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供水工程技术要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5706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供水工程技术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农村供水工程技术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农村供水工程技术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农村供水工程技术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农村供水工程技术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供水工程技术要点.docx

《农村供水工程技术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供水工程技术要点.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供水工程技术要点.docx

农村供水工程技术要点

0

0

农村供水工程技术要点

(征求意见稿)

目次

1总则

2主要供水标准

3规划

4集中式供水工程设计

5分散式供水工程设计

6施工

7供水管理

1总则

1.0.1本技术要点适用于农村供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

1.0.2农村供水工程分集中式和分散式两大类,按最高日供水量大小划分:

大于1000m3/d为I型,1000~200m3/d为II型,小于200m3/d为III型。

1.0.3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应与当地的相关规划相协调,应在广泛搜集和整理基本资料、听取用户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确定供水方案,选择安全、可靠、成熟实用的供水技术。

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要有行之有效的节水和饮水安全保障措施。

1.0.4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管理,除应符合本技术要点外,尚应符合国家或行业现行的有关建设管理规定和相关技术标准。

2主要供水标准

2.1用水量

2.1.1农村供水工程的设计用水量包括居民生活用水量、畜禽饲养用水量、庭院经济用水量、公共建筑用水量、企业用水量、消防用水量、水厂自用水量和其它用水量。

用水量计算时,应首先对供水范围内上述各项用水量现状情况进行调查,同时对当地相似条件下正常运转的供水工程进行调查,并根据水源情况、气候条件、用水习惯、居住条件、经济水平、发展潜力等,综合分析确定用水量定额。

2.1.1.1居民生活用水量指居民日常生活用水量,包括农户散养的畜禽用水量和农用机械用水量,未包括庭院浇灌用水量及集体和专业户饲养的畜禽用水量。

居民生活用水量定额可按表2.1.1.1确定,条件较差的取低值,条件较好的取高值,当统计分析与表2.1.1.1有出入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减。

时变化系数应根据供水方式和用水情况确定,连续供水工程的时变化系数可按表2.1.1.1确定,用水人口多的取低值,用水人口少的取高值;定时供水工程的时变化系数应在4.5~3.0范围内取值,日供水时间长、用水人口多的取低值,日供水时间短、用水人口少的取高值。

日变化系数在1.4~1.6范围内取值,用水量季节性变化大的取高值,季节性变化较小的取低值。

表2.1.1.1居民生活用水量定额(升/人·日)

分区

一区

二区

三区

四区

五区

连续供水

时变化

系数

用水情况

用水条件

最高日

用水量

最高日

用水量

最高日

用水量

最高日

用水量

最高日

用水量

集中供水点取水或分散式供水,居民生活条件较差。

25~40

25~45

25~40

30~50

40~60

3.0~2.5

水龙头入户,多数无卫生设备,居民生活条件一般。

40~65

45~65

40~60

50~80

60~90

2.5~2.0

水龙头入户,多数无淋浴设备,但有其它卫生设备,居民生活条件较好。

65~85

65~90

60~80

70~100

80~120

2.0~1.6

注:

1、水龙头入户,多数有淋浴和其它卫生设备,居民生活条件很好时,应根据用水实际情况确定,也可参照

当地城镇居民的生活用水量定额确定。

2、一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全部,辽宁中西部,内蒙古东部及河套地区,河北、山西2省北部,宁夏河套地区。

二区包括北京、天津、山东全部,河南北部和中部,辽宁东部,河北、山西2省的中南部,陕西的中东部。

三区包括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全部,内蒙古西北部,宁夏南部山区,陕西黄土沟壑区,山西黄土沟壑区。

四区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全部,广西北部石山区,湖北、湖南2省的西部。

五区包括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广东、海南全部,广西大部分,湖北、湖南2省中东部。

2.1.1.2集体和专业户饲养的畜禽用水量应根据当前饲养情况和近5年可能发展情况确定。

主要畜禽用水量定额见表2.1.1.2。

表2.1.1.2主要畜禽饲养用水量定额(升/头或只·日)

畜禽类别

用水定额

畜禽类别

用水定额

畜禽类别

用水定额

40~50

育成牛

50~60

育肥猪

20~30

40~50

奶牛

70~120

5~10

40~50

母猪

60~90

鸡、兔

0.5

2.1.1.3公共建筑用水量应根据公共建筑日常用水人数和公共建筑用水量定额确定,公共建筑用水量定额一般可参照《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确定,国家饮水解困乡村的学校、机关最高日用水量定额可按10~25升/人·天取值。

2.1.1.4企业用水量包括家庭作坊、村办企业和乡镇企业用水量,应根据供水范围内企业的用水现状、近5年发展计划和水源充沛程度确定。

企业用水量定额应根据生产工艺确定。

对耗水量大或水质要求较低或离居民区较远的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列入供水计划。

国家农村饮水解困工程,以解决人畜饮水困难为主,一般不考虑用水量较大的村办企业和乡镇企业用水量。

2.1.1.5水厂自用水量应根据水处理工艺要求确定。

有反冲洗水的,可按最高日供水量的5%计算;无反冲洗的可不计。

2.1.1.6消防用水量应按照《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39-90)的有关规定确定,消防用水属非正常情况用水,在确定设计供水规模时暂不考虑,但供水能力应高于消防用水量。

2.1.1.7其它用水量包括管网漏失水量、庭院浇灌用水量和其它未预见水量,可按居民生活用水量、公共建筑用水量和企业用水量之和的10%~25%取值。

2.2水质

2.2.1I型供水工程供水水质,应执行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或《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卫法监发[2001]161号);II型和III型供水工程供水水质,应执行《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的有关要求。

2.3水压

2.3.1供水管网最不利用水点的最小服务水头,单层建筑按5m计算,建筑物每增加一层应增加3.5m。

管网最不利用水点应在居住相对较集中的区域确定,不应把居住很高或很远的个别分散住户作为最不利点进行设计。

地形变化较大的村庄,供水管网中用水点的最大压力水头超过30m时,应采取减压设施。

2.4设计年限

2.4.1农村供水工程的设计年限一般按10~15年确定。

2.5防洪标准

2.5.1农村供水工程的防洪标准,应按《防洪标准》(GB50201-94)中的有关规定执行,主要建筑的防洪标准,设计洪水不低于20~10年一遇、校核洪水不低于50~30年一遇。

3规划

3.0.1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应在区域农村供水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建设。

区域农村供水规划应包括:

供水现状调查分析、用水量预测、水源规划和工程规划。

3.0.2规划选择水源时,应详细调查和搜集区域水资源资料并对水源进行比选,应优先选择水质较好、水处理难度低、水量充沛、便于防护、便于施工和管理的水源,单水源不能保证所需供水量要求时,可考虑多水源供水。

对拟选水源应进行勘察和水质化验,对枯水年份枯水期的可供水量应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和计算,并作出评价。

3.0.2.1水源的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的要求,地表水应不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II类水标准,地下水应不低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III类水标准。

生活饮用水水源应尽可能采取工程措施避开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高铁高锰水等超过《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要求的水。

受条件限制,不得不采用时,应尽可能选择低超标的水源,并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处理。

3.0.2.2水源的日允许开采量,应大于最高日用水量,枯水年份枯水期的保证率不得低于90%。

3.0.2.3水源规划应以合理利用水资源为原则,应符合区域水资源规划和管理的要求,尤其是规划开采深层地下水时应慎重,应征得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

水源规划应按照优质水源优先供生活饮用的原则,协调好与灌溉、企业、养殖业等用水关系。

3.0.3农村供水工程规划,应根据水源条件、地形条件、用水户居住情况等,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供水范围、工程形式和工程规模。

应优先选择集中式供水工程,并尽可能自来水入户;优先选择水处理难度低、运行费用和工程投资低、施工和管理难度小的工程型式。

3.0.3.1距离城镇供水管网较近的,应优先选择城镇供水管网延伸的供水形式。

水源充沛,村间距离较近,或重力流输水,或唯一较好水源情况下,应考虑选择联片集中供水形式。

水源规模较小,村间距离较远,可选择单村集中供水形式。

3.0.3.2在多年平均降水量大于250mm的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都缺乏或开发利用困难的农村,可规划设计单户或联户使用的雨水集蓄供水工程。

在居住分散、人口密度低,有水质良好地下水源的农村,可规划设计单户或联户使用的户井供水工程。

当地水资源贫乏,但有季节性客水资源的农村,可利用已有的引水设施,规划设计引蓄供水工程。

3.0.4水源规划和工程规划以近期为主,但应考虑今后发展。

有入户条件但近期不能入户的供水管网,应按入户进行规划设计。

供水规模较大的工程,应适当考虑备用水源地,并加以保护。

4集中式供水工程设计

4.1取水构筑物

4.1.1地下水取水构筑物,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选择。

4.1.1.1地下水取水构筑物,应按照地下水流向布置在村镇上游地段并尽可能靠近主要用水区;应位于水文地质条件良好,不易受污染的富水地段;施工和维护方便。

4.1.1.2各种地下水取水构筑物,都应有防止地面污水和非取水层水渗入的措施;过滤器应有良好的滤水性能、足够的强度和抗蚀性,且不易堵塞;应有水位量测设施。

4.1.1.3管井设计应符合《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0296-99)要求。

4.1.1.4大口井的井深、井径应根据设计取水量和便于安全施工等因素确定;井壁和井底应位于稳定的基础上;井口应加盖;当井位设在河滩时,应采取防冲和防淹措施。

4.1.1.5截潜流防渗体应嵌入相对隔水层,避免绕渗和破坏隔水层,并对防渗体采取保护措施。

4.1.1.6渗渠设计的关键是反滤,尤其是设在河滩中直接集取河道表层水时,应根据水质情况适当加厚反滤层、扩大集水范围,并采取必要的防冲措施。

4.1.1.7泉室设计时以不破坏原地质构造、有利于出水和取水为原则,泉室容积视泉水量和用水量等条件确定。

4.1.2地表水取水构筑物应根据取水量和水质要求、水源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4.1.2.1地表水取水构筑物应位于水质较好的地带;靠近主流,有足够的水深;有稳定的河床及岸边,有良好的工程地质、地形和施工条件;尽可能不受泥砂、漂浮物的影响;符合河道、湖泊、水库等整治规划要求;应位于村、镇上游的清洁河段。

4.1.2.2地表水取水构筑物的设计应有防洪、防淤堵、拦污等措施,应有水位量测设施。

4.1.2.3含砂量较大或季节性变化较大的地表水,应设置预沉池沉砂。

水源保证率较低时,应设计调蓄构筑物,可与预沉池结合考虑。

4.2泵站

4.2.1泵站设计应符合《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的有关要求。

4.2.2泵站位置的选择应符合村镇建设规划的要求,满足取水、防洪、防淤等要求,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少拆迁、少占农田,交通方便,靠近电源,环境卫生良好。

4.2.3泵站型式应根据水位及其变幅、地形及地质条件、机泵型式确定。

4.2.4机泵选择应根据设计流量、水压、调节池容积等条件综合确定。

4.2.4.1泵站是否设计备用泵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供水规模大、更换或购买困难时应有备用泵,抽取地下水的潜水泵一般不设置备用泵。

4.2.4.2向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