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阶段总结报告模板.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57133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阶段总结报告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阶段总结报告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阶段总结报告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阶段总结报告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阶段总结报告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阶段总结报告模板.docx

《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阶段总结报告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阶段总结报告模板.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阶段总结报告模板.docx

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阶段总结报告模板

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阶段总结报告模板

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阶段总结报告

 一、课题提出:

 家长们忙于做生意,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因此,学生的养成教育不够理

想。

部分孩子缺少勤奋读书的思想。

在行为习惯上表现为贪玩、学习不刻

苦,特别喜欢看电视、玩电脑,甚至不完成作业也无所谓……没有较好的养

成良好行为习惯。

 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

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

键期,一二年级又是最佳期。

中国教育鼻祖孔子对从小养成习惯的重要也作

了好的解释: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

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

应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

小学生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

 二、研究目标及内容

(一)研究目标:

 1、教师通过课题的研究,掌握多元的评价手段和方法,初步构建管理育

人,教育育人,服务育人的行为习惯培养体系。

逐渐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培

养科研型教育工作者。

 2、探索促进小学低段儿童行为习惯养成的一些具体操作方法、原则、标

准、内容、方式等。

 3、通过实验,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全面

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研究内容:

 1、小学低段儿童行为习惯的特点及培养策略。

 2、促进小学低段儿童行为习惯养成的目标、原则、标准、内容、方式等。

 3、研究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正确树立现代教育的评价思想的促进作用。

 三、主要研究方法及评价原则:

(一)本课题在研究中将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个案研究法:

采取自我教育的形式,在学生中开展自主性教育。

即:

实践

中注意发现典型人物,及时跟踪访谈,树立典型,并进行个案研究。

 行动研究法:

积极组织教师根据研究方案的要求开展实验,总结反思评价

标准、评价策略的科学性、可行性及实效性,同时考察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

运用,及时通过评价来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

 观察法:

教师随时观察学生,发现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变化情况,并发动学

生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课题研究工作,把学生在家里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学

校,以达到学校、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经验总结法:

重视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摸索其评价的有效途径与

方法,认真总结这方面的经验和规律,不断地提高、创新。

(二)评价原则。

(1)方向性原则。

 以《公民道德纲要》、《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学守则》为指导,

把养成教育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爱祖国的教育结合起来,加强社会主义的

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教育,以适应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社会环

境。

(2)科学性原则。

 以少年儿童的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理论为基本理论依据,以探索适应小

学阶段养成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为目的,使评价服从教育规律,符合少

年儿童的认识规律和身心发展的规律。

 (3)发展性原则。

 根据各年段学生年龄和心理发展的不同特点,教育内容、方法、要求及评

价都不能一刀切,要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特点,注意层次性、连

续性、坚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

 (4)差异性原则。

 承认和重视个别差异,既注意一般性特点,又重视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这是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

征和个性差异,以及行为习惯养成等具体情况,选择灵活有效的教育方法,

发现教育的突破口,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5)反复性原则

 习惯的培养需要多次重复才可能巩固下来,这就需要我们对学生的行为方

式,要不断反复练习,反复巩固,直至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成为习惯永久

保留下来。

所以,在培养过程中,要不断循环往复,要有信心,有耐心,并

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益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环境氛围。

 四、实验的设计

(一)实验周期:

两年,即2009.9~2011.6。

 分三大阶段实施:

 1、准备阶段(2009.9—2009.10)

 主要工作包括:

(1)确定研究人员。

(2)进行课题论证,制定研究方案。

 (3)建立课题研究组织和领导机构。

 (4)搜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并编制成课题内部学习资料供参研人

员阅读。

 (5)对实验学生行为习惯现状作调查分析。

 (6)课题组作实验开题报告。

 2、研究实施阶段(2009.11—2010.4)

(1)在学校和家庭,开展学生在三方面的主要习惯(学习、做人和做事)

的调查研究。

(2)进行理论总结,形成理论特色,提出支撑课题研究的理论观点,并进

行理论改造和创新。

 (3)突出实践特色,实施运用介质性评价促进小学低段儿童行为习惯养成

的方案。

 (4)加强实验的规范管理和研究,进一步深化实验研究。

 3、成果总结阶段(2010.5—2010.6)

(1)完善实验,并进行数据、材料的整理和分析。

(2)根据实验情况,完善理论研究,突出主导理论和典型案例。

 (3)进行理论研究和实验成果的汇总。

 (4)集结课题成果,进一步推广课题成果。

 五、实验途径:

 加强学习,转变教师观念。

组织实验教师学习相关理论,帮助教师树立“以

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建立“发展性评价”观念,做好实施的思想与理论准备。

领会新课程学生评价改革的思想,即关注评价的教育功能,发展和发现学生

身上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

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等等。

明确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培

养目标、途径和方法,树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确立全面、科学、客

观、公正的素质教育评价观念。

(一)努力创设一个良好的校园教育环境。

 1、探索的“成长记录袋”评价方法

 学生通过自己的全程参与,学会了反思和判断自己的进步与努力。

因为学

生有权决定成长记录袋的内容,特别是在作品展示或过程记录中,由学生自

己负责判断提交作品或资料的质量和价值,从而拥有了判断自己学习质量和

进步、努力情况的机会。

其次,成长记录袋为教师最大程度地提供了有关学

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信息,既有助于教师形成对学生的准确预期,方便教师

检查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更是将评价与教育、教学融合在一起,与课程

和学生的发展保持一致,提高了评价的效度。

 2、尝试一种新的“争章夺星”评价模式。

 “争章夺星”活动的主要目标就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关怀,让每一个孩

子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让每一个孩子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

和谐发展。

该校根据儿童认知规律与身心发展特点,强调过程评价,把评价

的奖项分为基础奖、发展奖、特长奖和综合奖四类。

基础奖、发展奖、特长

奖属单项奖,其评价以“章”为载体;当学生所获“章”达到一定数量时,可评

综合奖,其评价以“星”为载体,分为金星、银星、铜星三个级别。

三类章与

三类星构成倒T型目标结构,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与系统性,孩子完全可以自

主选择、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争章夺星,不断获得成功的愉悦,又不断追

求新的目标。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和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小学生的评价基本沿用了终

结评价模式,忽视了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主体性和主动性。

忽视了价值观

念日趋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传统的好坏评价标准也在发生变化,前期研究成果

启发我们开始尝试建立小低段学生行为习惯的评价机制的研究。

时代要求我

们,现状迫使我们,着重研究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小学生行为习惯的评价的

内容体系问题,探索如何发挥评价对学生的主体作用问题,使小学生的行为

习惯的评价充分体现时代的特点,体现现代教育的理念,符合儿童的共性与

个性。

为此,根据我校低段学生班额大的特点,开展“运用介质性评价促进小

学低段儿童行为习惯养成的实验研究”,其价值在:

课题既有时代性和前瞻

性,又有现实性和针对性,它是一种对于传统教育实践的改革和创新。

观、实用有趣、看得见、摸得着的介质——“奖票、小红花、小奖品”,对于

小学低段的儿童来说,觉得非常新奇,很感兴趣。

 3、组织学生观看对行为习惯养成有益的教育片。

 教育片直观、生动活泼,对孩子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有着不可估量的作

用。

如:

教育片《篮球女孩》让孩子们珍惜现在的学习环境,发奋学习。

如:

观看东莞市朝天小学大课间的广播操录像,让孩子们出操、列队快、

静、齐。

还有《少女穆然》等教育片。

这些教育片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

英雄的事迹激励人,使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能学习到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抓住课堂这一主阵地,面向全体学生设计多种形式的训练方法。

 在班会、思想品德、队会等课堂上,我们面向全体学生设计多种形式的训

练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1、大力宣传营造氛围

 常言说“思想是行为的先导”,统一认识就是规范学生行为准则,可以由此

内化为行动。

在班会、思想品德、队会等课堂上,我们针对年级特征经常给

学生讲《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内容。

 2、强化训练形成习惯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

行为习惯的培养不能只停留在内容

上、宣传上,更重要的是落实到行动上。

“百说不如一练”,学习良好行为习

惯的养成离不开训练。

要让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反复进行行为训

练。

班主任应从头抓起,从小事抓起。

根据学生的实际,充分利用班会加强

对学生行为的训练,如:

行队礼的训练,整理书包的训练,读写姿势的训

练……又如:

培养在楼道里靠右行走,右行礼让的习惯,首先让学生知道楼

道那里是右,在行走中遇到同学和老师怎样礼让。

再利用班会时间,多次领

着队伍到楼梯练习上楼、下楼,并抓住不守规则的典型讲清危害,这样一

来,孩子们的上下楼梯就形成了好习惯。

 3、讨论交流他律变自律。

 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时,一方面以课堂为主,讲、练、谈多方面结

合。

另一方面当学生行为出现偏差或者不良影响时,也要选取到课堂上来,

及时进行教育,帮助学生明白道理,认清问题,将不良行为习惯消灭在萌芽

阶段。

 (四)、家校联系,达成一致。

 习惯的养成具有一致性的特点,因此,要取得实效,还要争取家长的支持

配合。

教师精心策划、准备家长会。

在家长会上,各班的教师把学校对孩子

们行为习惯的要求一一告知,并讲明为什幺提出这样的习惯;讲明怎样遵守

这些习惯……以取得家长的配合。

有时,孩子的不良习惯是由于家庭教育方

式不当造成的。

教师要认真分析,并帮助家长运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

 (五)、必要惩罚,纠正不良行为。

 着名学者孙云晓教授说过: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对个别学

生的不良行为进行恰如其分的惩罚行为,也是一种行为训练的方式。

比如“做

作业要工整的习惯”,有个别的学生通过教育仍然作业马虎,字迹潦草。

这时

就要在进一步教育、讲道理的基础上,进行行为惩罚。

如让学生重做作业一

次,甚至两次,通过行为惩罚,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六)、翘起大拇指,赏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中国家庭教育第一品牌——赏识教育揭示和证明了一条极其重要的教育规

律:

赏识导致成功。

抱怨导致失败。

 周弘老师创立的赏识教育给我很大的启发。

我在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时也

十分重视运用赏识的方法去激励学生。

如:

当看见学生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