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性视角的大学英语教材文本改编分析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598615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5.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教育性视角的大学英语教材文本改编分析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基于教育性视角的大学英语教材文本改编分析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基于教育性视角的大学英语教材文本改编分析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基于教育性视角的大学英语教材文本改编分析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基于教育性视角的大学英语教材文本改编分析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教育性视角的大学英语教材文本改编分析Word格式.docx

《基于教育性视角的大学英语教材文本改编分析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教育性视角的大学英语教材文本改编分析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于教育性视角的大学英语教材文本改编分析Word格式.docx

基于教育性视角,系统考察大学英语教材改编方式及其利弊得失,对于促进大学英语教材回归真善美的本然状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

教材改编;

大学英语教材;

文本改编;

教育性分析;

教育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42.0;

G4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0717(2019)06-0029-08

收稿日期:

2019-05-26

基金项目: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大学英语教科书他者文化变迁研究”(JY162002)。

作者简介:

贾永堂(1965-),男,湖北十堰人,教育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武汉,430074。

肖岚,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江西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

南昌,330045。

教材作为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不存在“无教育的教学”[1],这意味着也不存在“无教育的教材”。

教材的教育性指教材的教育价值。

具有教育性的教材符合“教育律”[2](P8),“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3]。

教育性作为“教学内容的内在属性”[4],是教材质量的重要品质规定。

正如“非一切教学都是教育性的”[5](P187),教材也并非都具有教育性,外语教材也不例外。

外语教材的教育性要求外语教材从工具性拓展到人文性、从教学性上升至教育性,即从对语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关注拓展到对个体成人的重视[6-7]。

因教学和政治需要对教材来源文本进行改编几乎是外语教材编写的惯例[8-9],但改编后的大学英语教材依然存在改得不妥、改得不值,导致失去原韵、歪曲原文等影响教材质量的现象[10](P27-28)。

质量是教材编写的生命线。

从教育性视角考察大学英语教材改编的利弊得失,对提升大学英语教材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设计

(一)教材的教育性视角

“以人为本”,不断彰显个人发展的教育意义,是教育的旨归[11]。

著名教育学家鲁道夫·

斯坦納认为,“只有当人的情感、意志与思考三个维度和谐统一发展,人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12]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思想认为,知识教学是教育的基本手段,但只有对人的意志、道德、心智等加以培养的教学才具有教育性[5](P187)。

显然,教材的教育价值应从“知识、情感、价值三个维度”[13](P96)帮助学生“个体成人”[14](P81)。

这里的成人是“以人的整全性发展为指向”[14](P81),是培养“具有独立思维能力的能改造社会的全面发展的人”[15]。

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教学的材料”一章中曾断言:

“应当毫无例外地阻止任何偏离培养兴趣途径的语言教学”,而“只有那种现在就能引起兴趣,并能为未来作好引起新的兴趣准备的书,才具有被阅读的价值。

”[16]因此,他将能“更全面地激发”学习者经验、思辨、审美、同情、社会等“多方面的兴趣”视为教材教育性的内在要求[17]。

在赫尔巴特那里,“所谓兴趣乃是统整个体诸种发展质素,并最终把个体引导道德上的完善的力量”[14](P80)。

可见,教材具有教育性是有条件的。

具有教育性的教材应以个体成人为宗旨,在知识、情感、价值三个维度上养分均衡,更全面地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兴趣,以利于学生全方面和谐统一发展。

相应地,那些以学生片面性的兴趣为主导,知识、情感、价值三维失衡的教材就不一定具有教育性。

教育性视角对指导外语教材改编有着重要意义。

从知识维度来看,改编教材要以学生的认知发展为核心,发展学生的思考力;

从情感维度来看,改编教材要以学生的审美意识发展为重点,发展学生的情感力;

从价值维度来看,改编教材要以学生的世界观、思想品质形成为宗旨,发展学生的正确价值观。

(二)研究对象及研究问题

为探明大学英语教材文本改编的真实情况,本研究以第五代大学英语教材中为各大高校广泛使用并广受欢迎的2015年《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版)学生用书》(以下简称“《全新版》”)教材文本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教材文本(课文)40篇及与课文一一对应的来源文本40篇①,共80篇文本。

研究问题分为两个方面:

大学英语教材文本改编的方式和特点是什么?

改编的效果如何?

(三)研究方法及步骤

首先,根据《全新版》教材注释部分找到来源文本40篇,用Word软件中的比较审阅功能对40篇教材文本与40篇来源文本进行比较。

其次,用NVivo11.0软件对比较后生成的40篇比较文本进行开放式一级编码。

编码的方式是对每处改编分别用节点、子节点、材料来源和参考点进行标注。

再次,在一级编码的基础上,参照McDonough和Shaw教材改编分类方法进行适当的二级编码和三级编码归类[8](P69-76)。

最后,通过NVivo11.0分析工具,对不同节点下的教材文本参考点进行统计和文本分析。

二、教材文本改编的方式及特点

(一)《全新版》教材文本改编频次的总体情况

1.改编篇数多,改编频次呈正态分布

本文通过对教材文本的总体改编频次进行简要分析后发现,教材改编文本可划分为四种类型:

“几乎无改编”,指的是文本改编参考点数量或频次不超过10次;

“少量改编”,指的是文本改编参考点数量或频次介于11~50次;

“较多改编”指的是文本改编参考点数量或频次介于51~100次;

“大幅度改编”指的是文本改编参考点数量或频次大于100次(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全新版》对34篇(占85%)来源文本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编。

从改编的四种类型篇数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四种类型的改编大致呈正态分布:

“几乎无改编”的篇数和“大幅度改编”的篇数都比较少,分别为6篇(占15%)和4篇(占10%),而“少量改编”和“较多改编”篇数占据比例较高(共30篇,占75%)。

其中,改编频次最低为1次,最高为219次;

改编频次主要集中在30~70次之间;

利用观察法估算粗略众数得知总体改编频次为64次,处于较高频次水平。

2.对书籍、杂志/期刊和网站/电台来源的文本改编显著

根据教材来源文本的出处判定改编文本的来源类型,本文统计出《全新版》不同来源类型教材文本的改编频次情况表(见表2),用以考察教材编者对不同来源文本的改编偏好。

从表2可以看出,《全新版》的教材文本来源大致可分为报纸、杂志/期刊、教材、书籍和网站/电台五种类型。

其中,教材文本最主要的来源类型是书籍(13篇,占32.5%)、杂志/期刊(12篇,占30%)和教材(8篇,占20%)。

同时,书籍中常被选择的来源文本包括心灵鸡汤、环保、科技、自传、经典小说和故事等题材的文章,而最受欢迎的杂志来源是读者文摘(Reader’sDigest)。

从改编频次来看,经过“较多改编”和“比较大改编”的教材文本中,来源于书籍的有7篇(占53.8%),来源于杂志/期刊的有5篇(占41.6%),来源于教材的有2篇(仅占25%)。

此外,有2篇(占50%)网站/电台节目经过“较多改编”。

可见,《全新版》对书籍、杂志/期刊和网站/电台来源的文本改编尤为显著。

改编频次最小的来源类型是报纸,但也存在少量改编。

(二)《全新版》文本改编的方式和方法

1.采用“替删增改”四种改编方式

本研究中的改编方式特指大学英语教材编者根据一定目的对《全新版》大学英语教材来源文本进行的各种类型的加工修改。

经过编码整理归类后,本研究将教材文本的改编方式分为以下五种:

增加、删减、替换、改写和调序(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全新版》编者采用最多的改编方式是“替换”(占35.33%),其次是“删减”(占34.27%)。

此外,分别有16.40%和13.30%的教材文本经过了“增加”和“改写”,而“调序”所占比率不到1%。

这说明,《全新版》教材文本主要采用“替删增改”这四种改编方式对来源文本进行改编。

2.使用“词语替换、压缩和减少”三种具体改编方法

参照McDonough和Shaw的教材改编分类方法[8](P69-76),对《全新版》四种主要改编方式的具体内容进一步统计、分析、归类后发现,《全新版》“替删增改”四种教材文本改编方式可以根据改编内容细分为九种具体的改编方法(见表4)。

它们分别是:

词语和句子替换,补充和引申,压缩和减少,词语、句子及篇章改写。

从表4中每一种改编方法频次所占的比例可以看出,词语替换(占34.52%)、压缩(占19.42%)和减少(占15.10%)是《全新版》使用频率最高的三种改编方法,这三种改编方法的占比高达近70%。

可以说,《全新版》主要使用词语替换、压缩和减少三种具体的改编方法对教材来源文本进行改编。

(三)《全新版》文本改编的特点

1.以“词语替换”“减少”降低语言难度

语言教材改编最常见的理由就是降低原文词汇、语法等的语言难度[9](P66)。

通过统计分析,《全新版》主要通过采用“词语替换”和“减少”的改编方法降低教材文本的语言难度。

在教材文本改编的过程中,“删减”往往伴随着“增加”,在减少一定数量的语言信息基础上增加一部分语言信息,以保持原文的連贯性,可被称为替换。

从表4可以看出,《全新版》中的替换主要体现在词语、句子两个层面,其中词语替换频次高达487次,主要包括近义词替换、词类转换(如形容词与名词间的转换,名词转副词等)和词形转换(如单复数转换、时态转换、比较级最高级转换、大小写转换等)三种形式。

其中,近义词替换出现频率最高,被替换的多是不常见的、“超纲”①的且符合纯正语境下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如“toddler”替换成“child”,“hog”替换成“pig”,“relent”替换成“givein”,“incremental”替换成“small”,“sodhut”替换成“smallhut”等等。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替换后的词语常常是高频词,甚至是简单词,确实大大降低了词语的难度。

此外,在原文的基础上减少和压缩词语、句子、篇章三个层面的语言信息被称为删减。

删减有减少和压缩两种形式。

其中,“减少”(Subtracting)指的是在数量上(Quantitative)减少一些语言符号,使原文篇幅缩短,但不影响原文的基本语言形式、结构和基本意思。

《全新版》中的“减少”具体表现为减少重复性修饰语,减少不易理解的超纲词语,减少时间、地点、人名头衔、引语出处等细节描述词语或句子。

例如,《全新版》第二册第七单元文章A“TheGloriousMessinessofEnglish”一文描述了英语如何从古英语发展到国际通用语的历史进程。

其中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