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形成性考核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561057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学形成性考核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植物学形成性考核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植物学形成性考核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植物学形成性考核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植物学形成性考核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植物学形成性考核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植物学形成性考核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学形成性考核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植物学形成性考核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四、本章复习思考题:

3、答:

种子里的贮藏物质主要是:

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等。

此外,还有无机盐和维生素等物质。

4、答:

种子萌发的内外条件如下:

内部条件:

种子结构健全、生命力强、已解除休眠期

外界条件:

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足够的氧气

萌发的主要过程:

吸涨、萌动、发芽。

从胚发育为幼苗可以见到的形态变化如下:

胚根——主根;

胚芽——茎和叶;

胚轴——上胚轴和下胚轴;

子叶——提供养料,最后枯萎脱落。

第二章植物细胞

1、基本

2、细胞壁、原生质体。

细胞核、细胞质,质膜、细胞器、胞基质。

质体、线粒体、液泡、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溶酶体、圆球体、微体、微管。

3、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4、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5、核分裂、胞质分裂

6、呼吸

3、有丝分裂:

是一种最常见、最普遍的分裂方式,是生物体体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

分裂过程较复杂,细胞核和细胞质都发生很大变化,由于有染色体和纺锤丝的出现,故称为有丝分裂。

5、细胞周期:

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止。

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7、染色体:

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是染色质经过多次盘绕、卷曲、折叠而形成的短杆状、短棒状的结构。

三、思考题:

核膜

细胞核核仁

核质

质膜

质体

线粒体

内质网

原生质体高尔基体

细胞质细胞器溶酶体

核糖体

植物细胞液泡

微管

微丝

胞基质

胞间层

细胞壁初生壁

次生壁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主要特点如下:

前期:

细胞核内出现染色体,随后核膜、核仁消失,同时纺锤丝开始出现。

中期:

纺锤体形成,染色体排列到细胞中央的赤道面上。

此期是研究染色体数目、形态和结构的最好时期。

后期:

染色体分裂成二组子染色体,二组子染色体分别朝相反的二极运动。

末期:

从子染色体到达两极后至形成两个新细胞为止。

主要包括子核的形成和核质分裂。

第三章植物的组织

分生组织、保护组织、基本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结构

1、细胞的分化:

由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逐渐到细胞分裂停止,细胞伸长,以至形成各种具有一定功能和形态结构的细胞过程。

2、导管:

是许多长管状死细胞以顶端对顶端连接而成,端壁穿孔,原生质体解体。

4、筛管:

是由一些管状活细胞纵向连接而成,端壁形成筛板,有原生质体。

6、管胞:

是绝大多数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唯一输水结构。

是一个两端斜尖,径较小,壁较厚,不具穿孔的管状死细胞。

7、筛胞:

是一种细长的细胞,两端渐尖而倾斜,没有伴胞,侧壁上有小而多的筛域。

在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中运输有机物质。

1、答:

组织是指形态、结构、功能、来源相同的细胞群。

由一种类型细胞构成的组织称为简单组织。

由多种类型细胞构成的组织称为复合组织。

作业二

第四章根

1、主根、侧根、不定根

2、直根系、须根系

4、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根毛区)

5、表皮、皮层、维管柱(中柱)

6、中柱鞘、维管束、髓

7、中柱鞘(维管柱鞘)

4、直根系:

有明显的主根和侧根区别的根系。

如棉花、菜豆等绝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根系。

6、侧根:

无论主根还是不定根,总是反复的分枝,产生许多支根,即侧根。

2、答:

根系有两种类型,即直根系和须根系。

一般直根系多为深根系,须根系多为浅根系。

生产上,用深根系和浅根系作物进行间作套种,能够分别吸收利用不同深度土层中的肥水,有利于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根尖分为四个区:

即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根毛区)

根冠:

由薄壁细胞组成的帽状结构。

能分泌黏液、保护分生区的作用。

分生区:

位于根冠内侧,是分裂产生新细胞的主要地方,又称生长点。

伸长区:

细胞纵向伸长、液泡大。

是根向土壤深处伸长的主要动力。

成熟区:

细胞分化成熟,形成各种组织。

表皮密生根毛,又称根毛区。

该区是根吸收能力最强的部分。

5、答:

根的初生结构组成如下:

表皮

外皮层

皮层中皮层

内皮层

中柱鞘

初生韧皮部中柱维管束初生木质髓(存在与否)

6、答:

根的次生结构组成如下:

由外到内:

周皮(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韧皮部(初生、次生),形成层,木质部(次生、初生),射线,髓(有或无)。

8、答:

一般的单子叶植物,没有侧生分生组织(即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它们的根经过初生生长后,便完成了它们的一生,不再产生次生结构,所以根不能增粗。

10、答:

根瘤:

在豆科植物的根系上,有许多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瘤状突起。

是根瘤细菌与根的共生。

菌根:

是真菌与根的共生。

第五章茎

1、节、节间、叶

2、枝芽(叶芽)、花芽、混合芽;

顶芽、腋芽、不定芽

3、周皮:

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三者的合称。

4、树皮:

有两种含义:

(1)指人们在树干或树枝表面所看到的部分,或者一块块从树干、树枝上落下的部分。

(2)伐木时从树干上剥下来的皮。

(内至外:

次生韧皮部、皮层、周皮、周皮外的一切死组织)

三、思考题:

根据茎的形态特征来区分。

茎有节和节间,在节上着生叶,在叶腋和茎的顶端有芽。

2、答:

缠绕茎:

茎幼时柔软,不能直立,以茎本身缠绕于其他支柱上升。

如牵牛。

攀援茎:

茎幼时柔软,不能直立,以特有的结构攀援它物上升。

如黄瓜、葡萄。

双子叶植物茎和根的初生结构比较如下:

相同点:

都包括表皮、皮层、中柱。

不同点:

(1)根中具有明显的内皮层、中柱鞘;

茎中无。

(2)茎中有束内形成层、髓射线;

根中无。

(3)根中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相间排列,茎中内外排列。

年轮:

木本植物所特有的,次生木质部的同心圆。

年轮的成因:

一年四季气候变化引起的。

春季,雨水充足,气候温和,形成层活动旺盛,产生的次生木质部量多、色浅、壁薄、排列疏松,称为春材;

秋季,形成层活动减弱,产生的次生木质部量少、色深、壁厚、排列紧密,称为秋材;

同一年的春材和秋材构成一个年轮。

7、答:

维管射线和髓射线的比较:

相同点:

(1)构造相同:

都是由薄壁细胞组成。

(2)功能相同:

横向运输和贮藏养料。

不同点:

(1)位置不同:

维管射线位于维管束内部;

髓射线位于维管束之间。

(2)数目不同:

维管射线随着茎的增粗而增加;

髓射线的数目固定不变。

(3)来源不同:

维管射线属于次生结构;

髓射线属于初生结构。

9、答:

单子叶植物茎和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比较:

表皮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皮层

初生韧皮部

维管束初生木质部维管束环状排列

维管形成层

中柱髓

髓射线

表皮

厚壁组织

单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薄壁组织(基本组织)

维管束:

外有维管束鞘,属于有限维管束。

维管束散生或内外两轮排列。

作业三参考答案:

第六章叶

1、叶片、叶柄、托叶

2、表皮、叶肉、叶脉

3、光合作用、蒸腾作用

二、区别以下形态术语

1、完全叶与不完全叶

完全叶:

具叶片、叶柄、托叶三部分的叶。

不完全叶:

只有叶片、叶柄、托叶其中的1-2部分的叶。

3、单叶与复叶

单叶:

一个叶柄上只生一个叶片。

如毛白杨。

复叶:

一个叶柄上生有两个以上的叶片。

4、互生叶序与轮生叶序

互生叶序:

每节上只生一叶,交互而生。

轮生叶序:

每节上生三叶或三叶以上,作辐射状排列。

三、名词解释:

1、两面叶:

有背腹面之分的叶。

2、等面叶:

没有背腹面之分的叶。

3、离层:

在叶将落时,在离区内薄壁组织细胞开始分裂,产生一群小形细胞,以后这群细胞的外层细胞壁胶化,细胞成为游离状态,支持力量变得异常薄弱,这个区域就是离层。

四、问答题

答:

被子植物叶的一般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叶脉。

表皮:

保护作用。

叶肉:

光合作用。

叶脉:

输导和支持作用。

第七章营养器官间相互关系和变态

一、思考题:

1、肉质直根、肉质直根、块根、玉米

2、块茎、鳞茎、根茎、球茎、茎卷须、叶状茎

3、棉花、豌豆、洋葱

4、内韧皮部薄壁细胞、次生木质部薄壁细胞、次生韧皮部薄壁细胞、次生木质部薄壁细胞、木质部薄壁细胞

5、说明以下术语

叶迹:

叶子脱落后留下的痕迹。

顶端优势:

植物的顶端生长始终占优势的现象。

同源器官:

来源相同而功能不同的器官。

同功器官:

功能相同而来源不同的器官。

第八章植物的繁殖和繁殖器官

一、填空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