺塔。

5.你还知道中国哪些有名的佛塔,请写出几个吧!

(最少四个)

6.思考题:

你对延庆寺的开发和保护有什么好的建议?

请写

一写吧!

“让文物活起来”研学小问号

(二)奉仙观篇

1.奉仙观位于济源市,建于,又被人

们称为。

2.奉仙观内三清大殿用、作梁,和作

柱,故俗称。

3.奉仙观内主体建筑三清大殿是河南省现存5座代木构

建筑中最重要的一座,也是全国重要的代单体木构建筑之一。

4.三清大殿内的四根梁柱分别取自济源市的村

村、村和,县志、碑刻均有记载,木材产地皆因

树木稀奇而改成现在的地名。

5.奉仙观内现留存有碑,系建观时立,

其拓片1973年曾赴日本展出。

6.奉仙观现存建筑坐北朝南,依中轴线依次为、

和,左右两侧为和。

7.思考题:

请你简要叙述奉仙观三清大殿的“三绝”。

(二)行中研学

活动一:

观大明圣旨学祭祀文化(约10分)

研学形式:

倾听讲解、现场观察、师生互动

辅导老师:

班主任、济渎庙内导游、庙街小学小讲解员

研学地点:

大明诏旨碑前

研学目标:

1、通过讲解碑文的历史内容,观察实物,让学生对济水有初步的了解,让学生对明初的政治、祭祀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让学生对朱元璋以及明史有初步了解。

2、通过对祭祀文化的研究让学生知道古人在改造自然方面的成功和无奈,从而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改造自然的能力。

研学过程:

1.到大明诏旨碑前排队,听辅导员讲解(5分钟)

听讲内容:

a.朱元璋简介b.中国古代祭祀传统

c.济水的历史地位d.大明诏旨碑的内容

3.学生分小队认真观察(2分钟)

4.让学生讨论如下问题(3分钟)

(1)朱元璋写此圣旨的目的是什么?

朱元璋的执政特点是?

(2)五岳是指:

、、、

(3)五镇是指:

(4)四海是指:

(5)四渎是指:

、、、

附录:

大明诏旨碑简介:

古时候有四座相对的碑,现在都已经被毁掉。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1993年出土的,保存完好。

通过这个碑上面的记载,我们可以知道历史上对岳、镇、海、渎等自然神祭祀的一个过程。

其实这是明太祖朱元璋下的一道圣旨。

主要内容是改革了各州、郡、县的城隍之神,和历代的忠臣烈士,这样一来,祭祀就大大简化了,废除了历代铺张浪费的风气。

大家看圣旨的全部内容在这(手指亭子的东南角)洪武三年,明太祖朱元璋改封长江为南渎大江之神,淮河为东渎大淮之神,黄河为西渎大河之神,济水为北渎大济之神。

长江、淮河、黄河为大川大河,封王封神,顺理成章,而济水不过一条普通的河流,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话说是:

“盈科不数尺,岸柳难通舟”,为什么自古以来却和长江、淮河、黄河并列四渎而受到历代帝王和芸芸众生的顶礼膜拜呢?

据历代传说,济水流到黄河岸边,看到黄河流水浑浊,不肯与黄河同流合污,居然潜入地下,从黄河河床底下伏流而过,然后到了南岸,又喷涌而出,继续向大海流去。

一路三起三伏,流经河南、山东诸市县而入渤海。

它与黄河为邻,却不象黄河那样恃强为暴,决愁民生,而象一位温和慈祥,宽厚仁爱的历史老人,或平地开源,为河为渠,或穴地伏流,为泉为井,默默的滋润两岸的农田,养育两岸的儿女,推动农业文明和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从而在济水流域创造了一步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正是这样的精神和意志,这样的品质和美德,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