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础化工行业十三五规划展望分析精编.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58845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0.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基础化工行业十三五规划展望分析精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基础化工行业十三五规划展望分析精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基础化工行业十三五规划展望分析精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基础化工行业十三五规划展望分析精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基础化工行业十三五规划展望分析精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基础化工行业十三五规划展望分析精编.docx

《中国基础化工行业十三五规划展望分析精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基础化工行业十三五规划展望分析精编.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基础化工行业十三五规划展望分析精编.docx

中国基础化工行业十三五规划展望分析精编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6年2月

 

目录

一、回顾“十二五”规划:

任务基本完成,结构调整任重道远2

二、展望“十三五”规划:

四大重点5

1、化工新材料6

2、石化产业优化6

3、传统产业升级7

4、化工新能源8

三、剖析十三五规划,化工业投资机会前瞻8

1、落实“中国制造2025”,关注电子化工新材料8

2、传统产业升级转型将有往让企业焕发新生9

3、体制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之一,关注国企改革9

四、风险因素10

 

回顾“十二五“规划:

任务基本完成,结构调整任重道远。

十二五期间我国化工行业整体规模发展目标如总量、节能减排和地理布局结构等有望完成,但是资源环保和结构调整目标完成情况较差,产能过剩仍将为十三五计划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低开工率和低盈利水平仍将存在压力;第二是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需求倒逼化工行业加强环保投入;第三是行业多数仍集中在中低端的水平红海竞争,转型升级仍然任重道远。

展望““十三五”规划:

化工新材料、石化产业优化、传统产业升级、化工新能源是四重点。

随着经济发展、消费升级、环保意识提高,高性能且绿色安全的高端化工产品将成为重点方向,化工新材料将与“中国制造2025”规划相辅相成,高性能电子化学品、氟硅材料、高性能纤维、功能性膜材料等未来都具有广阔空间。

石化产业优化主要是要加快油品升级。

对于传统产业升级,一方面采取严格控制新增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扩大出口等综合手段缓解产能过剩,另一方面支持其产品服务向中高端、差异化发展。

化工新能源主要是要改变国内一次能源严重依赖煤炭的现状,将进一步提高天然气、核电和风电等新能源的消费占比,相关化工产品和服务需求有望持续增长。

一、回顾“十二五”规划:

任务基本完成,结构调整任重道远

2011年十二月十三日,工业及信息化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制定下发了《石化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同期制定了烯烃、化肥、危险化学品和农药工业四个子行业规划。

化工行业的“十二五”规划围绕内需为主、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绿色发展和国家合作五项基本原则,提出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总量控制等多项目标。

截至2015年上半年,化工行业“十二五”规划中总量、节能减排、布局结构等目标均有望或已经达成,结构调整目标部分完成情况较差。

“十二五”期间,我国化工行业整体规模保持增长,企业规模实力显著增强,加工能力大于1000万吨的炼油企业由21家上升到26家;乙烯能力大于70万吨的企业由9家上升到17家;年产量大于50万吨的甲醇企业由5家上升到15家。

目前我国已建成4个2000万吨级炼油基地(茂名、宁波、大连、上海),1个200万吨级乙烯基地(上海)、7个100万吨级乙烯基地(天津、南京、宁波、茂名、大庆、独山子、抚顺);建成内蒙鄂尔多斯大路工业园、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新疆准东煤电煤化工基地等大型现代煤化工基地。

初步统计各级各类化工园区约850个,石化化工产业的“园区化率”(化工园区内的化工企业产值占全国石化化工总产值的比例)达到45%左右。

化工“十二五”规划在取得一系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更多挑战。

首先是长期积累的产业结构性问题仍需较长时间化解,部分传统领域行业产能过剩的局面仍将持续,低开工率、低盈利水平仍将是该类企业需要破解的难题;其次是近年来美国页岩气革命和原油价格大跌等因素对我国原材料多元化中煤化工行业的巨大冲击;第三是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需求倒逼化工行业加强环保投入。

二、展望“十三五”规划:

四大重点

我国化工行业的发展模式由传统的规模扩张型转向质量提升型,是将我国从一个化工大国建设成一个化工强国的必由之路。

一方面国内化工行业的发展一直面临资源与环境的双重约束:

之前三十年化工行业以环境换速度,导致化工行业发展过于粗放,在快速发展同时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如何治理过去的历史遗留问题做到节能减排关乎环境承受能力;我国原油资源储量不足,对外依存度较高,相比之下煤炭资源储量高但是集中于西部,但是煤化工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分布在东部,资源缺乏与不均衡也约束了我国化工行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化工产业快速扩张导致的低端产品产能过剩,既造成社会资源的大量浪费,又削弱了企业的生存能力;同时高端产品技术不足,每年仍需大量进口,受制于国外供应商。

以上问题,促使我国化工行业的发展要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提高效率和技术水平,走原料路线多元化、产品结构高端化、产业布局集约化、节能环保生态化的发展路径,将化工新材料、石化产业优化、传统产业升级、化工新能源作为“十三五“规划的重中之重。

1、化工新材料

我国人均GDP已经接近6000美元/人,大部分居民消费习惯已经超越“温饱型”达到“发展型”,部分发达地区已达到“中等发达型”。

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的升级、环保意识的提高,高性能且绿色安全的高端化工产品将成为重点方向。

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的会议指出,化工新材料发展要做好与“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衔接,强调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智能制造和强化基础。

高端聚烯烃塑料、工程塑料、氟硅材料、高性能纤维、功能性膜材料等新材料都是未来新材料发展的方向。

2、石化产业优化

炼油:

2015年5月发改委等七部门发布关于印发《加快成品油质量升级工作方案》的通知(发改能源[2015]974号),要求炼油企业及装备制造企业应加快升级改造,确保成品油质量升级目标按期完成,保障国V油品市场供应提前至2017年,促进炼油产业结构优化。

同时,中央财政将对炼油企业成品油质量升级改造贷款给予贴息支持。

加快油品质量升级的同时,严控全国一次加工能力在75亿吨/年,加快淘汰一次加工能力不足200万吨/年的落后产能,从而将行业整体开工率提高到75%左右。

油品质量升级步伐加快和炼油工业环保要求提高,将倒逼中国炼油企业加大对炼油装置的改造升级投资。

烯烃、芳烃、乙二醇:

提高非油基产品比例,促进煤制烯烃、煤制芳烃(MTA)和煤制乙二醇技术的发展,提高自给率。

以乙二醇为例,我国每年进口量高达800万吨,自给率仅31%。

综合利用煤炭资源,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是我国推进原料路线多元化的既定路线。

3、传统产业升级

传统产业升级重在两个方面,一是调整供需平衡,而是调整产业结构。

目前化工产业最大问题是产能过剩,采取严格控制新增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扩大出口等综合手段,解决或缓解部分行业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促进开工率提升。

调整原料结构方面,以氯碱行业为例,促进氯碱行业与煤(甲醇)制烯烃相结合,利用乙烯法生产PVC,减少电石法PVC,加快调整聚氯乙烯行业原料结构调整。

4、化工新能源

“十三五“期间我国化工新能源产业将取得跨越式发展,产量规模将由2013年的千万吨级提升至2020年的亿吨级;其中煤化工产量规模将从13年的915万吨增加到8929万吨。

我国煤炭作为国内能源消耗支柱的作用短期内难以改变,因此煤炭清洁转化为煤制油、煤制天然气和煤制醇醚燃料将成为”十三五“计划中能源方面的重要举措。

三、剖析十三五规划,化工业投资机会前瞻

1、落实“中国制造2025”,关注电子化工新材料

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5月28日在北京召开的“十三五“规划阶段总结会,指出”十三五“规划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精神,将化工新材料与电子产业融合发展。

我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电子信息市场,占全球市场仹额超过50%。

2013年,我国集成电路进口总额达2313亿美元,同比增长205%,进口额超过原油,成为我国第一大进口商品。

电子化工新材料是集成电路和平板显示产业的重要基础材料,电子化工新材料的产品科技含量高、生产工艺苛刻、质量要求严、产品附加值高,其发展水平关乎我国制造业的整体水平。

今年,工信部将电子化工新材料作为新材料的重点在工业转型升级专项中予以支持。

同时,工信部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申报与审定,科技部初步将电子信息材料作为2016年的重点方向予以推进。

此外,在税收政策方面,工信部将向财政部提出在出口环节区分普通级与电子级化学品,将电子级氢氟酸、电子氟化铵等电子化工新材料的税目进行单列,同时取消电子化工新材料的出口关税,增设出口退税等建议,优化出口环境。

因此电子化工新材料将在国内快速增长的下游需求和政府的鼓励扶持政策中快速成长。

2、传统产业升级转型将有往让企业焕发新生

我国化工行业整体处于成熟发展阶段,产品服务集中在中低端水平。

转型升级将是我国经济长期持续的主旋律,化工多数领域已处于发展空间有限的成熟期,我国有些化工企业已经开始探索新商业模式转型,如采用云联网+、供应链金融,也有些企业进行了跨界转型,从传统的化工领域进入医药、传媒、保理等新领域。

3、体制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之一,关注国企改革

“十三五“期间石化产业的重组改造和基地建设将在符合行业准入条件的前提下,有限度的向有实力的民企特别是下游产业的民营企业开放。

混合所有制改革将为化工行业大型国企注入新动力,效率的提高成为业绩提高的驱动力。

中石油已启动未动用储量、非常规、油气、管道、炼化和金融板块六个合作平台,采用产品分成模式引入民资,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

引入民资的大多是能源基础设施项目,这些项目需要大量投入并在建成若干年后才进入盈利期,这对于投资者而言属于长期项目。

之所以拿出这类项目主要是希望利用社会资本分担能源公司的资金压力,但又不会被挑战主导权、控制权和经营权。

这类项目,作为财务投资者的民资不会有兴趣。

但战略投资者或许会参与,比如燃气公司等。

燃气公司参股管道可以扩大在上游气源方面的话语权。

建议关注国企改革+油气改革的中上游企业并购重组机会。

四、风险因素

1、油价持续下跌。

2、国企改革力度不及预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