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九年级教学情况调研测试化学试题附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56855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19.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九年级教学情况调研测试化学试题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届九年级教学情况调研测试化学试题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届九年级教学情况调研测试化学试题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届九年级教学情况调研测试化学试题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届九年级教学情况调研测试化学试题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九年级教学情况调研测试化学试题附答案Word格式.docx

《届九年级教学情况调研测试化学试题附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九年级教学情况调研测试化学试题附答案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九年级教学情况调研测试化学试题附答案Word格式.docx

A.大米B.豆油C.牛奶D.蔬菜

5.下列选项中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不完全一致的是

A.氢氧化钠、烧碱、NaOHB.碳酸氢钠、苏打、NaHCO3

C.氧化钙、生石灰、CaOD.二氧化碳固体、干冰、CO2

6.如右表是部分碱、酸、盐的溶解性表(20℃)中的一部分,据此判断下列有关①处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①处物质是Na2CO3

B.①处物质可溶于水

C.①处物质可用作洗涤剂

D.①处物质属于碱

7.有X、Y、Z三种金属,只有Z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如果把Y加入X的硝酸盐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

据此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X>Y>ZB.Z>X>YC.Y>X>ZD.Z>Y>X

8.投放废旧电池的垃圾收集箱上应贴有的标志是

ABCD

9.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聚乙烯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后会产生刺激性气味

B.碘酒能使土豆颜色变为红色

C.稀释浓硫酸时,先将浓硫酸放入烧杯,再将水沿玻璃棒慢慢注入

D.二氧化硫气体能使高锰酸钾稀溶液褪色

10.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成的“纳米车”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杀死癌细胞。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B.分子之间有间隙

C.分子是肉眼不能够直接看见的D.分子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

11.将100克20%的盐酸加入到盛有100克20%的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得到的溶液呈紫色B.该反应吸收热量

C.该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D.得到的溶液质量为200克

12.在一般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CaCO3→Ca(OH)2B.C6H12O6→C

C.(NH4)2SO4→Na2SO4D.SO2→SO3

13.概念之间存在并列、交叉和包含等3种关系。

符合如右图所示关系的一组概念是

序号

X

Y

Z

A

氧化物

纯净物

物质

B

硫酸盐

铵盐

C

有机物

单质

D

化合物

14.聚乳酸[(C3H4O2)n]是一种可降解塑料,降解生成CO2和H2O。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聚乳酸是一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聚乳酸降解发生的反应是分解反应

C.聚乳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D.聚乳酸不会产生“白色污染”

15.下列离子能在pH=13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K+、SO42-、NH4+B.K+、Cu2+、NO3-

C.Cl-、Na+、CO32-D.Ca2+、CO32-、Na+

16.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碱溶液的pH都大于7,所以pH大于7的溶液都是碱溶液

B.有机化合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化合物

C.Mg、Al等氢前金属都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H2,则Na也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H2

D.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7.为了除去下表中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过量)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物质

选用试剂(过量)

操作方法

N2(O2)

铜粉

气体通过炽热的铜粉

CO2(HCl)

氢氧化钠溶液

气体通过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Cu(CuO)

氧气

通入氧气并加热

NaOH溶液(Na2CO3)

氢氧化钙溶液

加入氢氧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18.向盛有氯化亚铁和氯化铜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得到固体M和溶液N。

A.锌有剩余时,M中一定有Fe、Cu和Zn

B.锌有剩余时,N中一定没有FeCl2和CuCl2

C.锌无剩余时,M中一定有Cu、可能有Fe

D.锌无剩余时,N中一定有ZnCl2和FeCl2

19.如右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的物质类别只能是单质或酸

B.甲是镁,乙和丙可以是酸

C.甲是酸,乙和丙可以是金属

D.甲、乙、丙、丁可分属不同类别的物质

20.现有下列四组物质:

①乙炔(C2H2)和苯(C6H6)②乳酸(C3H6O3)和果糖(C6H12O6)丁烷(C4H10)和乙醚(C4H10O)甲苯(C7H8)和甘油(C3H8O3)。

当总质量一定时,各组中的两种物质无论按何种质量比混合,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均相同。

符合该条件的共有

A.1组B.2组C.3组D.4组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本题包括4小题,共20分)

21.(5分)用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盐酸浓硫酸③烧碱④氮气⑤乙醇汽油熟石灰

⑴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的是▲。

⑵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⑶可用作食品保护气的是▲。

⑷常用于铁制品表面除锈的是▲。

⑸可用作汽车燃料的是▲。

22.(5分)判断下列大小或强弱关系,并用“<”、“>”或“=”填空。

⑴溶解度:

40℃的氢氧化钙▲20℃的氢氧化钙

⑵热稳定性:

碳酸钙▲碳酸氢铵;

⑶相对分子质量:

油脂▲蛋白质

⑷热值:

氢气▲甲烷

⑸pH:

ω=10%的氯化钠溶液▲ω=3%的苛性钠溶液

23.(5分)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消毒剂。

⑴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SO2和ClO2一样都属于氧化物,S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⑵在一定条件下,ClO2与氰化氢(HCN)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表示的物质的化学式为▲,反应生成的N2与CO2的质量比为▲。

24.(5分)不同温度下,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20

40

60

碳酸钠

7.0

21.8

48.8

46.4

碳酸氢钠

6.9

9.6

12.7

16.4

服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时,胃液的pH▲(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为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

在20℃时,各盛有100mL水的甲、乙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右图所示。

甲烧杯中加入的物质是▲(填化学式),加入的质量m的范围为:

▲。

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34分)

25.(6分)某方便面饼的营养成分表如图所示(其中碳水化合物主要指淀粉):

⑴表中“钠”是指▲(填字母序号)。

A.单质B.分子C.元素

⑵油脂与糖类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是它们的性质不同,原因是

⑶针对网上流传的“能燃烧的面条不安全,是因为含有添加剂的消息,从化学的视角分析缺乏科学依据。

①面条是以面粉为原料制作而成的。

面粉的主要成分淀粉[化学式为(C6H10O5)n]是可以燃烧的,写出淀粉完全燃烧的方程式▲;

面粉燃烧过程中可闻到烧焦羽毛气味,是因为面粉中还含有的营养物质是▲。

②为避免面粉厂车间发生爆炸事故,生产过程可采取的措施有(填字母序号)▲。

A.密封门窗,隔绝氧气B.严禁吸烟,杜绝火源

C.轻拿轻放,减少粉尘扬起D.提高面粉的着火点

26.(5分)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像叫价类图。

左图为氮的价类图,请分析该图后填写:

⑴写出A点对应物质的化学式▲,找出与图中的点对应物质不相符的化学式▲。

在纯净物中,根据▲,可以把他们分成单质和化合物。

⑶写出由B、C点对应的两种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7.(6分)小王同学借助氧气传感器探究微粒的运动,用数据处理软件实时绘出氧气体积分

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现收集一塑料瓶氧气进行以下三步实验:

敞口放置;

双手贴在塑料瓶外壁上;

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

三步实验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依次为图乙中的MN段、NP段和PQ段。

图甲图乙

⑴能够说明氧分子不断运动的曲线是(填字母序号)▲。

a.MN段b.NP段c.PQ段

⑵MN段和NP段相比较,说明▲。

⑶随着实验的进行,传感器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时几乎不再变化。

⑷现要制取4.8g氧气,试计算:

至少需要加热多少克氯酸钾固体来制取?

 

28.(7分)某工厂产生的烧渣(主要含FeO、Fe2O3,还有一定量的SiO2)可用于制备七水合硫酸亚铁晶体(FeSO4·

7H2O),其工艺流程如下:

查阅资料:

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

⑴“浸取”步骤中,FeO、Fe2O3和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FeO+H2SO4=FeSO4+H2O、▲。

⑵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⑶“还原”步骤是将Fe3+转化为Fe2+,试剂X可用SO2或Fe。

①若试剂X是SO2,转化原理为SO2+Fe2(SO4)3+2H2O=2FeSO4+2Y,则Y的化学式是:

②若试剂X是Fe,转化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为▲。

测得“还原”后溶液的pH明显增大,其原因是▲。

29.(10分)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A中反应开始时,弹簧夹C

处于打开状态。

一段时间后,关闭C,装置A中仍在反应。

过一会儿,观察到装置A中液体通过长导管进入装置B,装置B中出现白色沉淀,装置A中液体能进入装置B的原因:

▲,装置B中出现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小组同学探究反应后装置B中溶液的溶质成分。

【提出问题】反应后装置B溶液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1:

NaCl、CaCl2猜想2:

NaCl、HCl;

猜想3:

NaCl、NaOH;

猜想4:

NaCl、NaOH、Na2CO3。

【交流讨论】经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一定不合理。

理由是▲。

【实验探究】将反应后装置B中所得混合物过滤,取少量滤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1:

向滤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则猜想▲不正确。

实验2:

小王通过进一步的实验证明猜想4正确,请你在下面的横线上帮他补全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而后先滴加少量无色酚酞试液,再加入▲溶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