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新员工进行安全培训.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59089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对新员工进行安全培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如何对新员工进行安全培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如何对新员工进行安全培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如何对新员工进行安全培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如何对新员工进行安全培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对新员工进行安全培训.docx

《如何对新员工进行安全培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对新员工进行安全培训.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何对新员工进行安全培训.docx

如何对新员工进行安全培训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如何对新员工进行安全培训

 

  篇一:

如何做好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如何做好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

  识

  一、必须做好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教育培训是最重要的环节,只有通过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才能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安全教育培训要从“四不伤害”入手。

这其中的内涵就是首先要保护好自己,但要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上多样化,才能让员工所能接受。

  

(一)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

  1.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现在的安全生产,已经提升到法律的高度,违反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就是违法行为。

要通过法律法规的学习使员工了解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充分认识国家对安全的重视程度,使员工在安全意识的情感上得到强化认知。

  2.学习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和相关的安全知识。

  必须让全体员工明白这些管理制度和安全知识是用无数的生命和鲜血用巨额的财产损失换来的,在工作中我们有遵章守纪、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才能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这方面的学习教育,使员工的安全意识从理性上逐步形成。

  3.根据员工工作点和对个工序进行危险源告知及控制措施学习。

  因为我们的员工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工序都总是有着理性的认识的,学习起来容易被员工接受。

通过学习员工对自己从事的各项工作存在的各种风险和如何控制这些风险能够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安全意识进一步得到加深和巩固.

  4.结合大家熟知的安全生产事故进行案例分析.

  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过程,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如何防范、做到举一反三,从中汲取教训。

杜绝同类事故在自己的岗位上发生,从而得到强化安全意识的目的。

  

(二)安全教育培训的形式

  1.集中教育:

新员工入厂、员工转岗、节后复工等,都必须集中培训并考试合格后上岗。

  2.宣传教育:

通过警示标语、安全手册、亲人安全寄语、现场会、有奖知识问答等,来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

  3.情感教育:

要求全体员工牢记亲人和朋友的嘱托,知道父母之心难违,失去亲人的悲痛难忍,使员工明确自己的安全、健康及家庭幸福之间的关系,以此来激发员工重视安全的热情,从而自觉遵章守纪。

  4.班前会讲安全是一项必须坚持的教育制度,通过班前会讲安全使员工知道如何控制当天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从而规范员工的作业行为。

  二.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必须要求全体员工时时想安全,

  处处注意安全,常常不忘安全,只有这样才能使员工真正意识上明白,安全在我心中、在我手中的真正含义,员工的安全意识就自觉形成了。

  三.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单靠说服教育,也不能只靠行政手段罚款来解决,既要宣传教育来引导,也要有行政手段处罚相辅佐,两者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四.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必须持之以恒,做到安全生产“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时时讲”形成良好安全生产环境,员工生活在这样良好的大环境里,安全意识就会自觉得到逐步深化和提高,形成安全生产坚不可摧的防线。

  员工安全意识提高了,人的不安全行为进一步得到遏制,措施制度的落实、安全隐患的查处,在这样工作过程中抵制“三违”等就会变成自觉行为,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才可以说是有序可控,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也能更上一个台阶。

  篇二:

新员工安全培训内容

  新员工安全培训内容

  1、全教育培训的目的和作用

  为了提高全体人员的思想素质和技术水平,防止一切事故的发生。

  

(1)法律法规的要求

  

(2)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

  (3)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的需要

  2、安全生产的基本常识

  一.;生产的基本知识

  

(一)、什么叫安全?

无危险、不受威胁和不出事故的状态。

  

(二)、什么叫事故?

造成死亡、疾病、伤害和财产损失及其他损失的意外案件。

  (三)、伤亡事故?

员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为伤害和急性中毒事故。

  (四)、工伤和公司保险?

也称职业伤害,劳动者在工作或其他职业活动中因意外事故伤害和职业病造成的伤残和死亡。

  工伤保险---又称职为伤害保险,指劳动者由于工作原因并在工作过程中遭受意外伤害或因接触粉尘、放射性、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危害因素引起职业病,由国家或社会给负伤、致残以及死亡者前供养亲属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五)、危害辨识?

可能造成人员的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和状态,危险辨识指识.危害的存在病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六)、什么是危险源?

危险源就是危险的根源。

是指可能导致人员死亡和物质损失事故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七)、什么是安全生产?

指为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死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

保障劳动者在安全健康和生产作业过程的正常进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

  (八)、我国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其含义:

安全第一是指安全生产是各级政府和生产经营单位的头等大事。

预防为主是指在现实“安全第一的许多工作中,做好预防工作是最主要的。

当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时,能正确处理,确保安全。

把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放在安全工作的首位。

  (九)、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作用?

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了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与其他负责生产管理的领导、内设各有关部门和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付的责任。

安全生产责任制使安全工作层层有人负责。

  (十)主要管理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

  1、生产业务部门的主要安全生产职责。

  

(1)协助主管领导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有关法规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

  

(2)管生产的时候必须同管安全。

  (3)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时候,必须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生产工作。

  二、作业场所的安全生产条件

  1、作业环境的整治和改善,包括作业空间的合理设计,作业场所的清理和整顿,合适的照明、通风、温度、湿度、尘、杜毒、噪声及其职业(有害)因素的防治、安全信号装置等。

  2、作业场所的清理于整顿是保证作业场所清洁整齐,实现文明生产,保证作业高效安全的重要条件。

它包括两个环节,一是清理,一是整顿,清理就是把需要的物品区分开,并清除不需要的物品。

整顿是把需要的东西以适当的方式改在该改的地方,以便于使用,并且要以制度保证作业场所的清理和整顿。

(定期彻底清理、整顿,使用完的物品不厌

  其烦地放回原处),定期检查,考核评价并与奖罚挂钩。

  3、职业有害因素的防治

  职业有害因素包括:

粉尘、高温、噪声、振动等,通过组织措施、技术措施,以有个人防护等手段来改善。

  4、安全装置-----是用于保护员工,在其操作、维修和服务中避免与机械或设备的运动部分相接触而受到伤害的设施。

安全装置在操作中是强制兴的,在维修中要有装置批示牌。

  三、安全常识

  

(一)1、用电安全

  

(1)、电击指电流通过人、机体组织受到刺激,肌肉不由自主的发生痉性收缩造成的伤害,严重使人的心脏、肺部、神经系统受到伤害及危及生命。

  

(2)、电伤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电烧伤、电烙印、机械损伤等)

  2、防护措施

  

(1)绝缘――固、液、汽体绝缘三种,一般采用固体绝缘,用绝缘材料把带电体封闭起来称为绝缘。

  

(2)屏护――当电气设备不便于绝缘和绝缘不能保证安全时,就采取屏护,采用遮拦、护罩、箱闸等,把带电体隔绝开来。

  (3)间距――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带电体、防止车辆等物体碰撞或过分接近带电体,带电体与其它设备和设施之间,均需保证一定的安全距离,这种安全距离简称间距。

  3、急救措施

  

(1)、低压、切断电源(拉闸或用绝缘工具、木棒等)或抓触电者干燥而不贴身的衣服将其拉开,切记碰到金属物体和触电者的裸露身躯。

  高压电:

切断电源或用适合该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2)脱离后的处理――心肺复苏法

  1、口对口的人工呼吸

  2、脑外挤压

  3、人工脑外挤压与口对口人工呼吸

  二、机械安全

  1、静止的危险――设备处于静止状态时存在的危险,当人接触或与静止设备作相对运动时可引起危险。

  

(1)、机械设备较长的部分,如表面螺辁手柄等:

  

(2)、工具、设备、防护栏边沿锋利部位

  (3)、引起滑跌、坠落的工作平台(平台水、油更危险)

  2、直线运动――接近式和经过式

  

(1)、接近式危险,当机械处于往复直线运动状态时,而人处于直线运动的正前方而未及进行躲避时,将受到运动机械的撞击或挤压。

(压磨机)

  

(2)、经过式危险,指人体经过运动中的部件引起的危险。

(运动中的带链)

  3、旋转运动的危险――指人体或衣物卷进旋转机械部位引起的危险(突出物、皮带扣、螺丝、挤压点等)

  4、振动部位件夹住的危险――机械系统中的一些振动部件,如振动体的振动引起的被振动体部件夹住的危险。

  5、飞出物击伤的危险

  6、非机械的危害与有害因素

  

(1)、电击伤

  

(2)、灼伤(高温、砖)

  (4)噪声、电离辐射等

  四、机械的危险部件

  

(一)机械的危险部位主要有:

  1、可运动部件

  2、高速旋转零部件与易飞出物

  3、过热表面

  4、内部受伤压力的零部件

  5、其他如由于机械系统生产的噪声、振动、粉尘与毒物等危险

  

(二)常见的机械系统,机械的危险具体部位指操作员及手接近的各种可动零件部件,以及某些加工设备的加工区等,

  如:

  1、动部件的结合处地皮带轮或皮带、链条和链轮等;

  2、旋转轴

  3、非连续原件的凸块和孔处

  4、相向旋转部件的咬和处

  5、旋转和固定部件的咬和处

  6、旋转部件与滑动部件之间

  五、机械事故的原因

  

(一)直接原因

  1、机械的不安全状

  

(1)、缺乏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或这些装置有缺陷

  

(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3)缺少个人防护用品或防护用品有缺陷

  (4)生产场所环境不良(如照明、通风、空间、堆放等)

  (5)其他(如操作工序、交通线路配置)

  2、操作者的不安全行为

  

(1)、误操作、忽视安全警告;

  

(2)、人为因素导致安装置失效;

  (3)、使用不安全的设备

  (4)、操作方法不正确;

  (5)、其他(如物品存放牌不安全位置,未停机维修,不使用个人防护装置、穿着不符合要求,紧急情况处理不当等)。

  a)间接原因

  1、技术方面的原因――整体技术水平或设计方法存在不足(如设计、安装、维修等方面的错误,导致机械不安全状态或使人的操作发生不安全行为)

  2、人员安全素质方面的原因――上岗前或各位培训及安全教育不到位,使操作者缺乏安全防范知识何安全操作技能。

  3、管理方面的原因――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力,从上到下都不重视,对事故隐患调查整改不彻底,管理层不重视安全等。

  4、生理心理方面的因素――健康状况欠佳或心理状况不良,作业时精神不集中、注意力分散、工作态度不端正等。

  三违的识别与预防

  一、章指挥的识别与预防

  1、什么是违者指挥

  违者指挥是  

指违反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条例、规程、标准、制度及生产经营单位的规程制度的指挥行为。

  

(二)出现违章指挥的原因

  不从客观实际出发,盲目追求完成生产任务。

  没有安全防护措施,设备、人员、方法等条件不具备。

  安全意识淡薄,不懂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不尊重专家、员工的建议,强令或指挥他人冒险作业。

  (三)常见的违章指挥行为

  不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