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复习内容曼昆.docx
《经济学基础复习内容曼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基础复习内容曼昆.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学基础复习内容曼昆
第一章经济学面临的挑战
1.经济学:
P5
研究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他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
2.稀缺性:
P5
相对于人类多种多样且无限的需求而言,满足人类需求的资源是有限的。
我们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超过了我们的生产力
3.三个基本的经济学问题:
P5
生产什么
如何生产:
怎样在既定投入下以最优方式得到最大产出,着眼于生产中投入什么生产要素
为谁生产:
经济产出如何在社会成员中进行分配
(收入转移计划:
福利、失业保障、社会保障)
4.机会成本:
P5
对仅次于最优选择的放弃
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5.生产要素(4):
P5
资本、土地、劳动力、企业家才能
(注意:
资本不是资金,资本包括机器、建筑物、网络等)
生产要素越多,产出就越多。
6.生产可能性曲线:
P6
描述了在一定的时期内、一定的资源合计数条件下,各种可能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不同组合。
我们的目标是:
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选择一个最优的产出组合
选择某种产出组合是一个基本的经济学问题
可能性曲线向外扩张原因:
(总)经济增长②资源数量增加③技术进步④劳动生产率提高
在任何既定的时期内,一个国家只有一种最佳可能产出组合。
任何社会的首要经济目标都是按照这个最优产出组合生产。
7.选择机制:
P10
1政治过程:
在政治过程中做出的经济决策
2市场机制:
资源和产出重组决策的核心参与者
3中央计划:
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都由中央政府决定
4混合机制:
使用政府指导和市场机制来共同决定经济结果(市场机制+政府指导)
8.市场失灵:
P11
市场没有产出最优的产出组合/没有以最优方式进行生产或分配
1错误的产出组合
(这种情况下需要政府的干预,使产出回到最优产出,以及回到生产可能性曲线上以充分实现就业)
2过多的污染
3太多的贫困
9.政府失灵:
P13
有些干预并没有改善市场结果甚至使其恶化
10.宏观和微观经济学
宏观:
从总体上帮助并改善经济的运行
微观:
关注独立经济单位的行为
第三章供给与需求
1.市场:
P41
指经济交换发生的任何地方
2.两个市场:
P40
要素市场:
生产要素发生交换的地方
产品市场:
商品和服务发生交换的地方
3.4个市场参与者:
P40
消费者(快乐最大化)
厂商(利润最大化)
政府(社会福利最大化)
外国人(与前三者目标相同)
4.需求P41:
(≠市场需求、需求曲线)
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的购买倾向和购买意愿的一种表达
(不是对实际购买的表述,我们实际购买的任何商品数量都取决于它的价格)
需求曲线:
P42-P43
是对购买倾向的一种简便概况,反映了在特定价格下消费者愿意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可曲可直,向下倾斜
需求(市场需求)的决定因素:
P44
①消费者偏好(购买欲)
②消费者收入
③其他商品的可获得性及价格(互补品、替代品)
④预期(收入、价格、偏好)
⑤购买者数量
需求法则P43: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和价格的关系;或者说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价格之间的反向关系
5.需求的变动(需求曲线左右移动)≠需求量的变动(曲线上的点在曲线上动)P46
↑由于偏好、收入、其他商品↑由于商品价格的变化导致
或预期的变化导致
6.市场需求:
P46
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总和
7.供给:
在不同价格水平下,不同供给量的总称
8.市场供给P48(≠供给、市场供给曲线):
反应了不同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销售该商品的所有厂商的集体行为
(对出售能力和出售愿望的描述,而非实际销售)
市场供给曲线P49:
所有单个供应商在任何给定价格下做出的关于生产多少的决策的总和,上扬
或者说所有市场参与者总的销售意愿
是所有厂商MC曲线之和
市场供给的决定因素:
①技术
②要素成本
③其他商品或服务的价格
④税收和补贴
⑤预期
⑥卖方数量
供给法则P48: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和供给量的关系
9.供给量的变动(曲线上的点沿曲线移动)≠供给的变动(供给曲线自身的移动)P49
↑商品价格变化引起↑决定因素变化引起违背其他条件不变时
10.市场均衡(市场出清):
P49
市场交易行为中,当买者意愿购买的数量正好等于卖着所愿意出售的数量时,称之为-
均衡价格和数量反映了买方和卖方的相互妥协
均衡价格由市场定价,由许多买方和卖方的集体行为共同决定
均衡价格:
使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
11.市场短缺和市场过剩P53
*需求曲线右移,供给曲线左移,价格上升P54-P55
12.价格上限:
P55
限制某些商品或服务的价格过高,规定一个低于均衡价格的最高价格
目的:
保护消费者利益
效果:
①需求数量增加②供给数量减少③引起市场短缺
13.价格下限:
P56
强加给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最低价格,在均衡价格的上方
目的:
保护生产者
效果:
①供给数量增加②需求数量减少③引起市场过剩
*市场机制如何回答三大基本经济问题:
P57
①生产什么:
由商品和服务的所有消费者和生产者共同作用最终达到的市场均衡点决定
②如何生产:
以追逐利润为目的的厂商将用最廉价的资源以最低成本通过最有效的途径生产商品或服务
③为谁生产:
为那些愿意并能够接受商品市场价格而购买的消费者生产
第四章消费者需求
1.P66效用:
我们从商品和服务中获得的预期的快乐和满足感
总效用(Tu):
从一种产品的全部消费中获得的满足感数量
边际效用(Mu):
从某种商品的最后一单位消费中所获得的满足感
(Mu>0Tu↑;Mu=0Tu=Max;Mu<0Tu↓)
(消费一种产品的总效用来自于每一连续单位的边际效用)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随着对某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每一单位商品所产生的额外效用递减
(适用于较短的时间周期)
(并不是所有的边际效用都递减,即不是所有商品都能达到零边际效用eg:
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
3.弹性:
一个经济变量对另一个经济变量变化的反应的敏感程度
需求的价格弹性:
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的百分比得来的+公式
Ed>1富有弹性越大曲线越平缓价格变动引起需求量和总收益大幅变动
Ed=1单位弹性y=x需求量变动=价格变动价格变化不会引起总收益的变化
Ed<1缺乏弹性越小曲线越陡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需求量和总收益的大幅变动
Eg:
“谷贱伤农”
价格弹性的决定因素(3):
①必需品和奢侈品
②替代品的可得性(正向)
③相对于收入价格
④时间的长短
4.总收益(TR):
指卖者出售商品得到的货币数量。
=价格*销售量TR=P*Q
Ed和总收益的关系:
①Ed>1P↑TR↑;P↓TR↓富有弹性的商品总收益和价格正向变化
②Ed=1P变动TR不变
③Ed<1P↑TR↓;P↓TR↑缺乏弹性的商品总收益和价格反响变化
5.广告对需求的影响:
①使得需求曲线右移,增加产品的需求
②降低产品的需求弹性
③增加产品的边际效用
第五章供给决策
1.供给决策:
不同价格水平下,生产某产品的能力和意愿
2.生产函数:
告诉我们,不同的要素投入组合所能带来的最大产出(投入X和总产出Y)
短期生产函数反映了劳动力增加时产出的变化
图:
3.边际物质产品(MPP):
单位劳动力对产出的贡献=△总产出/△投入(劳动)
(劳动力市场中,指工人对雇主的价值,定义不变,MPP随工人数量增多而↓)
图:
4.MPP和TP的关系:
①MPP>0TP↑②MPP=0TP=Max③MPP<0TP↓
注:
①TP拐点处MPP开始下降
②TP开始↓的点对应MPP=0的点
5.收益递减规律:
在既定的生产条件下,随着某种生产要素的不断增加,其MPP将在经过某点时(TP拐点)开始下降
注:
①短期适用,因为长期资本会变动
②由于其他投入(资本和土地)的相对稀缺性,限制了劳动力的MPP导致MPP下降
6.总利润:
总收益和总成本之差(P=PQ-TC/P=平均利润*销售数量)(平均利润=价格P-ATC)
利润最大化:
取决于产出扩大时收益和成本的共同变化情况;产出或收益最大化并不是寻求利润最大化的途径
利润最大化图:
(利润最大化≠利润为正)
P105公式2总利润计算图:
7.总成本(TC)=固定成本(FC)+可变成本(VC)短期内TC的增加来源于VC
固定成本:
短期内,当产出增加时,不增加的成本eg:
厂房、机械设备
(长期不存在固定成本)
可变成本:
随着产出水平的改变而变化的成本eg:
劳动力、原料
ADD:
总收益(TR):
产品价格和销售数量的乘积TR=P(价格)*Q(销售数量)
注:
①企业的经营目标是使总利润最大化,而不是使TR最大化
②利润只存在于一个产出范围内
成本图:
注:
①TC的上升速度只取决于VC
②VC曲线一定经过原点
8.平均总成本(ATC):
用总成本除以产出率=TC/Q先递减再递增,曲线呈“U”形
注:
①ATC曲线最初下降的主要归因于FC,因为FC最初占TC比例很高
②ATC曲线的上升源于增加的边际成本MC
9.边际成本(MC):
表示增加一单位产出时,TC的变化量MC=△TC/△Q(产出与成本)
影响MC/市场供给的因素:
①要素投入价格②技术水平③预期(④行业中厂商的数量)
注:
①MC随产出的增加而上升,MC是短期内的
②曲线呈钩形,一直上升
③MC曲线交于ATC曲线最低点
④生产者愿意进行生产的最起码条件:
产品价格能够弥补MC
⑤MC由于MR↓而↑
⑥完全竞争性厂商中,MC曲线即供给曲线
※且MC因为MPP的↑而↓:
①MC短期内就是工人工资
②MPP↓即产出增速减缓或停滞
③MC↑是因为投入更多劳动力才可获得以前的产出量
即MC上升是由于:
生产能力接近极限时,产出增速非常缓慢,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才可获得以前的产出量。
MC图(=竞争性厂商短期供给曲线,且是MC位于ATC曲线之上的部分):
ADD:
边际收益(MR):
增加一单位产量前后的总收益,两者之差就是边际收益(产量和收益)
10.经济成本:
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全部资源的美元价值=直接成本+间接成本
11.会计成本:
只包括直接成本(不包括隐性成本,所以会计利润一般>经济利润)
经济成本包括会计成本
12生产率提高:
①生产函数曲线向上移动:
资源投入↑,TP↑,生产函数曲线向上扩张,图:
②成本曲线乡下移动:
ATC和MC曲线都向下移动
第六章竞争
1.完全竞争性市场:
完全由竞争性厂商所构成的市场
市场特点(4):
①众多厂商:
市场上有大量消费者和生产者(他们都是价格接受者,竞争地位平等)
②产品同质:
产品品质不存在差别
③MC=p
④低进入壁垒:
企业可以自由进退市场
⑤完全信息:
市场信息通畅
⑥零经济利润:
长期内经济利润随着价格压低至平均生产成本而趋向于零
注:
①完全竞争厂商完全没有市场权力,其产出决策无法影响市场价格
②当他们的产品价格=市场价格时,才会有实际销售发生
③单个完全竞争性厂商的需求曲线是水平的图:
(由于他所占有的市场份额微不足道,产出的任何变动都不会干扰市场均衡)
(区分其(水平)与市场需求曲线(下倾)的不同)
完全竞争市场收益:
①TR与Q同比例变动
②平均收益AR=价格P
③MR=P
完全竞争性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
短期利润在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的产出水平时达到最大化
P(价格)=MC=MR
P103图和表:
注:
①P>MC时竞争性厂商提高产出水平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