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案专题五 第二板块 西塞山怀古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56803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8.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案专题五 第二板块 西塞山怀古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案专题五 第二板块 西塞山怀古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案专题五 第二板块 西塞山怀古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案专题五 第二板块 西塞山怀古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案专题五 第二板块 西塞山怀古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案专题五 第二板块 西塞山怀古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案专题五 第二板块 西塞山怀古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案专题五 第二板块 西塞山怀古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案专题五 第二板块 西塞山怀古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

5.故垒萧萧芦荻秋:

秋风的声音。

形容荒凉冷落的样子

6.时难年饥世业空:

祖上留下来的产业

7.弟兄羁旅各西东:

作客他乡

8.田园寥落干戈后:

冷落

9.吊影分为千里雁:

形影相吊,孤独寂寞

10.一夜乡心五处同:

思乡之心

11.天河夜转漂回星:

漂浮,流动

12.银浦流云学水声:

银河岸边

13.东指羲和能走马:

意思是太阳行走之快,就像奔跑的马一样

三、名句背诵

1.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2.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3.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4.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5.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6.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西塞山怀古

整体感知

一、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尚书”。

生前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

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精练含蓄,韵味深长,富于哲理意味。

歌颂平叛战争的诗,以《平蔡州》三首、《平济行》二首最为著名。

有《刘梦得文集》。

二、相关背景

刘禹锡于长庆四年(824),由夔州调任和州刺史,在赴任的途中,经西塞山时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写下了这首感叹历史兴亡的诗。

三、内容提要

西塞山,在今湖北大冶县东面,岚横秋塞,山锁洪流,形势险峻,是六朝有名的军事要塞。

这首诗歌咏晋、宋兴亡事迹,说明地形之险不足恃,历史上割据一方的局面,终究会统一。

四、写法借鉴

1.借古喻今的艺术特色

刘禹锡的这首诗,寓深刻的思想于纵横开阖、酣畅流利的格调之中,诗人好像是在客观地叙述往事,描绘古迹,其实并非如此,翻一翻历史,便知道在唐宪宗时期曾经取得了几次平定藩镇割据战争的胜利,国家又出现了比较统一的局面,不过这种景象只是昙花一现,公元821年到822年,河北三镇又恢复了割据局面。

刘禹锡在这首诗中,把嘲讽的锋芒指向在历史上曾经占据一方、但终于覆灭的统治者,这不正是对重新抬头的割据势力的迎头一击吗?

当然,“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金陵五题·

台城》),这个六朝覆灭的教训,对于当时骄奢腐败的唐王朝来说,也是一面很好的镜子。

2.精巧的构思

一是选材。

诗人在剪裁上颇具功力。

他从众多的史事中单选西晋灭吴一事,这是耐人寻味的,因为东吴是六朝的开头,它又有颇为“新颖”的防御工事,竟然覆灭了。

照理后人应引以为鉴,其实不然。

写吴的灭亡,不仅揭示了当时吴王的昏聩,更表现了那些后来者的愚蠢,也反映了国家的统一是历史的必然。

二是摹写。

诗人写晋吴之战,重点是写吴,而写吴又着重点出那种虚妄的精神支柱“王气”“天然的地形”“千寻的铁链”,皆不足恃。

这就从反面阐发了一个深刻的思想,那就是“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刘禹锡《金陵怀古》)。

可见如此剪裁,就在于它能完满地表现其主题思想。

重点揣摩

1.首联哪两个字用得好?

试作赏析。

参考答案:

“下”和“收”。

“下”:

既有符合地理形势,由上游向下游进军,符合历史事实的意思;

又有西晋攻下了东吴的意思。

“收”字,写出了东吴的望风披靡。

益州金陵,相距遥遥,一“下”即“收”,何其速也!

两字对举就渲染出一方是声势赫赫,一方是闻风丧胆。

2.试分析“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一句的修辞手法。

对比、拟人。

“枕”是说西塞山依旧挨着长江,生动形象地比拟出“物”的永恒;

“山形依旧”同英雄们的“霸业”荡然无存形成对比,鲜明生动地表达了对历史兴亡的慨叹。

3.试分析本诗“借古讽今”的艺术手法。

诗的前四句以豪迈的笔力追述西晋王濬率水师顺江东下,冲破一切阻拦直抵金陵,迫使东吴孙皓投降的史实,说明天险人力都挽救不了腐朽王朝灭亡的命运,“千寻铁锁”不过是枉费心机,最后还是落得“一片降幡出石头”的结局。

五、六句从东吴的覆亡联想到东吴以来几个小朝廷的破灭,提醒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

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

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人。

贞元十五年(798)中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

因直言极谏,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

杜甫而后,白居易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所生活的七十多年里,正是安史之乱后各种矛盾冲突急剧发展的时期,也正是唐朝走向衰微的时期。

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在白居易诗中得到了较全面地反映。

今存白居易诗近三千首,数量之多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

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白居易所处的中唐是一个多难的时代,他从十多岁开始,即因战乱而离家四处漂泊。

德宗贞元十五年(799)春,宣武军(治所在开封)节度使董晋死,其部下举兵叛乱。

继之彰义军(治所在汝南)节度使吴少诚亦叛,唐朝廷不得不发兵征讨,河南一带再次沦为战乱的中心。

这首河南经乱书怀的诗,大约就写于这一时期。

这是一首望月抒情之作。

全诗表达了对离乱的不满,抒发了思乡、怀乡的感情。

1.用白描手法抒发真情实感

如首联用通俗的语言交代了时局的艰难、家人的处境,给读者以感性认识。

“共看明月应垂泪”更是用口语表达内心的伤悲,激起读者的同情。

白居易的这首诗不用典故,不事雕琢,语言浅白平实而又意蕴精深,情韵动人,堪称“用常得奇”的佳作。

2.用比喻手法表现人物感情

颈联中“千里雁”一喻重在表现孤独感,有形影相吊之意;

“九秋蓬”一喻重在表现思乡之情,深刻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从而深化了诗的主题。

1.“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勾画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

孤单的诗人凄惶中夜深难寐,举首遥望孤悬夜空的明月,情不自禁地联想到飘散在各地的兄长弟妹们,如果此时大家都在举目遥望这轮勾引无限乡思的明月,也会和自己一样潸潸泪垂吧!

恐怕这一夜之中,流散五处深切思念家园的心,也都会是相同的。

2.“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比喻的修辞和移情于物的手法。

以“雁”、“蓬”作比:

手足离散各在一方,犹如那分飞千里的孤雁,只能吊影自怜;

辞别故乡流离四方,又多么像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随着萧瑟的西风,飞空而去,飘转无定。

诗人不仅以千里孤雁、九秋断蓬作了形象贴切的比喻,而且以吊影分飞与辞根离散这样传神的描述,赋予它们孤苦凄惶的情态,深刻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

3.全诗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全诗以白描的手法,采用平易的家常话语,抒写人们所共有而又不是人人俱能道出的真实情感。

不用典故,不事藻绘,语言浅白平实而又意蕴精深,情韵动人,堪称“用常得奇”的佳作。

天上谣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

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富艺术个性的诗人之一,其诗大都构思奇特,意境怪诞,想像丰富,语言新颖诡异,具有浪漫主义精神。

有“诗鬼”之称。

因为避讳父亲李晋的名字,不能应进士举,终生落魄不得志,27岁就英年早逝。

有《李长吉歌诗》。

代表作有《李凭箜篌引》《梦天》《天上谣》等。

李贺一生仕途坎坷,多病早衰,深感世变无涯,人生有尽,死生问题常纠结于心。

所作《天上谣》《浩歌》等诗,“皆深有感于日月逾迈,沧桑改换,而人事之代谢不与焉”。

(钱钟书《谈艺录》)在一个晴朗的夜晚,诗人游目太空,被璀璨的群星吸引,于是张开想象的翅膀,飞向那美丽的天庭。

这是一首游仙诗。

“天上”是指想象天上的情景,“谣”是“歌谣”的意思。

李贺通过虚构一个尽善尽美的仙境,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曲折地表现了他对当时社会现状和个人境遇的不满。

1.想像富丽,浪漫新奇

诗人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种种新奇瑰丽的幻境。

如“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不但使王子乔吹的笙有形可见,而且鲜明地展示了“龙耕”的美妙境界。

诗人写子虚乌有的幻境,实际上是把世间的人情物态涂上神奇的色彩,把神和人结合起来,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使抽象的理想成为可以观照的物象,因而显得深刻隽永,而又有生气灌注。

2.结构严谨,张弛有度

全诗十二句,句句都有物象可见,诗人用精心选择的动词把某些物象联系起来使之构成情节,并且分别组合为六个不同的画面。

它们虽无明显的连缀迹象,但彼此色调和谐,气韵相通,这种“合而若离,离而实合”的结构方式显得异常奇妙。

1.试分析本诗首尾句的内容及特点。

首句是诗人仰望星空所得印象,尾句是仙人俯视尘世所见的情景。

前者从现实世界进入幻想世界,后者又从幻想世界回到现实世界,一起一落,首尾相接,浑然一体。

2.这首游仙诗的背后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意蕴?

在这首游仙诗中,李贺虚构了一个尽善尽美的仙境,显然有所寄托。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对当时社会现实和个人境遇不满的曲折表现。

对应学生用书P116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字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降幡(fān)     韦编三绝(wěi)

停滞(zhì

)边塞(sà

i)

B.潜水(qiǎn)羁旅(jī)

漂流(piāo)银浦(pǔ)

C.寥落(liá

o)笙歌(shēnɡ)

干戈(ɡě)绶带(shò

u)

D.贬谪(zhé

)剽悍(piāo)

倾轧(yà

)珮缨(pè

解析:

选D A项,“韦”读wé

i;

B项,“潜”读qiá

n;

C项,“戈”读ɡē。

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

A.俸禄  暗然  寥若晨星  山青水秀

B.通讯愁怅弊帚自珍美仑美奂

C.锻练瘴气琼遥萍水相逢

D.凄切遮蔽沉郁顿挫地老天慌

选B A项,暗—黯,青—清;

B项,愁—惆,弊—敝,仑—轮;

C项,练—炼,遥—瑶;

D项,慌—荒。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愁黯黯独成眠 黯黯:

心情沮丧的样子

B.邑有流亡愧俸钱

流亡:

指生活没有着落,无法生存的流浪者

C.弟兄羁旅各西东 羁旅:

D.辞根散作九秋蓬 辞根:

去掉树根

选D “辞根”应为“离根,辞别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

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世事茫茫难自料,________________。

(2)惊风乱飐芙蓉水,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江流曲似九回肠。

(3)________________?

雪拥蓝关马不前。

(4)人世几回伤往事,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辞根散作九秋蓬。

(6)粉霞红绶藕丝裙,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春愁黯黯独成眠 

(2)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 (3)云横秦岭家何在 (4)山形依旧枕寒流 (5)吊影分为千里雁 (6)青洲步拾兰苕春

二、拓展阅读

5.(浙江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秦中吟·

歌舞

[唐]白居易

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

雪中退朝者,朱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中国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